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图表数据齐全).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66225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图表数据齐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图表数据齐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图表数据齐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图表数据齐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图表数据齐全).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前言2011年9月,xx国际科技(xx)有限公司和我公司签订了“xx国际大厦项目”勘察合同,按照建设方项目进度的安排,将本项目分为了东、西两个塔楼分期进行勘察工作,其中东塔楼勘察已于2011年12月完成,同时还对整个项目场地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放射性氡浓度检测工作并均已提供了相应成果报告。受xx国际科技(xx)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此次对其xx国际大厦西塔楼拟建场地进行了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1工程概况场地位于xx市南山高新区填海六区,北紧临学府路,南距滨海大道约350m,东距科苑南路约300m,交通方便(见下图)。该场地距离地铁2号线后海站至科苑站区间隧道较近,红线的西北角

2、点距隧道最近3.9 m。 场地交通位置简图(图中 为勘察场地)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8148.2m2,地上建筑面积为9928,地上层数37层,设3层地下室,建筑总高度为165.4m;场地设计0.00为6.20m,地下室深度为16.30m。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类型为框架-核心筒,对差异沉降敏感程度敏感,框架柱最大轴力80000(KN),核心筒总重2300000(KN)。本工程建筑物重要性等级属一级,场地等级属二级,地基等级属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甲级。 1.2勘察目的与要求1.2.1设计单位为 有限公司,其提供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内容为:1.2.1.1查明场地与地基的

3、稳定性,地层的类别、厚度和坡度,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征和水文地质情况(勘察期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等)。1.2.1.2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预测地基沉降及其均匀性。1.2.1.3提供抗震设计需要的场地卓越周期、平均剪切波速值、抗震液化判定、建筑场地类别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提供抗震计算需要的三向地震波。1.2.1.4提出地基、基础和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建议。1.2.1.5分层取水,探明各层水的腐蚀性。1.2.1.6应按GB50021-2001(2009年版)、JGJ72-2004规范的要求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1.2.1.7现场勘探中如遇特殊地质条件,如陡岩坡、裂缝、破碎带、古河道、淤

4、泥夹层、古墓、溶洞等应适当增加探孔,以对其作详细描述和正确判别。1.2.2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的数据和结论内容为:1.2.2.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1.2.2.2岩、土、水试验成果表;1.2.2.3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2.2.4工程地质剖面图;1.2.2.5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1.2.2.6基岩顶板等高线图(全、强、中、微风化);1.2.2.7各层岩土承载力特征值及主要的物理力学指标;1.2.2.8场地地下水及场地土的腐蚀性;1.2.2.9地下室深度范围的正常地温;1.2.2.10原有建筑的基础情况;1.2.2.11场地地震安全评价报告(包括场地卓越周期、建筑场地类别和三向地震波等地震效应);

5、1.2.2.12水文地质情况,场地水土腐蚀性、地下室抗浮水位以及基坑降水方案;1.2.2.13地基稳定性、基础方案与基坑支护方案;1.2.2.14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1.3勘察执行规范、技术标准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5)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

6、04/J366-2004);7)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S99:98);9)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10)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11)xx市标准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01-2010)。 1.4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钻孔布设由悉地国际设计顾问(xx)有限公司确定,西塔楼场地布设勘探孔57个,钻孔编号为ZK1ZK57(其中ZK6和ZK40两孔在东塔楼勘察期间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时已提前完成,对应当时的成果资料钻孔编号分别ZK52

7、和ZK19)。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及上述规程、标准,本次勘察选用了工程地质钻探、现场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水土试验相配合的勘察方法。工程钻探先后使用10台XY150油压钻机,套管及泥浆护壁、金刚石钻具回转钻进、双层岩芯管取芯的钻探工艺。我公司于2013年7月3日进场施工,因受场地临时建筑物拆迁影响于2013年8月27日完成野外工作。本次勘察共完成勘察钻孔55个,其中控制性钻孔22个、标贯技术孔及一般性钻孔33个;勘察工作深度满足详勘阶段要求,本次勘察累计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详见下页表1:1.5说明 1.5.1本次勘察采用xx独立坐标系统,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1.5.2报告中所提供的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8、未经过杆长修正。1.5.3因场地临时建筑物影响,局部钻孔位置作了少量移动。1.5.4场地土层剪切波速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由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完成,该报告已于2011年12月提交。1.5.5钻探完成工作量均由委托单位指定的项目管理公司和我方现场工程师共同量测并签证确认。1.5.6报告中所提供各种图件,各岩土层分层数据以钻孔柱状图为准,剖面图及等高线图在有孔位置准确,中间无钻孔区域均为相邻两孔间推断资料,可参考使用。勘探工作量一览表 表1勘察及测试、测定项目单位数量测量钻孔位置及标高点57钻探总进尺m/孔5300.43/55取样土样件/孔 151/30地下水样组/孔6/6 土腐蚀性样件/孔6/6

9、中、微风化岩石芯样件/孔48/8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次/孔 633/55试验土工试验件151水质分析组6土腐蚀性分析件6中、微风化岩石芯样饱和单轴抗压件48钻孔内稳定水位量测点55拍摄场地及钻孔岩芯照片张592.区域地质构造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广东省陆域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下辖拗陷带、断陷区和隆起区二级构造单元,本区域属于华南褶皱系粤中拗陷带东南部。区域性断裂有:走向为北东的压扭性构造体系、近东西向挤压构造体系和北西向扭性构造体系,各构造成体系在本区都有形迹,其中以北东向体系的影响较为显著(详见下页地质构造简图)。场地位于区域性的“莲花山深断裂带”的南侧,场地内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

10、发育一组500700角斜裂隙和一组大于800角近直立裂隙),岩石多被裂隙切割成碎块状、块状,导致基岩沿裂面差异风化明显,引起场地内主要持力层强、中和微风化岩面起伏变化较大,但主要的第四系残积土体及全风化岩层分布较稳定、连续。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xx市内的构造活动明显减弱,现今仍在活动,但活动较弱,不会发生重大的突发性构造运动,拟建场地处于构造较稳定区。地质构造简图(图中 为勘察场地)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主要为沿海滩涂,原始地形在场地内起伏不大,地面时常为海水淹没。现场地已经人工填海整平为陆地,地面大部较平整,孔口标高在4.815.60m之间钻孔之间,地面高差

11、不太大;地表南侧局部填土堆积较高,孔口标高在5.6011.97m之间。 3.2岩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据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层按成因可分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海积土层(Qm)、第四系残积土层(Qel)和下伏燕山期花岗岩(r52)。现按层序由上而下分述如下: 3.2.1人工填土层(Qml)杂填土(层序号为):褐、灰、灰杂色,松散稍密状态。主要由含砂砾粘性土组成,建筑垃圾砼、砖块和中微风化花岗岩碎块石含量在30%70%(最高含量分布在ZK31号孔地段),多在35%左右,块径多在115cm,局部微风化花岗岩块石块径可达50cm(ZK22);局部夹有淤泥质土(有机质含量在1.53%2.22%

12、,平均含量为1.87%)和填砂,不均匀含少量生活垃圾。土质状态及成分在不同地段不同深度极不均匀。该土层为新近堆填,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为6.3015.70m,平均为9.43m。做标贯试验36次,标贯击数值为218击,平均8.8击。(该层厚度详见各钻孔柱状图:附图和人工填土层等厚度线图:附图)3.2.2第四系海积土层(Qm)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序号为):灰、灰黑色,软塑状态,粘性一般,不均匀含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孔下部含石英质粗砾砂约为30%,含少量有机质(含量在1.46%2.63%,平均含量为2.19%)。该层在场地内ZK1、ZK2、ZK4ZK7、ZK10、ZK15、ZK16、ZK18、ZK19、

13、ZK22、ZK26ZK30、ZK34ZK37、ZK41ZK43、ZK45ZK47、ZK50、ZK53和ZK55(30个)钻孔地段分布,厚度为0.602.70m,平均为1.27m;层顶标高为-3.93-0.50m,层顶埋深为6.3015.70m。做标贯试验14次,标贯击数值为27击,平均3.8击。3.2.3第四系残积土层(Qel)砾(砂)质粘性土(层序号为):褐、褐黄色,可硬塑状态,组织结构全部破坏,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石英质砂砾含量约为35%,粘性一般;局部相变为砂质粘性土。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极不均匀,厚度为11.0035.70m,平均为23.68m;层顶标高为-5.73-1.00m

14、,层顶埋深为6.3016.80m。做标贯试验320次,标贯击数值为739击,平均26.5击。3.2.4燕山期花岗岩(r52)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勘探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不同由上而下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岩带。现分述如下:3.2.4.1全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1):褐、褐黄、灰褐色,结构基本破坏,尚可辨认,岩石完全风化解体,矿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手捏可成团。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极不均匀,层厚为2.5027.00m,平均12.73m,层顶标高-39.22-15.85m,层顶埋深为24.8046.50m。做标贯试验183次,标贯击数值为4070击,平均5

15、2.4击。3.2.4.2强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2):因该层厚度较大,根据其风化后岩芯状态不同将其细分为上、中、下三个亚层,其特征分述如下:强风化花岗岩上层(序号为21):褐、褐黄色,结构大部分破坏,裂隙很发育,岩石风化强烈而解体,矿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岩芯呈砂土状,遇水易散,干钻困难。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极不均匀,厚度为6.7044.50m,平均为23.58m。层顶标高为-52.26-26.00m,层顶埋深为31.5061.00m。标贯击数均大于70击(场地内做标贯试验99次)。属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强风化花岗岩中层(序号为22):褐黄、灰褐、灰色,结构大部分破坏,裂隙

16、很发育,岩石风化强烈而解体,矿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岩芯呈砂砾土状,遇水易散,干钻困难。该层在场地内ZK1、ZK3、ZK5ZK7、ZK9ZK11、ZK15、ZK16、ZK18ZK22、ZK24、ZK26、ZK27、ZK30、ZK32、ZK34、ZK37、ZK40ZK42、ZK46、ZK47和ZK52(28个)钻孔地段分布,层厚极不均匀,揭露厚度为5.5027.00m,平均为12.61m。层顶标高为-78.70-46.10m,层顶埋深为52.0087.00m。属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强风化花岗岩下层(序号为23):褐黄、灰褐色,结构大部分破坏,裂隙很发育,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碎石状

17、,岩块多手折可断,局部含少量中风化岩块体(详见表2)。场地内该层未在ZK7、ZK9、ZK11、ZK20、ZK27、ZK29、ZK37、ZK53和ZK56(9个)钻孔地段分布,其它(48个)钻孔大部地段均有分布,揭露层厚极不均匀,揭露厚度为1.0028.00m,平均为8.11m。层顶标高为-85.70-53.95m,层顶埋深为59.0094.00m。属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3.2.4.3中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3): 灰褐色,裂隙发育裂隙较发育,裂面铁染呈铁锈色,岩芯呈碎块、块、短柱、柱状,较坚硬,锤击声稍脆,合金钻进较困难。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局部孔未钻穿,揭露层厚极不均匀,揭

18、露厚度为1.0027.60m,平均为10.90m。层顶标高为-110.29-39.30m,层顶埋深为65.20115.60m。属较破碎较完整的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级。3.2.4.4微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4):灰褐色,裂隙较发育裂隙不发育,局部裂面可见少量铁染呈铁锈色,岩芯呈块、短柱、柱状,岩质较新鲜新鲜、坚硬,锤击声脆,需金刚石钻具钻进。该层在场地内ZK1ZK4、ZK7、ZK8、ZK11、ZK12、ZK17、ZK19ZK21、ZK23、ZK24、ZK27ZK30、ZK33、ZK34、ZK42、ZK43、ZK45、ZK48、ZK50ZK54和ZK57(30个)钻孔地段钻遇,且均未钻穿

19、,揭露厚度为1.005.70m,平均为3.74m。层顶标高为-121.89-67.60m,层顶埋深为73.50127.20m。属较破碎较完整的较坚硬岩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级。以上所述岩土层的分布情况及性状描述等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全、强、中、微风化岩面起伏状况见其顶板等高线图。 3.3不良(特殊)地质现象3.3.1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大部分经人工回填整平,地形变化不太大,南侧填土较高,高差最大约7m,未见有不良地质现象。3.3.2特殊地质现象:本场地中、微风化花岗岩顶面埋深及起伏变化大,总体在在场地中部北西-南东向呈较低趋势,但局部形成较深的漏斗状(如ZK23较四周埋深明显较大

20、),这将给基础设计和施工将带来一定困难。3.4特殊性岩土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分布的人工填土为特殊性土。人工填土呈松散稍密状态,其成分、厚度及状态在纵横向分布上不均匀,未完成自重固结,整体稳定性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地基。此外,根据钻探可知,在该场地内局部强风化岩层中有“孤石”(或称“风化球”)或石英脉分布(详见下页表2),它的存在将会给桩基设计和施工增大难度,应注意。 中风化岩风化球分布特征表 表2序号钻孔号风化程度所在地层序号顶埋深(m)厚度(m)坚硬程度完整性1ZK13中风化2390.601.50较坚硬较完整2ZK14中风化2376.202.30较坚硬较破碎3ZK17中风化石英脉2140.

21、200.60极坚硬较破碎4ZK55中风化2170.000.80较坚硬较完整场地内大部存在的淤泥质粉质粘土为软弱土层,在基坑挖除深度范围内,对后期场地地基基础影响不大,但对基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场地内分布的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强风化岩层,暴露浸水后易软化、崩解,强度和稳定性会急剧降低。3. 5场地内外已有建筑物3.5.1 场地红线外主要影响施工建筑物:调查结果显示,本项目场地离地铁2号线后海站至科苑站区间隧道较近,红线点离地铁区间隧道最近3.9m,地铁隧道顶部埋深约14 m,地铁轨面标高约-18.88 m。根据xx市地铁运营安全保护区和建设规划控制区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地下车站与隧道结

22、构外边线外侧50 m范围内为运营安全保护区和建设规划控制区范围,在此区间内进行建筑施工时,应当制订对地铁的专项安全防护方案,其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应当征得xx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同意,施工期间应当服从于xx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xx市地铁运营管理办公室的监督与管理(地铁保护区范围参考附图:西塔楼详勘点布置图)。本项目场地东侧距离约16m为xx市荣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在建项目,现正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支护采用的是桩锚形式,设计坑底深度约20m,桩基础采用灌注桩,本项目基坑支护设计时应结合对方的基坑支护设计、桩基础设计情况综合考虑该段的支护形式,以避免出现今后无法施工或破坏对方结构体的问题。3.5.

23、2场地内部已有建筑物:场地西侧、北侧局部区域(具体位置标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上)地表约0.5m下有一深宽各约为2m的雨水箱涵,箱涵体为浆砌片石结构,箱顶为钢筋混凝土板;场地西部为软件园临时工棚,基坑施工前应对它们进行处理。4.水文气象特征4.1水文地质条件4.1.1气象特征本工程位于xx市西部,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暖,明显具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 据xx市气象台统计,xx市多年平均气温为22.2C,最高月均温28.2(7月),最低月均温16.2(1月);极端最高温度38.7C(1988年7月9日),极端最低温度0.2C(1986年3月1日)。相对湿度较大,多年平均

24、湿度80%以上。本区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1948mm。69月间多为台风型暴雨,日最大暴雨量412mm,全区日平均最大暴雨量282mm,小时最大暴雨强度99.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322mm,最小年蒸发量1107mm。xx市濒临南海,气候明显受海洋影响,台风频繁。台风影响时间为512月,以610月较多,尤以79月为高峰期,台风带来大量的降雨,多年台风期平均降雨量689mm,台风期最大降雨量1648mm(1964年)。灾害性天气有暴雨、热带气旋、强对流、干旱及短期寒潮。4.1.2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无地表水体。场地内地下水根据其赋存介质及埋藏条件不同,可分三种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存

25、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其含水透水性不均匀,总体而言地下水量较贫乏;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残积砾质粘性土和全风化花岗岩中的孔隙水,地下水量贫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和中风化基岩裂隙中,根据钻探情况,其透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影响,其含水量一般。总体而言,场地内地下水含水量较小,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临近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勘察期间(因场地范围较小施工期间漏水较多,且施工期间遇多次降雨影响,地下水位较浅)各钻孔中均见地下水,测得钻孔中稳定水位埋深为0.5010.20m,标高为1.155.25m。4.2场地水土腐蚀性本次勘察在ZK1、ZK12、ZK32、ZK43、ZK45和ZK48号钻孔内采取

26、6组地下水试样,在ZK1、ZK12、ZK30、ZK43、ZK53和ZK56号钻孔地下水位以上土层中采取6件土腐蚀性分析试样,进行了水土质对砼结构腐蚀性的分析。本场地环境类别属类,根据水土质分析结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款之规定判定腐蚀等级见表3和表4。综合评价: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场地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分析结果及腐蚀等级表 表3评价内容按类环境类

27、型,对砼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按渗透性分类-弱透水地层对砼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孔号 试验值SO42-mg/LMg2+mg/LOH- mg/LpH值侵蚀性CO2mg/L总矿化度mg/LCl-mg/LZK1205.573.7606.782.30680.342110.23ZK12167.140.0008.430255.2054.29ZK32245.9112.5206.961.15917.43394.03ZK4399.906.2007.470275.6277.05ZK45147.931.2507.391.1572.16131.34ZK48121.0315.0307.500371.1

28、0196.14评价微微微微微微长期浸水干湿交替微中土的腐蚀性(土的易溶盐含量)分析结果及腐蚀等级表 表4评价内容按环境类型分类,干湿交替,对砼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按地层渗透性分类,对砼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孔号 试验值环境类型硫酸盐SO42-mg/kg镁盐Mg42+mg/kg渗透性PH值Cl-mg/kgPH值ZK1260.763.758.10678.028.10 ZK1219.217.437.82312.117.82ZK30524.8408.55983.838.55ZK4327.852.508.05161.788.05ZK5347.105.158.135

29、39.078.13ZK5661.707.808.09590.378.09评价类弱微弱微中微4.3地下室深度范围内的正常地温地下室深度16.0m左右,依据“地热梯度”即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以每百米垂直深度上增加的数表示,不同地点地温梯度值不同,通常为(13)百米,火山活动区较高,有些地温异常带会产生与周边地表温度反常的超高或超低现象。日出日落,地温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随着四季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本场地及附近无火山活动,也没发现有地温异常现象,据此可预测地下室深度范围内的正常地温(地中温度)与地表面温度基本一致。已

30、施工的东塔楼基坑支护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了这一点。5.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为了解场地内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岩石强度特征,本次勘察采取了151件土试样和48件中、微风化岩石芯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现场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633次。土工试验结果详见附表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岩石强度详见“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将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指标及岩石抗压强度值统计于表5。6.岩土工程分析评价6.1岩土工程性状及岩土均匀性评价6.1.1人工填土层:场区均有分布,土质呈松散稍密状态,土质成分混杂、状态不均匀,其工程力学性质差,层厚较大(6.3015.70m,平均为9.43m),

31、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一般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填土层中局部有较大的块石,对桩成孔施工会带来影响。6.1.2海积淤泥质粉质粘土:场区大部分布,呈软塑状态,工程力学性质差,高压缩性,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6.1.3残积砾质粘性土:场区均有分布,呈可硬塑状态,工程力学性质较好,中等压缩性,可作为一般建筑物基础持力层;6.1.4全风化基岩:强度高,工程性质良好,是较好的建筑物基础持力层,但大部埋深较大。 6.1.5强、中、微风化基岩:强度高,工程性质很好,可考虑作为建筑物桩基础持力层,但其岩面埋深大且岩面起伏较大。局部强风化岩层中有中风化岩风化球体,应注意其对施工和持力层判别的影响。6.2场地稳定

32、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地位于花岗岩地区,其构造较稳定,钻探结果也未发现有构造活动痕迹及明显的地质构造。因此,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作为建筑物场地。6.3地基稳定性评价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沿海滩涂。拟建场地内地形变化不大,表层人工填土在泡水后易软化,下伏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性质软弱。本场地的人工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为不稳定软弱土,其余各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因此场地地基土的稳定性一般。6.4地基均匀性评价根据钻探资料可知,场地岩土层种类较少,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基岩面起伏大(场地强风化上层顶埋深在31.5061.00m),场地大部中风化岩面起伏坡度大于10%(如:ZK8ZK9、ZK8ZK4、ZK12ZK17、

33、ZK12ZK14、ZK6ZK10、ZK23ZK13ZK16、ZK20ZK21ZK23、ZK29ZK30ZK31、ZK46ZK47、ZK49ZK48、ZK54ZK55ZK57、ZK26ZK34ZK42、ZK9ZK12ZK21ZK27、ZK14ZK23ZK28、ZK4ZK10、ZK13ZK25、ZK30ZK41、ZK47ZK55和ZK39ZK48ZK56),局部可达200%(如:ZK23ZK25、ZK23ZK28);中风化岩面以上地基土的压缩性及厚度变化均较大,因此,场地地基为不均匀地基。6.5地震效应评价2011年在进行东塔楼勘察时,由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对整个场地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该院

34、根据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17741-200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规定,经过野外勘查、现场测试、土动三轴实验、资料整理和计算分析等大量工作,完成了“xx国际大厦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已于东塔楼勘察时提交)。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主要结论如下:6.5.1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xx市区域范围内自1372年来发生M4.7级以上强震25次,其中M4.7-4.9级地震13次、5.0-5.9级地震10次、6.0-6.9级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1962年广东河源6.1级地震。工程场地600余年来未遭受超过度的地震

35、破坏。综合分析认为,xx市区域的东西向断裂是基底构造的一部分,形成最早;北东向断裂规模大,切割深,是一组控震构造。北西向断裂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大多数控制沿海水系的发育和沿海港湾的形成,是中、强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北东东向断裂主要发育于滨海地区,是7级以上地震的控震构造。6.5.2近震区地震活动性及地震构造评价近场区内历史上没有破坏性地震记载,离场区最近一次破坏性地震为1874年6月23日发生在担杆列岛外海的级地震,场区到震中的距离约72公里。自1970年以来,近场区记录到33次ML2.0以上的地震(表3.1-1),ML3.0地震只有3次,场地近场地的小地震活动水平不高。近场区的樟木头断裂、x

36、x断裂束(九尾岭断裂、横岗罗湖断裂和莲塘断裂)盐田断裂和北西向的温塘观澜断裂、清溪断裂组等只在中更新世前曾有过较明显的活动,没有全新世活动的迹象。近场区西部有晚更新世活动的白泥沙湾断裂和矾石水道东侧断裂、流浮山东博寮海峡断裂等北西向断层,这些断裂在近场区西南部的珠江口伶仃洋一带和香港南部与北东北东东断裂交汇,虽然沿上述断裂带的现今小震不多,地震活动水平较低,地震活动有明显减弱的趋势,但从断裂的活动性以及断裂的规模来看,近场区的断裂在未来仍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其中最有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地区是北西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的交汇处。6.5.3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6.5.3.1地基土液化和软土震陷拟建

37、场地内有三个孔见有第四系海积砾砂层2处于地下水饱和状态,因其中淤泥质土含量较高(约30%),且其在场地内呈透镜体零星分布。结合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论,本场地在度地震作用下,可以不考虑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问题。6.5.3.2地表断层本报告研究结果表明,场地未发现有较大规模的断裂构造。场地附近的主要断裂均为中更新世活动断裂,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有关要求,可不考虑断裂错动对场地的影响。6.5.3.3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场地不存在发生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条件,可不考虑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对工程的影响。6.5.4场地类别根据地表20米内等效剪切波速测试结果, 本工程场地的建筑

38、场地类别为类。本场地地面脉动平均卓越周期为0.34秒,具体见下表6。 表6 项目测试孔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m/s)覆盖层厚度dov(m)卓越周期(s)场地类别(建筑规范)DZ1(ZK19) 226.961.00.34DZ2(ZK52)225.363.0DZ3(ZK68)228.377.0DZ4(ZK94)220.755.0注:ZK19对应本次勘察报告中的ZK40孔,ZK52对应本次勘察报告中的ZK6孔。6.5.5地震动参数确定 6.5.5.1场地基岩概率加速度峰值考虑场地及其外延不小于150公里范围地震影响区内的地震活动特征, 以及地震动衰减关系等, 采用概率法计算工程场地的地震危险性,

39、得到其中50年内三个概率水平的基岩加速度峰值PGA和地震概率烈度如下表7所示。 表7设防概率63%(50年)10%(50年)2%(50年)PGA(cm/s2)27.3283.46152.52地震烈度10%(50年)年)7.0根据表中50年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和基岩加速度峰值,本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度。6.5.5.2场地地面加速度峰值根据本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结果及相关资料, 采用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法, 计算得到场地不同孔位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地震系数K及地面速度峰值如下表8所示: 表8设防概率峰值63%(50年)10%(50年)2%(50年)加速度(cm/s2)DZ139.39111.871

40、99.80DZ240.27115.27201.57DZ340.31114.20201.27DZ440.50116.20207.57场地地面加速度平均值A(cm/s2)40.12114.39202.55地震系数K0.0410.1170.2066.5.5.3场地地面设计地震影响系数三个不同概率设防水准的地面设计地震影响系数如下式式中,不同阻尼比三个概率水平的地面地震影响系数a、特征周期T和如下表9所示; 地面设计地震影响系数a、T和(阻尼比0.05) 表9设防概率P63%(50年)10%(50年)2%(50年)a0.0960.2750.484T(s)0.380.450.651.0321.0321.

41、032由于不同场地土质条件对地震破坏效应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上述结果仅适合xx国际大厦工程场地使用。6.6地下水影响评价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因其总体含水量较小,对地下室开挖施工有一定影响,对桩基础施工影响不大。6.7地基基础选型分析6.7.1天然地基:场地分布的人工填土层松散稍密状态,工程性质软弱不均且较厚(厚度6.3015.70m,平均为9.43m),堆填时间不长;大部存在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性质较弱,虽其下的土层工程力学性质较好,但它们的承载力均不能满足场地拟建建筑物天然地基要求,变形量很大。对于拟建道路、地下管线及小型构筑物而言,可以对填土层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层进行处理后作为基础持力层,如

42、局部夯实、高压旋喷桩或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法等。也可考虑采用换填的方法,挖除上部软弱土层后回填砂砾层并夯实。6.7.2桩基础:当场地土层不能满足拟建建筑物天然地基承载力要求或造价比桩基础高时,可采用桩基础。目前建筑常用的桩基础型式有人工挖孔灌注桩、钻(冲)孔灌注桩和打(压)入式预应力管桩。各种桩型比较分析如下:1)打(压)入式预应力管桩:打(压)入式预应力管桩常以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为持力层,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桩身质量易保证,单桩承载力较高。缺点是无论打入式或压力式都存在挤土效应,群桩施工时将导致周围地面隆起,当场地布桩过密或局部桩距太小时,已经就位的邻桩可能上浮,或尚未打入的桩的桩底难以就位,这

43、些现象都将影响桩的承载能力,挤土效应还会对邻近的建筑物和市政设施造成不良影响,打入桩的噪声污染和震动影响往往为环境所不容,而且震动还会对邻近地铁区间隧道的运营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当持力层顶面起伏变化太大时,由于预制桩段的节长品种有限,存在着大量截桩造成的浪费问题。本拟建筑物属超高层,单柱荷载大,管桩基础难以满足拟建超高层建筑物荷载要求,而且由于打(压)入式管桩施工还有挤土效应和震动影响地铁隧道安全运营的问题;因此本场地不宜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2)人工挖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常以强风化微风化岩为持力层,优点是:在技术上,桩径和桩长可随承载力的不同要求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满足很高的荷载要求,在挖孔过

44、程中,可以核实桩侧土层情况;在质量上,能够清除孔底虚土,且可采取串桶下料、人工振捣的方法浇筑桩芯混凝土,容易全面满足设计要求;在经济上,单方混凝土造价较低,又能根据受力要求,扩大桩底,实现一桩一桩的布置方式,承台费用节省;在施工中,由于成孔机具简单、适应狭窄场地,又能多孔同时挖进、缩短工期,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桩型的缺点一是对需地下水进行抽水施工将引起地下水位下降而造成地层固结沉降,对周围道路、管线、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对本场地而言,将对地铁2号线隧道的安全带来影响;二是因场地内中、微风化岩层埋深较大,桩孔深度会超过25m,施工安全风险极高。根据广东省建设厅关于限制使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通知(粤建

45、管字200349号)的规定:对于孔深超过25m,以及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可能对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造成危害的情况下,不得使用人工挖孔桩。因此本场地不能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3)钻(冲)孔灌注桩:常用的钻孔灌注桩成桩机械有冲击式钻孔机、转盘式(回转式)钻机、旋挖桩机等,常以强风化岩及以下中风化和微风化岩为桩基础持力层。其优点是施工过程中不用降低场地地下水,无挤土、振动较小,噪音小,对周边道路、管线、建筑物影响较小;持力层选择余地较大,桩头还可以扩大以提高单桩承载力,可做到单桩单柱;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缺点是上部土层较厚易产生缩径现象;孔底沉渣需要经过泥浆循环来处理,由此产生的泥浆外运难度较大,费用较高。本拟建筑物属超高层,单柱荷载大,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