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定稿:跨铁路设备厂连续梁施工方案(8.18).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5116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9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定稿:跨铁路设备厂连续梁施工方案(8.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j定稿:跨铁路设备厂连续梁施工方案(8.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j定稿:跨铁路设备厂连续梁施工方案(8.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定稿:跨铁路设备厂连续梁施工方案(8.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定稿:跨铁路设备厂连续梁施工方案(8.18).doc(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一、相关设计文件1二、施工技术规范及验评标准1第二章 工程概况2一、设计概况2(一)、地质情况2(二)、连续梁梁体2(三)、连续梁基础及墩身3(四)、梁体混凝土材料3(五)、预应力体系3(六)、普通钢筋4(七)、防水层及保护层4(八)、桥梁支座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接触网与回流线现场概况5三、相关参与单位5第三章 施工方案5一、总体施工方案5(一)、承台基坑6(二)、承台及墩身6(三)、0#梁段6(四)、挂篮6(五)、悬臂浇筑段7(六)、边跨现浇段7(七)、合拢段7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7(一)、接触网立柱、回流线及承力索迁改方案7(二)、承台施工方案14(三)

2、、墩身施工方案16(四)、线路防护施工方案17(五)、连续梁施工方案19第四章 总体施工计划50一、主跨桥墩施工50(一)、防护桩及桩基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主跨承台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跨墩身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边跨桥墩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桩基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承台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墩身及垫石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挂篮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一)、0#块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挂篮安装及预压错误!未定义书签。(三)、113#块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四)、15#块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合拢段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边跨合拢

3、段施工(14#块)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中跨合拢段施工(14#块)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既有线施工申请计划50一、施工地点52二、施工范围52三、设备管理单位及配合单位52四、工程项目及作业内容53五、限速及行车方式53第六章 施工工艺及措施54一、挂篮拼装施工工艺及措施54(一)、主桁结构拼装54(二)、底平台和模板结构拼装55(三)、拼装过程注意事项56(四)、挂篮的移动及锚固体系转换56(五)、挂篮试验58(六)、挂篮结构拆除59二、普通钢筋及预埋件施工工艺及措施59三、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及措施60四、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及措施61(一)、预应力筋的制作61(二)、预应力管道布置6

4、3(三)、 纵向预应力钢束的穿束64(四)、竖向预应力钢筋安放65(五)、预应力张拉工艺65(六)、预应力施工中各种注意事项69(七)、压浆及封锚71五、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措施75六、合拢段施工工艺及措施76(一)、边跨合拢段施工76(二)、中跨合拢段施工78第七章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79一、安全保证措施79(一)、组织保证措施79(二)、既有线附近施工安全保证措施80(三)、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83(四)、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84(五)、脚手架施工安全措施85(六)、挖孔桩安全施工措施87(七)、预应力工程中的安全措施86(八)、挂篮施工安全保证措施88(九)、防火、消防安全措施93二、质量保证

5、措施93(一)、技术保证措施93(二)、制度保证措施94(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96(四)、墩身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96(五)、连续梁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97(六)、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技术措施98第八章 应急预案99一、防承力索接触网断线应急预案99(一)、编制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编制依据、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事故处理组织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事故救援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救援设备、物资错误!未定义书签。(七)、事故报告及救援通信错误!未定义书签。(八)、应急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九)、救援队

6、伍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事故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承力索、接触网断线事故处理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防高空坠落应急预案99(一)、编制目的99(二)、编制依据、适用范围99(三)、事故处理组织机构99(四)、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101(五)、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内容102(六)、事故救援原则103(七)、救援设备、物资103(八)、事故报告及救援通信104(九)、救援队伍104(十)、保障措施104(十一)、事故调查104(十二)、高空坠落事故处理程序105附件、急救方法105三、大型机械设备防倾覆应急预案106(一)、编制目的106(二)、

7、编制依据、适用范围106(三)、事故处理组织机构107(四)、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内容109(五)、事故救援组织109(六)、事故救援原则109(七)、救援设备、物资110(八)、应急措施110(九)、事故报告及救援通信111(十)、救援队伍111(十一)、保障措施111(十二)、事故调查112(十三)、大型设备防倾覆预防措施112四、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13(一)、编制目的113(二)、编制依据、适用范围113(三)、事故处理组织机构114(四)、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内容115(五)、事故救援原则116(六)、火灾救援程序116(七)、救援设备、物资117(八)、救援队伍117(九)、保障措施

8、117(十)、事故调查118(十一)、火灾事故预防措施118附图:1.鸣李特大桥跨铁路设备厂(60+100+60)m预应力砼连续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2.鸣李特大桥跨货铁路设备厂(60+100+60)m预应力砼连续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3. 鸣李特大桥跨铁路设备厂(60+100+60)m预应力砼连续梁0#块施工支架方案示意图;4. 鸣李特大桥跨铁路设备厂(60+100+60)m预应力砼连续梁现浇段施工支架方案示意图;5. 鸣李特大桥跨铁路设备厂(60+100+60)m预应力砼连续梁挂篮施工方案示意图;6. 鸣李特大桥跨铁路设备厂(60+100+60)m预应力砼连续梁施工顺序及结构体系转换示意图

9、;7. 鸣李特大桥跨铁路设备厂(60+100+60)m预应力砼连续梁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4)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measures, establish a detailed system of rewards and penalties. 15.3.2 and provisional safety measures at construction site (1) construction site in line with productive and convenient principle of life, environmental prote

10、ction and safety of workers, in line with the flood, fire, lightning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2) set up eye-catching warning signs and checked on a regular basis. (3) special types has a corresponding tag. (4) construction personnel protective equipment worn in order. (5)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11、 sites and equipped with appliances and equipment such as helmets, gloves, raincoats, boots, goggles, face shields, safety net, fire extinguishers, oxygen bags, fire equipment, emergency vehicles, equipment and so on. (6) the periodic inspection,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of safety equipment. (7) the

12、 safety officer to supervise machinery vehicles operation safety; (8) humid area to prevent leakage; (9) the road flat open, good drainage, slope and turning radius, the wrong lane and meet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s, work at night with lighting facilities; (10) construction site materials neatly s

13、tacked, keep the site clean and organized; (11) the generator room,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emporary storeroom to take the necessary security measures, built of non-combustible materials; (12) the facilities and material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anti-pollution facilities

14、; (13) in the excavation area,大西铁路客专站前3标鸣李特大桥跨铁路设备厂预应力砼连续梁施工方案大同至西安铁路客专站前-3标鸣李特大桥鸣李特大桥跨铁路设备厂(60+100+60)m预应力砼连续梁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相关设计文件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施工设计图纸及下发的相关设计资料。 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及当前客运专线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的相关施工通用图集。本单位同类项目的施工经验及可满足施工需要的各类资源。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原平至运城北段施工图,鸣李特大桥(D

15、K11+564.35 DK12+712.42)段大西原运施桥-12-A。大西铁路客专工程标准化管理系列资料标准化项目部和标准化混凝土拌和站相关要求。(7)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及业主的有关规定。二、施工技术规范及验评标准(一)、铁路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TB10425-94);(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三)、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四)、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五)、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六)、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

16、B10218-99);(七)、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J3422004); (八)、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2003/J259-2003)(TB10401.2-2003/J260-2003); (九)、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J283-2004); (十)、铁路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十一)、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十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设计概况(一)、地质情况本桥地形

17、平坦开阔是太原晋中盆地;属汾河高阶地,沿线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村镇密集,道路交错,农田广布,绝对高程350390m(太原海拔800m),相对高程520m。表覆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层粉质粘土、粉土、中砂、粉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210米饱和砂土,1220米粉土为地震液化层。 (二)、连续梁梁体大西铁路客专站前-3标鸣李特大桥连续梁在DK11+795.75处与铁路设备厂正交,设计采用60m+100m+60m连续梁上跨; (三)、跨铁路设备厂连续梁概况:鸣李特大桥跨铁路设备厂连续梁全长221.7m,计算跨度为(60+100+60)m,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

18、顶宽12m,底宽为6.7m。防护墙内侧净宽8.8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1.9m,桥梁建筑总宽12.28m。全桥共57个节段,其中2个0#梁段在托架上现浇,长14m;1#-13#梁段各4个,为悬浇节段,长度分别为2.5m、2.75m、3.0m、3.25m 、3.5m、4.0m;2个梁段(边跨现浇段)长9.75m,在支架上现浇;2个边跨合拢段及1个中跨合拢段,合拢段长度均为2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y=0.0016225x2。(四)、连续梁基础及墩身1、基础原设计概况75#、78#为连续梁边墩,桩基直径均为1.5m。75#墩12棵桩,桩长54m,78#墩12棵桩,桩长51m。76#、7

19、7#墩为上跨既有铁路设备厂8股铁路线(60+100+60)m连续梁的主墩,大西客专铁路线路与既有铁路设备厂8股铁路线相正交。基础各为20棵1.5m钻孔桩,桩长分别为69、67m。承台埋深5.0m;两墩设计为两层承台。75#、78#墩身为圆端形实心墩,75#墩墩顶标高为815.735 m,墩身高度为18.5m, 78#墩墩顶标高为814.664m,墩身高度为19.0m;76#墩墩顶标高为812.764,墩身高度为19.5m, 77#墩墩顶标高为812.276m,墩身高度为19.5m。 (五)、梁体混凝土材料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封锚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干硬性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护墙、遮板及

20、电缆槽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六)、预应力体系1、纵向预应力体系预应力筋采用1X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锚具应符合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张拉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管道形成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金属波纹管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要求。合拢段处预应力筋金属波纹管采用增强型,其他采用标准型。2、横向预应力体系横向预应力筋采用1X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BM15-4(P)锚具及配套的支承

21、垫板,锚具应符合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张拉体系采用YDC240Q型千斤顶。管道形成采用内径70x19mm扁形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金属波纹管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要求。3、竖向预应力体系竖向预应力筋采用25mm高强精扎螺纹钢筋,型号为PSB785,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要求,锚固体系采用JLM-25型锚具,张拉体系采用YC60A型千斤顶,管道形成采用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七)、普通钢筋Q235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3013-1991),HRB335

22、级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2007)。(八)、防水层及保护层材料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图(通桥(2008)8388A)”要求,施工工艺应符合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修订版)要求。二、铁路设备器件厂既有专用线与大西客专100米主跨现场情况:经现场初步调查,主跨100米连续梁与既有线路的关系如下:铁路设备器件厂内有8股道线路,其中:修7、8股已停用。股道间距:修1至修2为5.998m;修2至修3为10.34m;修3至修4为5.75m;修4至修5为5.2m;修5至修6为13.9m;修6至修7为4.5m;修7至修8为5.9m(

23、已停用)。三、相关参与单位(一)、建设单位:大西铁路客专公司有限公司(二)、设计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三)、监理单位:莫特麦克唐纳/上海天佑联合体大西客专工程I标监理站(四)、桩基检测单位:工程试验有限公司(五)、施工单位:中铁十局大西铁路客专站前-3标施工指挥部第一项目部第三章 施工方案一、总体施工方案首先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由项目经理迅速组建完成施工队伍及机具设备的集结和调迁,完成开工前的临时设施建设,尽快落实砂石料供应和试验;完成对沿桥中心线方向的地下管线、电缆、光缆、通信电缆、接触网、回流线等调查、迁改工作等。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人员按施工要求重新测设施工控制桩,进行复测布设控制点。施

24、工方案的总体思路为:以满足铺轨工期为核心,以指挥部指导性施组中架梁方案的控制工期为连续梁施工节点控制工期。这3个连续梁是整个特大桥控制工期关键线路之中重之重点,且3个均采用挂篮施工的连续梁,并且必须同时开工。采用平行作业与流水相结合的方法来组织施工。施工组织管理以“统筹规划、科学组织,重点先行、分段展开,均衡生产,标准化作业,有序推进”为原则,组织 1个施工连续梁架子队。施工队伍部署,系统策划、合理布局。桥基采用多个作业面平行流水的方式进行桩基、承台和墩身施工。钻孔灌注桩采用旋挖钻机。墩身模板采用大块定型整体钢模板,墩身采用整体一次性浇注。对于跨越铁路设备厂既有铁路线施工,以确保行车安全为核心

25、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行车施工安全。(60+100+60)m的连续梁采用悬臂挂篮法施工。1、连续梁施工方法:(一)、钻孔桩基础施工根据工期要求、钻孔桩地质条件、桩基础根数、桩径及设计总延米,安排钻机型号和钻机数量4台,采用反循环钻成孔。(二)、承台施工承台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输,初始开挖时,挖掘机大臂尽量平放,确保行车及机械安全。(三)、墩身墩身采用整体钢模板浇注,主墩模板加工一套,边墩模板加工一套。搅拌车运输至工地,汽泵泵送入模。塑料薄膜严密缠绕保湿养生。(四)、0#梁段0#梁段长14m,采用支架法施工。(五)、挂篮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挂篮底部及周围工作平台1.2m高度范围

26、内使用绝缘板封闭的方案。为防止施工时物体坠落与接触线接触或砸断接触线,危及人身与行车安全,在挂篮上、下工作平台上铺设厚度2cm的木板,将木板与槽钢固定,在木板上铺钉铁皮作为防坠落层,在铁皮合缝处搭接并做好防水处理,在挂篮四周侧面包裹密目钢丝网片,使坠物不掉落到线路上。(六)、悬臂浇筑段连续梁悬臂浇注段采用菱形挂篮施工。(七)、边跨现浇段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法施工,现浇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模板采用钢木组合模板。(八)、合拢段先合拢边跨后合拢中跨。边跨合拢段采用支架法施工,现浇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模板采用钢模板。中跨合拢段采用挂篮法(利用中跨一侧挂篮)施工。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

27、一)、挖孔桩和钻孔桩施工方案A、开挖方法:一 土方开挖及支护壁模板1、放线定位: 按设计图纸放线, 定桩位。 2、开挖土方: 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高度决定于土壁直立状态的能力, 以0.81.0m为一施工段。开挖面积的范围为设计桩径加护壁厚度。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段进行, 同一段内挖土次序先中间后周边;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要及时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当遇大量渗水时,在孔底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将水排出。3、测量控制: 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 装提升设备时, 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一致,以做挖土时粗略控制中

28、心线用。4、地质层按规定取样,与设计地质入岩对比,符合设计要求。二浇筑护壁砼:1、桩孔护壁砼每挖完一节,经检查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立即浇筑护壁砼,坍落度控制在3050mm,确保孔壁稳定性。2、设置操作平台,用来临时放置混凝土拌合料和灌注护壁混凝土用。3、支设护壁模板: 模板高度取决于开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一般为1m。护壁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 用尺杆找圆周, 然后由基准点测量孔深。4、浇筑护壁砼: 护壁砼要捣实,上下壁搭接5075mm,护壁采用外齿或内齿式;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25,厚度150m

29、m,护壁内等距放置8根直径68mm长1m的直钢筋,插入下层护壁内,使上下护壁有钢筋拉结,避免某段护壁出现流砂、淤泥而造成护壁因自重而沉裂的现象;第一节砼护壁高出地面200mm左右,便于挡水和定位。5、拆除模板继续下一段施工: 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常温下24小时)便可拆模,再开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继续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至设计要求的深度。6、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将桩位轴线,和标高测设在 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度。随之进行修整,孔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图3.2.1-1钻孔桩施工工艺

30、流程图7、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孔底标高,桩位中心线,井壁垂直度等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报监理检验合格方可进入下套工序。B、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3.2.1-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施工前先对桥址处的场地进行平整,并根据地表、地质情况进行处理,防止钻孔过程中钻机失稳,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工程质量。钻孔前必须对各桩坐标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施钻。钻进成孔:钻孔前先埋置导向护筒,灌入护壁泥浆。护筒采用5mm厚的钢板卷制,长度2m,其直径要比桩径大20-40cm。泥浆采用优质膨润土造浆,造浆配合比见“表3.2.1-1膨润土造浆配合比”。表3.2.1-1膨润土造浆配合比(单位:kg)原

31、料名称淡水膨润土CMC纯碱FCIPHP加重剂配合比100840.0040.0080.10.40.10.30.003试验确定制备及循环分离系统由泥浆搅拌机(ZL800)、泥浆池(45m3两个)、泥浆分离器(ZX-250型两个)、泥浆沉淀处理器等组成。泥浆循环系统平面布置见“图3.2.1-2泥浆循环系统平面布置图”。膨润土造浆配比中掺加剂的用量,先试配,检验配合液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各种掺加剂宜先制成小剂量溶剂,按循环周期加入,并经常测定泥浆指标,防止掺加剂过量,搅拌好的新鲜泥浆其性能必须适合于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为满足环保要求,采用泥浆分离器分离从桩内循环出来的泥浆,并通过调整膨润土、分

32、散剂的掺量,使循环泥浆能再次利用。钻机钻孔时尽量安排两相邻桩跳开施工,确实无法错开时,则要等到相邻钻孔桩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方可施钻,避免扰动相邻已施工完毕的桩基。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对沉淀池中的沉渣及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废弃泥浆随时清理,严防泥浆溢流,并用汽车弃运至指定地点,禁止就地弃渣,污染周围环境。钻进过程中随时捞取钻渣,判断地层并检验泥浆指标,根据地层变化情况,采用不同钻速、钻压,适时调整泥浆性能,始终保持孔内液面高于孔外水位1.52.0m,加强护壁,保持孔壁稳定。钻孔连续进行,当遇到特殊情况需停钻时,提出钻头,补足孔内泥浆,始终保持孔内规定的水位和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在砂

33、土层图3.2.1-2泥浆循环系统平面布置图示意图中钻进时,要及时开启泥浆分离器,降低含砂率,保证钻进速度和孔壁的稳定;在粘土层中钻进时应采用改造过的钻头,钻头上设射水管,通过高压射水等措施,及时清除糊钻的粘土,同时要控制钻进速度,加强观察,防止因糊钻而扭断钻杆。钻孔中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塌孔:护筒的埋设深度,应确保穿透淤泥质软土层,并做好护筒底部密封。现场钻孔操作人员,要仔细检测泥浆比重及粘度,尤其是含砂率的检测,不同地层必须按要求进行相应调整;控制钢筋笼安装垂直度,安放钢筋笼时,需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禁触及孔壁。紧密衔接各道工序,尽量缩短工序间隔时间; 当出现灾害性天气无法施工时,需提起钻头

34、,调整泥浆比重,孔内灌满泥浆。清孔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立即对孔深、孔径、孔形和孔底沉渣量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待认可后,立即进行清孔。清孔时,将附着于护筒壁的泥浆清洗干净。清孔要达到以下标准: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桩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摩擦桩)。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作业。在钢筋笼和导管安放完毕后、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再次检测桩底沉渣厚度。若沉渣厚度超标,要立即进行第二次清孔,直至达到上述标准,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地层富含粉砂类土,终孔后粉砂、粉细砂快速

35、沉淀,给清孔带来困难,为降低孔底沉淤采取以下措施:采用双泥浆泵并联供应泥浆,增大泵量,提高泥浆循环速度,增强泥浆携带钻渣的能力。用优质膨润土和化学外加剂提高泥浆粘度,以减缓砂粒沉淀速度。严格控制钻杆接头的密封性,确保泥浆能全部从孔底返回。排除废弃泥浆,勤捞沉淀池中的沉渣,不断补充优质泥浆。当钻进砂层时及时开启泥浆分离器,降低含砂率。钢筋笼加工与吊放钢筋笼加工采用长线法施工,根据桩长整节或分节加工制作。将每根桩的钢筋笼按设计长度分节并编号,保证相邻节段可在胎架上对应配对绑扎。声测管的安装,除在底节钢筋笼安装时焊接在钢筋笼上外,其余各节均预先绑扎在钢筋笼内。钢筋笼吊装时配备专用托架,平板车运至现场

36、,在孔口利用汽车吊吊放。下放前检查钢筋笼垂直度,确保上、下节钢筋笼对接时中心线保持一致,主筋对位后使用直筒螺纹连接接头。直筒螺纹连接见“图3.2.4-1直筒螺纹接头示意图”。图7.1.4-1直筒螺纹接头示意图钢筋笼安装就位后立即将钢筋笼中四根加长主筋与钢护筒顶部焊接固定,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水下混凝土灌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采用丝扣式导管,要求导管制作坚固、内壁光滑、顺直、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导管下放过程中应保持位置居中,轴线顺直,逐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下放的深度控制在导管底部距孔底3540cm为宜。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

37、作,配置足够备用应急设备和材料,确保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间不大于6小时,必要时在混凝土内掺入缓凝剂以确保工程质量。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再次检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沉渣厚度大于20cm(摩擦桩)时,必须再次进行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定要求。灌注前,先射水或压气35min,将孔底沉渣冲翻搅动。采用砍球法灌注水下混凝土,首盘混凝土需用量由计算确定,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1m,并能填充导管底部间隙。在后续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应不小于1.0m,防止泥浆冲入管内发生断桩,且埋深不得大于5m。汽车泵完成首批封底混凝土后,6m3储料斗换成2m3储料斗,采用混凝土输送车直接灌注

38、混凝土,以加快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速度,混凝土灌注速度不少于50m3/h。混凝土灌注开始后,应快速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最后拔管时注意提拔及反插,保证桩芯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灌注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1m以上,多余部分在承台施工前凿除,确保桩头无松散层。所有钻孔桩身混凝土质量均作无损低应变检测;每根钻孔桩混凝土强度试件不少于五组;对质量有问题的桩,钻取桩身混凝土鉴定检验;柱桩桩底沉渣厚度,按柱桩总数的35%钻孔取芯检验;钻孔到达设计高程后,复核地质情况和桩孔位置,用检孔器检查桩孔孔深、施工偏差要符合标准要求。(三)、承台施工方案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3.3-1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当防护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39、后开挖基坑,基坑开挖时要不间断的对观测点进行观测。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开始人工清理基底,然后凿除桩头,进行桩基检测。检测合格后,铺设砼垫层,进行钢筋绑扎、支立模板,待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灌注混凝土,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承台采取人工配合机械施工,挖掘机放坡开挖,人工配合清底、凿除桩头,受条件限制时先支护再开挖。钢筋在加工区集中加工,平板车运至现场,承台钢筋现场绑扎,模板采用定型厂制钢模2套,承台模板支撑方式为外加固,支撑点放置在基坑和支护模板内侧。 图3.3-1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承台混凝土用汽车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捧振捣密实,连续分层浇筑,不留施工缝。为了减小混凝土表面温度裂纹,

40、承台混凝土采用连续斜面薄层推移式浇筑方法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以充分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当承台厚度超过2m时,在承台内埋设冷却水管,2.5m和3.0m厚承台布设一层冷却水管,通过不间断通水循环降温。冷却水管布置参见“图3.3-1承台冷却水管布置示意图”。图3.3 -2承台冷却水管布置示意图(二)、墩身施工方案1、模板设计、制作墩身施工采用厂制的整体定型钢模。模板框架采用槽钢加固,加劲肋采用等边角钢加固,每节高2.0m,由厚5mm8mm的A3钢板和角钢、槽钢等型钢加劲制作,模板间的接口采用企口对接,粘贴止浆双面胶带,用螺栓连接。严格控制加工质量,作到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

41、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装方便,接缝采用契口缝,确保严密不漏浆。2、墩(台)身施工墩身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3.2-1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凿毛、清理承台墩 台 身 放 样搭 设 脚 手 架焊接绑扎钢筋及预埋件模 板 安 装测 量 检 查搭设灌筑平台灌注混凝土覆 盖 养 护墩帽及支承垫石施工拆除模板及脚手架钢筋制备模板准备制做试件混凝土拌制运输涂刷脱模剂图3.3.2-1墩(台)身施工工艺流程图 准备:清理承台顶面,在承台上准确地测放出墩(台)身底边线,校正连接钢筋。绑扎钢筋:墩身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时,搭设脚手架,按要求绑扎墩(台)身钢筋及预埋件。安装模板:按已放好的墩(台)底边线安装模板。

42、模板的加固除采用围箍外,还要在模板顶部双向对拉钢丝绳,以调整垂直度。混凝土保护层除采用PVC垫块外,在模板底部外围用型钢固定。脱模剂使用模板漆。提前刷好,放置避阳处用彩条布覆盖凉干。浇筑混凝土:模板立好后,浇筑混凝土前,将承台表面的杂物、泥土清除干净并用水湿润。经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检查(中心、标高等)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分层浇筑墩台身混凝土。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养护:采取在墩(台)身上敷设一层塑料薄膜自养,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三)、线路防护施工方案1、防坠物方案为防止施工时物体坠落与既有设备厂铁路线设备损坏,危及人身与行车安全,在挂

43、篮上、下工作平台上铺设厚度2cm的木板,作为防坠物层。将木板与槽钢固定,在木板上铺钉铁皮,铁皮合缝处搭接并做好防水处理。这样既可防止落物,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止施工用水流下的作用。挂篮移动到位后,应及时挂设前方密目安全(钢丝)网和防水蓬布,自前上横梁向下挂设至下方工作平台防坠落层上。本梁段张拉完毕,挂篮移位前,将防水蓬布撤除。在连续梁施工时,两侧翼板边缘预埋钢筋(直径2cm以上)或钢管,在梁段前端预埋钢筋,钢筋或钢管间距控制在1.5m以内,混凝土凝固后焊接水平方向钢筋或钢管,及时形成封装式防护栏杆(1.22m高左右),再安装密目式安全网,然后在防护栏杆底部安装25cm高竹跳板,以防止物件滚落或人员

44、坠落。汽车吊作业时,吊物必须沿着梁体轴线前进,吊物高度离梁面距离不应过大,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m。吊装前,应确定吊物的重心,吊具应认真检查,捆绑应牢固。3、防水方案为防雨水和混凝土养护用水等直接通过防电板缝和槽钢缝落入既有线范围内,在防电竹胶板上方或内侧铺设地板革防水,地板革搭接宽度10cm,搭接缝处用塑料胶布粘贴牢固防水,地板革在工作平台两端上敷,固定在侧面防护竹胶板上。为防止养护用水被风吹落到既有线内,利用桥顶周边防护栏杆及前上横梁拴挂防水蓬布至挂篮底部工作平台,并用铁丝等将蓬布牢牢捆在工作平台栏杆底部,将水引入挂篮下部防护平台上,然后及时将汇水抽排至连续梁箱体内,不允许施工范围内的雨水或混凝土养护用水直接落入既有线范围内。养护用水不得直接用水管喷洒,应采用喷雾器养护,减少用水量。同时应覆盖好梁体,减少养护次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