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腰椎横突与体表棘突间点投影关系等的研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5774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腰椎横突与体表棘突间点投影关系等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腰椎横突与体表棘突间点投影关系等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腰椎横突与体表棘突间点投影关系等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腰椎横突与体表棘突间点投影关系等的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腰椎横突与体表棘突间点投影关系等的研究 转载自 开着拖拉机迎接 转载于2010年05月25日 17:22 阅读(28) 评论(0) 分类: 医学 举报 微型针刀闭合型手术的手术入路必须了解体表标志与体内标志之间的科学的关系,才能做到进刀准确无误。为此目的,在C型臂X线电视下进行了腰椎棘突间点与腰椎横突对应关系的研究。随机取56例病人,在俯卧位下,在体外手摸定出棘间点,并以金属球标记,进行X线下透视,图象进入计算机,然后计算出各种不同状态的百分比。取得了比较准确的结果。即L5横突下缘有84%在L5-S1棘间点上1/41/2椎间距离;L4横突下缘则有88%在L4-5棘间点上1/2椎间距离以上;

2、L3横突则平L2-3棘间水平线。这一研究,对微型针刀的手术操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缺乏基础研究,许多微刀操作方面的规范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验证。如腰椎的微刀闭合型手术的定点,棘突间点与下位腰椎横突之间是怎样的投影关系始终是个谜,令实施微刀操作的医生无所适从,因而影响微刀闭合型手术的疗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在C型臂X线机电视监视下进行了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将部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材料】随机取拟进行腰椎部分微刀操作的病人56例,其性别、年龄分布见下表:年龄段20岁20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0岁总计男129946132女036409224【方法】 俯卧位,腹

3、下垫枕610cm,使腰部呈反弓或平直位。以手指触摸的方法确定棘突间的位置,将此点以金属圆球固定为标记(以此种手指触摸方法来标记的误差为10.9%),通过C型臂X机透视,记录于电脑中,然后进行电脑制作与测量。将L5、L4左右横突下缘的最低点连线,观察与所定棘间点的相互关系。同时观察L3横突与L2-L3棘突间点的关系。另外,还观察了L5、L4、L3的形态和L5横突下缘与骶骨上缘之间的关系。【结果】按以上观察各项,其结果分述如下:一、L5横突与L5-S1棘间点之间的关系:1、L5横突下缘与L5-S1棘间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者,占16.07%;2、L5横突下缘在L5-S1棘间点上1/4椎间高度者,占41.

4、07%;3、L5横突下缘在L5-S1棘间点上1/3椎间高度者,占25.00%;4、L5横突下缘在L5-S1棘间点上1/2椎间高度者,占17.86%。二、L4横突与L4-L5棘间点的关系:1、L4横突下缘与L4-L5棘间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者,占4.65%;2、L4横突下缘在L4-L5棘间点上1/4椎间高度者,占1.78%;3、L4横突下缘在L4-L5棘间点上1/3椎间高度者,占8.92%;4、L4横突下缘在L4-L5棘间点上1/2椎间高度者,占78.50%;5、L4横突下缘在L4-L5棘间点上2/3椎间高度者,占10.80%。三、由于在透视下的图像有未包括或未完全包括L3横突的,故仅观察30例L3

5、横突体(尖)、下缘与上缘与L2-L3棘间点的关系。其结果如下:1、L2-L3棘间点与L3横突下缘平行者占43.33%;2、L2-L3棘间点与L3横突体(尖)平行者占16.66%;3、L2-L3棘间点与L3横突上缘平行者占40.01%。四、L5横突下缘与骶骨上缘之间的关系:即L5横突下缘与骶骨上缘之间的间隙状态如下:1、小于1/4椎体间隙者占16.07%;2、具有1/4椎体间隙者占50.00%;3、具有1/3椎体间隙者占21.43%;4、具有1/2椎体间隙者占12.50%。五、L5、L4、L3各横突形态如下:1、L5横突形态呈上翘形态者占62.50%;呈平行状态者占37.50%。2、L4横突形态

6、呈上翘者占46.42%;呈水平者占53.58%。3、L3横突的形态,基本是平行的。【讨论】1、腰痛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之一。微型针刀在治疗腰痛的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刻认识腰部体表与深部结构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的重要性是提高微型针刀疗效的前提条件;正确掌握这一科学关系是保证微型针刀手术操作准确、到位,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我们的研究就是提供微型针刀在进行L5、L4、L3横突下缘操作时的一个科学的标准。2、当以L5-S1棘间点为标准,在其水平线的两侧做横突下缘定点时,应该知道,L5横突下缘,只有16%与此线平行。而有84%的L5横突下缘是在此线之上约1/41/31/2椎间隙的高度。换句

7、话说,当做两侧横突点麻醉或微刀操作时,如果垂直进针(或进刀)已遇到骨面时,应分析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就是L5横突的骨面,但需做一证实。即将针或刀向骨面下方移动,如能找到横突下缘,证明此处即是L5横突。其二、经上述移动后,未能探到横突下缘,说明此处为骶骨骨面。此时应向头侧移动针或刀1/41/31/2椎间隙距离,来寻找L5横突下缘,直到找到为止。其三、这一研究明确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在做L5横突下缘微刀操作时,如垂直进刀未得到骨面,其刀锋只能向头侧方向探索L5横突骨面,而不应再向尾侧方向去寻找L5横突。掌握这一规律便可以顺利地完成微刀操作。3、L4横突下缘88%都在L4-L5棘间点水平线以上1/2椎间隙距离以上,故绝大多数微刀操作刀锋都应向头侧倾斜。其操作方法与“2”所述完全相同。4、L3横突与L2-3棘间点也有一个明确的关系被找到,即L 3横突始终与L2-3棘间点水平线在同一线上。如因定点稍远而不能寻找到L3横突尖端,应将刀锋调整到L2-3棘间点水平线上,再向内侧移动刀锋,即可找到L3横突尖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