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30832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化验室物理检验岗位的检验操作方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化验室物理检验岗位。3 职责按检验频次检验,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用于指导生产。 4 作业内容与方法 按JGJ52-2006执行取样与缩分 取样 每验收批的取样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份石子,组成一组样品;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同的石

2、子份,组成一组样品。 注:如经观察,认为各节车皮间(车辆间、船只间)材料质量相差甚为悬殊时,应对质量有怀疑的每节车皮(车辆、船只)分别取样和验收。 若检验不合格,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对每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 所规定的最少取样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也可用同一组样品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以避免细料散失及遭受污染。并应附有卡片标明样品名称、编号、取样的时间、产地、规格、样品所代表的验收批的重量或体积数、要求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方法等。 样品的缩分

3、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试验筛孔径为、和的圆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其规格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试验筛的规定(筛框内径均为); ()天平或案秤精确至试样量的左右;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浅盘。 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

4、定: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表所规定的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按表的规定称取试样; 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 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 在筛上的所有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 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计算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 每号筛计算得

5、出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筛号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 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天平称量,感量,其型号及尺寸应能允许在臂上悬挂盛试样的吊篮,并在水中称重; ()吊篮径和高度均为,由孔径为的筛网或钻有孔洞的耐锈蚀金属板制成; ()盛水容器有溢流孔;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试验筛孔径为; ()温度计; ()带盖容器、浅盘、刷子和毛巾等。 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样品筛去以下的颗粒,并缩分至略重于表所

6、规定的数量,刷洗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表观密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按表的规定称取试样(); 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至少高出试样; 浸水后,移放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并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试样不得露出水面)。吊篮每升降一次约为,升降高度为; 测定水温后(此时吊篮应全浸在水中),用天平称取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重量()。称量时盛水容器中水面的高度由容器的溢流孔控制; 提起吊篮,将试样置于浅盘中,放入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来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的情况下,其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7、称取吊篮在同样温度的水中重量(),称量时盛水容器的水面高度仍应由溢流口控制。 注:试验的各项称重可以在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 表观密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规定时,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碎石或卵石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不宜用于最大粒径超过的碎石或卵石。 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天平称量,感量; ()

8、广口瓶,磨口,并带玻璃片; ()试验筛孔径为; ()毛巾、刷子等。 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样品筛去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洗刷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按表规定的数量称取试样; 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重量(); 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9、(); 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份后称重(); 注:试验时各项称重可以在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 表观密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应小于/,否则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超过/,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 含水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天平称量,感量; ()容器如浅盘等。 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取重量约等于表

10、所要求的试样,分成两份备用; 将试样置于干净的容器中,称取试样和容器的共重(),并在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试样,冷却后称取试样与容器的共重()。 含水率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即测定以烘干重量为基准的饱和面干吸水率。 吸水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天平称量,感量; ()试验筛孔径为; ()容器、浅盘、金属丝刷和毛巾等。 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验前,将样品筛去以下的颗粒,然后用四分法缩分至表所规定的重量,分成两份,用金属丝刷刷净后备用。 吸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取试样一份置于盛水的容器

11、中,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左右,后从水中取出试样,并用拧干的湿毛巾将颗粒表面的水分拭干,即成为饱和面干试样。然后,立即将试样放在浅盘中称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温须保持在; 将饱和面干试样连同浅盘置于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取出,放入带盖的容器中冷却,称取烘干试样与浅盘的总重()。称取浅盘的重量()。 吸水率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 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案秤称量,感量,及称量,感量各一台; ()容量筒金属制,其规格见表; ()平头铁锹;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试样的制

12、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验前,取重量约等于表所规定的试样放入浅盘,在的烘箱中烘干,也可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两份备用。 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置于平整干净的地板(或铁板)上,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共重()。 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三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的钢筋,将筒按住并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下,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

13、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然后再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待三层试样装填完毕后,加料直到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转,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外,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共重()。 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应按以下规定进行计算: 堆积密度()或紧密密度()按式计算(精确至/) 空隙率(、)按及计算(精确至)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应以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 含泥量试验应采用

14、下列仪器设备: ()案秤称量,感量。对最大粒径小于的碎石或卵石应用称量为感量为的天平;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试验筛孔径为及筛各一个; ()容器容积约的瓷盘或金属盒; ()浅盘。 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表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含泥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称取试样一份()装入容器中摊平,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石子表面;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较粗颗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解于水。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及的套筛(筛放置上面)上,滤去小于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

15、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的颗粒丢失。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重量()。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泥块的含量。 泥块含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案秤称量、感量;称量、感量; ()天平称量、感量; ()试验筛孔径及筛各一个; ()洗石用水筒及烘干用的浅盘等。 试样制备

16、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样品用四分法缩分至略大于表所示的量,缩分应注意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缩分后的试样在烘箱内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泥块含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筛去以下颗粒,称重(); 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加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后把水放出,用手碾压泥块,然后把试样放在筛上摇动淘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将筛上的试样小心地从筛里取出,置于温度为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泥块含量,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

17、)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见图),或游标卡尺; ()天平称量,感量; ()案秤称量,感量; ()试验筛孔径分别为、,根据需要选用; ()卡尺。 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用四分法缩分至表规定的数量,称量(),然后筛分成表所规定的粒级备用。 针、片状含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按表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粒径大于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重量()。 碎石或卵石中针

18、、片状颗粒含量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卵石中有机物含量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近似地测定卵石中的有机物含量是否达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程度。 有机物含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和试剂: ()天平称量,感量;称量,感量各一台; ()量筒、; ()烧杯、玻璃棒和孔径为的试验筛;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蒸馏水之重量比为; ()鞣酸、酒精等。 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筛去试样中以上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约,风干后备用。 有机物含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向量筒中,倒入干试样至刻度处,再注入浓度为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刻度处,剧烈搅动后静置; 比较试样上部溶液和新配制标准溶液的颜色,盛装标准溶液与盛装

19、试样的量筒容积应一致。 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取鞣酸粉溶解于的酒精溶液中,即得所需的鞣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注入浓度为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即得标准溶液。 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若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的颜色,则试样的有机质含量鉴定合格;如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则应将该试样(包括上部溶液)倒入烧杯中放在温度为的水浴锅中加热,然后再与标准溶液比色。 如溶液的颜色深于标准色,则应配制成混凝土作进一步检验。 其方法为:取试样一份,用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洗除有机杂质,再用清水淘洗干净,至试样用比色法试验时,溶液的颜色浅于标准色;然后用洗除有机质的和未经清洗的试样用相同的水泥、砂

20、配成配合比相同,坍落度基本相同的两种混凝土,测其抗压强度。 如未经洗除有机质的卵石混凝土强度与经洗除有机质的混凝土强度的比不低于时,则此卵石可以使用。 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以硫酸钠饱和溶液法间接地判断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 坚固性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及试剂: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天平称量,感量; ()试验筛根据试样粒级,按表选用; ()容器搪瓷盆或瓷盆,容积不小于; ()三脚网篮网篮的外径为,高为,采用孔径不大于的网和铜丝制成。检验的颗粒时,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的网篮; ()试剂无水硫酸钠或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 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及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硫酸钠

21、溶液的配制: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的大小),加温至,每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或水硫酸钠(),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在此温度下静置两昼夜。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范围内。 试样的制备:将试样按表的规定分级,并分别擦洗干净,放入烘箱内烘,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然后按表对各粒级规定的量称取试样()。 坚固性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将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倍,其温度保持在的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此时,网篮底面应距容器底面约(由网篮脚高控制)

22、,网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试样表面至少应在溶液以下; 浸泡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在的烘箱中烘。至此,完成了第一个试验循环。待试样冷却至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从第二次循环开始,浸泡及烘烤时间均可为; 第五次循环完后,将试样置于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再在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筛孔径为试样粒级下限的筛过筛,并称取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 注:试样中硫酸钠是否洗净,可按下法检验,即:取洗试样的水数毫升,滴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如无白色沉淀,即说明硫酸钠已被洗净。 对粒径大于的试样部分,应在试验前后记录其颗粒数量,并作外观检查,描述颗粒的裂缝、开裂、剥落、掉边和掉角等情况所占颗粒数

23、量,以作为分析其坚固性时的补充依据。 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重量损失百分率()应按下式计算: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 压碎指标值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压力试验机,荷载;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图); 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标准试样一律应采用的颗粒,并在气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注: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如其粒径大于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与颗粒有显著差异时,对大于的颗粒应经人工破碎后筛取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指标值试验。 试验前,先将试样筛去以下及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其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的试样份

24、备用。 压碎指标值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为左右; 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正),放到试验机上在内均匀地加荷到,稳定,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的试样并称其重量(),用孔径为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重量()。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碎石或卵石中硫化物和疏酸盐含量的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硫酸盐、硫化物含量(按百分含量计)。 硫酸盐和硫化物含量试

25、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及试剂: ()天平称量、感量;称量、感量各一台; ()高温炉最高温度; ()试验筛孔径; ()烧瓶、烧杯等; ()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于蒸馏水中; ()盐酸()浓盐酸溶于同体积的蒸馏水中; ()硝酸银溶液硝酸银溶于蒸馏水中,并加入硝酸,存于棕色瓶中。 试样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取粒径以下的风干碎石或卵石约,按四分法缩分至约,磨细使全部通过筛,仔细拌匀,烘干备用。 硫酸盐和硫化物含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精确称取石粉试样约()放入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及的盐酸(),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使试样充分分解后取下,以中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次; 调整滤液体积至,煮沸,边搅

26、拌边滴加氯化钡溶液(),并将溶液煮沸数分钟,然后移至温热处至少静置(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用慢速滤纸过滤,以温水洗至无氯根反应(用硝酸根溶液检验); 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已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中,灰化后在的高温炉内灼烧,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水溶性硫化物硫酸盐含量(以计)()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取二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定指标,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应重做试验。 pump running States real-time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advanced system of energy-savin

27、g control, distributed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consists of field sensors and actuators, direct digital control (DDC),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Central operator station consists of four parts. Building control room located in the medical synthesis building first floor, combined with the

28、 fire services communication centre, which consists of Central station, devices such as printers, UPS power. Clean air conditioning fo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uni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operating room, surgical equipment in four layers laminate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mo

29、nitoring station. Building equipment monitoring system (BAS) of main monitoring content frozen water system monitoring: refrigerator of Kai stopped control; steam pressure detection; according to buildings by needed cold load automatically adjustment cold water unit of run Taiwan number; electric bu

30、tterfly valve, and cooling pump, and cooling tower, and frozen pump and the cold water unit of order Kai stopped control; according to cooling water of temperature automatically Kai stopped cooling tower fan and the control cooling water for backwater duct bypass valve of open degrees; frozen water

31、of load regulation; expansion tank level control; cooling water frequency fill pump monitored,. (This system by frozen station manufacturers completed frozen water system of monitoring, set a frozen station points station, points station host through communications conversion unit put about data to build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host) clean air conditioning unit monitoring (four control): Unit sent wind machine of Kai/stopped control, and monitored fault, and ru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