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交底.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67200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板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底板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底板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底板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板交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技 术 交 底 记 录ZT20CX11-01 年 月 日工程名称底板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地点施工现场交底组织单位一分部盾构队交底负责人施工单位主体结构施工队接收负责人内容及说明: 现将底板施工技术交底下发,请按照交底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标准不得低于现行施工规范。如对图纸等有疑问,必须及时与现场技术人员沟通解决,严禁擅自改变设计否则后果自负。接收负责人年 月 日 编制:复核:签发:底板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1。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施做集水坑场地平整、排水、夯实测量放线清理地连墙垃圾,施做水泥砂浆。 垫层施工施做防水制作绑扎钢筋侧模施工砼施工砼养护 图1-1-1 底板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施

2、工控制要点1、施工组织控制要点(1) 垫层施工、施做防水、制作及绑扎钢筋、埋设预埋件、安装模板、浇筑砼等工序实行分工序技术负责制,每一工序设一名专职技术负责人,各工序分头把关、互相协作,同时以每一工序的熟练技术工人组建作业班。开工前作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2) 每一工序完成并报验合格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避免上道工序不合格对下道工序的影响。报检程序如下:施工队技术员自检合格施工队技术员向主管工程师报检主管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向安质部质检工程师报检安质部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通知到主管工程师主管工程师通知施工队进行下部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避免现场管理混乱、盲目施工

3、必须按此程序执行。底标高检查地连墙的稳定性施工作业面要求 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见图2-2-1。土方开挖顶标高为底板顶面标高底标高检查泥浆性能试验施做管井左右线路中线中墙位置侧墙内侧位置测量放线清除地连墙上松散砼及垃圾场地平整。无明水,夯实测定基底标高垫层砼施工底板施工垫层施工施做防水垫层无渗水防水材料密贴无空洞防水材料搭接符合要求钢筋合格证钢筋试验单钢筋规格和尺寸预埋件焊接或搭接绑扎质量预埋钢筋数量及精度制作及绑扎钢筋边线顺直支撑牢靠板缝严密保护层符合要求侧模施工浇筑砼混凝土坍落度及温度分层分段初凝时间振捣密实图2-2-1 底板质量控制要点三、底板施工重要分项技术措施及要求 1、垫层施工底板垫

4、层厚度20cm,强度为C20砼。基底的承载力及标高要达到设计要求。具体措施是排水找平后采用夯机夯实,地面无明水,然后浇筑20cm厚砼垫层。垫层砼面平整顺直,垫层砼无湿痕。 2、铺设防水卷材 本工程采用自粘性高聚物改性沥青(聚酯)防水卷材,幅宽以1米考虑,搭接宽度10cm,用配套自粘性双面胶条黏贴。防水卷材铺设平顺、牢固、无空洞。临时支撑、管井处防水加强。拐角、施工缝处防水加强。防水见附图。3、制作及安装钢筋 (1) 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焊接接头必须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2) 钢筋骨架制作的允许偏差为:受力钢筋间距同排10;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10mm;钢筋骨架长度

5、10mm,宽、高或直径5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5mm。(3) 焊缝长度,单面焊为10d、双面焊统一要求为5d(起落弧长);重叠筋的两端焊缝长5d,中间每一米加焊缝一道,缝长减半,缝宽度0.7d、要求饱满,焊缝深度0.3d。 (4) HPB235级钢筋及Q235钢的焊接采用E43-系列型焊条;HRB335级钢筋的焊接采用E50-系列焊条。(5) 圈梁钢筋绑扎时要注意预埋砼支撑及挡土墙钢筋。3、安装侧模 (1) 模板在安装前要先将模板清理干净。(2) 安装模板时按墨斗线弹出的腋角及侧墙边缘平面位置确定模板内边缘位置。(3) 在模板接缝处贴双面胶带,以防止漏浆。(4) 模板拼装后检

6、查结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平面位置是否准确、是否有错台或接缝不严密的情况、钢筋和模板间的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5)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为:相邻两模板表面高差不大于2 mm,截面内部尺寸为+4mm、-5mm,表面平整度为5mm。4、浇筑砼(1)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2)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

7、生离析为度。2)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3)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保持水平分层,每层浇筑的起点应在同一侧。(4) 浇筑混凝土时,若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2) 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l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l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3)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5)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