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式-lzb-20150204.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38578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叠合板式-lzb-2015020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叠合板式-lzb-2015020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叠合板式-lzb-2015020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叠合板式-lzb-2015020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叠合板式-lzb-20150204.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UDCDB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43 XX-2015P 备案号 XXX-2015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uperimposed Slab Concrete Shear Wall Structure2015-X-X发布 2015-X-X实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4年浙江省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浙江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会同有关设计、教学和科研单位共同编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参考并吸收了国内外有关叠合板式混凝土剪

2、力墙结构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方面最新研究成果。本规程的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5.叠合式墙板设计与构造;6.叠合式楼板设计与构造。本规程由*负责管理,由*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浙江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浙江大学本规程参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前言、目录需修改,尽量增加贵公司认为需要的条文说明)目 录第1章 总

3、则1第2章 术语和符号32.1 术 语32.2 符 号5第3章 材 料83.1 混凝土83.2 钢筋和钢材8第4章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114.1 一般规定114.2 结构布置274.3 荷载、地震作用及效应组合错误!未定义书签。4.4 结构计算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 叠合式墙板设计与构造285.1 一般规定285.2 叠合式墙板承载力计算295.3 构造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 叠合式楼板设计与构造526.1 一般规定526.2 构造要求52本规程用词说明57引用标准名录58601 总 则1.0.1 为在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

4、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具有工业化水平高、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推广应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率、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叠合剪力墙,楼盖以采用叠合楼盖为主局部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是一种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具有施工方便、连接可靠、质量可控等特点,已在我省有一定的应用,积累了一定经验,为规范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应用,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编制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浙江省民用建筑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

5、度、7度抗震设计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应符合本规程第4.2.1条的规定。适用范围条文说明本规程适用于浙江省内,设防类别为乙类及以下的各种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采用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对于甲类建筑,如需采用,应进行专门论证。当剪力墙结构中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叠合剪力墙时,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当剪力墙结构中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且连接构造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要求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的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带转换层、错层结构、连体结构、多塔结构等复杂高层结构中叠合剪

6、力墙的设计。1.0.3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浙江省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列举相关标准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omposite slab concrete shearwall structure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叠合剪力墙,全部或部分楼板采用叠合楼板,通过可靠的方式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受力的混凝土结构。2.1.2 叠合墙板剪力墙 composite slab shearwalll两侧混凝土板和钢筋桁架在工厂制作成内含空腔构件,现场安装就位后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和现浇混凝土整体受力的

7、混凝土墙体,简称叠合剪力墙。2.1.3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 composite floor slab以工厂制作而成的具有钢筋桁架的混凝土板为模板,现场安装就位后,在其上设置受力和构造钢筋,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预制和现浇混凝土整体受力的楼板,简称叠合楼板。2.1.4 钢筋桁架 grid bar 桁架钢筋由三根截面成等腰三角形的上下弦钢筋组成,弦杆之间有格构钢筋相连。2.1.4 钢筋桁架 steel-bars truss 以钢筋为上弦、下弦和斜腹杆,通过电阻点焊连接而成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桁架(空间结构)。2.1.5 预制混凝土构件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在工厂或现

8、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条文说明2.1.12.1.4 本规程所称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融合预制叠合构件(叠合式墙板、叠合式楼板等)、全现浇构件(墙体约束边缘构件、连梁、异形柱等)于一体的结构。 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尽量使用标准化预制构件,受力比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部位,可用现浇混凝土代替。在工厂生产预制构件时,在预制墙板的两层之间、预制楼板的上面,设置桁架钢筋,既可作为吊点,又增加平面外刚度,防止起吊时开裂。且在使用阶段,桁架钢筋作为墙板的两层预制片与二次浇筑夹心混凝土之间的拉接筋,作为叠合式楼板的抗剪键,对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剪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9、。(a)叠合式墙板(b)叠合式楼板(c) 桁架钢筋图2.1.1 预制构件及桁架钢筋桁架钢筋应由有专业资质的厂家进行加工制作,厂家应对每种型号的桁架钢筋进行承载力计算并提供允许负载数据,以及厂方检测报告和第三方检测报告。叠合剪力墙中在工厂制作的两侧混凝土板简称为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板。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中在工厂制作的混凝土底板简称为叠合楼板的预制板。预制构件包括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板、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叠合梁、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空调板等(对叠合剪力墙和楼板的施工进行详细的图文说明,钢筋桁架的立体图和主要规格)2.2 符 号2.2.1 材料力学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30Nmm2

1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分别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钢筋弹性模量;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钢筋的应力;分别为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竖向分布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极限压应变。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弯矩设计值;轴向力设计值;剪力设计值;2.2.3 几何参数建筑平面宽度;建筑平面长度;房屋高度;、分别为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轴向力作用点至截面重心的距离;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受压区端部钢筋合力点到受压区边缘的距离;T形或I形截面受压区翼缘宽度;T形或I形截面受压区翼缘高度;叠

11、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截面有效高度;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腹板竖向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垂直穿过结合面的抗剪钢筋面积; T形、I形截面剪力墙腹板的面积; 剪力墙截面面积;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截面宽度; 非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箍筋间距;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2.2.4 系数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剪跨比;箍筋面积配筋率;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剪力增大系数;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应力图的应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应力图高度调整系数;

12、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2.2.5 其他结构第一平动或平动力主的自振周期(基本自振周期);结构第一扭转振动或扭转振动为主的自振周期;场地的特征周期。编制说明把本规程中出现的符号在此汇总,以便于读者查阅。3 材 料3.1 混凝土3.1.1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宜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混凝土性能条文说明JGJ3的3.2.1和JGJ1的4.1.13.1.2 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叠合楼板预制部分和其它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不宜)低于C30。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混

13、凝土强度等级 自JGJ1的4.1.2,条文说明为缩短养护时间,提高模具周转效率,并防止预制件在脱模、起吊时开裂,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较高。叠合构件中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可比预制部分低一级,但不应与预制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过大。3.1.3 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板形成的空腔内应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的规定。自密实混凝土详细说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的好处和相关要求3.2 钢筋和钢材3.2.1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宜采用高强钢筋。钢筋和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钢筋和

14、钢材性能3.2.2 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钢筋。钢筋选用条文说明GB50010的4.2.1 的选用规定。3.2.3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加工的HPB300级钢筋制作。吊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吊杆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吊环、内埋式螺母条文说明 JGJ1的4.1.5 和GB 50010 第9.7.6条。叠合剪力墙预制板生产制作时采用吊环方便且受力合理。吊环锚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d为吊环钢筋的直径),并应绑扎在钢筋骨架上。在构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钢筋应力不应大

15、于65N/mm2;当在一个构件上设有4个吊环时,应按3个吊环进行计算。预制构件宜优先采用内埋式螺母或内埋式吊杆,以避免钢材外露影响耐久性。预制构件在脱模、翻转过程中,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00%强度,故在使用内埋式螺母、吊杆、吊具时,应严格按照产品的应用技术规定。3.2.4 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及锚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专用预埋件及连接件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预埋件JGJ1的4.2.5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1 一般规定4.1.1 抗震设计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16、注:本规程中乙类建筑、丙类建筑分别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中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的简称。设防类别JGJ3的3.1.2条文说明4.1.2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其尺寸和形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模数和标准化要求,并应进行优化设计;2 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功能和安装部位、加工制作及施工精度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公差;3 应满足制作、运输、堆放、安装及质量控制要求。连接部位JGJ1的3.0.5条文说明预制构件合理的接缝位置以及尺寸和形状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它对建筑功能、建筑平立面、结构受力状况、预制构件承载能力、

17、工程造价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时,应同时满足建筑模数协调、建筑物理性能、结构和预制构件的承载能力、便于施工和进行质量控制等多项要求。同时应尽量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保证生产效率,降低造价。与传统的建筑方法相比,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更多的连接接口,因此,对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而言,选择适宜的公差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公差,可保证各种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能合理地装配在一起,并保证在安装接缝、加工制作、放线定位中的误差发生在允许的范围内,使接口的功能、质量和美观均达到设计预期的要求。 预制构件应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深度应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

18、。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可由原施工图设计单位完成,也可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单独完成深化设计详图。4.1.3 抗震设计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当其房屋高度、规则性等超过本规程的规定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性能设计JGJ3的1.0.3条文说明应对整体结构、结构构件以及接缝等分别设定抗震性能目标,采取满足预期抗震性能目标的抗震措施。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和分析。可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补充计算,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宜采用弹塑性静

19、力或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补充计算。4.1.4 预埋件和连接件等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环境类别进行封闭或防腐、防锈、防火处理,并应符合耐久性要求。预埋件处理JGJ1的6.1.134.1.5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填充墙、隔墙等非结构构件宜采用各类轻质材料,构造上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并应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要求。填充墙JGJ3的3.1.74.2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4.2.1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m)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08060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

20、括局部突出屋顶的部分。条文说明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存在竖向、水平接缝,并通过接缝钢筋和空腔内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与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中针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接缝构造不同。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德国应用广泛,但应用中未考虑地震作用。该技术引进到国内后,在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民用建筑中已得到一定的应用,工程举例 。安徽省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地方标准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34 810-2008。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DG/TJ08-2071-2010中规定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为6

21、0m,且层高不大于5.5m。基于安全考虑,本规程对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从严控制,待工程实践经验和试验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充实时调整。鉴于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已较严,当剪力墙全部采用叠合剪力墙时,最大适用高度不再降低。4.2.2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不宜大于6。高宽比JGJ1的6.1.2条文说明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本规程针对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受力、变形性能较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略差的特点,非抗震设计时,对建筑高宽比的规定比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对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规

22、定有所加严,与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的要求一致。4.3 抗震等级4.3.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 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类时,仍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 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类时,7度时,应允许按6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设防标准JGJ3的3.9.1和JGJ1的6.1.4条文说明 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规定,当建筑场地为类时,仍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4.3.2

23、抗震设计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分类、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4.3.2确定。表4.3.2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烈度6度7度8度高度(m)606024242424剪力墙四三四三三二注: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适当确定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条文说明确定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抗震等级时,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现浇剪力墙结构高度分界为80m,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中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高度分界为70 m。本

24、规程针对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将确定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抗震等级的高度分界取为60m。4.3.3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其抗震等级与所连接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相同。连梁抗震等级JGJ3的7.1.3条文说明4.3.4 乙类建筑按本规程4.3.1条提高一度确定抗震措施时,如果房屋高度超过提高一度后对应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则应采取比对应的抗震等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乙类建筑JGJ3的3.9.7条文说明4.4 结构布置4.4.1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

25、置。平面布置JGJ3的3.4.1条文说明4.4.2 抗震设计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2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4.4.2),长宽比(L/B)不宜大于5.0;3 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不宜过大、宽度b不宜过小(图4.4.2),l/Bmax不宜大于0.30,l/b不宜大于1.5;4 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平面布置JGJ1的6.1.5条文说明平面规则性要求更加严格,采用现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中抗震设防烈度8度的规定。图4.4.2 建筑平面示意4.4.3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

26、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之比,不应大于0.85。位移比和周期比JGJ3的3.4.5条文说明位移比要求更加严格,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周期比按复杂高层建筑的标准进行控制。是否必要?4.4.4 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时,应在设计中考虑其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

27、不宜小于7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3m。楼板不连续JGJ3的3.4.6条文说明更加严格,哪些指标更严格,是否有依据和必要?4.4.5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屋顶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平面复杂或开大洞的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宜双层双向配筋。现浇楼盖要求JGJ3的3.6.3条条文说明4.4.6 楼面梁不宜与叠合剪力墙在剪力墙平面外单侧连接;当楼面梁与剪力墙在平面外单侧连接时,宜采用铰接。楼面梁布置JGJ1的8.3.9条文说明4.4.7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间距不宜大于50m。伸缩缝间距JGJ3的3.4.12条

28、45m,北京规程5.1.6规定60m条文说明说明理由4.4.8 当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3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4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加大伸缩缝间距措施JGJ3的3.4.13条条文说明4.4.9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竖向布置JGJ3的3.5.1条文说明4.4.10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应符合下列

29、规定: 1 宜沿两个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2 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3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宜避免造成墙肢宽度相差悬殊的洞口布置;抗震设计时,二、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应采用错洞墙,全高不应采用洞口局部重叠的叠合错洞墙。4 剪力墙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墙段的高度不宜大于6m,各墙段的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5 电梯井、楼梯间等部位宜采用现浇剪力墙。剪力墙布置JGJ3的7.1.1和北京5.1.4条文说明本条对错洞墙限制更加严格。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30、GJ3规定,抗震设计时,二、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错洞墙,全高均不宜采用洞口局部重叠的叠合错洞墙。 电梯井、楼梯间和公共管道井等部位,应力集中的部位宜采用现浇剪力墙。4.4.11 高层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地下室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宜采用现浇剪力墙。现浇剪力墙JGJ3的6.1.8和北京的5.1.5条文说明高层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宜设置地下室,地上结构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外墙可采用叠合剪力墙。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规定。对于轴压比不大于0.3的二、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及

31、四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可采用叠合剪力墙。4.4.1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不应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北京规程的5.1.6加强,JGJ3的7.1.8条加强条文说明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且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高层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规定。4.5 作用及作用组合4.5.1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作用及作用组合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

32、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等确定。基本原则JGJ1的6.2.1条文说明4.5.2 预制构件在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验算,应将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构件运输、吊运时,动力系数宜取1.5;构件翻转及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1.2。预制构件验算JGJ1的6.2.2条文说明预制构件对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制作和施工阶段进行承载力和裂缝验算时,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可取0.9。4.5.3 进行叠合楼板后浇混凝土施工阶段验算时,叠合楼板的施工活荷载取值应考虑实际施工情况,且不宜小于1.5kN/m2。叠合楼

33、板施工荷载北京的5.2.2条文说明4.6 结构分析4.6.1 在各种设计状况下,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当同一层内既有叠合剪力墙又有现浇剪力墙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进行适当放大。等同现浇设计JGJ1的6.3.1和8.1.1条文说明 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中规定,抗震设计时,对同一层内既有现浇墙肢也有预制墙肢的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现浇墙肢水平地震作用弯矩、剪力宜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4.6.2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分析可采用弹性方

34、法。弹性分析JGJ1的6.3.2条文说明4.6.3 按照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1/1100。层间最大位移限值较JGJ1的6.3.3严格条文说明 对结构弹性层间位移的限制,目的是保证多遇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不受损坏,非结构构件没有过重破坏,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本规程对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比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要求更加加严。 多层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按照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1/1200。4.6.4 在结构内力与位移

35、计算时,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无限刚性;楼面梁的刚度可计入翼缘作用予以增大。刚性楼板JGJ1的6.3.4条文说明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一般采用混凝土叠合楼盖或现浇楼盖,整体性好,平面内刚度大。4.6.5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嵌固部位要求JGJ3的5.3.7条文说明计算地下室结构层刚度时,可考虑地上结构以外的地下室相关部位的结构,“相关部位”一般指地上结构外扩不超过三跨的地下室范围。楼层侧向刚度比的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规定。4.7 预制构件设计4.7.1 预制构件的设计应符合下

36、列规定:1 对持久设计状况,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承截力、变形、裂缝控制验算;2 对地震设计状况,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3 对制作、运输和堆放、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预制构件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的有关规定。设计规定JGJ1的6.4.1条文说明应重视预制构件在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承载力验算,预制构件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安全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4.7.2 叠合剪力墙和叠合楼板的设计与构造除应符合本章要求外,还应符合本规程第5、6章的规定。叠合剪力墙和叠合楼板条文说明4.7.3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外围护可采用预制保温墙体。预制保温墙体属自承重构件,按围护结

37、构进行设计,不考虑分担主体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和作用。预制保温墙板上海的10.3.1条文说明预制保温墙体外挂(或填充)于主体结构之上,在进行结构计算时,不考虑分担主体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和作用,只考虑承受直接施加于其上的荷载与作用。4.7.4 预制保温墙体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预制保温墙体应采用合理的连接节点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预制保温墙板JGJ1的10.1.1上海的10.3.2条文说明外挂墙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规定。4.7.5 预制板式楼梯的梯段板底应配置通长的纵向钢筋。板面宜配置通长的纵向钢筋;当楼梯两端均不能滑动时,板面应配置通长的纵向钢筋。预制板式

38、楼梯JGJ1的6.4.3条文说明板面配置通常的纵向钢筋时,配筋率不宜小于0.15%。4.7.6 预制楼梯与支承构件之间宜采用简支连接。采用简支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楼梯宜一端设置固定铰,另一端设置滑动铰,其转动及滑动变形能力应满足结构层间位移的要求,且预制楼梯端部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不应小于75mm;2 预制楼梯设置滑动铰的端部应采取防止滑落的构造措施。预制楼梯支承JGJ1的6.5.8条文说明4.7.7 阳台板、空调板宜采用预制构件或叠合构件。预制构件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叠合构件的负弯矩钢筋应在现浇层中锚固,叠合构件中预制板底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板底为构造钢筋时

39、,钢筋锚入现浇混凝土中长度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2 当板底为计算要求配筋时,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入现浇混凝土中。阳台板和空调板JGJ1的6.6.10条文说明悬臂叠合构件的负弯矩钢筋应在现浇层中锚固并应置于现浇层主要受力钢筋下侧。4.7.8 用于固定连接件的预埋件与预埋吊件、临时支撑用预埋件不宜兼用;当兼用时,应同时满足各种设计工况要求。预制构件中预埋件的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等有关规定。弹性分析JGJ1的6.4.4条文说明机电设备预埋管线和线盒、制作和安装施工用预埋件、

40、预留孔洞等应统筹设置,对构件结构性能的削弱应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4.7.9 预制构件中外露预埋件凹入构件表面的深度不宜小于10mm;待安装连接施工完成后填实抹平。弹性分析JGJ1的6.4.5条文说明4.1.3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4.1.3的规定。表4.1.3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m)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10010080注:1 本表适用于非抗震设计以及设防烈度为6、7度的丙类建筑,对于乙类设防建筑,6、7度时表中数值相应降低20米。2 当建筑总高度大于60米而不大于80米时,房屋的端部、楼梯间、电梯间剪力墙宜采用现浇。3 当建筑总高度大于

41、80米而不大于100米时,底部10米高度范围且不少于底部三层,应全部采用现浇,房屋的端部、楼梯间、电梯间剪力墙沿建筑全高宜采用现浇,屋面及以上部位宜采用现浇。编制说明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第6.1.1条有所加严。本规程中竖向剪力墙采用钢筋搭接连接,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在美国、日本高地震烈度国家有较多的应用,且有系统的试验研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德国应用广泛,但建筑总高度不高,且不考虑地震作用。在国内合肥、绍兴、上海已有应用,但试验数据尚不够充足。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对单面剪力墙,“一”字型、“L”型、“T”

42、型剪力墙进行了轴压比为0和0.1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约束构件、拼缝、腹板与翼缘的连接节点设计与构造与现浇结构没有明显差异。4.2 结构布置4.2.9 抗震设计时,当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与房屋高度之比大于0.2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不宜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的0.8倍(图4.2.9)。 (a) (b)图4.2.9 结构竖向收进示意图条文说明4.2.84.2.9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对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竖向布置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编制说明考虑到类似工程的应用不多,故本规程对结构竖向布置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加严。5 叠合剪力墙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43、叠合剪力墙的墙肢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 截面要求 条文说明墙肢厚度不大于200mm时,空腔净距不大于100,施工中难以保证空腔内混凝土浇筑质量。叠合剪力墙预制板厚度不大于50mm时,单侧板刚度较差,承载力较低,制作、运输和施工中易造成损坏,不能保证叠合剪力墙的工程质量。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中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5.1.2 叠合剪力墙的端部和洞口两侧应设置现浇混凝土边缘构件。现浇边缘构件 条文说明设置现浇混凝土边缘构件是保证叠合剪力墙整体受力的重要措施。 对于联肢剪力墙,洞口边的构造边缘构件,可采用部分预制和部分现浇的叠合形式,相应地连梁也采用两侧在工厂预制,空腔内现场浇筑的构造,补暗柱图。5.1.3 叠合剪力墙至少有一个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6。设置要求 条文说明当叠合剪力墙每一个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都小于6时,各墙肢均较短,采用叠合剪力墙增加了施工复杂性。5.1.4 叠合剪力墙应进行偏心受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偏心受拉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并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承载力极限状态 条文说明 5.1.5 叠合剪力墙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