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管理.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4143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溉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灌溉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灌溉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灌溉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管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灌溉管理第一节 运行管理与维护一、 首部枢纽的运行管理与维护(一) 渠首工程的观测对渠首工程应进行全面的观测,对存在相互关系的项目应配合进行,观测工作应保持系统性和连续性,按照规定的项目、测次和时间进行;掌握特征测值和有代表性的测值,研究工程或设备运转情况是否正常,了解工程重要部位和薄弱部位的变化情况;观测成果要真实、准确,精度要符合规定,不得任意修改、补差观测值;对观测成果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并定期做好观测资料的整编工作。(二) 首部枢纽的养护1. 土工建筑物的养护土工建筑物表面有雨淋沟、浪窝坍陷时,应及时进行修补;发生渗漏、管涌现象时,要在上游堵截渗漏,下游反滤导渗;发生裂缝、滑坡

2、,应采取开挖回填或灌浆方法处理;对土堤、土坝等,应定期锥探检查有无蚁穴、兽洞等隐患,并采取灌浆或开挖回填等方法处理;在土堤、土坝背水坡,应铺植草皮,防止雨水冲刷。2. 圬工建筑物的养护浆砌石护坡如有塌陷、隆起,应重新翻砌;无垫层或垫层失效的应补设和整修;遇有勾缝脱落或开裂,应洗净后重新勾缝;浆砌石岸墙有倾覆或滑动迹象时,可采取降低墙后填土高度或增加拉撑等办法处理;干砌石护坡、护底,如有塌陷、隆起、错动等,应予整修;如石块重量不足时,应予更换或灌水泥砂浆。3. 混凝土建筑物的养护对混凝土建筑物应定期清除苔藓、蚧贝等附着生物;混凝土表面有脱壳、剥落、蜂窝、麻面、冲刷损坏时,可采取水泥砂浆、环氧砂浆

3、混凝土、喷浆等措施进行修补;对于不影响结构强度的裂缝,可采用灌水泥浆、表面涂环氧砂浆的方法处理;对影响结构强度的应力裂缝和贯通裂缝,应采用凿开锚筋回填混凝土、钻孔铺筋灌浆等方法补强;对于建筑物本身的渗漏,应尽量在迎水面封堵,既阻止渗漏,又防止建筑物本身的侵蚀,而且有利于建筑物的稳定;当迎水面封堵有困难,且渗漏水不影响工程结构稳定时,也可在背水面封堵;对于接缝渗漏或绕坝渗漏,应尽量采取封堵措施,以减少水量损失,防止渗漏增大。4. 闸门的养护闸门、滚轮、吊耳、弧门支铰等活动部件应定期清洗,经常加油润滑;闸门门叶如发生变形、杆件变曲或断裂、焊缝开裂、铆钉或螺栓松动及脱落等,都应立即恢复或补强;部件和

4、止水设备损坏的应及时修理或更换;钢丝网水泥闸门,应经常清理表面污垢及苔藓等水生物;如有保护层剥落、脱壳、露筋、漏网、裂缝、渗水等现象,应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5. 启闭机的养护各传动部件如滚动轴承、联轴器、变速箱、变速齿轮、涡轮、蜗杆、轴与轴瓦、油(水)泵、阀门及管道等,必须加强润滑或其他防护工作,以减少部件的磨损和保证传动部位的正常运行;制动器(刹车)要求动作灵活,制动准确。如发现闸门自动沉降,应立即对制动器进行彻底检查修理;悬吊装置的钢丝绳、链条、拉杆、螺杆、齿杆、活塞杆等构件,要防止松动变形、锈蚀、断丝,并经常涂油润滑防锈;电源、电气线路、机电设备、动力设施各类仪表和集控装置等

5、,均应经常养护,定期检修,使其运用灵活,准确有效,安全可靠。(三) 泵站的运行与维护水泵运行前应检查,机组转子的转动是否灵活,叶轮旋转时是否有磨阻的声音;各轴承中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干净,用机油润滑的轴承,油位应正常,用黄油润滑的轴承,油量应占轴承室体积的50%70%;填料压盖螺栓松紧是否合适,填料函内的盘根是否应化变质,引入填料函内的润滑水封管路有无堵塞;水泵和动力机的地脚螺丝以及其他各部件螺丝是否松动;进水池内是否有漂浮物,吸水管口有无杂物阻塞,拦污栅是否完整;出水拍门与出水闸阀关闭应严密,并灵活可靠。水泵在运行中的保养包括:(1) 皮带的保养。运行中传动皮带不要过松或过紧,过松要跳动和打滑

6、,增加磨损,降低效率;过紧轴承要发热。一组三角皮带中不能有松紧不匀的现象。要注意清洁,防止油污,妥善保养。(2) 机组和管路的保养。运行中要保持清洁,灌排结束,要防空柴油机、水泵、水管内的存水,防锈防冻。油油漆剥落的要进行补油漆。对机组各部件进行养护,通过全面检查,提出修理要求,进行修理。(3) 注意安全。要有安全防护设施。禁止对正在运转的水泵进行校正和修理,禁止在转动着的部件上或有压力的管路上拧紧螺栓,运行值班人员应经常保持抽水机站内外的清洁卫生。(四) 喷、微灌首部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调压罐运行前应进行检查,要求传感器电接点压力表等自控一起完好,线路正常,压力预置值正确;控制阀门启闭灵活,

7、安全阀、排气阀动作可靠;充气装置完好。运行中必须经常观察罐体各部位,不得有泄气、漏水现象。施肥装置运行前应进行检查,要求各部件连接牢固,承压部位密封;压力表灵敏,阀门启闭灵活,接口位置正确;应按需要量投肥,并按使用说明进行施肥作业;施肥后必须利用清水将系统内的肥液冲洗干净。过滤器运行前应进行检查,要求各部件齐全、紧固,仪表灵敏,阀门启闭灵活;开泵后排净空气,检查过滤器,若有漏水现象应及时处理;对于旋流水沙分离器,在运行期间应定时进行冲洗排污;对于筛网、砂、叠片式过滤器,当前后压力表压差接近最大允许值时,必须冲洗排污;对于筛网和叠片式过滤器,如冲洗后压差仍接近最大允许值,应取出过滤元件进行人工清

8、洗;对于砂过滤器,反冲洗时应避免滤砂冲出罐外,必要适应及时补充滤砂。冬季灌水后,露天设置的调压罐应泄空;灌溉季节后,应对调压罐的自控仪器、控制闸阀、控制线路、充气装置等进行全面检修和养护;应定期对调压罐的内外表面进行防锈处理。每次施肥后,应对施肥装置各部件进行保养,并检查进、出水口接头的连接和密封情况;灌溉季节后,应对施肥装置各部件进行全面检修,清洗污垢,更换损坏和被腐蚀的零部件,并对易蚀部件和部位进行处理。灌溉季节后,应对旋流水沙分离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彻底清除积沙,对进、出口和贮砂罐等进行检查,修复损坏部位;使用晒网过滤器时,每次灌水后应取出过滤元件进行清洗,并更换已损坏的部件;灌溉季节后,

9、应及时取出过滤元件进行彻底清洗,并对各部件进行全面养护,更换已损坏的零部件。使用砂过滤器时,应及时检查各连接部件是否松动,密封性能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随时处理;灌溉季节后,应进行全面检查,若滤砂结块或污物较多,应彻底清洗滤砂,必要时补充新砂。二、 渠道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一) 渠系的检查1. 经常性检查经常性检查包括平时检查和汛期检查。平常性检查着重检查干、支渠渠道险工、险段和渠堤上有无雨淋沟、浪窝、洞穴、裂缝、滑坡、塌岸淤积、杂草生长等现象。汛期检查主要检查物资及工程等方面的准备落实情况及其措施。2. 临时性检查临时性检查主要包括大雨中、台风后和地震后的检查。着重检查有无沉陷、裂缝、崩塌及

10、渗漏等情况。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包括汛前汛后封冻前解冻后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如发现隐患和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解决。对北方地区有冬灌任务的渠道,应注意检查冰凌冻害对渠道的损坏情况。4. 渠道过水期间检查渠道过水期间应检查观测各渠段流态,有否阻水、冲刷淤积和渗漏损坏等现象,有无较大漂浮物冲击渠坡及风浪影响,渠顶超高是否足够以及检查有无任意开口防水或排污等。(二) 渠道管理运用的一般要求经常清理渠道内的垃圾物,清除杂草等,保证渠道正常行水。禁止在渠道上垦殖、铲草及滥伐护渠林;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取土、挖沙、建坟。渠道旁山坡上的截流沟或泄水沟要经常清理,防止淤塞,尽量减少山洪或客水进渠,造成渠

11、堤漫溢决口、冲刷淤积。不得在排水沟内设障堵截,影响排水。对渠道局部冲刷破坏之处,要及时修复,必要时可采取砌石、土工编织袋防冲等措施。(三) 渠道管理运用的一般原则渠道的管理运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水位控制为了保证输水安全,避免漫堤决口事故,渠道水位距戗道和堤顶的超高,应有明确的规定,应不小于规定的数值。对风力较大、水面较宽的渠道,超高值中还应计入波浪的高度。2. 流速控制渠道中的流速过大或过小,将会发生冲刷或淤积,影响正常输水。所以,管理运用时,必须控制流速。总的要求是渠道最大流速不应超过开始冲刷渠床流速的90%;最小流速不应小于落淤流速(一般不小于0.20.3m/s)。引用清水时,

12、流速可降低至0.2 m/s。当渠道的流速不易控制,对易受冲刷部分应积极采取防冲措施,对渠道易淤部位,注意经常清淤,必要时可根据地形条件,采取裁弯取直,调整纵坡,或增建排沙闸、沉砂池等措施,减少渠道的淤积。3. 流量控制渠道过水流量一般不应超过正常设计流量,如如遇特殊用水要求时,可以适当加大流量,但是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有滑坡危险或冬季防水的渠道更要特别注意,每次改变流量最好不超过10%20%,浑水淤灌的渠道,可以适当加大。(四) 灌溉渠道整修养护1. 防淤在渠道枢纽设置防沙、排沙等工程措施,带冲刷闸的沉沙槽,槽内设分水墙、导沙坎,构成一套较强的冲沙设备,按照操作规程,启闭冲刷闸和进水闸,合理运

13、用,防止底沙进渠。在进水闸相距不远处,利用天然地形设置排沙闸,将沉积在渠首干渠段内的大颗粒泥沙定时冲走,泄入河道或沟道。在无坝引水时,在进水闸前一定距离的河床上设置拦沙底坎,其高度应为河道中一般水流深度的1/31/4,底坎与水流方向应成20。30。的角度,底坎长度,应以河道流向及进水闸设计而定。其他防止泥沙进渠的工程设施如导流装置、沉砂池、导流丁坝、隔水沙门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在管理运用上,防止客水挟沙入渠,傍山渠道经过村庄、道路一般有交叉建筑物或截洪沟槽等。为了减少入渠的泥沙量,应尽可能地减少计划外的引水量,严格实行计划用水,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以减少渠首引水

14、量,从而减少进渠的泥沙量。在河水含沙量小时,加大引水量;在河水含沙量大时,把引水量减到最低限度,甚至停止用水。2. 防冲渠道冲刷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如下。(1) 渠道土质或施工质量问题。渠道土质不好,施工质量差,又未采取砌护措施,引起大范围的冲刷。可采取夯实渠堤,对弯道及填方渠段,用粘土、土工编织袋或块石砌护,以防止冲刷。(2) 渠道设计问题。渠道设计流速和渠床土壤允许流速不相称,即通过渠道的实际流速,超过了土壤的抗冲流速,造成冲刷塌岸。可采取增建跌水、陡坡、潜堰、砌石护坡护底等办法,调整渠道纵坡,减缓流速,使渠道实际流速与土壤抗冲流速相适应,达到不冲的目的。(3) 渠道建筑物进出口砌护长度不够,

15、造成下游堤岸冲塌,渠底冲深,这是灌区较普遍的现象。改善的办法是增设或改善消力设施,加长下游护砌段,上、下游护坡及渠堤衔接处要夯实,以防淘刷。(4) 风浪冲击、水面宽、水深大的渠道,如遇大风,往往会掀起很大的风浪,冲击渠岸。其处理办法是两岸植树,减低风速,防止水流的直接冲刷。最好是用块石或混凝土护坡,超过风浪高度。(5) 渠道弯曲过急,水流不顺。渠道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倍水面宽度,否则将会造成凹岸冲刷。根治办法是:如地形条件许可裁弯取直,则适当加大弯曲半径,使水流平缓顺直;或在冲刷段用土工编织袋装土、干砌片石、浆砌块石、混凝土等办法护堤,则效果更好。(6) 管理运用不善。渠道流量猛增猛减,流冰或其

16、他漂浮物撞击渠坡,在渠道上打土堰截水、堵水等,造成局部地段的冲刷塌岸,必须严加制止,拆除堵截物,清除流水漂浮物,避免渠道流量猛增猛减。(五) 渠系建筑物的管理维护渠系上主要建筑物有渡槽、倒虹吸、跌水、涵洞、涵管、陡坡、桥梁、各种闸及量水设备等。各主要建筑物应备有一定的照明设备,行水期和防汛期均有专人管理。对主要建筑物应建立检查制度及操作规程,随时进行观察,并认真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配水枢纽的边墙、闸门上、大渡槽、大倒虹吸的入口处,必须标出最高水位,放水时严禁超过最高水位。对于特设量水设备,要经常检查水标尺的位置与高程,如有错位、变动的,应及时修复。经常注意检查量水设备上、下游冲刷或淤

17、积情况,如有淤积或冲刷,要及时处理,尽量恢复原来水流状态,以保持其精确度。定期检查边墙、翼墙、底板等部位有无淘空、冲刷、沉陷、错位等状况。有钢、木构件的量水设备,应注意各构件连接部位有无松动、扭曲、错位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并要定期用涂料防腐、防锈,以延长使用年限。三、 管道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一) 管道系统运行的初始运用管道系统在初次投入使用或每年初始运用时,应全面检查、试水或冲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道畅通,无污物杂质堵塞和泥沙淤淀。(2) 各类闸门、闸阀及安全保护装置启闭灵活,动作自如。(3) 管道系统无渗水漏水现象,给水栓或出口以及暴露在地面的连接管道完整无损。(4) 量

18、测仪表或装置清晰,方便测读,指示灵敏。(二) 管道系统的运行特点管道灌溉比渠道灌溉输水的速度快,技术要求高,计划性强。在管道系统放水或停水时,常会产生涌浪和水击,很易发生管道爆裂。为防止水击产生、保护管道安全运行,严禁先开机或先打开进水阀门再打开出水口(给水栓)。冲水水流速度不宜过高,冲水时间不宜过短。日常运行时,严禁突然关闭闸门、闸阀和给水栓出水口。灌水结束、管道停止运行时,应先停机或先缓慢关闭进水闸门、闸阀,然后再缓慢关闭给水栓出水口。有多个出水口停止运行时,应自下而上逐渐关闭给水栓。有多条管道停止运行时,也应自下而上逐渐关闭闸门或闸阀,并同时借助进(排)气阀、安全阀或逆止阀向管道内补气。

19、在输水、灌水阶段,应经常测定各级管道的水压,以便了解管网系统的工作情况和水压变化动态,确定管网规划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期间有无可能发生水压超过管道管材的承受能力,并采取措施,多开出水口或改变轮灌方式等降低水压;有无可能因水压过低或招致产生负压现象等。管道测压主要使用压力表,压力过小时可使用U形冲水玻璃管。压力表的安装位置应视需要而定,一般应在各进水闸门、闸阀处(下游端)安设测压管嘴。为准确计量管道的输水流量和总量、灌水流量和总量,必须定时对各级管道和出水口或给水栓进行量水。(三) 管道、管件、建筑物和附属设备的维护硬质塑料管材质硬脆,易老化,运行适应注意接口和局部管段有无漏水,若发现漏水,可采用

20、专用粘结剂堵漏;若管道有纵裂缝漏水,则需要更换新管道。水泥制品管的预制管接口处易漏水,发现漏水可采用砂浆或混凝土包裹加固,或灌注环氧树脂砂浆等;现浇管多因施工质量不佳或地面不均匀沉陷以及过大的热胀冷缩等原因,往往造成管道局部裂缝而漏水,处理方法,一是用砂浆或混凝土加固,二是用高标号水泥膏堵漏,裂缝过长过大,漏水严重者可用预制管更换。石棉水泥管、灰土管,质脆,不耐碰撞和冲击,故应有足够的埋设深度,通常管顶距地面至少0.6m;石棉水泥管和灰土管漏水处理方法同前。给水栓闸门闸阀等多为金属结构,要防止生锈和锈蚀;在灌水前后应注抹机油,以保证使用灵活,便于开关,每年需涂防锈漆两次,预防锈蚀。放水池和分水

21、池起防冲、分水和保护出水口及给水栓的作用,若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水池外壁应涂红色白色涂料,以引人注目,防止碰坏。安全保护装置、因取水枢纽建筑物及设备均应经常检查维修,以保证管道系统安全、可靠、有效地运行。四、 田间灌溉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田间灌溉设备一般包括喷灌设备、微灌设备及移动软管设备。(一) 喷灌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喷灌机运行前应对其组成部分进行检查,要求喷头连接牢固,流道畅通,转动灵活,换向可靠,弹簧松紧适度,零件齐全;管件完好齐全,控制闸阀及安全保护设备启闭自如,动作灵活,止水橡胶质地柔软,具有弹性;量测仪表盘面清晰,指针灵敏。平移式喷灌机导向触杆及其微动开关的动作必须灵敏可靠。利用

22、钢索导向时,导向钢索应绷紧牢固,停车桩应完好无损,连接件牢固,电缆线无破损,传感部件动作灵活。喷灌设备喷洒开始时,应缓慢开启放水阀逐个启动喷头,并逐步调整压力至喷头压力额定值,严禁同时启动所有喷头。停止喷洒时,应逐个缓慢关闭放水阀,不得同时关闭所有喷头。(二) 微灌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微灌系统灌水前应对灌水器及其连接进行检查和补换。灌水时应认真查看,对堵塞和损坏的灌水器应及时处理和更换;必要时应打开毛管尾端放水冲洗。微灌系统运行期间应预防灌水器堵塞,经常检查灌水器的工作状况并测定流量,检测水质,定期进行水质化验分析。用氯处理方法预防和处理灌水器堵塞时,防止细菌和藻类生长,用含氯浓度为12ppm

23、的水连续进行处理;处理已经生长的细菌和藻类,用浓度为1020ppm的水冲洗管道,并使水留在系统中3060min;控制微生物粘液生长,用浓度1020ppm的水进行间隙处理;处理灌水器堵塞,用50ppm的水冲洗,并关闭整个系统,使水流在系统中停留24h。防止水中可溶性物质在灌水器中沉淀及系统中微生物生长,可采用酸处理法,宜选用磷酸、盐酸或硫酸对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中,pH值应为35。对微灌系统进行化学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防止污染水源或对人畜造成危害,严禁将水直接倒入酸中。(三) 移动软管的管理与维护移动软管灌溉最末一级管道都直接配水到田间,根据其连接方法和输配水方式不同,

24、其运用方式有,软管与水泵出水口直接连接,配水到田间;软管与管道系统上的给水栓连接,配水到田间;软管与管道系统上的给水栓连接,作为末级输水管以代替田间输水沟向畦、沟输水灌溉;软管与水泵出水管口直接连接,作为一级管道直接向畦、沟输水灌溉。移动软管管壁薄,很容易损坏,故运用时应注意。使用前,要认真检查软管的质量,并铺管路线平整好,以防草木、作物茬或石块等尖状物扎破软管。使用时,软管要铺放平顺,严禁拖拉,以防破裂。软管输灌水需跨沟壕时,要用架托方法保护;跨路时应挖小沟或垫土保护;转弯时要缓慢,切忌拐90。直角弯。用塑料软管冬灌和春灌时要注意防冻。白天气温若低于5时应停止使用。此外,冬季保藏时应注意防鼠咬。软管在使用中易损坏,应及时修补。维修方法是:若管壁有小孔或裂缝漏水,可使用塑料薄膜贴补;若管壁有小孔眼漏水,可用专用粘合剂修补;若管壁破裂过于严重,可从破裂漏水处剪断软管,然后顺水流方向再把软管两端套接起来(即套袖法),或剪一段管径相同、长约0.5m的软管套在破裂漏水部位,充水后用细绳绑紧(即用管补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