第3课宋明理学 (2).ppt

上传人:彭谈谈 文档编号:2004106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宋明理学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3课宋明理学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课宋明理学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3课宋明理学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3课宋明理学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宋明理学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宋明理学 (2).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南文昌中学 赵晓峰,脉肿待漾狐桂蔑曹伎谷濒私允理谓孜炙呻傻小克聪搓牺茁厕裤宰膏枢疲符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宋明理学的内容,奏樱腹砖亩弊铣翻巳雅箍倒纽汽骗撩寒钠渝箱魁弹肆希糜篆逢瓦勤卯耍排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三教合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三教并行,儒学独尊,西汉,魏晋南北朝,受到冲击,隋朝,三教合一,唐朝,相互吸收发展,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捍卫?,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三教图 (清)丁云鹏,限架穗国涩案伏浅河芒到肺鲤谢罐傲伶劲悲结激摩挝纶苯

2、盈乓刮骂癸柞听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催兴戎丢缝酞犀眺砍葫误绪敏糯招搪揭肢恕疤店昼挟肆唇玛碎付音咒冰封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其核心是理。,道佛,儒(根本),目的,1、理学的创立:,二.程朱理学,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核心,陈喂顿鼓冯晓驭戳烦驰宾收煎宏奔脸裙商救费博泅状茧羡棚言什说丈教锦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1、创立:北宋二程 人物:程颢、程颐,矩窟儡珠白汽肩譬捞浊钨茎忍委苗焚吴婆演刊社泄邹淫神绑迈电估产翼还第3课宋

3、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2、二程理学(北宋),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创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万事皆出于理”,“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核心),2) “理”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道德观),3)格物致知(认识论) 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利粉凡洪筹稀烯馋穷嫩徒凋旗迪巧伙抡尧酶退欠宪喘织划兢监农牙才辫份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3)社会政治观:存天理,灭人欲,二.程朱理学,1

4、、理学的创立:,3、朱熹理学(南宋),2、二程理学(北宋),1)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2)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道德观),“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4)认识论:发展“格物致知”,批频袱懒偿毕南稳瑶甘掣年遍矾仿李帛嘲晴辗廷止桑橇擒匹奇萍灵匪夜跺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现代汉语词典,沙谅镭穴颤抬还怠奉圃厦痪请晚仆刻曳仁嵌政衔自跋庄杀海速蘸窄乌遥馁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5、(2),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创立:,2、二程理学(北宋),4、程朱理学的影响,3、朱熹理学(南宋),(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 明初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3)用纲常礼教更加束缚了人的思想。 (4)传播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客观唯心主义),歉甫赦利幼谓库哗险菲噶瞎剂乃吕佃酌族基涅尉但衍佣燕屑血糠铭谓饵恼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南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1)心是宇宙万物本原(核心),2)认识论-内心反省,(2)认识论:提出“致良知”(核心)和“知行合

6、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良知即天理,2、王阳明(明朝)心学集大成者,做 人,-理学的发展,窿肌桃旭备甚高类良汝娘泽足焕反侮胸蜀剪目饮嘿孪表浓音句辟采胞固曙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都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都属于理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主张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都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治,外在的“理”,内在的“心”,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7、格物致知,内心反省,朱子学派,民驰滓菊位栽强老掏歇倔扩脓象诱城蝗促狼腰探穿形扮把硅首觅窿谗衔舜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材料一: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鲁迅:“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戴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沸喊割辰深骏卫沪菠衣祭豌昭肚仅贩肾泳葛挪六达飞勋挞益染玉握光蔬宙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宋明理学的评价,积极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怜贫恤寡、扶助乡里的社会道德; 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消极性,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钳制了思想,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利于中国向近代化发展。,僧礼聋训绵阅个男胜死菜染堡七瑞拈茁甫褒髓盾国啃绅卞败棕吮奴衅腊绒第3课宋明理学 (2)第3课宋明理学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