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过程管理规范01 OK.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4999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过程管理规范01 OK.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焊接过程管理规范01 OK.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焊接过程管理规范01 OK.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焊接过程管理规范01 OK.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过程管理规范01 OK.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修改状态:0 南通迪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NTDS/ZD-0101-2011南通迪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焊 接 工 艺 作 业 指 导 书(依据TSG Z0004-2007 编制)文件编号:NTDS/ZD-01-2011 第一版编制: 2011年 01 月 18 日审核: 2011年 01 月 18 日批准: 2011年 01 月 20 日发布日期: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执行日期: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南通迪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修改状态:0 南通迪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NTDS/ZD-0102-2011焊接过程管理规范目录目录 11.焊接工艺 32.焊接工艺评定规则 63.焊接检验规定 104.焊条使用

2、管理制度145.焊接人员管理15焊接工艺 1、焊接准备1.1 焊接坡口的选择应焊缝金属填充量少,避免产生缺陷,减少残余焊接变形和应力,有利于操作等。1.2 坡口置备时对碳素钢和bMpa的碳锰低合金钢,可采用冷、热加工方法;b540Mpa的碳锰低合金钢、铬钼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应采用冷加工,若采用热加工则应采用冷加工方法去除表面层。1.3 焊接坡口应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尺寸符合图样规定。1.4 坡口表面及两侧应将水、锈、油污、积渣和其他有害杂质清除干净。1.5 奥氏体高合金钢坡口两侧应刷防溅剂,防止飞溅粘附母材上。1.6 焊条、焊剂按规定烘干、保温,焊丝需除油、锈:保护气体应干燥。

3、1.7 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拘束度、焊接方法和焊接环境等综合因素确定预热与否及其预热温度。1.8 采用局部预热时,应防止局部应力过大,预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1.9 焊接设备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可靠,仪表应定期校验。1.10 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1.11 避免强行组装。2、焊接要求2.1 焊接环境的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其他焊接方法大于10m/s,相对湿度大于90%;雨、雪环境;焊件温度低于-20时应采取措施,否则禁焊。2.2 当焊件温度为0-20时,应在施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2.3 禁止

4、在非焊接部位引弧。2.4 电弧擦伤处的弧坑须补焊并打磨。2.5 双面焊需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底的焊缝金属,对于自动焊,经试验确认能保证焊透,可以不做清根处理。2.6 层间温度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当预热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2.7 每条焊缝尽可能一次焊完,当中断焊接时,对冷裂纹敏感的焊件应及时采取后热、缓冷等措施,重新施焊时,需按规定进行预热。2.8 采用锤击改善焊接质量时,第一层及盖面层焊缝不应锤击。3、焊接热处理3.1 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拘束度、产品使用条件和有关标准、综合确定是否需进行焊后热处理.3.2 焊后热处理应在补焊后及压力试验前进行.3.3 应尽可

5、能整体热处理,当分段热处理时,焊缝加热重叠部分长度至少为1500mm,加热区以外部分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有害的温度梯度.3.4 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3.5 焊件升温至400以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0/h,且不得超过200/h,最小可为50/h.3.6 焊件升温期间,加热区内任意长度5000 mm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3.7 焊件保温期间,加热泪盈眶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差不宜大于65.3.8 焊件温度高于400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h, 且不得超过260/h, 最小可为50/h.3.9 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出炉后应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4、焊缝返修4.

6、1 对需焊接返修的缺陷应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按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编制返修工艺.4.2 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4.3 返修前将缺陷彻底清除干净.4.4 如需预热,预热温度较原焊缝适当提高.4.5 返修焊缝性能、质量与原焊缝相同。4.6 要求热处理的焊件,如在热处理后返修补焊时,必须重作热处理。5、焊接检验5.1 焊前检验包括有:母材,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仪表,工艺装备;焊接坡口,接头装配及清理;焊工资格,焊接工艺文件。5.2 焊接过程中检验包括有:焊接参数,执行工艺情况,执行技术标准及图样规定情况。5.3 焊后检验包括有:施焊记录,焊缝外观及尺寸等。6 相关记录:6.1

7、焊接工艺卡 NTDS/ZD-0101(01)-2011 焊 接 工 艺 卡编号:NTDS/ZD-0101(01)-2011 单位名称焊接名称卡号编号接头搭接形式技术要求1、焊缝均用手工电弧焊。2、焊缝平整,焊缝基本均匀,无焊瘤,凹坑等。3、焊角分布对称,大小均匀。4、焊角尺寸偏差为0+1mm。焊接位置焊机型号焊 条焊接电流焊接的层数其 它型 号规 格导轨撑架与码托BX3-300结4223.2mm80-140A/搁机梁的固定BX3-300结4223.2mm80-140A/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16焊接工艺评定规则 焊接工艺评定是通过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或其他性能的试验,证

8、实焊接工艺规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的一种程序。每家承包商或制造焊接结构的企业都要按国家有关标准、监督规程或国际通用的法规,如ASME锅炉与压力容器法规第九卷和AWSD1。1钢结构焊接法规,自行组织并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任何承包商和制造厂不能将焊接工艺评定的关键工作,如焊接工艺规程设计书的编制、评定试板的焊接等委托另一个单位完成。但如果本企业因设备或检测手段不完备,可将试件的下料和坡口加工、试板的无损检验、试板取样及加工、力学性能试验及其他性能的检验等委托其他单位完成,但承包商或制造厂仍应对整个工艺评定工作及试验结果负全部责任。焊接工艺评定是从焊接工艺角度确保锅炉和压力容器等设备制造质量的重要措施

9、。它是按照所拟定的焊接工艺(包括焊前准备,焊接材料、设备、方法、顺序,操作的最佳选择以及焊后热处理等),根据标准所规定的焊接试件、检验试样评定焊接接头是否具备所要求的性能。经过焊接工艺评定,提出“焊接工艺报告”,并给合实践经验制订“焊接工艺规程”,作为焊接生产的依据。1、焊接工艺评定的标准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是企业重要的质量保证活动,必须规范化进行。我国已制订了多种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这些标准基本上都是按照美国ASME锅炉与压力容器法规第九卷焊接与钎焊评定编制的,具体见下面国内外锅炉与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与规范:JB4420-1989 锅炉焊接工艺评定JB/T6963-1993 钢制件熔化焊接工

10、艺评定ISO TC11 压力容器BS4870-1981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法2、焊接工艺评定条件和规则在材料选定的设计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焊接性试验(如焊接裂纹试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脆性转变温度试验等),这是焊接工艺评定的前提和基础。2.1 设备和仪器要求焊接工艺评定所选用的设备和检测仪器以及辅助机械均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标定。钢材与所用焊接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焊接技术人员施焊和进行热处理,不能由外单位人员操作或在外单位进行工艺评定。2.2 焊缝形式焊缝工艺评定的焊缝形式包括对接焊缝、角焊缝、堆焊层和螺柱焊缝四类。2.2.1 用对接焊缝接头形式可以评定对接

11、焊缝焊接工艺与角缝焊接工艺。2.2.2 坡口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同样适用于角焊缝。2.2.3评定组合焊缝(角焊缝+对接焊缝)焊接工艺时,根据焊件焊透情况决定采用何种试件形式进行评定。2.2.4 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材的对接焊缝;板材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与板的角焊缝。反之也可。2.3 评定因素在焊接工艺评定时,将焊接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外加因素和次要因素。当任何一项重要因素变更时,都需重新评定焊接工艺;当增加或变更任何一项外加因素时,则按增加或变更的外加因素增焊冲击韧性试件进行试验;当次要因素变更时,不必重 新评定焊接工艺,仅需重编焊接工艺

12、指导书。2.4 接工艺评定方法焊接工艺评定时,均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具体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如图2.4-1所示。3、评定试板的焊接与检验3.1 评定试板的焊接试板的焊接由考试合格的熟练焊工按焊接工艺规程设计的各种焊接参数焊接。试板焊接过程中要监控并记录焊接参数的实测数据。次要焊接参数一般可不作记录,如负责工艺评定试验的工程师认为有必要,也可记录试板焊接过程中各参数的实际使用范围,供编制正式焊接工艺规程时参考。如试板要求作焊后热处理,则要记录热处理过程中试板的实际温度和保温时间。如热处理设备自动温度记录仪,也可利用打印机记录纸的复印件。图2.4-1焊接工艺评定程序3.2 评定试板的检验焊接工艺评定

13、试板原则上不作无损探伤,应作试板焊接后或焊后热处理之后直接取样。评定试板的检验项目按接头的类别规定如下:3.2.1 坡口对接接头。检验项目有拉伸和弯曲。如产品技术条件要求焊接接头作冲击韧度试验,则焊接工艺评定试板也要取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冲击试样。3.2.2 角接接头。角接接头原则上只作横剖面的宏观检查。3.2.3 电阻焊接头。电阻焊接头应作焊缝横剖面的宏观检查、剪切试验和剥离试验。3.2.4 螺头焊接头。螺头焊接头应作锤击或弯曲试验、扭转试验或拉伸试验以及螺柱接头横剖面的宏观金相检验。3.2.5 耐蚀堆焊层。耐蚀堆焊层应作表面着色控伤、弯曲试验和堆焊层的化学成分分析。3.2.6 耐磨堆焊层。耐

14、磨堆焊层应作表面着色控伤、硬度测定、耐磨堆焊层接头横剖面宏观金相检查以及堆焊层的化学成分分析。4、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完成上述所要求的试验项目,且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后,即可编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最重要的原则是如实记录,无论是试验条件和检验结果都必须是实测记录数据,并有相应的记录卡和试验报告等原始凭证。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一种必须由企业技术总负责人签字的重要质量保证文件,也是技术监督部门和用户代表审核企业质保能力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编写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如实填写,不得错填和涂改。报告必须经有关人员校对和审核。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可能由于接头某项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而失败。在这种

15、情况下,要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编制焊接工艺规程设计书,再重复进行上述程序,直至评定试验结果全部合格。一份完整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应记录评定试验时所使用的全部重要参数,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内容大体上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记录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条件,包括试板材料牌号、类别号、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接材料、保护气体、预热温度、焊后热处理制度、焊接能量参数;第二部分是记录各项检验结果,其中包括拉伸、弯曲、冲击、硬度、宏观金相、着色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等。-修改状态:0 南通迪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NTDS/ZD-0103-2011焊接检验规定1、目的 保证产品质量,防止焊接缺陷的产生,及时消除焊接缺陷,

16、杜绝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出现。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钢结构焊接过程的监督和焊接质量的检验。3、职责 焊接质量的检验由质检部负责。4、引用标准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 GXDT/P12-2009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一般要求5.1 从事重要焊接件的焊接检验工作的检验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专门上岗资格证书。5.2 焊接检验员应按施工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对焊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5.3 焊接检验员负责监督检查焊工资格证,禁止无证上岗。6、质量要求及验收规则焊接质量检验与验收分三个阶段,即焊前检验、焊接过程中的检验和焊后成品的检验。6.1 焊前检验焊前检验包括焊接设备完好程度、原

17、材料及焊接材料的检验,见表1。 表1 焊前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项目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原材料符合Q/ZLZB1001-2000按原材料检验规定焊条符合GB/T5117-1995药皮均匀无损,焊芯无锈焊丝符合GB/T8110粗细均匀覆层良好,焊芯无锈焊接设备 设备状况良好电流电压表定期校验6.2 焊接过程中的检验 主要包括焊接规范、焊接顺序、工装夹具状况及结构装配质量的检验。6.2.1 焊条、焊剂、药芯焊丝工艺烘干要求时必须按要求进行烘干。6.2.2 施焊时应按工艺规定操作,对关键、重要焊缝应填好施焊记录,并在规定位置作出工标识。6.2.3 工装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检修和校核,保证夹具有足够的

18、刚度、强度和准确度。6.2.4 焊缝允许返修的次数不超过两次,超过两次由工艺室制定返修方案由生产厂执行,返修次数最多不允许超过三次。6.3 焊后成品的检验6.3.1 焊缝质量检验项目见表2 表2 焊缝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关键焊缝重要焊缝一般焊缝焊缝外形尺寸全检全检抽检焊缝外部质量全检全检抽检焊缝内部质量抽检抽检不检6.3.2 焊缝外观检验规则6.3.2.1 碳素钢应在焊接完成后,工件冷却到环境温度下进行检验。低合金钢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检验。6.3.2.2 外观检验一般用目测,对有怀疑的缺陷如未熔合、裂纹等可以采用放大镜或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方法辅助判断。6.3.2.3 外形尺寸应用焊接检验尺

19、进行检验,检验的选点应具有代表性。6.3.2.4 焊缝的外观应均匀、平滑,不允许有未熔合、焊瘤、焊穿等缺陷。具体要求见表3。6.3.2.5 对接焊缝和角缝的外形尺寸要求见表4和表5。 表3 焊缝外观质量要求 (单位mm)外部缺陷名称关键焊缝重要焊缝一般焊缝备注裂纹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表面气孔不允许不允许每50mm焊缝长度内允许一个气孔,其直径d2.0表面夹渣不允许不允许每100mm内允许一处夹渣,其长度d4.0咬边不允许允许局部咬边深度0.5长度0.1L允许局部深度0.5长度0.2LL为焊缝长度未焊满或塌焊不允许深度0.5允许局部深度1.0焊角不对称 K1.5+0.15sK2+0.15sK2+0

20、.2s飞溅不允许不允许不易清除处允许少量表4 对接焊缝外形尺寸的允许值 (单位mm)项目接头型式关键焊缝重要焊缝一般焊缝焊缝余高h20200.5 2.00.5 2.00.5 3.50.5 3.00.5 3.00 3.5错边量 ee0.1且2e0.1且2e0.15且3表5 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值 (单位mm) 项目接头型式设计尺寸6设计尺寸6焊角尺寸k0 +1.50 +3.0焊缝余高h0 +1.50 +3.06.3.3 焊缝内在质量的检验 焊缝的等级由设计部门提出,未提出的视为一般焊缝。 起重机械类产品的关键焊缝和重要焊缝,由于结构形式的局限性不能进行探伤,可以采用过程控制的办法来保证焊接质量。过

21、程控制措施如下:6.3.3.1 对同类焊缝,采取与产品相同的焊接工艺制作试板并对试板进行100%的探伤达GB11345的级以上要求。6.3.3.2 焊接操作过程严格按焊接工艺执行。 注:关键焊缝(A)类: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及可靠性的焊缝重要焊缝(B)类:直接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焊缝一般焊缝(C)类:一般的结构焊缝6.3.4 焊接不合格品的处理依据:GXDT/P12-200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7、相关记录焊接质量检查记录表 NTDS/ZD-0803(01)-2011-修改状态:0 南通迪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NTDS/ZD-0104-2011焊接质量检查记录表编号:NTDS/ZD-0803(01

22、)-2011客户名称合同号生产工号台数序号状态项目规范及检验规则结果1焊接前检验焊条药皮均匀无损,焊蕊无锈焊接设备设备状况良好2焊接过程检验焊接电流控制工作电流80A140A焊接人员持证上岗3焊接后检验裂纹不允许表面气孔每50mm内允许一个气孔,其直径小于2mm表面夹渣每100mm内允许一处夹渣,其直径小于4mm咬边允许局部深度小于0.5mm,长度小于0.2L未焊满及塌焊允许局部深度小于1 mm焊角不对称k不于2+0.25 mm飞溅不易清除处允许少量。焊角尺寸03 mm焊缝余高03 mm检查结果:焊接人员检验人员日期焊条使用管理制度1、焊条的管理1.1 库存管理 进厂的焊条必须严格按材料的采购

23、及验收规范和国家标准进行验收,只有合格的焊条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存放时应按品种、规格及进货的先后次序分垛堆放,存放地方要保持通风、干噪,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要用木板垫高不小于300mm,并离墙距离不小于300mm 。搬运过程要轻拿轻放,防止包装损坏。1.2 生产中的管理 焊条在领用时认真核对牌号,分清规格,当焊条上有油漆着色或药皮上印有字时,要仔细核对,防止用错。不同牌号的焊条不能在同一炉中烘干,如果使用时间较长,最好用焊条保温筒,随用随取。2、焊条的使用2.1 焊条使用前应检查有无制造的质量合格证,凡无合格证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批抽查检验,合格的焊条方可使用。2.2 发现内部锈蚀或受潮严重

24、、药皮脱落的焊条,一般应予报废。2.3 焊条的烘干焊条使用前一般应按说明书规定的烘干温度进行烘干,现烘现用,使用时放在保温筒内。2.3.1 碱性低氢型焊条烘焙温度一般为300350,保温时间为3060分钟。2.3.2 酸性焊条要根据受潮情况,在70150上烘焙12小时。若贮存时间短包装完好,用于一般结构钢,在使用前也可不再烘焙。焊接人员管理管理部负责将焊接人员作为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管理,要点如下:1.1.1. 列入特种作业人员明细表,建立档案,存放焊接人员培训考核记录;1.1.2. 将焊接人员培训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做好首次和定期委外培训,取得岗位资格证书,确保有足够的持证焊接人员上岗。相关文件:NTDS/CX-01-2011 文件控制程序NTDS/CX-04-2011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NTDS/CX-10-2011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NTDS/CX-12-2011 检验控制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