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物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及组态监控学士学位.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5886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物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及组态监控学士学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层建筑物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及组态监控学士学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层建筑物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及组态监控学士学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物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及组态监控学士学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物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及组态监控学士学位.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 高层建筑物恒压供水系统组态控制设计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高层建筑物恒压供水系统组态控制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2、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3、。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本文介绍水泵在高层建筑恒压供水系统中的PLC和变频控制以及监控组态设计过程。系统使用压力变送器对供水水压进行连续检测,检测到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送给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变频器。PLC作为

4、核心控制机构,一方面控制变频器和高峰补水泵工作,另一方面与上位机相连,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组态监控;变频器通过其内部的PID调节运算功能,变频器和水泵构成执行机构,压力变送器作为检测和反馈机构,共同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一台变频器拖动三台水泵电机的起动切换、运行和调速。水泵机组采用循环使用的方式运行。系统设有监控上位机,上位机与PLC连接,完成对系统运行的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控。系统运行时,压力变送器能够实时检测到供水管网的水压值并反馈到PLC和变频器,变频器利用P1D控制策略实时调整水泵的运行速度(频率)、改变其流量,从而实现恒压供水。单台水泵工况的调节是通过变频器来改变电源的频率f来

5、改变电机的转速n,从而改变水泵的流量Q来实现的。分析水泵的能耗比较图,可以看出利用变频器实现变频调速恒压供水,当水泵电机转速降低时,流量与转速成正比,功率以转速的三次方下降,与传统供水方式阀门节流控制相比,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本系统节能效果明显。关键词: 恒压供水 组态监控 PLC 变频器 AbstractIn this paper, constant pressure pumps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systems in the PLC and frequency control, and monitor the configurat

6、ion design process. System uses hydraulic pressure transmitter for continuous water supply testing, to detect the pressure signal after the conversion to electrical signals to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and the inverter. PLC as a core control mechanism, on the one hand to control the pe

7、ak transducer and pump up the work, on the other hand, connected with the host computer, running on the system to achieve the configuration monitoring; inverter through its regulation of the internal operations of the PID function, transducer and pumps constitu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titutions,

8、pressure transmitter testing and feedback as a body, the formation of a joint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uses a frequency converter three drag pump motor starter switch, operation and speed. The use of recycled water pump unit run. PC system with monitor, PC and PLC connection, completio

9、n of the system of data collection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the pressure transmitter can be detected in real-time pressure water supply networks and value back to the PLC and inverter, inverter P1D control strategies using real-time adjustment of pump speed (frequency), change its flow, in

10、order to achieve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A single pump operating conditions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the power inverter to change the frequency f to change the motor speed n, in order to change the pump flow Q to achieve. Analysis of pump power consumption comparison, one can see the use of

11、 VVVF inverter to achieve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when the pump motor speed to reduce traffic flow and speed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power side to speed the decline in the thre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water supply valve expenditure compared to the door control, can greatly reduce energy

12、consumption, energy-saving effect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Water supply,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PLC 目 录摘 要0Abstract11 前 言12 总体方案设计32.1 设计目标和要求32.1.1 设计的目标:32.1.2 任务要求:32.2 控制方案的选定32.2.1控制方案32.2.2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控制流程43 硬件设计和选型53.1硬件设计53.1.1 PLC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53.1.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53.1.3 PLC控制系统设计按以下流

13、程进行:63.1.3 PLC控制系统具体设计:63.2 PLC的选型83.3变频器选型113.4 电机及水泵选型133.5远传压力表选型153.6触摸屏的选型173.7软启动器选型173.8 阀门选型183.9 警铃和警灯的选型214 系统电路设计2341系统控制电路234.2 PLC I/O分配245 系统的软件设计275.1系统运行流程275.2 PLC程序设计286 组态监控界面设计296.1组态监控程序设计 296.2 组态设计步骤306.3主画面的设计367 总 结388致 谢399参考文献40附录: PLC控制系统接线图41英文资料及翻译481 前 言 水和电是人类生活、生产中不可

14、缺少的重要物质,在节水节能已成为时代特征的现实条件下,我们这个水资源和电能源短缺的国家,长期以来在市政供水、高层建筑供水、工业生产循环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各类小区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对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区供水系统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供水的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直接影响到小区住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直接体现了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传统的小区供水方式有:恒速泵加压供水、气压罐供水、水塔高位水箱供水、液力耦合器和电池滑差离合器调速的供水方式、单片机变频调速供水

15、系统等方式,其优、缺点如下1:(1) 恒速泵加压供水方式无法对供水管网的压力做出及时的反应,水泵的增减都依赖人工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而且为保证供水,机组常处于满负荷运行,不但效率低、耗电量大,而且在用水量较少时,管网长期处于超压运行状态,爆损现象严重,电机硬起动易产生水锤效应,破坏性大,目前较少采用。(2) 气压罐供水具有体积小、技术简单、不受高度限制等特点,但此方式调节量小、水泵电机为硬起动且起动频繁,对电器设备要求较高、系统维护工作量大,而且为减少水泵起动次数,停泵压力往往比较高,致使水泵在低效段工作,而出水压力无谓的增高,也使浪费加大,从而限制了其发展。(3) 水塔高位水箱供水具

16、有控制方式简单、运行经济合理、短时间维修或停电可不停水等优点,但存在基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维护不方便,水泵电机为硬起动,启动电流大等缺点,频繁起动易损坏联轴器,目前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4) 液力耦合器和电池滑差离合器调速的供水方式易漏油,发热需冷却,效率低,改造麻烦,只能是一对一驱动,需经常检修;优点是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明了,维修方便。(5) 单片机变频调速供水系统也能做到变频调速,自动化程度要优于上面4种供水方式,但是系统开发周期比较长,对操作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可靠性比较低,维修不方便,且不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综上所述,传统的供水方式普遍不同程度的存在浪费水力、电力资源;效率低;可靠

17、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用水和工业系统中的用水。目前的供水方式朝向高效节能、自动可靠的方向发展,变频调速技术以其显着的节能效果和稳定可靠的控制方式,在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等高能耗设备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城乡工业用水的各级加压系统,居民生活用水的恒压供水系统中,变频调速水泵节能效果尤为突出,其优越性表现在:一是节能显著;二是在开、停机时能减小电流对电网的冲击以及供水水压对管网系统的冲击;三是能减小水泵、电机自身的机械冲击损耗2。基于PLC和变频技术的恒压供水系统集变频技术、电气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采用该系统进行供水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系统

18、具有良好的节能性,这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尤为重要,所以研究设计该系统,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总体方案设计2.1 设计目标和要求2.1.1 设计的目标:本课题的任务是设计一套具有计算机监控功能的高层建筑物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部分,该设计主要针对高层建筑物供水系统,实现供水量随着用户用水量的增减而实时增减,但须保持供水水压恒定。计算机监控部分,主要实现供水水压设定和系统运行情况的动态显示。2.1.2 任务要求:1、供水对象为一栋45米高、180户居民的住宅楼,需考虑生活、消防用水;2、当用户用水量变化时,要求系统供水压力(液位)波动在2之内;3、在

19、监控计算机上可以设定系统供水压力(液位),可以显示系统运行状态。2.2 控制方案的选定2.2.1控制方案根据系统的技术要求,本系统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交流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的控制方案。控制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1。系统由PLC、变频器、水箱、供水机组、供水管网和各种传感器、仪表组成。传感器变频器供水管系PLC电 脑图2.1 控制示意图图2.2 系统整体示意图2.2.2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控制流程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控制流程如下:(l) 系统通电,按照接收到有效的自控系统启动信号后,首先启动变频器拖动变频泵M1工作,根据压力变送器测得的用户管网实际压力和设定压力的偏差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控制Ml的转速,当输

20、出压力达到设定值,其供水量与用水量相平衡时,转速才稳定到某一定值,这期间Ml工作在调速运行状态。(2) 当用水量增加水压减小时,压力变送器反馈的水压信号减小,偏差变大,PLC的输出信号变大,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变大,所以水泵的转速增大,供水量增大,最终水泵的转速达到另一个新的稳定值。反之,当用水量减少水压增加时,通过压力闭环,减小水泵的转速到另一个新的稳定值。(3) 当用水量继续增加,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达到上限频率50Hz时,若此时用户管网的实际压力还未达到设定压力,并且满足增加水泵的条件(在下节有详细阐述)时,在变频循环式的控制方式下,系统将在PLC的控制下自动投入水泵M2(变速运行),同时变频泵

21、M1做工频运行,系统恢复对水压的闭环调节,直到水压达到设定值为止。如果用水量继续增加,满足增加水泵的条件,将继续发生如上转换,将另一台工频泵M3投入运行,变频器输出频率达到上限频率50Hz时,压力仍未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就会发出水压超限报警。(4) 当用水量下降水压升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降至下限频率,用户管网的实际水压仍高于设定压力值,并且满足减少水泵的条件时,系统将工频泵M2关掉,恢复对水压的闭环调节,使压力重新达到设定值。当用水量继续下降,并且满足减少水泵的条件时,将继续发生如上转换,将另一台工频泵M3关掉。 3 硬件设计和选型3.1硬件设计3.1.1 PLC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应

22、最大限度地满足机械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2)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3)力求控制简单、实用、合理;(4)系统应留有一定余量。23.1.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1.设计的基本内容:(1)根据被控对象的工艺拟定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及目标;(2)细化控制系统的各类技术要求;(3)选型及硬件配置;(4)编制I/O分配表,绘制PLC系统及其现场设备的接线图;(5)依据软件说明书,编制PLC应用程序;(6)编写设计说明书和系统使用说明书、操作规则等;(7)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投运。2 2.设计的基本步骤:(1)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制要求;(2)确定输入输出设备;(3)选择PLC机型;(

23、4)分配I/O点并设计PLC外围硬件电路;(5)程序设计和程序模拟调试;(6)硬件实施主要进行控制台等硬件的设计与现场施工;(7)联机调试;(8)根据调试的最终结果编制技术文件。3.1.3 PLC控制系统设计按以下流程进行:图3.1控制系统设计流程图3.1.3 PLC控制系统具体设计:基于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主电路图如图3.2所示:三台电机分别为M1、M2、M3,它们分别带动水泵1#、2#、3#。接触器KM1、KM3、KM5分别控制M1、M2、M3的工频运行;接触器KM2、KM4、KM6分别控制M1、M2、M3的变频运行;FR1、FR2、FR3分别为三台水泵电机过载保护用的热继电器;QS1

24、、QS2、QS3、QS4分别为变频器和三台水泵电机主电路的隔离开关;FU为主电路的熔断器。本系统采用三泵循环变频运行方式,即3台水泵中只有1台水泵在变频器控制下作变速运行,其余水泵在工频下做恒速运行。PLC中的模拟量模块输出模拟量(OuT0)使变频器变频启动第一台泵,即开关量KM2闭合。当压力变送器检测到供水管网内水压持续达不到供水要求,即变频器频率大于等于45Hz且持续两分钟,则KM2断开、KM1接通、KM4接通,第一台泵公频运行, 变频启动第二台泵。当公频泵连续运行达24小时,PLC自动停止该泵的运行,同时启动第三台泵。图3.2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主电路图三相电源经低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接至变

25、频器的R、S、T端,变频器的输出端U、V、W通过接触器的触点接至电机。当电机工频运行时,连接至变频器的隔离开关及变频器输出端的接触器断开,接通工频运行的接触器和隔离开关。主电路中的低压熔断器除接通电源外,同时实现短路保护,每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由相应的热继电器FR实现。变频和工频两个回路不允许同时接通。而且变频器的输出端绝对不允许直接接电源,故必须经过接触器的触点,当电动机接通工频回路时,变频回路接触器的触点必须先行断开。同样从工频转为变频时,也必须先将工频接触器断开,才允许接通变频器输出端接触器,所以KM1和KM2、KM3和KM4、KM5和KM6绝对不能同时动作,相互之间必须设计可靠的互锁。为

26、监控电机负载运行情况,主回路的电流大小可以通过电流互感器和变送器将420mA电流信号送至上位机来显示。同时可以通过通过转换开关接电压表显示线电压。并通过转换开关利用同一个电压表显示不同相之间的线电压。初始运行时,必须观察电动机的转向,使之符合要求。如果转向相反,则可以改变电源的相序来获得正确的转向。系统启动、运行和停止的操作不能直接断开主电路(如直接使熔断器或隔离开关断开),而必须通过变频器实现软启动和软停。为提高变频器的功率因数,必须接电抗器。当采用手动控制时,必须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或软启动的方式以降低电流,本系统采用软启动器。3.2 PLC的选型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27、Logic Controller)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一种适用工业环境的新型通用自动控制装置,是作为传统继电器的替换产品而出现的。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PL C是该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合理选择PLC对于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至关重要的。选择PLC应包括PLC机型、容量等的选择。1、PLC机型选择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控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系统工作可靠,维护使用方便及最佳的性能价格比。(1)结构合理对于工艺比较固定,环境

28、条件较好,维修量较小的场合,选用整体式结构的PLC。(2)功能强弱适当对于开关量控制的工程项目,若控制速度要求不高,一般选用低档的PLC。 2、PLC容量的选择PLC容量主要是指是PLC的I/O点数,I/O点数也应留有适当裕量。由于目前I/O点数较多的PLC价格也较高,若备用的1/O点是数量太多,将使成本增加。根据被控对象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总点数,并考虑到今后的调整和扩充,通常1/0点数按实际需要的考虑留10%-15%点数备用量。根据系统要求和功能,PLC选用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FX2N-48MR-001, FX2N-48MR具有丰富的可灵活配置的硬件资源:内含时钟、PID运算、高速计数

29、器、显示器、AC/DC/继电器内置数字I/O(24路开关量输入,24路继电器输出),另配置FX0N-4AD模拟量模块,FX2N-485-BD通信模块。SC-09通信编程器,采用RS485网络通信。该型号的PLC的实物图如下:图3.3 PLC实物图选FX2N-48MR-001型,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项目规格备注运转控制方式通过储存的程序周期运转I/O控制方法批次处理方法(当执行END指令时)I/O指令可以刷新运转处理时间基本指令:0.8s/指令应用指令:1.52至几百s/指令编程语言逻辑梯形图和指令清单使用步进梯形图能生成SFC类型程序程式容量8000步内置使用附加寄存盒可扩展到16000步指

30、令数目基本顺序指令:27步进梯形指令:2应用指令:128最大可用298条应用指令I/O配置最大硬体I/O配置点256,依赖于用户的选择(最大软件可设定地址输入256、输出256)辅助继电器(M线圈)一般500点M0至M499锁定2572点M500至M3071特殊256点M8000至M8255状态继电器(S线圈) 一般490点S0至S499锁定400点S500至S899初始10点S0至S9信号报警器100点S900至S999定时器(T)100毫秒范围:0至3276.7秒200点T0至T19910毫秒范围:0至327.67秒46点T200至T2451毫秒保持型范围:0至32.767秒4点T246至

31、T249100毫秒范围:0至3276.7秒6点T250至T255计数器(C)一般16位范围:0至32767数200点C0至C199类型:16位上计数器锁定16位100点(子系统)C100至C199类型:16位上计数器 一般32位15点C200至C219类型:16位上/下计数器 锁定32位15点C220至C234类型:16位上/下计数器 高速计数器(C)单相范围:-2147483648至+2147483647数一般规则:选择组合计数频率不大于20KHz的计数器组合注意所有的计数器锁定 C235至C240 6点单相c/w起始停止输入 C241至C245 5点双相C246至C250 5点A/B相C2

32、51至C255 5点数据寄存器(D) 一般200点D0至D199类型:32位元件的16位数据存储寄存器对 锁定7800点D200至D7999类型:32位元件的16位数据存储寄存器对 文件寄存器7000点D1000至D7999通过14块500程式步的参数设置类型:16位数据存储寄存器 特殊256点从D8000至D8255类型:16位数据存储寄存器 变址16点V0至V7以及Z0至Z7类型:16位数据存储寄存器 指标(P)用于CALL128点P0至P127用于中断6输入点、3定时器、6计数器100*至150*和16*至18*(上升触发*=1,下降触发*=0,*=时间(单位:毫秒)嵌套层次用于MC和M

33、RC时8点N0至N7常数十进位K16位:-32768至+3276832位:-2147483648至+2147483647 十六进位H16位:0000至FFFF32位:00000000至FFFFFFFF浮点32位:1.175*10-38,3.403*10-38(不能直接输入)3.3变频器选型变频器的选择包括变频器的型式选择、容量选择和变频器箱体结构的选择三个方面。其总的原则是首先保证可靠地满足工艺要求,再尽可能节省资金。1、变频器的型式选择根据控制功能可将通用变频器分为三种类:普通功能型U/F控制变频器、具有转矩控制功能的高性能U/F控制变频器知矢量控制高性能型变频器。变频器类型的选择要根据负载

34、的要求进行。对于风机,泵类等平方转矩,低速负载转矩较小,通常可选择普通功能型的变频器。在变频器选型前应掌握传动系统的以下参数:(1)电动机的极数。一般电动机极数以不多于4极为宜,否则变频器容量要适当加大;(2)转矩特性。在同等电动机功率情况下,相对于高过载转矩模式,变频器规格可以降额选取;(3)电磁兼容性。为减少主电源千扰,使用时可在中间或变频器输入电路中增加电抗器,或安装前置隔离变压器。一般当电动机与变频器距离超过50m时,应在它们中间串入电抗器、滤波器或采用屏蔽防护电缆。变频器的选型应满足以下条件:(1)电压等级与驱动电动机相符;(2)额定电流为所驱动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11.5倍;(3)

35、根据被驱动设备的负载特性选择变频器的控制方式;2、变频器容量选择变频器的容量可从三个角度表述:额定电流、可用电动机功率和额定容量。其中后两项变频器生产厂家由本国或本公司生产的标准电动机给出,或随变频器输出电压而降低,都很难确切表达变频器的能力。选择变频器时,只有变频器的额定电流量是一个反映半导体变频器装置负载能力的关键量。负载电流不超过变频器额定电流是选择变频器容量的基本原则。变频器的额定功率指的是它适用的4级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功率。由于同容量电动机,其极数不同,电动机额定电流不同。随着电动机极数的增多,电动机额定电流增大。变频器的容量选择不能以电动机额定电流为依据。同时,对于原来采用变频器的改

36、造项目,变频器的容量选择也不能以电动机额定电流为依据。这是因为,电动机的容量选择在考虑最大负载,富裕系数,电动机规格等因素,往往电动机的容量富裕较大,工业用电动机常常在50%60%额定负荷下运行。若以电动机额定电流为依据来选择变频器的容量,留有富裕量太大,造成经济上浪费,而可靠性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变频器与电动机的匹配主要是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电流,如果电动机额定电流小于同功率的变频器额定电流,一般来说用同等功率的就足够了,但如果大了,只好用大一级的变频器。对于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变频器的容量选择应以变频器的额定电流大于电动机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1.1倍为原则,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在选用变

37、频器时除了考虑技术性和可靠性外还应考虑经济性,一般不要留有太大功率余量,变频器与电动机两者的功率应相匹配,不但经济性好而且输出波型更好。3. 变频器箱体结构的选用变频器的箱体结构要与环境条件相适应,即必须考虑温度,湿度,粉尘,酸碱度,腐蚀性气体等因素,这些因素与能否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有很大的关系。常见有下列几种结构类型可供设计中选用:(1)敞开型IP00。本身无机箱,适合装在电控箱内或电气室内的屏,盘,架上,尤其是多台变频器集中使用,选用这种型式较好,但环境条件要求较高;(2)封闭IP20。适用一般用途,可用于有少量粉尘或少许温度、湿度变化的场合;(3)密闭型IP65。适用环境条件差,有水,尘

38、及一定腐蚀气体的场合。根据以上理论,选用三菱FR-A540系列变频器。该变频器采用先进磁通矢量控制方式,实现在线自动调整功能,调速比可达1:120(0.560Hz);可拆御风扇和接线端子,维护方便;柔性PWM,实现更低噪音运行;内置RS485通信口,可插扩展卡符合全世界主要通信标准;PID等各种功能适合各种应用场合。应用三菱FR-A540系列变频器内置PID功能的PLC控制恒压供水系统,效率高,损耗小,调速供水节能效果突出,运行稳定,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动态响应快,体现了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的技术优势,取代了水塔、水箱、气压罐等,实现恒压供水,成为供水网的换代产品。图3.4 变频器实物

39、图3.4 电机及水泵选型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必须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对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磁力驱动泵、隔膜泵、屏蔽泵 、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如AFB不锈钢耐腐蚀泵,CQF工程塑料磁力驱动泵。对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磨材料,必要时轴封用采用清洁液体冲洗。 机械方面可靠性高、噪声低、振动小。 经济上要综合考虑到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最低。 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性能平稳、容

40、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因此除以下情况外,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可选用往复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介质粘度较大(大于6501000mm2/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介质含气量75%,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37.4mm2/s时,可选用旋涡泵;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如自吸式离心泵、自吸式旋涡泵、气动(电动)隔膜泵。 选型依据 泵选型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

41、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 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

42、要依据。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统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我国人均日用水量155L。180户,平均一户4人。则这一天总用水为:15518041000=111.6m3.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在这里我们选择120m3.考虑到高峰期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晚上7点到10点这五个小时。则水泵的最大流量应为24m3/h.

43、由于楼高45米。扬程可以选择60米的。即选择:50LG24-203水泵。产品型号:50LG24-203 主要材质:铸铁配管口径:50mm产品流量:24m3/h最大扬程:60m产品转速:2950r/min适用电压:0V主要参数(详细信息)如下:一、产品概述:LG型高层建筑多级给水泵,系立式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供输送常温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液体。LG系列泵为立式安装,电机轴与泵轴通过爪型连轴器联接,具有结构紧凑、噪音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本司产品全部采用计算机设计和优化处理,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完善的检测手段,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二、适用范围:主要应用于高层

44、建筑供水,也可应用于厂矿、企业给排水以及低压锅炉循环用水。三、产品特点:1、水力模型先进:效率高,性能范围广。2、更少的运行、维修费用:采用优质机械密封,耐磨损、无泄漏、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具有更少的运行维修费用。3、独特部件、降低噪音:独特的水力部件设计,良好的过流性能,最大地减少噪音。4、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四、技术参数:流量:3.0-50m3/h;扬程:20-150m;功率:0.75-30kw;转速:2900r/min;温度范围:0-+80;工作压力:1.2Mpa。3.5远传压力表选型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是将水管中的压力信号变成15V或420mA的模拟量信号,作为模拟输入模块(A/

45、D模块)的输入,在选择时,为了防止传输过程中的干扰与损耗,我们采用4-20mA输出压力变送器。在运行过程中,当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出现故障时,系统有可能开启所有的水泵,而此时的用水量又达不到,这就使水管中的水压上升,为了防止爆管和超高水压损坏家中的用水设备(热水器、抽水马桶等),本文中的供水系统使用电极点压力表的压力上限输出,作为PLC的一个数字量输入,当压力超出上限时,关闭所有水泵并进行报警输出。 本系统采用杭州市富阳仪川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YTT-150型差动远传压力表,此表适用于测量对钢及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的液体、蒸汽和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因为在仪表内部设置一个滑线电阻式发送器,故可把被测值以电量值传至远离测量点的二次仪表上,以实现集中检测和远距离控制。此外,YTT-150型差动远传压力表既可对所测压力作现场指示又能转换为010mADC或420mADC的标准电流信号输出,便于现场检测。本仪表由一个弹簧压力表和一个电位器式发送器组成。仪表机械部分的作用原理与一般弹簧管压力表相同。由于电位器设置在齿轮传动机构上,因此当齿轮传动机构中的扇形齿轮产生偏转时,固定在扇形齿轮轴上的电刷也相应地在滑线电阻上滑行,从而使被测压力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