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论文.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8184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单片机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单片机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片机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论文.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80C51单片机应用系统软件设计 系 别:自动化系 专 业 班:电气自动化技术0602班 姓 名:王圣 学 号:20062822064 指导老师:戴明鑫、胡胜 2009年5月22日1基于80C51单片机应用系统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 of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80C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摘 要本次设计是利用80S51单片机构成典型的应用系统。本次利用80C51单片机实现按键的控制、温度的采集、电压的测量以及显示,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软件程序设计,包括温度传感器调理电路设计、LED相关显示电路的设计、按键控制

2、电路的设计、AD转换电路的设计。在本次设计中还用到一些功能芯片和电子元件,比如说LM331、A/D0809芯片和温度传感器,在软件的程序设计中首先需要熟悉的就是这些功能芯片和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数据的采集转换的计数,在通过单片机进行采集并在LED上显示。 由于单片机现在应用的区域非常的广,研究这课题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以此,非常有研究意义。关键词:单片机 按键的控制 温度的采集 电压的测量 数据显示 AbstractThe design is the use of a typical MCU 80S51 applications. The use of 80C51 MCU control

3、 butto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llection, as well as voltage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completion of the various functional modules of software programming, including the temperature sensor conditioning circuit design, LED display circuit-related design, key control circuit design , AD conversio

4、n circuit design.In the design of this feature is also used in some chip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LM331, A/D0809 chip and temperature sensor, in the software design process is first of all need to be familiar with these chip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data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5、the Acquisition conversion count,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single-chip LED display.Now as a result of single-chip applications is very broad region, research on this issue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eat help, this is very significance.Key word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bu

6、tton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voltage measurement data collected show28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1绪论31 MCS-51单片机简介72 按键的控制102.1 工作原理102.2 键出入程序设计103 温度的采集113.1 A/D转换器ADC0809介绍113.2 工作原理113.3 温度的采集程序设计124 电压的测量134.1 V/F转换器LM331介绍134.1.1 电路功能134.1.2 电路工作原理134.2 工作原理144.3 电压的测量程序设计155 数据显示175.1 工作原理175.2 数据显示程

7、序设计18结论19致谢20参考资料21附录1 8051单片机内部结构图和外部引脚图22附录2 键出入程序设计23附录3 温度的采集程序设计25附录4 电压的测量程序设计26附录5 数据显示程序设计27绪 论 为适应嵌入式应用的需求,单片微控制器应运而生,发展极其迅速,从7O年代至今,单片机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功能丰富的庞大家庭。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它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RAM、ROM存储器、IO接口等而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因为它主要应用于工业测控领域,因此,单片机在出现时,Intel公司就给单片机取名为

8、嵌入式微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单片机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中。这一点是巨型机和网络不可能做到的。单片机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各系列产品,目前用户对单片机的需要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1) 单片机的分类及特点 单片机按照微处理器的字长来分成4、8、32、64位单片机处理器。1976年Intel公司推出8位机,一次能处理一个字节数据,因此应用广泛,到目前为止,MCS一51 8位单片机为世界上大多数工程师所采用,此后又陆续推出16、32、64位机。单片机结构如图1-1。 图1-1 单片机结构框图单片机问世以来与计算机微

9、处理器的发展之路是有区别的,计算机采用冯诺依曼结构,程序数据存储器统一编址,物理上采用一个存储器。而单片机采用哈佛总线结构,数据程序存储器物理上分开,从而更加突出了单片机方便灵活的控制特点。计算机处理器是向高速运算、数据处理、分析和大规模容量存储等方向发展,提高通用计算机的性能,而单片机是以工业测控对象、环境、接口特点出发向着增强控制功能,提高工业环境下的可靠性方向发展。主要特点如下: 种类多,型号全。很多单片机厂家逐年扩大适应各种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型号产品,使系统开发工程师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大部分产品有较好的兼容性,保证了已开发产品能顺利移植,较容易地使产品进行升级换代。 提高性能、

10、扩大容量,性能价格比高。集成度已达300万个晶体管以上,总线速度达到数十微秒到几百纳秒,指令执行周期已达几微秒到数十纳秒,以往片外XRAM现已在物理上存入片内,ROM容量已扩充达32K,64K,128K以至更大空间。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元钱不等。 增加控制功能,向真正意义上的“单片”机发展。把原本是外围接口芯片的功能集成到一块芯片内。芯片内增加了多个 DA、PWM、多个UART串口、DMA、PCA、Watchdog、Sensor(温度传感器)、IC、PCI、USB控制器以及显示驱动、键盘控制、函数发生器、比较器、可编程时钟源等功能,在一片芯片中构了一个完整的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应用系统。 低功耗。现在

11、新型单片机的功耗越来越小,供电电压从5V降低到了3.2V,甚至1V,工作电流从mA级降低到uA级,工作频率从十几兆可编程到几十千赫兹。特别是很多单片机都设置了多种工作方式,这些工作方式包括等待,暂停,睡眠,空闲,节电等工作方式。美国1rI公司的单片机MSP430系列,它是一个16位机,有超低功耗工作方式,它的低功耗方式有LPMI、LPM3、LPM4三种。当电源为3v时,如果工作于LMPI方式,即使外围电路处于活动,由于CPU不活动,振荡器处于1MHZ,这时功耗只有50W 。在LPM3时,振荡器处于32KHZ,这时功耗只有1.3W 。在LPM4时,CPU、外围及振荡器32KHZ都不活动,则功耗只

12、有0.1W 。 软件配套服务齐全。提供了驱动各种硬件的软件包,包括标准应用软件、示范设计方法,使用户开发应用系统更快,更方便。C语言开发环境,友好的人机交互环境。大多数单片机都提供基于C语言开发平台,并提供大量的函数供使用,这使产品的开发周期、代码可读性、可移植性都大为提高。(2) 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单片机本身不具备开发功能,因此在开发单片机时必须借助开发工具。仿真器能与用户处理器相同的时序执行用户程序,并按用户需要产生各种断点响应,同时也可接收主机系统的命令,对用户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数据传送。仿真器通常由控制电路、存储器、仿真电缆、接口电路等组成,通过RS232接口或并行口,目前发展到USB接

13、口与主机相连又用电缆线把仿真器与目标系统相接,用仿真器中仿真单片机取代目标系统的同类型的“目标单片机”,然后在主机上进行各种操作,从而获得对仿真单片机的控制功能。图1-2为美国Cygnal公司C8051F系列仿真器连接,该仿真器可进行非插入式、全速地在线调试和在系统内编程,不需要另外的目标RAM、程序存储器或占用其他的通信信道即可实现程序调试,并可随时将程序下载入目标单片机中使用。图1-2 美国Cysnal公司C8051F系列仿真器UEC2框图(3) 单片机的总线 单片机应用系统涉及多种外部设备或系统的互连和通信,而单片机没有自己的总线标准,都是由著名厂商推出自己的产品时配套设计的,MCS一5

14、1系列单片机设计有完整的三总线(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后来根据控制系统网络,多机通信的需要设计出了串行接口总线,使多单片机组成拓朴结构。目前常用的有Philips公司的IC总线,Microwim总线,SPUSC总线,CAN总线,Cygnal公司最新的推出的C8051F320系列单片机带有USB控制器。(4) 单片机开发系统常见的问题 单片机开发系统日益发展、完善,但也经常出现一些不太规律,不太正常的现象。如死循环,程序跑飞等问题。主要原因有电源和磁场干扰,电源输出功率不足。提高抗干扰能力,我们常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功率足够高的开关电源,有条件主控电路采用单独电源供电。增加一

15、个看门狗电路。提高输出信号的电压电流。采用差动放大输入输出信号,输出信号用光电藕合器隔离。增加滤波电容,采取屏蔽保护。软件设置程序指针陷阱。输出模拟信号数字滤波后进行处理。(5) 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单片机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同时单片机技术也有新的发展方向。如嵌入式单片机和嵌入式Interact技术。有的单片机为了构成控制网络或形成局域网,内部含有局部网络控制模块CAN,如Motorola公司的68000系列等,美国Cygnal公司最新C8051F060系列等。特别是Cl67CS一32FM中,内部还含有2个CA

16、N。因此这类单片机十分容易构成网络。特别是在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时,构成一个控制网络十分有用。目前嵌入式MCU已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尚处于单独应用阶段。如果将这些互相独立的分散的嵌入式系统再连接到Interact上,就可方便、低廉地将信息传送到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这种嵌入式Internet能非常容易地实现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自动收发EMAIL。不久将来,家庭信息交互、自动控制、远程升级、远程维护等都可在Interact上实现,这种家电网络化技术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带动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1 MCS-51单片机简介MCS-51单

17、片机的典型芯片是8051,80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如图1-1所示。它由CPU和8个部件组成,它们都通过片内单一总线连接,其基本结构依然是通过CPU加上外围芯片的结构模式,但在功能单元的控制上采用了特殊功能寄存器的集中控制方法。图1-1 80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CPU及8个部件的作用简介如下。(1)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2) 数据存储器(RAM)8051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址

18、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RAM只有1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或用户定义的字型表。(3) 程序存储器(ROM)8051共有4096个8位掩膜RO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4) 定时/计数器(ROM)8051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5) 并行I/O口8051共有4组8位I/O口(P0、 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6)串行口8051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

19、当同步移位器使用。(7) 定时器8051片内有2个16位的定时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并以其定时或计数结果对计算机进行控制。(8) 中断控制系统8051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可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具有2级的优先级别选择。(9) 振荡电路8051内置最高频率达12MHz的时钟电路,用于产生整个单片机运行的脉冲时序,但8051单片机需外置振荡电容。单片机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形式,即哈佛(Harvard)结构,另一种是采用通用计算机广泛使用的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即普林斯顿(Princeton)结构

20、。INTEL的MCS-51系列单片机采用的是哈佛结构的形式,而后续产品16位的MCS-96系列单片机则采用普林斯顿结构。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引脚图见附录1 10。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8051及8751均采用40Pin封装的双列直接DIP结构,下图是它们的引脚配置,40个引脚中,正电源和地线两根,外置石英振荡器的时钟线两根,4组8位共32个I/O口,中断口线与P3口线复用。现在我们对这些引脚的功能加以说明:Pin9RESET/Vpd复位信号复用脚,当8051通电,时钟电路开始工作,在RESET引脚上出现24个时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系统即初始复位。初始化后,程序计

21、数器PC指向0000H,P0-P3输出口全部为高电平,堆栈指针写入07H,其它专用寄存器被清“0”。RESET由高电平下降为低电平后,系统即从0000H地址开始执行程序。然而,初始复位不改变RAM(包括工作寄存器R0-R7)的状态,8051的初始态。8051的复位方式可以是自动复位,也可以是手动复位。此外,RESET/Vpd还是一复用脚,Vcc掉电其间,此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保证单片机内部RAM的数据不丢失。Pin30ALE/当访问外部程序器时,ALE(地址锁存)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而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时,ALE端将有一个1/6时钟频率的正脉冲信号,这个信号可以用于识别单片机是否工作

22、,也可以当作一个时钟向外输出。更有一个特点,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ALE会跳过一个脉冲。如果单片机是EPROM,在编程其间,将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in29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此脚输出负脉冲选通信号,PC的16位地址数据将出现在P0和P2口上,外部程序存储器则把指令数据放到P0口上,由CPU读入并执行。Pin31EA/Vpp程序存储器的内外部选通线,8051和8751单片机,内置有4kB的程序存储器,当EA为高电平并且程序地址小于4kB时,读取内部程序存储器指令数据,而超过4kB地址则读取外部指令数据。如EA为低电平,则不管地址大小,一律读取外部程序存储器指令。显然,对内部无程序存储器的80

23、31,EA端必须接地。在编程时,EA/Vpp脚还需加上21V的编程电压。2 按键的控制2.1 工作原理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非键盘是一种常用的输入设备,用74LS273和74LS244接口的44键盘及其接口电路1,8,10。 在键盘的按键操作中,其开或闭均会产生1020ms的抖动,可能导致一次按键被计算计多次读入的情况。通常采用有RC吸收电路或RS触发器组成的闩锁电路来消除按键抖动;也可以采用软件延时的办法消除抖动。我直接用软件延时的办法来消除抖动。寄存器74LS273(端口地址为DFFFH)的输出称为键盘矩阵的行线,缓冲器74LS244(端口地址为DFFFH)的读入键盘按键的状态,若为111

24、1则无键闭合,否则有键闭合。有键闭合后,再逐行逐列检测,确定是哪个键闭合。确定的方法是将按键的位置按行输出值和输入值进行编码。编码与按键的位置关系对应如表2-1:若把该键盘矩阵的按键定义如表2-2: 表2-1 编码与按键的位置关系 表2-2 键盘矩阵的按键定义789A456B123C0FED77B7 D7E77BBBDBEB7DBDDDED7E BEDEEE 按该定义的对应关系和十六进制数的顺序,将按键的编码排成数据表,放在程序存储器的数据区中。再根据这种编码规则将扫描键盘的列值和行值组合成一代码。将该代码与程序存储器的数据区中的键值表比较,即可确定闭合按键。安上述思路确定闭合键所代表的十六进

25、制数字,并将其送到A中。2.2 键出入程序设计应用程序见附录2。 3 温度的采集3.1 A/D转换器ADC0809介绍 A/D转换器的功能主要是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如电压、电流、温度测量等都属于这种转换。ADC0809一个8为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可以对8个模拟量进行转换,转换时间为100.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由地址所存信号ALE的上升沿将引脚ADDA、ADDB和ADDC上的信号锁存的地址存储器内,用以选择模拟量输入通道;START信号的下将沿启动A/D转换器开始工作;当转换结束时,ADC0809使EOC引脚由低电平便成高电平,程序可以通过查询的方式读取转换结果,也可以通过中断方

26、式读取结果。CLOCK为转换时钟输入端,频率为100KHZ1.2MHZ,推荐值为500KHZ5,6,10。3.2 工作原理 启动A/D转换器开机算法处理二至十进制转换查字型显示码温度显示 图3-1 软件设计原理框图 该系统软件工作流程是,系统开机后,启动ADC0809转换器将热敏电阻上的电压值转换为数字值存人数据缓冲区中,然后对该测量值进行算法处理以得到待显示的温度值(取整数),再将该十六进制数表示的温度值转换为LED显示所需的十六进制数, 通过查表将其对应的字型码送LED显示。至此,1次温度检测一处理一显示流程即告完成。系统的软件流程图如图3-1。3.3 温度的采集程序设计 在温度计算公式中

27、,系数K是一个很小的数,为了计算方便,取扩大256倍的K值与Ut 做乘法运算,即 256KU。相乘后,如果乘积只取其高8位而舍弃低8位,就可以抵消K的256倍扩大,得到正确结果。此外取阻值与温度线性度较好的范围作为有效温度范围(如 +10150),当温度超过此范围时,以数码管全都显示F作为标志。假定3位数码管显示缓冲区的存储单元为内部RAM27H29H(对LED0LED2 ),输入的A /D转换电压(U)在累加器A中,扩大256倍后的K值为XXH,T0值为YYH,则温度计算程序见附录3。 4 电压的测量4.1 V/F转换器LM331介绍 采用V /F转换器作为计算机接口,与 A /D转换器相比

28、有许多优点。LM131A /131、LM231A /LM231、LM331A / LM33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LMX31电压频率转换器系列产品。很适用于作模数转换器、精密频率和电压转换器、长时间积分器、线性频率调制/ 解调等功能电路,并可得到具有高水平的精度一温度特性1,4,7。 4.1.1 电路功能 LM331V/F转换电路可作为计算机模拟电压输入通道,它将电压信号转换成脉冲频率信号,输出频率严格正比于输入电压。通过一根I/O口线或作为中断源,计数输入。符合TTL标准,采用光电耦合,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远距离传输。V/F转换输入通道基本结构,如图4-1 所示。 图4-1 V/F转换输

29、入通道基本结构4.1.2 电路工作原理L M331 引脚如图4-2和下表4-1所示。 图4-2 LM331引脚图片内能隙基准电路产生1 .9 V直流电压送到2脚,并钳位在1.9 V上。当2脚外接(图3-2)LM331引脚Rs +Rs,后形成基准电流 I=1.9/( Rs+Rs)。表4-1 LM331引脚功能Iout精密电流输出Re定时比较器输出Rs输出调节Vx比较阈值电压Fout频率输出Vin输入电压GND地Vcc电源片内输入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7脚接被测输入电压Vin。6脚为阈值电压V并与电流输出端1脚相连。外接 R、C电路。片内定时比较器两个输入端:一个在片内通过R、2 R电阻分别与Vcc

30、、GND相连;获得固定的比较电压2/3 V。另一个输入端5脚接R、C相连;获得随C充电状态变化的电压V。V与2/3Vcc 比较,当C充电到V5 2/3Vcc时,定时比较器使片内R-S触发器复位。在R-S触发器复位状态下电流开关断开,输出驱动晶体管截止,使C开始放电。片内R-S触发器与定时比较器和复位晶体管以及外接R、C构成一个单稳脉冲定时器。定时周期T=1.1RC。 当输入比较器的VinV时,启动单稳脉冲定时器并导通频率输出晶体管,使3脚连接的光电耦合器导通。同时片内开关电源导通电流i通过1脚向CL充电,V逐渐升高;当V上升到VinV。重复上述循环, 在3脚输出一个脉冲频率信号。输入电压V经一

31、个RC低通滤波器消除干扰,进入输入端7脚。R、R R和C直接影响转换结果,对元件精度有一定要求,可根据转换精度适当选择。R、R、R和C要选用低温漂的稳定元件,C虽对转换结果无影响,但应选择漏电流小的电容。 4.2 工作原理LM331的3脚输出脉冲频率信号经光电耦合器隔离后送入80C51,由程序对被测信号频率进行计数,或测定被测信号的周期,即可有两种方法。被测量信号频率 = 010KHZ,当单片机系统时钟为6MHZ时,T0或T1定时脉冲= 6MHZ/12 = 500KHZ,由测频公式: (4-1)式中 为被测信号计数值 为定时脉冲计数值当固定时,为频率法,当 固定时,为周期法。由于定时的起始、结

32、束边沿与被测的计数脉冲边沿不同步,将出现1个被测的计数脉冲的误差,误差与被测量信号频率有关,越低,误差越大。要实现高精度频率测量,可采用同步计数技术来改善误差。用频率低的被测信号来控制定时计数的起始、结束( 同步) , 此时产生的1个脉 冲的误差为 1个频率高的定时计数脉冲, 降低了误差。同步计数时序见图4-3, 待测频率信号,START定时信号,待测频率信号计数,定时计数。 图4-3 同步计数时序 非同步计数: (4-2) 同步计数: (4-3) 因 ,故,降低了误差。 4.3 电压的测量程序设计 这里我用周期法设计。V/F脉冲送人80C51的INT0或INT1脚。通过测定T0或T1定时、计

33、数器在V/F脉冲一个周期T内,对定时时钟脉冲T的计数,T=*。周期法适用于V/F输出频率范围较低情况。T0或T1定时脉冲Tc=12/6MHZ=2。频率相对测量误差=1/,当=10HZ时,=1/50000 = 2*10, 当 =10KHZ时,= 1/5 0= 2*10。VIN越低,误差越小。应用程序见附录4。 5 数据显示5.1 工作原理可直接将D0D5接单片机80C51的I/O口P0口,P 3.4、P 3.5、TXD、RXD、 WR分别接单片机80C51的对应引脚,Y1 接系统地址锁存器的Y1输出引脚, 决定着6位显示器的端口地址。U1输出分别接数码管各阴极、U2输出接数码管的显示段。其中Q0

34、Q5又作为键盘列线,P 3.4、P 3.5为键盘行线 。 关显示位置扫描码初始值0FEHR4取显示数据并查表转换位段码数据返 回6位显示完否否延时4ms显示端口地址DPTR置显示缓冲区首地址79HR0串行方式送段码74LS164位扫描码送74LS373INC R0R4左移一位图5-1 显示子程序流程 在89C51内部RAM中设置6个显示缓冲单元,如:79H7EH,分别存放显示器的6位待显示的字符。其一位字符的显示过程为:取出待显示字符,并查表转换为段码,后经 CPU串行口方式0输出,U2串并转换,在U2并行输出该显示段码之后,向显示端口74LS373写入相应的位码并进行锁存,U1的输出总是只有

35、一位低电平,其他位为高电平,即有某一位字符点亮,其他位为暗,实现了一位字符的显示。如果依次送出段码和位码,则可实现6位数码管的轮流显示。显示子程序流程如图5-1所示。 5.2 数据显示程序设计数据显示程序见附录5。 结 论毕业论文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单片机开发板制作,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完全将理论和实际设计相结合,锻炼了我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解决实际单片机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我查阅文献资料、protel 99se设计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

36、得到了丰富,并且意志力,抗压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所在。 虽然毕业设计内容繁多,过程繁琐但我的收获却更加丰富。各种电磁兼容的适用条件,各种芯片型号的选用标准,各种应用芯片的功能,我都是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熟悉并学会应用的。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更使我对设计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设计过程中一些干扰问题的设计让我很头痛,原因是由于干扰问题和实际联系太紧,而我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从而形成了一些矛盾点,这些矛盾在处理上让人很难斟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意识到:要向更完美的进行一次设计,查看专业人才的研究结果和心得是很有必要的,这其中也包括更好的选择

37、不同的功能芯片和理解开发板应用及发展。 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正是这一次设计让我积累了很多的实际经验,使我的头脑更好的被知识武装了起来,也必然会让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更强的沟通力和理解力。 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开发板的最小系统设计上,我都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精密的功能芯片,他们有着很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比如我的设计在PCB板的焊接上就有很大的不足,可这些不足正是我们去更好的研究更好的创造的最大动力,只有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不足和遗憾不会给我打击只会

38、更好的鞭策我前行,今后我更会关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并争取尽快的掌握这些先进的知识,更好的为祖国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致 谢本研究是在我的导师胡胜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胡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胡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三年的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

39、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参考资料1 赵建领.51系列单片机开发系列宝典.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 刘建辉.单片机智能控制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 金锋.智能仪器设计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 陈明荧.80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训教材.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 张开生. 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北京:微计算机信息出版社,2005.6 赵丽娟、邵欣.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械制造出版社, 2006.7 李建新、李聚春. 由LM331构成单片机VF精密

40、数据采集电路. 湖北教育学 院报:2007:1-6.8 杨龙、李建国.单片机系统键盘的设计小结.大众科技.2006.9 邵思飞. MCS51单片机系统键盘与显示器接口的一种设计.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2:2-4.10 朱定华、戴如平.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28.附录1 8051单片机内部结构图和外部引脚图图1-1 8051内部结构图图1-2 8051外部引脚图附录2 键出入程序设计 MOV DPTR, #0DFFFH ;键盘的端口地址为DFFFH LOP0: MOV A, #0 ;检测全键盘 MOVX DPTR, A ACALL DELA

41、Y MOVX A, DPTR ANL A, #0F0H CJNE A, #0F0H, LOP1 SJMP LOP0 LOP1: MOV B, #77H ; 检测键盘的行的输出值 LOP2: MOV A, B ; 检测键盘的一行 MOVX DPTR, A MOVX A, DPTR ANL A, #0F0H CJNE A, #0F0H, LOP3 MOV A, B ;该行无键闭合,准备检测另一行的输出值 RR A MOV A, B SJMP LOP2 LOP3: XCH A, B ; 闭合键的列值和行值组合编码放B中 ANL A, #0FH OR A, B MOV B, A MOV DPTR, #KEYTAB ;将组合编码转换为该键代表的十六进制数 MOV R7, #0 ;键值表的位移量初值送R7 LOP4: MOV A, R7 MOVC A, A+DPTR ; 取表中的一编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