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gis信息建设(软件系统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28357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gis信息建设(软件系统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gis信息建设(软件系统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gis信息建设(软件系统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gis信息建设(软件系统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gis信息建设(软件系统方案).doc(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GIS信息建设(软件系统部分)设计方案山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目录1 项目概况22 目标与任务32.1 建设目标32.2 建设内容33 总体设计43.1 设计原则43.2 设计依据53.2.1 GIS类标准53.2.2 软件开发类标准63.2.3 地下管线类标准73.3 设计思路83.4 需求分析103.4.1 离石城区概况103.4.2 用户分析103.4.3 数据需求分析103.4.4 数据的更新机制113.5 指导思想113.6 建设原则114 系统功能设计124.1 地下管线发布子系统124.1.1 管线查询统计124.1.2 管网分析134.2 地下管线

2、数据维护子系统134.2.1 管网编辑与更新134.2.2 数据导入、导出工具144.3 地下管线查询分析子系统144.3.1 查询统计144.3.2 三维分析功能154.3.3 动态三维展示164.3.4 地图标注与打印174.4 三维展示174.5 系统接口子系统194.5.1 与各管线权属单位的专业管线系统接口194.5.2 与政府公众网络的接口194.5.3 系统集成设计194.6 地下管线配置管理子系统204.6.1 用户权限管理204.6.2 日志管理204.6.3 系统配置214.6.4 数据备份、还原214.7 系统安全设计方案224.7.1 统一权限管理224.7.2 系统运

3、行监控244.7.3 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284.7.4 数据安全访问304.7.5 数据保密措施325 数据库建设335.1 管线图层划分345.2 管线数据表345.2.1 管点层345.2.2 供电管段信息表355.2.3 电通管段信息表365.2.4 共通管段信息表385.2.5 监控管段信息表405.2.6 综合管沟管段信息表415.2.7 不明管段信息表435.3 基于SuperMap结构的空间数据库管理475.4 基础空间数据库逻辑结构475.5 临时库、现势库、历史库486 项目实施方案506.1 开发方案506.1.1 项目管理制度506.1.2 项目进度管理516.1.3 项

4、目资源管理526.1.4 项目组织结构526.1.5 项目执行机构和职责536.1.6 项目质量保障576.1.7 项目风险控制576.2 测试方案656.2.1 角色和职责656.2.2 测试内容656.2.3 测试环境676.2.4 测试辅助工具676.2.5 测试完成准则686.3 培训方案696.3.1 培训原则696.3.2 培训目标696.3.3 培训对象696.3.4 意见反馈706.3.5 效果跟踪706.4 验收方案716.4.1 项目验收条件716.4.2 项目验收标准716.4.3 项目验收内容716.4.4 项目验收计划717 维保及服务承诺737.1 运维能力培养方案

5、737.2 服务承诺737.3 保证期和维护期服务保障737.4 服务体系747.4.1 客户服务管理小组747.4.2 客户服务实施小组747.5 服务方式747.5.1 专业的技术支持队伍747.5.2 多种服务方式757.6 服务团队757.6.1 服务经理职责757.6.2 服务保障制度757.7 故障处理767.7.1 响应方式767.7.2 处理流程76191 项目概况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送信息、输送介质等功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系统全面地掌握地下管线现状,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制定切

6、实可行、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方案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埋设各类管道,传统办法就是对马路“开膛破肚”。道路反复开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令人头疼。不但影响市民出行、妨碍公共安全、浪费社会资源和破坏营商环境,且开膛破肚的“拉链路”现象层出不穷,几乎成了一种城市顽疾。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70%的城市地下管线没有基础性城建档案资料,地下管线家底不清的现状普遍存在,每年因施工而引发的管线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然而,传统的管理手段是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图档管理,将城市地下管线资料以图纸、图表和卡片等形式记录保存,导致数据检索困难、效率

7、低下,对图纸、图表和卡片的保存要求高,容易因存储操作失误而导致数据丢失造成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长期以来滞后于城市建设,管线规划设计不合理,历史资料不全、精度不高、时效性不强等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相继在全国各地展开,采用物理探测、现代测绘、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地下管线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形成了地下管线探测一体化生产技术流程和数据采集、处理与建库、信息系统同步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和管理需要制订了一系列管线行业标准、地方规范,使得城市综合管线信息的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

8、轨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管理、巡检、维修、应急均与城市地理空间位置紧密相关。近十年来,GIS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共网络安全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采用基于GIS技术的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来管理综合管线已经达成行业共识,它能够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切实加强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建设管理,保障经济区安全运行,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离石区电力公司迫切需要全面了解地下电力管线的运行状况,摸清地下管线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建立地下电力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电力地下管线信息的共享应用

9、;加强地下管线验线和规划核实管理,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更新、管理和服务等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为全市建设服务,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地下电力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对电力管线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对电力管线的危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监控,使其成为城市电力管线的危险监控和安全管理辅助工具显得十分必要。2 目标与任务2.1 建设目标结合吕梁市离石区实际情况,以吕梁市离市区地下电力管线业务工作为核心,强调专业性,实用性。同时,项目建设还需在充分借鉴国内外行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以吕梁市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为支撑,以丰富的数据资源建设为基础,以

10、地下电力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核心,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协同应用。进而,在平台的基础上,以各部门应用为导向,构建应用服务系统,为离石区的地下电力管线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工具。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将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地下空间管线综合管理、分析平台,真实再现各类管线精确坐标位置和运行状况,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确保全市电力管线建设有序、安全运行。感知地下,服务地上,为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2.2 建设内容吕梁市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地下管线发布子系统:系统以B/S的架构向政府职能部门和电力管线权属单位提供管线数据,

11、支持管网查询统计、管网分析、管网数据发布以及信息反馈等功能。2、地下管线数据维护子系统:系统提供数据检查、数据入库、数据编辑、数据模版管理、数据版本管理、元数据管理等功能,解决管线数据内业处理、入库流程繁琐等问题,实现数据“成图-审核-入库”的流程化操作。3、地下管线查询分析子系统:可集成电子地图、影像地图、地形图,在地图上直观表达地下管线的空间分布及附属设施的位置,并且提供管线信息查询、数据统计、空间分析等功能,满足对于综合管线的管理需求。4、地下管线配置管理子系统:由系统管理员使用,用于管线数据网络发布的管理,为整个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访问监控、日志管理、参数设置

12、等功能。3 总体设计3.1 设计原则(1) 实用性原则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软件应建成功能实用、结构合理,为各政府职能部门和电力公司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综合管线数据的支撑,为推动综合管线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开拓新模式,规范资源共享行为,有效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 可扩充性、开放性原则信息系统的开放性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够兼容和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前期投资持续有效,保证系统可分期逐步发展和整个系统的日益完善。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软、硬件平台选择上要符合行业标准,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扩充,从而达到保护初期阶段投资的目的。设计上充分考虑系统的

13、扩展和开放性,必须能方便地实现其他信息的扩展,利用提供的标准接口,方便各政府职能部门通过专用网络在线获取综合信息,并快速应用于各自的专业系统中。(3) 规范化原则系统建设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一系列基本步骤(用户需求、初步设计、详细设计、项目实施计划、系统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验收)合理规范工程的实施过程。对每一阶段,将提供相应阶段的书面报告。同时要求予以配合、监督、提供相关资料,提出统一需求。并对每一阶段的成果进行及时的检验。(4) 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系统与其他系统兼容和进一步扩充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一个信息系统来说,系统设计和数据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也是

14、各模块正常运行的保证,是系统开放性和数据共享的需要。系统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直接调用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根据需要制定自己的地方标准,保证系统整体的协调性和兼容性,便于规范化处理。(5) 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系统的网络配置和软件系统应充分考虑数据的保密与安全。多用户任务实时操作,并能够对用户权限进行严格的设定,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6) 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一般的“稳定性”是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一方面,系统在提交前应该经过反复测试,保证系统长期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的软、硬件故障等情况下,能够很好地处理并给出错误报告,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

15、,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7) 经济时效性原则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保证功能、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成本,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按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工程建设目标。(8) 适度集中、共建共享原则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建设将按照“适度物理集中、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服务。3.2 设计依据3.2.1 GIS类标准n GB/T 25529-2010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n CH/T 90032009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 n CH/T 90042009地理信息公共系统基本规定; n GB/T 25528-2010地理信息数据产品规范n G

16、B/T 25530-2010地理信息服务n GB/T 25597-2010地理信息万维网地图服务接口n GB/Z 25598-2010地理信息目录服务规范n GB/Z 25599-2010地理信息注册服务规范n CH/T 9005-2009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n CH/Z 9001-2007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系统技术规范n GB/T 21139-2007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n CH/Z 10012007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编写基本规定n 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n 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 部分:1:500

17、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n GB/T 20258.1200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n GB/T 1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n GB/T 17160-1997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n CH/T 1007-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n CJJ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n GB/T 18578200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n GB/T 18315-2001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n 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n CJJ 103-2

18、004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n GB/T 17941.1-2000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n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n 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n GB/T19333.52003 地理信息一致性与测试n GB/T 176941999 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 n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2009年;3.2.2 软件开发类标准n GB/T 11457-89软件工程术语n GB/T 15538-1995信息处理-流程图编辑符号n GB 13502-92(ISO5806)信息处理-程序构造约定n GB/T 1408

19、5-93(ISO8790)信息处理系统 配置图符号及其约定n GB 8566-88软件开发规范n ISO 6593-1985信息处理-按记录组处理顺序文卷的程序流程n GB/T 14079-93软件维护指南n GB 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n GB 9386-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n GB 9385-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n GB/T 12505-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n GB/T 12504-9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n GB/T 14394-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n ISO 9000-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n GB/T 1900

20、0 3 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三部分n ISO 8402规定与质量有关的术语n ISO DIS 9000-4可靠性管理标准n ISO/IEC 9126对ISO9000-3未具体示出的软件质量特性规定标准n ISO 13011-1对质量体系核查指南中核查步骤的规定n ISO/TC 176软件配置管理n 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n GB/T 15853-1995软件支持环境n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3版n ISO/IEC:122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n 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与管理法规手册n GB/T 1526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

21、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n ISO 6592计算机应用系统文件编制指南n GB/T 16680-199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n 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准则n GB 4943-90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n GB/T 5271.1:2000信息技术 词汇 第1部分 基本词汇n GB/T 17965-2000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高层安全模型n GB/T 7408-19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法3.2.3 地下管线类标准n 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n DG/TJ 08-85-201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n CJJ

22、 61-1994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n DB11/T 894.1-2012地下管线信息分类、交换、共享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数据分类与定义n DB36/T 648-2012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规范3.3 设计思路系统技术框架的设计与建设,必须考虑实用性、安全性、开放性、规范性、先进性及动态更新性。(1) 系统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实用性”系统软、硬件平台、数据库引擎、开发工具等选择与集成的实用性。系统采购不能盲目效仿其他城市,必须考虑实际需求、未来发展、应用先进性、网络安全、经济成本这个五个目标,但这五个目标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如果考虑未来的发展,那么成本就会增高;如果想降低成本,则安全性就会大折

23、扣。建议充分利用咨询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从事管线系统开发的IT公司、业内专家、已有管线系统的用户、以及业主内部人员,在综合评估后做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方案。根据政府令,建立完善的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机制,涵盖从立项告知、竣工测量到数据入库全过程的管理流程,保证实时性和现势性。通过运作机制的创新,以城建档案馆为依托,建立管线数据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的公共平台,实现数据分类、整理、标准化、更新入库以及管理和分发。(2) 系统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安全性”作为一个城市级系统,其安全性需要分三个层面来考虑:第一个层面包括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管理安全、通用环境安全和管理制度安全,这是从领导层面的角

24、度来考虑“技术”和“非技术”的结合;第二层面以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同样需要体现“技术”和“非技术”一体化考虑,这是从项目经理层面来考虑“技术”和“非技术”一体化的结合,包括:数据库选择、根据业务规则定义各种详细角色,实现与权限管理、用户登陆系统安全策略、日志审计管理、数据丢失泄露、数据增量备份等;第三个层面以数据丢失泄露为例,包括硬策略和软策略,如实现三层架购、三层交换,实现对高端层访问的屏蔽;双机热备以及磁带机备份等。体现“技术”和“非技术”一体化第三层面的考虑,这是从项目组成员的层面来考虑“技术”和“非技术”一体化的结合。(3) 系统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开放性”充分复用现有资源:考虑因

25、素包括业主硬件、数据、已有系统、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等复用;局域网、政务网以及因特网等网络资源的复用;以及城市将来可能建设的“软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库、法人库、市民库以及宏观经济等四大电子政务基础库)。(2)数据可移植性:要保证交换后数据可用、完整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制订共享标准、接口标准。平台的可扩展性的两种情况:一是应对平台升级时:组件须设计成动态配置的模块;另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平台变更。设计必须考虑一旦平台变更时,我们只需要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对部分的接口和方法进行部分修改即可。(4) 系统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规范性”规范性方法论的含义也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相关专业标准和规范。在立法工作

26、完成后,需要针对性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和技术支持三个环节的基础性建设和创新工作;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工作流”和“数据流”的有效流转,就有了各方面的保障。通过生产、科研和技术开发相结合,遵循已有的标准和规范实施系统工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等。在缺乏标准和规范的情形下,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新订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地形图数据建库规范、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建库规范、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动态更新规范、综合管线信息共享交换标准、元数据规范、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命名规则、数据分层、分类编码等标准、数据采集与更新规范等。规范性方法论含义的第二方面,是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并重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过程性成果和结

27、果成果的管理,主要包括三类成果:第一类是各种标准规范;第二类是各种系统、接口、源程序等;第三类是各类文档,比如用户需求调研报告、系统需求分析报告、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界面设计说明书、测试报告、验收报告、项目联系记录单等5、系统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先进性”系统设计与建设的先进性应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一体化的技术方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不同作业技术、不同作业阶段、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的思路,统一数据格式和代码;第二个层面要求系统开发商需要具备“数据处理、入库、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一体化的能力。只有基于一体化的工程方法

28、论,大型系统软件工程,才能从更高层面将物探、测绘、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第二方面是关于数据建库的问题。国内地下管线数据建库一般做法:将管线数据分层,把地形图作为平面图层建库,需要在方法论上创新性构建完整的空间数据存储管理框架,将管线数据和地形图数据同时分层建库,为高级GIS应用功能提供数据支持、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使用内容和应用范围、并大幅度提高访问速度。第三方面是对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对传统技术的深度挖掘。6、系统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动态更新性”管线信息系统建立后,数据及管理的动态更新是核心问题和难题之一。如不能有效进行动态更新,将造成前期大量投入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因此,系统

29、应提供有效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在对入库数据进行维护的同时,也要对重新铺设的管线数据进行更新,以实现系统数据库的实时更新,提高空间数据库的现势性,为用户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数据参考。有效的动态更新机制是制度、机制、标准规范以及技术一体化的设计和建设,将技术设计融入到整个工作流中,并建立行之有效的责、权、利明晰的资源共享和信息制约机制,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做到信息数据最大限度开放和应用。3.4 需求分析3.4.1 离石分公司概况吕梁市离石区主干及支线道路地下电力管线GIS信息建设,主要有滨河南路、滨河北路等,电力管线长度约为30km。离石区地下管线GIS信息系统地下部分用三维建设,地上部分要利

30、用现有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二维数据,要实现二三维一体化展现。3.4.2 用户分析本期项目的建设主要服务于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离石分公司,协助摸离石主城区地下电力管网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提高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并为日常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主要提供地下管线三维空间地理信息浏览、空间位置查询及基本属性查询等。3.4.3 数据需求分析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普查和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涉及到的数据内容非常丰富,目前需要普查有的基础性数据有1:500管线数据(CAD格式)及基本属性信息表(WORD或EXCEL格式),以及部分带状地形图1:500地形图数据(CAD格式),建立地下电力管线信息数据库和管线

31、信息管理系统及各地下地上管线数据录入。地下电力里管线普查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埋深、走向(流向)、规格、材质、管线性质、权属单位以及管线附属构筑物信息,并编绘以地形图为载体的电力地下管线图(综合管线图和专业管线图)。建立全区统一、全面、完整、科学、准确、具有现代特征的城市动态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3.4.4 数据的更新机制地下电力管线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是系统对外服务的基础,是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部分。空间数据对现势性和准确性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及时、准确的空间数据才能满足系统的需要。为此,在建设离石区地下电力管线普查和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过程中

32、要依据制定的相关标准及时对数据进行检查、分析、转换、入库,形成一整套时效性强、格式规范的三维基础空间数据,实现多层次、多比例尺的遥感影像数据、矢量地图数据等基础空间数据。3.5 指导思想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围绕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同类先进标准,与试点示范相结合,充分吸收其他省、市级地下管线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设经验,建立与吕梁市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和工作管理机制,为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3.6 建设原则(1)统一领导,整体规划为确保建设的有序性、规范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统一领导、整体

33、规划,确保工作目标一致。从总体上对各系统间,不同数据之间做好高层规划工作,从总体上避免冲突和不一致的情况。(2)统筹兼顾,加强协调标准规范建设涉及多方面关系,是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要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同时,在标准的制定、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部门、行业、专业之间等不同层次的协调,使制定的标准具有广泛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即兼顾现状,又立足未来扩充需要。(3)面向应用,满足需求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与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围绕管理系统建设,结合试点示范,确保标准的实用性。(4)有序开展,突出重点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种类多、数量大,按标准需求程度,把握信息技术驱动

34、和需求牵引的统一,依托现有资源,有序开展,并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不断完善可量测实景影像的相关标准体系。(5)加强宣贯,狠抓落实及时有力地宣传贯彻、组织实施标准,是实现标准化目标的重要保证和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标准化工作和相关标准的宣传贯彻、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标准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并在有关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验收时将是否符合标准作为审查依据之一,实现标准化的目标。(6)国标优先,立足现状优先采用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结合实际应用制定相关标准。4 系统功能设计4.1 地下管线发布子系统4.1.1 管线查询统计4.1.1.1 属性查询提供基于空

35、间区域和属性信息的查询功能,包括:点击查询、属性查询、空间查询、关键字查询、坐标查询等功能。4.1.1.2 地图定位快速定位到地图的相应位置;可通过双击自动在地图中对管线、管点、附属物等进行快速定位显示。4.1.1.3 数据汇总以多种方式统计管线的数量、长度等信息,包括:埋深统计、权属统计等功能;4.1.1.4 管线浏览在地图环境中直观、准确、全面的显示地下管线的空间分布以及附属物位置。4.1.1.5 地图测量提供基于地图环境的距离测量和面积测量。其中距离测量支持多点连续测量;面积测量为测量任意多边形的面积。4.1.2 管网分析4.1.2.1 横断面分析可根据管线数据在任意位置生成管线的模剖面

36、图,以便于查看管线间的空间关系,并可以查询各个管线及剖点处的属性信息。4.1.2.2 纵断面分析可根据管线数据生成一段到多段管线的纵剖面图,查看管线的走向,并可查询该管线及管线点的属性信息。4.1.2.3 连通分析用于管线数据检查,检查管线上两点间是否连通。4.1.2.4 最短路径分析对于给出的管线点,用加粗的红虚线标识出两点间的最短路径。4.1.2.5 缓冲区分析可自定义缓冲区大小对选定的管线进行缓冲区分析。4.2 地下管线数据维护子系统4.2.1 管网编辑与更新4.2.1.1 管线图形编辑提供多种管线编辑工具供用户对管线进行灵活编辑。包括:添加、删除设备移动设备管线的正向、反向延长断开管线

37、合并管线手工连接删除线段管线复制埋深高程设置参数设置空间位置设置4.2.1.2 线属性编辑提供管线和管点相关属性数据的编辑功能。选择管线或管线,在属性编辑窗口编辑修改属性信息。4.2.2 数据导入、导出工具系统可以与多个系统的数据进行相互转换,支持csv、sdf等格式。4.3 地下管线查询分析子系统4.3.1 查询统计4.3.1.1 信息查询在地图窗口直接点击管点或管线,可以查看该管点、管线对应的属性信息。实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相互查询,既可由图形查询到属性,也可由属性定位到图上要素。4.3.1.2 条件查询 在条件查询框中,可以输入多项属性查询条件然后进行组合查询。4.3.1.3 区域查询

38、空间查询功能主要是在地图窗口提供的GIS 分析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空间关系分析等功能。缓冲区分析是指对图上选中的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按照设置的距离值生成缓冲区,并进行分析。4.3.2 三维分析功能4.3.2.1 横剖面分析通过鼠标拖动形成剖面线,根据剖面线所截到的管线、道路线等要素,按照空间关系绘制出管线横剖面图。在横剖面图上可以直观了解各管线在横断面上的分布位置,从而分析在同一断面内各管线在垂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4.3.2.2 纵剖面分析通过矩形范围选定单条管线,或是依次选择单条管线的各个管线段,确定后形成该管线的纵剖面图,可以从图上直观分析该管线在不同管段的纵断面上的位置关系。4.3.

39、2.3 最小水平间距分析选择框定区在地图上域内的多条管线,分析各管线之间在水平方向的最小间距是否符合国家管线标准规范的要求。最小水平间距分析4.3.2.4 垂直净距分析在地图上选择框定区域内的多条管线,分析管线交叉点处各管线的埋深及管线之间的垂距是否达到国家管线标准规范的要求。垂直净距分析窗口4.3.2.5 覆土深度分析准检测管段的埋深(覆土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覆土深度分析4.3.3 动态三维展示4.3.3.1 场景管理支持三维场景模型进行管理、设置透明度等。4.3.3.2 常用工具系统提供多种工具方便用户对三维场景进行浏览。包括:放大、缩小、漫游、量距、量面、量角度等。4.3.4 地图标

40、注与打印4.3.4.1 地图标注包括管线标注、管点标注、各类分析结果标注等。扯旗标注4.3.4.2 打印输出用绘图仪或打印机,按屏幕或制定的区域,以标准图幅和比例,绘制以地形图为背景的管网彩色或黑白图纸。可以按照空间范围、选定管线图层、选定要素输出多种数据格式的管线图。4.4 三维展示利用管线普查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三维模拟显示选中范围内的所有管线及附属物能够进行放大、缩小、漫游、旋转等飞行模拟显示,能够选择三维管线浏览其属性,根据属性定位管线的位置,并可进行管线净距分析,在三维分析 图上能直观地反应出管线穿管 (碰撞)情况,三维管线视图可以进行生成保存。浏览模式分四种:浏览地上、地面透明、浏览

41、管线、地下模式。1.浏览地上浏览地上模式可查看地面上的建筑等信息;点击浏览地上按钮,地图窗口中会显示为地面不透明的状态;2.地面透明地面透明模式即可看到地面上的情况,也可查看地下管线;点击地面透明按钮,地图窗口中会切换到地面透明的状态;3.浏览管线浏览管线模式将隐藏地上的模型,只显示地下管线;4.地下模式地下模式可用来调节地面透明度;点击鼠标左键拖动滑块进行调节,左侧拖动地面透明度高一下,右侧拖动地面透明度低一些;4.5 系统接口子系统4.5.1 与各管线权属单位的专业管线系统接口本系统未来可能与各管线权属单位的专业管线系统进行双向接口,实现双方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有效地保障和维护综合地下

42、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地下管线空间资源的动态性。 4.5.2 与政府公众网络的接口本系统将与政府公众网络进行单向接口,为政府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地下管线资料。4.5.3 系统集成设计可对系统开发涉及到的数据(图形、属性表、影像、DEM等)、数据库建设,系统模块功能、业务模块等进行方案集成,可集成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4.6 地下管线配置管理子系统4.6.1 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综合考虑综合管线管理的工作特点,灵活地管理各种类型用户的权限,不受人员、岗位等物理因素变动的影响,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l 系统管理员可添加、删除、冻结用户,设置用户密码;l 可添加、删除工作组(或称为工位或角色);

43、l 可进行用户角色管理,灵活地设置用户使用系统的权限;l 可级联地进行系统权限的授予、取消、更改的操作;l 用户可修改本人的密码;l 系统的权限可按区域、工作组(或称为工位或角色)、功能模块来划分; l 按各种条件查询、统计用户的功能。用户权限管理4.6.2 日志管理系统可实现系统操作日志和用户操作日志管理。1)系统操作日志管理:系统操作日志指的是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内部报告,主要用于报告系统的运行状况、探查系统运行的错误原因、功能的执行效率、软件许可的使用状况等,系统管理员应该可以创建、维护和浏览这些日志,已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2)用户操作日志管理:用户操作日志指的是系统需要自动记录每个用户登录

44、和退出系统的时间和其间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动作和操作内容,并生成日志文件。经过授权的高级用户应该可以查阅和备份这些日志文件,保证系统的数据安全。用户操作日志管理4.6.3 系统配置系统配置管理功能模块主要是针对系统管理员的,用来保证系统具有更好的运行状态和效率。主要包括的功能有:1)组织机构管理。2)角色管理。3)管沟类型管理。4)管沟结构管理。5)文档结构管理6)多媒体资料管理7)系统字典管理4.6.4 数据备份、还原系统支持数据备份与恢复,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和执行手工和自动的备份方案(需要备份哪些类型的数据),自动备份指的是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自动

45、执行设置好的数据备份方案。同时,当数据遭到破坏时,系统自动启用恢复的功能,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数据库中,使损失降到最低。 78 4.7 系统安全设计方案“吕梁市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统”管理的数据是城市基础性的关键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同步实施安全工程,建立基于授权的访问控制模式,逐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结合吕梁市的具体情况,按照不同的业务内容,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建成与效益的关系,使安全措施成为保障信息资源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并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使用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符合国家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相关要求。为此,地下电力管线信息系

46、统提供安全相关的管理与维护:用户编辑功能、用户组编辑功能、用户权限配置功能、属性页配置功能、用户属性权限控制功能、管网数据备份功能、数字字典备份功能、数据压缩功能等。4.7.1 统一权限管理权限管理是将访问被保护实体的权限赋予给被授权是实体的操作过程和系统功能。权限管理涉及三组系统对象,即用户、组、角色、子系统。角色是系统创建的虚拟用户或逻辑用户的对象。在权限管理中,用户和角色是被授权的实体,而系统资源是被保护的实体。用户包括了个人用户、单位用户、组织机构、用户组等不同的基本单元,这些用户单元与实际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用户管理添加用户本项目内网和外网部分的用户权限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操作日志管理功能和系统配置管理功能,统一由后台管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