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油系统故障与分析.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4036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油系统故障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滑油系统故障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滑油系统故障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滑油系统故障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油系统故障与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型发动机滑油系统故障预防与分析陈浩朱亚(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一系, 信阳464000 )The breakdown preventing and analyzing in lubricating oil system of the new engineCHEN Hao, ZHU Ya (Thc FirsL Aeronautic lnsLiLuLe o Air Force, Xinyang 464000, China)【摘要】主要介绍新型飞机的滑油系统,并结合该型飞机实际工作情况,对滑油系统所产生的故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关键词: 滑油系统;故障分析: 预防措施l 滑油系统概

2、述1. 1 滑油系统的功用滑油系统的功用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将足够数量的清洁滑油输送到发动机各转动机件的磨损,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和杂物。1. 2 滑油系统的组成新型发动机的滑油系统是独立的单回路循环开闭式系统,共分为四个子系统: 供油系统、回油系统、通气系统和支点增压系统e1. 2. 1供油系统供油系统的功用是向发动机各运动摩擦部件输送一定压力的滑油。它由齿轮式增压泵、调压活门、燃滑油热空缺器、油滤、安全活门、加力燃滑油热交换器、喷嘴单向活门组成。从原理图可以看供油路线有两条, 供涡轮起动机直接从油箱供油,而另一条经过增压过滤、安全处理后进入发动机。当发动机在接通加力时,为防止滑油超温,

3、转换活门将滑油倒入加力滑油燃油热交换器进一步冷却.提高了散热效果。1.2.2 回油系统回油系统的功用是将发动机轴承、发动机附件机匣、外置机匣润滑过的滑油抽回滑油箱,便于滑油的再次循环使用,它由齿轮式回油泵、王在向活门、金属屑信号器、滑油箱、带活门的磁塞、活门组合、辅助滑油集油门箱组成。1.2.3 通气系统通气系统的功用是消除发动机工作时,滑油系统内多余的油气,它主要有保险活门、单向活门、离心通风气组成。自滑油通气系统原理因可以看出.离心通风气起了主要作用,作用之一是分离滑油蒸汽, 将气排除系统之外,而滑油流回滑油箱,减了滑油消耗量, 作用之二是使滑油系统回气压随高度增加而缓慢减小,避免了高空飞

4、行时油泵进口过低气压产生气塞,影响滑油系统的高空性能。在8000 米以下,离心通风气上的气压活门打开,滑油系统与大气相通,此时为开式系统, 在8000 米以上,则为闭式系统。1. 2.4 支点增压系统支点增压系统的功用是为发动机轴承空气;当油装置提供气源,高压压气机第七级气源增压空气转换活门和转换活门工信号器、导管组成。从外涵道或者高压压气机第七级的来气,一小部分直接对低压压气机后轴承前滑油腔提供挡油空气,另一部分空气进入低压转子轴的内腔。1. 3 滑油系统主要数据1.3. 1 滑油牌号( 俄制)主滑油牌号M - 10备用滑油牌号BHHH , HI - 50 - 1 -41. 3. 2 滑油加

5、油量及消耗量加油量: 13 :1: I L 飞行前最低允许值12L :消耗量:0.6 L/ h 。1. 3.3 滑油压力高压转子转速小于等于85% 时. PM = 1.2.5k/cm同下高压转子转速 85 % 时, PM= 2.53. 2kgfcm平方1.3.4 滑油告警温度发动机工作时, 回油系统告警温度是(2 土)2 滑油系统故障预防滑油系统故障影响很大,轻则影响飞机的出勤率, 重则影响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因此提高滑油系统的使用性能变得尤为重要。搞好滑油系统故障的预防就能提高维修效率、争取时间、节约经费。在日常的维护中,我们应严格按操作规程的要求去做,按标准添加滑油,添加过程中, 一定要注

6、意清洁,防杂物进入滑油, 检查滑油量时,一定要纤维抹布擦油量尺。我们还要按规定定时检查滑油量和取样( 飞机停30 分钟内取样) 检测. 如有不符规定,要立即分析原因,并解除故障。在更换发动机我们更应该做好预防工你,因为新的发动机进行过翻修.许多部件还没有进行磨合,也可能存在金属杂质。我们的预防方法是:开慢车两分钟, 放掉滑油。放油点包括:飞机外置匣左右各一个点、滑油箱放油口、滑油滤放油口、发动机附件机匣放油点、辅助滑油集油箱放油口。如此循环放三次滑油后,再进行试:试车后30 分钟内取样检测金属屑含量,并清洗滑油滤、磁塞。更换飞机外置机匣肘,先将油封放干净,再安装飞机外置机匣,先冷转发动机,检查

7、滑油量是否符合标准。试车后,必须将滑油全部放掉, 添加新的滑油。3 滑油系统故障分析据不完全统计,该型飞故障的百分之六十是滑油系统故障。因此, 了解和分析滑油系统故障将有助于维护人员更快、更好地排除故障,保证飞机的出勤率,提高战斗力。滑油系统主要故障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有:3. 1 滑油金属过多故障现象:试车飞行时通用信号盖在出现减小转速信号,检查3KPAII 记录带有 CTPABMAC贝E 信号,地面检查滑油滤和磁寨上有大量金属屑:发动机每25 小时或视情况检查时,滑油光谱分析仪检测 发现滑油中镁、铁、铜、钛四重金属含量部分或全部超过正常值。原因分析:由于发动机工作时轴承、齿轮及附件传动机构

8、等高速运转,随着时间的增长,必然或造成机件的磨损,因此滑油中会出现一定量的金属元素。如果正常磨损部件, 则金属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 已由俄方提供) ,否则属于不正常磨损,则必须根据含量查找原因。铁过量可能磨损部件是主轴承涨 圈、主轴承滚珠、滚棒、内外钢套、涡轮轴、滑油泵、滑油泵齿轮、附件传动装置齿轮。续过量可能磨损的部件是发动机附件机匣、飞机外置机匣、水污染. 铜边量可能磨损的件是主轴承保护架、滤网、离合器保持架,附件传动装置保持架。铁过量可能磨损的部件是钛合金轴承、轴承套。排除方法:当发现滑油系统有金属屑时.必须进行如下检查:( 1 ) 检查滑油滤、金属屑传感器和磁塞有无金属屑, 金属屑是磁

9、性还是非碰性;如果为较大的磁性金属屑应立即停止使用发动机: 如果为非磁性,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2 ) 放出滑油, 化验金属屑含量。如果铁铜超标, 用tll1- 1检查发动机轴承是否有故障信号,如有故障信号,则 发动机停用:若无故障信号.更换滑油,并用新滑油对滑油系统清洗1-2次,试车小时,取样检验,如果超标,则发动机停用:若正常, 则监控使用, 一是5 小时化验一次滑油金属含量,直到50 小时。二是监控每个起落发动机振动值有无变化。3 . 2 滑油量消耗大故隐现象: 根据规定,该型发动机的正常滑油耗量应为不大于O.6 L1h . 超过此量则认为消耗量过大。原因分析:长期停放的飞机滑油量下降超

10、过2L 则可能是附件内的密封装置损坏,只是滑油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系统内部,引起滑油下降多。下回油泵效率不高或损坏,不断对滑油抽回加油泵,也是滑油量下降多的原因之一。滑油箱盖、油滤盖、磁塞等安装不正确、不到位或其他装置损坏也可能造成滑油系统漏油。滑油加注过多,一方面造成滑油循环不足、滑油温度过高,滑油箱压力增大,安全活门露出,另一方面造成油气分离不及时,产生虹吸现象, 大量滑油排出。排除方法:首先进行认真检查.看外都有无漏油部件或附件, 如有故障及时排除。还可利用发动机地面检验操纵台和通气腔压力传感器.检查回油系统通气活门弹簧有无卡滞,依据发动机技术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方法排除。3. 3 滑油漏油故障

11、现象:在发动机试车或飞行后检查时,发现从进气道或加力燃烧室、机匣底部等部位大量漏滑油,滑油箱内部无滑油,油量不足或油量过多。原因分析:( ) 轴承座内的滑油泵效率低, 不能从滑油腔抽走滑油, 致使滑油腔内滑油过多,滑油从后轴承座的滑油腔沿封严蓖齿渗入加力燃烧室,造成滑油大量集聚或泄露(2) 下回油泵效率低,不能从中介机匣轴承座的滑油腔、后轴承座滑油腔和副油箱抽走滑油,致使后轴承座的滑油过多。另下回油泵输入轴折断,会造成集油箱余油过多。( 3 ) 滑油系统加油量过多,使发动机工作时, 原来集聚在滑油系统内的滑油被捕回油箱,滑油箱滑油过多而造成大量漏油排除方法:从滑油集油箱放滑油24 小时,放出的

12、滑油不应大于升,否则说明下回油泵故障, 应拆下并更换下回油泵。若加力燃烧室大量集油,则应对后输承座检查、维修。若进气道有大量滑油流出, 也可能有前轴承座密封装置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3.4 滑油压力不符合规定故障现象:试车时,地面检验操纵台显示滑油压力不符合规定或飞机处理系统诊断出发动机滑油压力不符合规定值。原因分析:( 1 ) 滑油量不符合规定。( 2 ) 飞参校正出现偏差。(3) 滑油压力调节出现偏差。( 4 ) KPA 监控系统出现偏差。排除方法: 首先查看滑油量是否符合规定,如有问题及时更正,若没有问题,机械人员重新校正KPA 监控系统,若无故障,则需察看飞机滑油压力曲线,判明滑油压力是否平稳和压力值大小。若确实无故障,则需要调整滑油附件的调整螺钉。4 结束语采用正确的方法预防故障产生,能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故障产生后能通过正确的分析得出故障产生的机理,从而迅速排除故障, 将故障损失降到最低, 对增强该型飞机的战头有力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