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建设地点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35332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建设地点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建设地点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建设地点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建设地点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建设地点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环评报告.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0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8环境质量状况13评价适用标准1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8项目主要污染源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1环境影响分析2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24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1结论与建议32附表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表2 环保措施一览表附表3 环保验收一览表附表4 环保投资一览表附图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区平面布置图附图3 项目周边关系及保护目标图附图4 项目区域水系图附件1 委托书;附件2 营业执照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建设单位黎平县漫坡鑫辉建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金水联系人梁江武通讯地

2、址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村联系电话13984451330传真/邮政编码557300建设地点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村立项审批部门无批准文号无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C3031占地面积(m2)3000绿化面积(m2)500总投资(万元)800环保投资(万元)28.7占总投资比例(%)3.58%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2016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由来随着国家对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使用政策的落实,新型墙体材料需求量将增长较快,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上述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下,且黎平县周边存在大量的页岩资源,本项目法人将购买当地页岩,于贵州省黎

3、平县敖市镇蒙村漫坡新建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条年产4000万块页岩空心红砖生产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国家环境保护部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黎平县漫坡鑫辉建材有限公司特委托青岛洁瑞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为此,我公司环评技术人员在现场踏勘、环境状况调查、资料收集以及分析工程内容等工作基础上,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经审查批准后,作为本项

4、目环境管理和环保工程设计的科学依据。2. 工程概况2.1 建设场地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拟建厂址位于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村漫坡,建筑占地面积约3000m2,其建筑面积为4200m2。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2.2 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页岩砖生产线、生产生活及办公用房、厂区进场道路、砖厂生产生活供电供水配套设施等。该砖厂生产规模为年产4000万块页岩空心红砖。项目组成一览表详见表1,办公、生活拟为混砖的简易房,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2;表1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单位备注主体工程制砖车间占地300m2,建筑面积300 m2;新建砖窑占地面积500m2,建

5、筑面积1500m2新建辅助工程原料棚1座,建筑面积100m2新建原料处理车间1座,建筑面积100m2新建加工车间1座,建筑面积200m2新建成型车间1座,建筑面积100m2新建办公休息区1座,建筑面积300 m2新建环保工程供水工程项目区用水主要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项目区的供水通过从厂区外围南部的漫坡小溪用管道引入,以实现生产和生活供水。排水工程项目区的排水采取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排水沟收集后排至项目区外,项目区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2m3的隔油池处理后排入3m3的沉淀池内用于项目区旱季洒水降尘。供电工程项目区的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由当地变电站引入,供电电压为10KV,砖厂设2

6、00KVA电力变电器1台,将10KV电压降到380V和220V,供制砖车间和办公生活使用。环保工程隔油池1个,容积为2m3新增办公生活区沉淀池1个,容积为2m3新增旱厕1个新增2.3 生产规模本项目产品规模如下表所示;详见表3。表3 产品品种规格主要产品年产量备注页岩砖4000万块/2.4工作人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28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生产工人24人,采用三班制,每班8小时,全年工作时间300天。2.5 主要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原料项目原料为煤矸石和页岩,均来源于外购,资源、储量丰富,可满足本项目正常生产使用。原辅材料消耗量见表4。表4 项目原辅材料清单序号名称年消耗量单位来源地1页岩1

7、20万t周边矿山购买2煤矸石55万t外购3柴火0.1t项目周边购买4石灰石3t/a项目周边合法商点购买5碱4.2t/a项目周边合法商点购买煤矸石、页岩成份分析:煤矸石、页岩硫、氟含量分析结果见表5,混合料成份分析结果见表6。表5 煤矸石、页岩烧失量试验结果(%)SF-SF-煤矸石2.50.003页岩0.0200.002烧结料0.520.002烧结料0.0000.001表6 混合料成份分析结果成分SiO2(%)Al2O3(%)Fe2O3(%)CaO(%)MgO(%)K2O(%)Na2O(%)SO3(%)混合料53.1312.4910.553.223.092.771.281.20燃料项目使用柴火作

8、为引火燃料,每年引火一次,一个窑体每次用量0.5t。根据设计资料及煤矸石的热量分析,生火后利用煤矸石自身的热量(发热量为4445.47kJ/kg)即可满足生产过程中热能的需求,不需要外加其他燃料。供电项目总装机容量782.55KVA,预计年耗电量375万Kwh,厂区内建有配电室,所需电源由周边村寨直接接至本项目的变配电室,然后从变配电室配线至各用电点。供水、排水水源来自南侧漫坡小溪,其水量均能满足现有厂区的生产、生活、消防等用水需求。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排水,除尘器用水除蒸发损耗外,全部循环使用;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一般简易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厂区防尘洒水,工人入厕采用旱厕,待熟化后,委

9、托周边村民进行清掏用作农肥,每周进行清掏一次。本项目根据GB5001520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总用水量80.35m3/d,循环用水量4.5m3/d,新鲜用水量80.35m3/d(不含消防水量100m3/d)。本项目用水量见表4。项目水平衡图详见下图1;表6 本项目用水一览表序号用水部位用水标准数量日用水量备注1职工生活用水40L/人d28人1.12m32食堂用水60 L/人d28人1.68 m33餐3配料用水75.64m2/d73.047m34除尘循环补充水4.5m2/d4.5 m35消防用水室外30l/s, 室内40l/s蓄水量100m3合计80.35m3不含消防用水损耗

10、73.0473.047焙烧配料简易生活污水用于防尘洒水、工人入厕采用旱厕80.35损耗0.221.120.90生活用水0.341.341.68隔油池食堂用水损耗4.54.54.5脱硫除尘循环补充水图1 拟建项目水平衡图2.6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7。表7 主要生产装置及设备一览表项目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制砖工艺板式给料机台2GBQ80-42锤式破碎机台2生产能力:15-30m3/h3滚筒筛台1筛网直径:14004箱式给料机台1XGB8005双轴搅拌机台1SJ36006双轴搅拌挤出机台1SJJ30007双级真空挤出机台1JZK50/50-3.08自动切条机台1ZQT9自动切坯机台1

11、ZQP10分运坯机台111液压步进机台2YDS15-130012液压顶车机台3YDS18-130013出口拉引机台8LYJ-2014摆渡车台2BD-315排潮风机台1T35-11NO.1016送热风机台1Y4-73-12NO.10D17排烟风机台1Y4-73-12NO.10D18引风机台319回烤窑条187.00m3.0m20窑车辆1502.52m3m0.75m21液压顶车机台2YDS35130022出口拉引机台2IX202.7 项目选址合理性及厂区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1)本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黎平县敖市镇漫坡砖瓦用页岩砖位于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蒙村,东靠本县高屯镇,距黎平飞机场12公里,西南与本

12、县罗里乡相连,北与锦屏县隆里乡、启蒙镇接壤,距隆里文化古城4公里,离三板溪电站40公里,是邻近两县六乡镇(本县的敖市、高屯、罗里、锦屏县的隆里、新化、启蒙等乡镇)的交界中心地,202省道黎锦公路贯穿敖市全境;项目区北侧有202省道经过,交通便利,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因而,项目对人群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2)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主要污染为大气排放源,故平面布置主要考虑大气污染源,将办公休息区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减少粉尘、SO2对员工的影响,车间布置既有明确分区,又保持一定联系。将SO2、粉尘、废水、废料、噪声等污染源影响限制在局部,并在局部合理解决,与生活

13、区远离。综上所述,整个厂区建筑布局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围而不合,离而不散,在设计中,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使各生产设备保证独立,总体而言,厂区布局较为合理。2.8产业政策相符性本项目建设内容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 限制类与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黎平县敖市镇蒙村,属于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的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黎平县位于东经1083110931,北纬25412608

14、之间,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东南面与湖南靖州县、通道县及广西三江县交界,西南面与贵州省榕江县、从江县毗邻,东北与贵州省剑河县、锦屏县接壤。项目拟建厂址位于黎平县敖市镇蒙村,项目位置详见附图1。2. 地形地貌黎平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过渡地段,最高峰老山界海拔高1589米,最低处南江河谷海拔137米,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境多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中部半发育形成了黎平特有的科斯特地貌,孕育了以黎平天生桥为代表的八舟河系列景观。3. 气象气候黎平位于东经1083110931,北纬25412608之间,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

15、丘陵过渡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一月最冷,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9.8。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325.9毫米,最多年份1690.4毫米,最少年份1093.1毫米,年均蒸发量1255.9毫米。黎平县主导风向为NE风。4. 水文黎平县江河径流总产水量约26.60亿立方,水力资源理论储藏量达80210千瓦,其中长江水系42820千瓦,珠江水系37390千瓦,可开发电能为31720千瓦,占理论蕴藏量39.5%,其中长江水系16060千瓦,珠江水海15660千瓦。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0.78公里,高于全省平均值0171公里。权限年平均降水量1325.9毫米,最多年份1690.4

16、毫米,最少年份1093.1毫米,年均蒸发量1255.9毫米。全县地下水蕴藏量2.8亿立方米。站地面水10.7%。黎平县较大的河流有六条,河流总长3480公里,占地43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孟彦河、八舟河、洪州河,珠江水系有南江河、双江河、育洞河。与本项目有关的河流为项目南侧200m处的漫坡小溪,为地表水类水体。水量较小,主要是靠大气降水补给。本项目水系图详见附图4。5.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林业是黎平的传统产业,森林覆盖率78%。早在清朝乾隆四年(1739),黎平开始人工造林,乾隆四十二年(1777),黎平境内“两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长流”。木材畅销江淮两广。2006年,全县有林地面

17、积370万亩,森林覆盖率65%,活立木蓄积量1415万立方米,位居全省10个林业县之首,有24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1220种野生中草药材;野兽种类为52属675种。以产杉木为主,故有杉木之乡之称,属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8%,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油茶、山核桃、油桐、麻栎、楠竹。黎平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药用植物有桔梗、金银花、三颗针、勾藤、半夏、独脚莲、三百棒、续断、杜仲、栀子、黄柏、山楂、乌梅、通草、竹莎、金边小黄草、竹节人参、中华秋海棠、中华雪胆等数百种。近几年人工引种栽培的有天麻、杜仲、川贝、茯苓、玉竹、太子参、沙参、牛夕等。本项目拟建厂址周围的评价区内没有珍稀动植物

18、和受特殊保护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社会环境简况1、行政区划及人口截至2016年1月,黎平县下辖25个乡级行政区,其中2个街道、14个镇、7个乡、2个民族乡。县辖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3万(2014年)人,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县内聚居着侗、汉、苗、水等众多民族,其中侗族人口余占全县总人口的71%,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2、经济发展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7.27亿元,比2010年增长112.8%,年均增长16.3%,比“十一五”期末高3.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7.0%、18.4%和18.9

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77亿元,是2010年的3.31倍,年均增长18.3%。财政总收入完成6.74亿元,是2010年的2.37倍,年均增长2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亿元,累计完成361.2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9亿元,是2010年的2.12倍,年均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676元,比2010年增长121%,年均增长1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87元,比2010年增长117.4%,年均增长16.8%9 3、教育20142015学年初,全县有小学校点272所,其中完全小学138所,教学点134个,在校学生3323

20、6人;普通初中21所,其中独立初级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学生2289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9人;普通高中4所,其中民办1所,在校学生9189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4408人;幼儿园76所(民办45所),学前班140个,在园(班)幼儿14452人。4、文化、文物保护黎平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人文景观保存完好,自然风光奇特秀丽,融山水、田园、林木、溶洞、石桥风景为一体,侗族风情尤为古朴。浓郁;有造型独具匠心的侗族古楼、花桥、戏台和居民建筑。黎平县有国家级4A景区1个、特级旅游景点1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37个。电影阿娜依、千里之外、侗族大歌等均在黎平取景拍摄;

21、央视三套激情广场栏目“爱国歌曲大家唱走进黎平”、旅游卫视中国游、有多远走多远栏目、青海卫视我是冒险王、凤凰卫视等各家电视媒体栏目也相继走进黎平采风录制节目。黎平县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一步开发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古镇。5、敖市镇概况敖市镇位于黎平县北部,镇所在地敖市距县城34公里。东靠本县高屯镇,距黎平飞机场12公里,西南与本县罗里乡相连,北与锦屏县隆里乡、启蒙镇接壤,距隆里文化古城4公里,离三板溪电站40公里,是邻近两县六乡镇(本县的敖市、高屯、罗里、锦屏县的隆里、新化、启蒙等乡镇)的交界中心地,202省道黎锦公路贯穿敖市全境;县内经济循环道孟敖镶边公路连接罗里、孟彦、尚重等六个乡镇,

22、黎平机场至剑河展架接65号高速公路经过敖市的三板溪库区三级油路正在修建之中,另有四级公路与锦屏县新化乡、启蒙镇等邻近乡镇相连。境内秦溪村有现存古塔两座(白塔、文笔塔)是贵州省珍稀古塔之一,该村有保存较完好的明清时期特色的古民居。敖市镇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9364亩,人均耕地0.6亩。现有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298人,3490户,其中农业人口13794人,非农业人口504人。有汉、侗、苗等民族聚居。人口居住密集,村寨多在公路沿线。一是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自1997年以来,黎平县敖市镇领导班子就着力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在蒙村连片种植1800余亩的

23、茶叶示范基地,初见成效后,又在新寨屯、欧家团、梧寨发展茶园500余亩。茶叶产品远销广东、福建、内蒙、广西、河南、四川等10多个省市。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后,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民生调研工作,当了解到茶叶的社会经济效益后,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茶园建设项目指标。2008年初,2000亩的新建茶园项目落实在该镇三多、寨崩、应样、秦溪4个村建设实施。目前,敖市镇茶园面积达5000余亩;覆盖该镇62%的村寨,受益农户723户,3140人;现有茶叶加工厂12家;茶叶协会1个,入会会员23家;茶农人均年收入达4000余元。二是建设烤烟示范基地,推动烤烟产业发展。首先邀请州烤烟种植技术员对全

24、镇13个村的土质及气候进行检测分析,欧家团、梧寨、蒙村、三多一带均适宜烤烟种植。08年,敖市镇与州烟草公司合作,在欧家团村建设烤烟示范基地20亩,经过示范种植,每亩创收1800余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鼓励农民发展生猪养殖。近年来,本地青壮年外出务工逐年增多,60%无劳力农户放弃了生猪养殖,导致镇内猪肉市场紧缺,外调生猪占领整个敖市市场。针对上述情况,敖市镇积极发动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发展生猪养殖业,改变以往养殖模式由分散型转为集合型,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扶贫贴息贷款、政府帮扶等形式帮助农户发展养殖业。目前,全镇共发展生猪养殖场4家,养殖规模均在50头以上。药材种植健康发展。多年来,在“南茶

25、北果中药材”的农业发展思路中,药材种植是该镇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敖市镇秦溪村归顶寨33户,167人,王昌银是最初种植灵芝的种植户,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农家书屋平台,对外引进技术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灵芝制种和培植技术水平,取得了可喜成果。08年王昌银种植药材收入达3万余元,归顶寨灵芝种植规模也由最初的1户发展到现在的12户,面积由300平方米扩种到6000平方米,药材种植技术不仅在镇内走俏,而且深受周边乡镇群众的青睐,成为远近闻名的药材种植村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空气 拟建项目区属于农村地区,项目评价区域内无大型废气排放的工矿企业,环境空气质量较

26、好,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2、地表水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是南面约200m的漫坡小溪,相应地表水环境功能划类为类水体。评价区内无岩溶、落水洞以及井泉出露,项目周围无重大水污染源。 3、声环境项目属于农村环境,据现场踏勘,周围无重大噪声污染源。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4、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地现状主要为荒草地,无大型工业企业,总体生态环境较好。目前区内未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没有特殊生态系统和敏感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类别)根据调查,在厂区周围尚未发现文物、名胜古迹

27、及有价值的自然景观和珍稀动植物物种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本次评价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0。表1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距厂区方位距厂区距离(m)保护级别大气环境漫坡村民点(10户/35人)东北3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漫坡村民点(10户/35人)东北30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地表水环境漫坡小溪南2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生态环境厂区周围植被不影响植被生长,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保护级别: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漫坡小溪执行地表水环境质

28、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相应采用如下环境质量标准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述: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评价区域空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附录A,详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g/m3 标 准污染物浓度标准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单位:g/m3PM1070150SO260150500NO24080200附录AF720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评价

29、区域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详见表12: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pH 除外项 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值pH69COD20BOD54NH3-N1.0石油类0.05三、声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详见下表13:表13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LAeq:dB类别昼间夜间2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大气排放标准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详见下表14、15:表14 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

30、/m3生产过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NO2计)氟化物(以F计)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原料燃料破碎及制备成型30人工干燥及烙烧303002003表15 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单位:mg/m3序号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1总悬浮颗粒物1.02二氧化硫0.53氟化物0.02二、噪声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标准,详见下表16:表1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31、详见下表17。表1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LAeq:dB类别昼间夜间36555三、废水排放标准废水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标准。四、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储存标准本项目一般工业固体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危险废物储存执行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及其修改单中的储存相关要求。总量控制指标本评价总量控制指标在满足“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该项目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达到的处理效率和实际污染物排放量,建议本工程总量控制指

32、标如下:SO2:29.74t/a;NOx:0.016 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页岩、煤矸石锤式粉碎机滚筒筛双级真空挤出机自动切坯机干燥窑摆渡车回烤窑摆渡车人工卸砖成品堆场粉尘、噪声噪声噪声烟尘、SO2噪声热烟气(烟尘、SO2)废泥头水粉尘、噪声筛上物筛下物陈化库(72小时)搅拌挤出机自动切条机不合格砖坯噪声人工码坯合格砖坯图2 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工艺流程简述:工艺前段:将页岩和煤矸石按一定比例由装载机进行配料后,送入板式给料机,由给料机给料后一起均匀送入锤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物料经滚筒筛进行筛分,控制粒度3mm,筛上物返回锤式破碎机继续破碎,筛下物入搅拌机加水混合搅拌

33、,由皮带输送机送到陈化库上的移动式可逆配仓皮带机,按要求把混合料堆放在陈化库中进行陈化处理,并使原料保证72小时以上陈化时间,使原料中的水分有足够的时间充分迁移,润湿粉料每一个颗粒,并且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均匀性,从而改善泥料的物理性能,保证成型、干燥和焙烧等工序的技术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工艺中段:经过陈化处理的混合料由搅拌挤出机搅拌挤出后,经皮带机把通过陈化处理的混合料送到双级真空挤出机,经过上搅拌挤出、抽真空、下挤出等过程,在挤出口得到泥条。工艺后段:双级真空挤出机挤出的泥条由自动切坯机切割成型,经过分坯、运坯,再由人工码到窑车上;装载砖坯的窑车在回烤窑转运系统的动作下,分别经过干燥窑、回烤

34、窑对砖坯进行干燥、预热、烧成、冷却等一系列热工过程,得到强度、高性能的成品砖。主要污染工序:一、 一、施工期主要问题 施工期,建筑施工作业,将生产废水、垃圾、粉尘和噪声,对局部区域会产生影响。施工产生的生产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将影响当地的水质。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中BOD5、COD、氨氮。设备安装、建筑施工产生噪声将影响周围环境。施工活动会造成局部区域TSP浓度增大。此外,项目开发活动会改变局部植被类型、土地利用,人工剥离会带来(崩塌、滑坡等)地质影响。本项目的施工规模较小,影响有限,而且这种影响是短暂的,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总的来说,施工期对

35、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二、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1. 废气回烤窑产生的烟尘、SO2;原料粉碎、筛分工序产生的有组织粉尘及无组织粉尘;原料棚及输送过程产生的无组织粉尘。2. 噪声破碎机、滚筒筛、搅拌机、制砖机等机械设备以及回烤窑风机运行噪声。3. 废水职工生活污水。4. 固体废物干燥窑除尘器收集的脱硫除尘灰渣;职工生活垃圾。废机油等危废。项目主要污染源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Nm3)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Nm3)排放量(t/a)大气污染物回烤窑烟尘177.27mg/Nm3;158.42 t/a17.73mg/Nm3;15.84 t/aSO2 156.34mg

36、/Nm3;139.71t/a 31.27mg/Nm3;27.94 t/a氟化物1.97mg/Nm3;1.76t/a 1.18mg/Nm3;1.06t/a粉碎、筛分有组织粉尘2127.27mg/Nm3;1936 t/a 21.27mg/Nm3;19.36 t/a 无组织粉尘352.08 t/a70.42t/a原料棚无组织粉尘3. 96t/a水污染物办公生活区COD200 mg/L;0.17 t/a简易生活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防尘洒水,工人入厕采用旱厕SS150mg/L;0.13 t/a固体废弃物回烤窑除尘器灰渣1664.64t/a0办公区生活垃圾4.2t/a机修危废少量噪声主要噪声源为回烤窑引

37、风机、粉碎机、振动筛、搅拌机、制砖机等,其设备噪声级值为8293dB(A),经隔音、建筑物屏障及距离衰减后,各厂界噪声值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该项目建设场地部分为农村地区,项目建设期挖方及地面扰动,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加大,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拟采取厂区绿化及坡地绿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项目建设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建筑施工和物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期噪声、施工期生活污水及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等。

38、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扬尘,主要来自施工期土方挖掘,建筑材料搬运及堆放,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运输车辆的装卸等。基建施工期应采取如下措施:采取设置围栏等防止遗撒、泄露的措施。施工队要严格遵守并做到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地面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工地的出入口设置清洗车轮设施,定期清洗车轮及清扫出入口卫生,确保出入工地的车轮不带泥土。定期喷洒施工场地。运输车辆必须采取密封措施,在天气干燥、有风等易产生扬尘的情况下,应对沙石临时堆存处采取洒水或覆盖篷布等防尘、降尘措施。通过采取上述防尘、降尘措施,将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

39、期主要噪声源为装载机、搅拌机、振捣棒等,设备噪声值为8595dB(A)左右,个别时段会使厂界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尽量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在12:0014:00和22:006:00期间施工)和施工工序。经距离衰减、绿化隔音、墙体隔声后,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影响,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3. 施工期生活污水影响分析 施工期是的水污染影响主要是生活污水,施工人员主要是当地施工队,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为工人洗涤用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和SS,这些污水排放量很小。在工程施工期拟修建沉淀池一个

40、和旱厕一座,生活污水由沉淀池收集经沉淀处理后,作为保洁用水,不外排;粪便水直接进入旱厕,待熟化后用于农灌。因此,施工期对水环境无影响。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少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弃水泥、砖头等。少量的建筑垃圾应定点堆存,严禁乱堆乱倒。待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作为制砖原料加以利用;少量的生活垃圾不得与建筑垃圾混合,拟全部运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为施工期挖方、填方对地面扰动,破坏植被,及因此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本项目拟建厂址地势从东向西依次降低,依据地势将厂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

41、生活区,经计算,施工期开挖土方量约为2000m3,开挖的土方全部用于厂区未挖方部分的垫高。由于开挖土方破坏原来地表的植被(主要是自然生长的杂草),形成边坡,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本评价要求在建成后生产区由开挖造成的边坡硬化,在东边坡植树种草以防止水土流失。另外,公司拟对平整后的土地进行硬化,经过平整硬化后的地表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属微度侵蚀区,因此厂区建成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公司拟对空地适当进行绿化美化,减缓由于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影响。该项目施工时间较短,只要加强施工期的管理,做好施工扬尘、噪声、生活污水、固体废物防治,做到环评提出的各项水保措施后,评价认为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不

42、大。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回烤窑烟囱、原料处理车间布袋式除尘器的排气筒、破碎和筛分过程及原料棚。1.1 回烤窑废气污染源分析项目拟利用页岩、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烧结砖。工程拟建设1座回烤窑,成型干燥后的砖坯在回烤窑中烧成。引火时用柴火作燃料,每年引火1次,一个窑体用柴火量为0.1t/次,年用量为0.1t,由于引火时间较短,使用柴火量较小,对环境影响较小。生火后利用煤矸石本身的发热量,即可满足生产过程中的热能要求,不需外加任何燃料,窑内干燥段则利用回烤窑的余热烘干砖坯。项目原料煤矸石含硫量为2.5,含氟量为0.003%;页岩含硫量为0.020,含氟量为0.002%。为了解煤矸石、页岩中硫在烧结过程中的逸出情况,对页岩进行了烧失量试验,试验结果为:煤矸石经高温焙烧后,煤矸石中含硫量0.52%,含氟量为0.002%;页岩经高温焙烧后,页岩中含硫量为0.000,含氟量为0.001%。由于砖坯中含有一定的水份和Ca、Mg等碱性物质,其固硫率可达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