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8378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阳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衡阳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衡阳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亲,该文档总共1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衡阳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阳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doc(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衡阳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 境 保 护 规 划衡阳市环境保护局二00七年七月十五日23衡阳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 境 保 护 规 划领导小组组长:粟益波副组长:蒋宏伟成员:唐小平、刘煜红、杨承书、彭放技术小组组长:蒋宏伟副组长:邱丽君成员:贺晶、陈洪、娄涛、黄宪文、彭放、邹桂香、邹军民、谭军、肖建设编写邱丽君、贺晶、陈洪、黄宪文审核邱丽君审定蒋宏伟协作单位(排名不分先后)衡阳县环境保护局 衡山县环境保护局衡东县环境保护局 衡南县环境保护局耒阳市环境保护局 常宁市环境保护局祁东县环境保护局 南岳区环境保护管理处第一章 总 论1.1 规划目的“衡阳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

2、护规划”是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工作的一部分,该项工作是根据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及相关技术规定进行的,其目的是通过掌握衡阳市县级以上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加强监督监测及管理能力建设,解决目前危害衡阳市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推动衡阳市饮用水水源地各项环保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稳妥进行。同时为水源地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方法、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及“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提供基础资料。1.2 规划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1.2.1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

3、,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坚持“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科学规定和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坚决取缔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防治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围绕饮水安全与水源保护,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普及水源保护科学与法律知识,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强化环境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水源保护与和谐衡阳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1.2.2 规划编制原则(1)实

4、事求是的原则。规划的编制充分反映衡阳市饮用水源保护的本质特征,达到水源保护的实际效果。编制的各个环节均切实坚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需要。(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规划的编制重在以污染预防为主。(3) 适用性原则。规划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易于推广应用,并具有持久效果,前瞻性强。(4) 公众参与原则。饮用水源保护目的是人民大众的饮水安全,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注重公众的参与。(5) 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6) 以人为本原则。(7) 促进清洁生产、推动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原则。(8) 防治结合,污染治理控制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结合,点源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源

5、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结合,工业布局调整与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统一,区域整体优化原则。1.3 规划编制依据1.3.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05)(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5)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7)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GJ30209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10)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

6、水单位卫生规范(卫监发2001161号文)(11)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1023-2005)(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3.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衡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衡阳市2005-2007年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4)衡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5)耒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6)衡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7)祁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8)衡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7、规划(9)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0)南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1)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3.3其它衡阳市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衡政发200713号)。1.4 规划范围与目标1.4.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衡阳市城区、市辖7县(市)即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耒阳市、常宁市、祁东县县城及南岳镇饮用水水源地。1.4.2规划期限总体规划期为20062020年。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划编制原则,将规划期定为近、中、远三个阶段,达到分期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明确、便于操作的目的,其中近期为规划的重点阶段。具体如下:第一阶段(近期):2006年2

8、010年;第二阶段(中期):2011年2015年;第三阶段(远期):2016年2020年。1.4.3规划目标近期目标(2006-2010年):全部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基本遏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中期目标(2011-2015年):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排污总量大幅削减,水源地水质得到一定改善。远期目标(2016-2020年):饮用水水源水质明显改善,稳定达标。1.5规划编制技术路线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规划以衡阳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情况调查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全面核定已经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补充划分没有划定保护区的饮用水水源地,

9、为规划方案提供基础;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方案,主要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控制工程规划、水源地外对水源地水质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流域污染控制工程规划、管理能力建设规划、规划实施保障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基础工作环境基础情况调查环境状况评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核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管理能力建设工程工程投资效益评估污染防治工程点源污染防治工程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预警监控体系防治工程应急能力建设工程管理能力建设工程规划技术支撑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成 果 输 出图1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2.1 城市自然地理概况2.1.1衡阳市城区地理位置、流域范围保护区所在地为衡

10、阳市城区,即衡阳盆地中心,地处东经1123140-1124208,北纬264630-265540之间,面积543平方公里,湘江自南向北呈S型贯穿市区,在城区以北汇蒸水和耒水两条一级支流,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质地貌湘江流域地质状况基本上与新华夏系构造一致,湘江衡阳城区段全长约47公里,处于衡阳盆地中心,地形较为开阔平坦,海拨标高100-130米,河床最低海拨标高87米,地质结构属NE向华厦结构,区内岩层状平缓,倾角为5-15白垩系和第三系红层,基岩含较丰富的裂隙水,地貌主要特征是:河流两岸多冲积平原和二、三级阶地,浑园平顶的低丘分布其间。气象湘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衡阳盆地大陆度较高

11、,呈现大陆性气候,热量充足,降雨量较多,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据市气象台统计:2001年-2005年,城区年平均气温为18.5-20.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84.7-1723.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005.1-1836.2毫米,见表2-1-1。表2-1-1 衡阳市城区5年气象资料统计数据表年 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小时)年平均降雨量(mm)200118.51484.71239.5200218.61472.61836.2200318.71723.11005.1200420.21675.31391.2200519.51590.01301.55年平均19.11589.11

12、3540.7衡阳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压1003.2帕,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全年盛行东北风,频率11.25%。五年平均风向玫瑰图见图2-1-1,区域历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25m/s。图2-1-1 2001-2005年平均风向频率图水文湘江衡阳城区水位在2000年6月距水源保护区约60公里的下游大源渡水利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前后变化情况见表2-1-2。湘江河水常表2-1-2 湘江衡阳段水文情况统计表评价项目建成前建成后平均流量(m3/s)13601320最大流量(m3/s)181002780最小流量(m3/s)30498平均水位(m)47.8651.54最大水深(m)8

13、.2016.54最小水深(m)1.035.0平均水深(m)3.587.12平均流速(m/s)0.870.31平均河宽(m)414.5592平均水面比降(万分之一)1.240.01年平均水温(0C)19.520.8年温暖,元月水温7-8,八月水温27-30,冬季无结冰现象,年平均含沙量0.1020.173公升/立方米,河水主要靠雨水供给,因而由地下水溶解而来的矿物离子含量不高,矿化度较低,属弱矿化水。据九十年代中期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湘江城区段年平均离子总量为100-200mg/L,河水水质属中性,pH值7.0-7.5之间,年平均总硬度1.6毫克当量/升,河水硬度小,属软水。2005年的监测结果

14、表明,湘江城区段年平均离子总量与九十年代中期相比,基本无变化,但水质略偏碱性,PH值在7.77-8.15之间变化。土壤、植被及矿产资源湘江河段周围的土壤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陆相碎屑化学沉积壤,分布在白沙洲和江东地段,土质较好,植被发育,是稻田蔬菜和水果(葡萄)产区。二是河流相沉积壤,主要分布在城区和近郊,土质较好,是蔬菜生产基地。三是风化次生壤,主要分布在远郊和河流二、三级阶地,偏碱性,植被不太发育,以灌木和野草为主,大部为荒地。城区植被以公园、河岸与道路绿化为主,人均绿地面积8平方米。水资源丰富,湘江衡阳城区段年平均流量204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6.82平方公里,湖泊总面积0.5平方公里,水

15、量丰富,常年不断流,是衡阳市城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饮用水最主要水源。矿产资源:珠晖区茶山坳地下的盐矿、石膏、芒硝极为丰富,探明的储量盐33亿吨,石膏71.3亿吨,芒硝103.9亿吨。盐及其他资源还可开采几十年,盐的开采与加工及其盐卤工业是衡阳的支柱产业之一。2.1.2 常宁市常宁市地处衡阳盆地南缘与南岭北向余脉交接地带,湘江中游南岸。面积2055.4平方公里,总人口83.19万人,辖23个乡镇。境内物产资源丰富,是湖南省粮食、茶油、牲猪、鲜鱼、木材、茶叶的重要产区,水果、蔬菜生产均有较好基础,并且是湖南省矿产资源重点县(市)之一,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现已探明的矿种有金、银、铜、铁、锡、

16、铅、锌、锰、煤、硫铁、高岭土、硼矿石、硅灰石、稀有金属等35种,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达29种。铅、锌储量居全国之首;砂锡储藏量居全国第二;硼矿石、硅灰石储量居华南第一;黄金储量占湖南储量的一半;高岭土储量达4亿吨以上。西南环山,东北濒水。境内丘陵起伏,河谷纵横,地势南高北低。全市土地总面积2055.4平方公里,总人口83.19万人,辖23个乡镇、704个村、5个居委会、7988个村(居)民小组。境内物产资源丰富,是湖南省粮食、茶油、牲猪、鲜鱼、木材、茶叶的重要产区,水果、蔬菜生产均有较好基础,并且是湖南省矿产资源重点县(市)之一,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现已探明的矿种有金、银、铜、铁、锡、铅、

17、锌、锰、煤、硫铁、高岭土、硼矿石、硅灰石、稀有金属等35种,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达29种。铅、锌储量居全国之首;砂锡储藏量居全国第二;硼矿石、硅灰石储量居华南第一;黄金储量占湖南储量的一半;高岭土储量达4亿吨以上。洋泉水库位于洋泉镇,该镇总面积36360公顷,以山地为主,土壤为红壤。耕地面积2725公顷。洋泉水库水面4590亩。该镇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7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气温18.0 2.1.3 耒阳市耒水发源于桂东县北与江西省交界之处的万洋山,流经桂东、汝城、资兴、郴县、永兴之后,从耒阳市东南角黄市镇大河滩入境,至北端永济乡花园口出境,再经衡南县至衡阳市耒河口注入湘江。全长453公

18、里,耒阳境内长122.2公里。河面平均宽度300米,河床平均坡降为0.27。耒水全流域面积11783平方公里,耒阳市占1975.3平方公里,为全流域的16.7%。多年平均流量为258立方米/秒。耒水在耒阳境内共接纳大小支流54条,其中东部35条,南部9条,中、北部10条,水系呈不对称的树枝状分布。其主要支流有淝江、浔江、马水、小水4条。耒水在众多支流的汇合下,水量充沛,年径流总量达73.529亿立方米,有利灌溉、发电和通航。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在耒中电站库区(蓄水区域),座落位置在灶市办事处零洲村一组,中心经度112500024E,中心纬度2622304N。2.1.4祁东县红旗、石门和曹口堰三个

19、水库均位于祁东县洪桥镇,红旗和石门水库主要负责为老城区供水,曹口堰水库解决新城区的供水问题。曹口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于祁东县县城西面6公里,该区域属丘陵山区,为石灰岩地质,亚热带大陆性气候,祁东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降雨量1436.1毫米,库区四周围山林,有马尾松林、杉木林、灌丛、草丛及少量农作物植被,生态系统较为稳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祁东地下矿藏有铁、铅、锌、煤、大理石、石灰石、重晶石、硫磺等 22 种,以铁、铅、锌和人理石、石灰石的储藏量最大。清水塘的铅锌矿已有 300 余年的开采史;七宝山、井子冲的烟煤发热最高;何家冲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的储藏量大,具有开采价值;洪桥、

20、白地市的石灰石质地好,均已开采;双桥的大理石美观坚固,颇受建筑者青睐。2.1.5衡南县衡南县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位于新县城云集镇,该镇在衡阳市南端,东临耒水,与茶市镇、泉溪镇隔河相望,北与衡阳市郊毗邻,西与松江乡、车江镇接壤,南连向阳镇,全镇土地面积101.8平方公里,境内湘江、耒水四季通航,京广铁路、107国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比较方便。总体规划县城面积12平方公里,横跨湘江两岸,城市建设主要在河西展开,主要发展方向为西面和南面,河西地势平坦、开阔、三面环水,现为农业用地,自然环境良好,用地主要由林地、果园、耕地及少量农村居民点构成,最高点标高73米,最低点58.4米。河东区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形,

21、107国道、京广铁路傍右侧通过,最高点标高114.8米,最低点标高60米,一般地面标高7080米。该镇绿化率达26%,年降雨量1218.9毫米,管网覆盖率达70%。2.1.6 衡阳县衡阳县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位于该县城关镇西渡镇,该镇属丘陵地形,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2001-2005年5年年均降雨量为1317.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出现在2002年,达1623.3毫米,最小为2003年,达1005.1毫米,城区管网覆盖率达80%。水源地来水河流为蒸水,古名承水,又名草河,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邵东县雁鹅圳的丛山之中,流经衡阳县、衡南县,于衡阳市石彭咀汇入湘江,全长194公里,流域面积3470平方公里

22、,沿途接纳岁河、柿竹水、岳沙河、演陂水、武水、青化水等二级支流。属山溪型河流,夏汛冬涸,易涨易落,原可季节性通航,1970年因建坝多处而断航。蒸水历年最大流量312m3/s,最小流量为0.782 m3/s,平均流量为45.83 m3/s,丰水期为每年4-7月,枯水期为当年12月-次年2月,年平均水位59.31m,年平均水温18.5,最高水温38.8,最低水温0.0。该县资源较丰富,已探明的有20多种,现开采利用的有瓷泥、陶土、烟煤、铅、锌、矿泉水、石灰石、重晶石、钠长石、花岗石、黄金等,界牌瓷泥以纯白无杂、含铝量高著称于世,被称为“衡阳土”。饮用水源附近无探明的矿产资源。2.1.7 衡山县衡山

23、县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位于该县城关镇开云镇,该县在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因南岳衡山得名。地处东经112o27-112o57,北纬26o58-27o28之间,北界湘潭、湘乡,西南与衡阳县接壤,西北与双峰县毗邻,东隔湘江与衡东相望,南与衡南相接,中部的北、东、南三面环绕南岳区。南北纵长54.5公里,东西横跨48公里,总面积934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46%。县境地形内高外低,将祝融峰围在中间,地势向西北、东南逐渐降低,形成两个倾斜面。以山、丘、岗为主,兼有河溪、平原,其地貌组合具有带状阶梯式分布特点,全县山地约占11.4%,丘陵约 占42.3%,岗地约占24.8%,平原约占21.5%。衡山

24、县资源丰富,金属矿产以有色金属分布较普遍。已知矿种有铅、锌、钨、金、铜、锡、锑、钽、锗、铀等;黑色金属矿有铁、锰。已开采有的福田铅锌矿、岭坡铅锌矿和长江金矿、锰矿等处。衡山县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多,贮量大,堪称“非金属之乡”。已知矿种有花岗石、钠长石、钾长石、高岭土、青石膏、白云母、石英砂、紫砂陶、石灰石、煤等。年降雨量1180毫米/年,城镇绿化率达15%,管网覆盖率达70%。2.1.8 衡东县衡东县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南,座落于湘江中游的衡阳盆地和醴攸盆地之间,东临攸县,西接衡山,南频衡南,北接株州。全县所辖面积19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万亩,总人口70.02万,其中农业人口62.01

25、万,非农业人口8.01万,辖13镇11乡,561个村,25个居委会。地形以丘陵为主,湘江、洣水穿境而过,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7.7,年降水量为800毫米以上,雨水管网覆盖率达70%。衡东县具有丰实的矿产资源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30多种。2.1.9 南岳区 地理位置 南岳地处湖南省中部偏东南,为衡阳市特别行政区,区域南距衡阳市区50公里,东距衡山县城15公里,至衡东县城44公里,西至邵阳市区170公里,北至湘潭市区94公里,至长沙市区136公里,107国道从南岳区南部穿过,由衡阳、衡山经京广铁路可通往全国各地,交通便利,除西南部与衡阳县界牌镇毗连外,东、南

26、、北依次与衡山县福田铺、沙泉、师古、店门、马迹、东湖、望峰、岭坡8个乡镇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27122740,东经1124511250。兴隆水库拟建于南岳镇兴隆村,距南岳镇2.8km,距107国道1.9km,交通方便。大禾田水库位于祝融峰南侧,坝址座落在南岳镇岳东村,南岳城区以北2.5km,距107国道直线距离1.1km,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顾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 地形、地貌、地质 南岳区地势中高周低,从中部向东向西,地势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且有多级平面,层状结构明显,南岳山区属低中山剥蚀结构,山区地形坡度一般在3035度,最陡可达4060度,地貌上为奇峰峡谷,海拔标高100

27、1290米,最高峰为祝融峰,南岳山体东西两侧都有断层存在,山体两侧存在的平行山脊,山脊两端的三角面各断面岩层上狭隘深刻的V谷等,都是断层地貌的表现,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区内降水丰富,水流对地表冲刷能力强,从而使地表破碎,沟谷众多,河网冲沟密度达2.5公里/平方公里。南岳风景区内独特的地形地貌,包括44座山峰,50余条溪流均属于规划的资源保护目标,南岳区山体以花岗岩和砂页岩为主。兴隆水库位于南岳山祝融峰南侧,建于被侵蚀剥蚀冲刷形成的树枝状小冲沟。在工程区段,该沟自西向东,两侧山体亦呈东西向展布,较为雄厚陡峻。山坡坡度多在20度以上。冲沟坡降近10%,底宽一般50米,其中水溪最大宽度15米左右,呈V

28、字河谷,水深一般浅于0.5米,因冲沟源头极短,未见有冲积堆积地貌。区域地震活动非常弱,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 气象、气候 南岳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充足,春夏之间雨量集中,秋季多旱,无霜期长。山上、山中、山下气候变化较大。山上(海拔831米广济寺地段):历年平均温度为11.2,年平均降雨量为2153.4mm,最高气温32.4,最低气温-16.8,相结湿度90%。山中(山麓桃源林场):历年平均温度为14.0,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0mm,最高气温35.0,最低气温-10.0,相对湿度84%。山下(南岳镇):历年平均温度为17.5,年平均降雨量为1439.1mm,最高

29、气温40.0,最低气温-8.9,相对湿度80%。年日照时间13101663.5小时,无霜期280295天。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 水文 南岳境内水系属湘江流域。发源于南岳山中的溪流有50余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各溪流最后汇入湘江。流经南岳的大小河流有16条,其中湘江一级支流2条,二级支流4条,三级支流10条,地表径流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深度363.5mm,整体而言水资源丰富,但季节性强,多集中于上半年。南岳区水源主要来自南岳衡山系中渗水或地表水,在半山亭以上,无固定水流,仅为山洼山凹中渗出水或地表水,并均进入半山下梯级农田作灌溉用水。在山脚有一条山溪,溪水终年不断

30、,其流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南岳山山口处,蓄有一水库华严湖水库,溪水即为水库水源。华严湖水库有效容积27.7万m3,原来是南岳区自来水厂水源地,现为南岳区自来水厂备用水源地。兴隆水库依托水源为湘江一级支流龙荫港源头的兴隆溪。该溪水源充足,坝址控制集水面积10.092km,多年平均来水量1134.99104m3,多年平均流量0.36m3/S。衡山山体矽化破碎带从龙潭冲马鞍山至福田,仅有一个断层经过龙冈,红旗村,山区地下水主要是缝隙水和土壤渗透水,由于岩体完整,沿途浅薄,地下水资源贫乏。 土壤 、植被、生物多样性南岳区土壤类型有:(1)水稻土除山区一部分淹育水稻土外,多为潲性水稻土,分布于溪谷平

31、原,成土母质为花岗岩,地下水位60100厘米;(2)红壤分布于海拔150500米的丘岗地,成土母质为花岗岩,土质为红色,呈酸性反应;(3)红黄壤分布于海拔500700平方米的低山区,成土母质亦为花岗岩,土层较深厚,土质呈红黄色;(4)山地黄壤分布于海拔700800米的中低山,成土母质为花岗岩,土壤疏松肥沃,呈酸性反应;(5)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区,成土母质为花岗岩,腐殖质层厚;(6)草旬王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成土母质为花岗岩,土壤肥沃,层次不明显。区内植被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典型中亚热带代表性植物科属共约197科,1443种,其中主要有苔鲜植物约78种,蕨类植物约45种,裸子

32、植物约17种,被子植物约1063种,有二级保护植物4种,三级保护植物7种,按等级分,高等植物1500种,有经济价值的低等植物40余种,按种类分,名贵珍稀树种100余种,果用植物70余种,中草药450余种,经作类植物15种80余个品种,栽培植物粮油类20余种70余个品种,享有“植物天然基因库”、“植物王国的”的美誉。野生动物哺乳类有穿山甲等9种,鸟类有锦鸡等14种,爬行类有大头平胸龟等10种,两栖类有石蛙等4种。人工饲养动物有牛、羊、兔、鸽等11种,水产有草鱼、鲢鱼、青鱼、鲤鱼等。兴隆水库库区土坡主要有红壤、黄壤,由花岗岩风化而成,水田以黄壤为主,宜于作物生长,PH值介于5.56.5之间,有机质

33、含量23%,村民在梯田梯土上耕作。库内山坡上陡下缓,高程300米以上坡角70度45度,300米以下为45度16度。2.2 城市社会经济概况2.2.1衡阳市城区行政区划与人口2001年衡阳市城区调整了行政区划,报经国务院同意,撤消了自1995年起设立的江东、城南、城北和效区。涉及总面积411平方公里,人口74.82万元。新设立珠晖、雁峰、蒸湘、石鼓四区,面积扩大到543平方公里,将衡南县的雨母山乡、车江镇的文昌等四个村和衡阳县的角山乡、呆鹰岭镇、集兵镇的灵官庙村分别划入相应城区,市区面积增加132平方公里,人口增加5.03万人。现今的衡阳市城区,分为珠晖区、雁峰区、蒸湘区和石鼓区,2006年底有

34、常住人口92万人。工农业生产衡阳市现有工业企业900余个,布局在七大工业区:白沙洲机电、电缆、纺织印染工业区;合江套化工、建材工业区;城西钢铁、水泥、化肥工业区;江东矿山冶金、机械工业区;东阳渡核工业和茶山坳轻化工业区(即现在的松木工业园)以及华新高新技术开发区。2006年工业总产值120亿元人民币。 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十一五规划) 经济 GDP年均增长12%,力争2010年达到1026亿元,人均GPP突破16000元,财政总收入达到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8亿元,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控制在3%范围内,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0亿元,累计实际利用

35、外资13亿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经济结构 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19.7:43.0:37.3,工业增加值占GPP 比重达37%,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左右。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75%,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镇比率达到45%。 资源环境 生态环境保持基本平衡,主要污染物总量减少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绿化覆盖率稳定在45%。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提高,万元GPP能源消耗降低15%。工业园区建设 规划园区布局,完善管理体制,加快道路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承载和配套能力。市

36、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中建成环境好,品位高,实力强的高新技术聚集区,争取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松木工业园集中发展盐化工、精细化工和金属冶炼等产业、建成省内重要的盐化工及精细化工生产基地。白沙洲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输变电装备、汽车及零配件、食品加工等产业,打造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在“一区两园”外,积极培育雁峰、石鼓、珠晖、蒸湘等工业集聚区。市政建设 以城市外环路为基础,推进中心城区东拓南移,西扩北延,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建设路、桥、水、电、燃气、通讯等一大批重点市政工程。加快交通主干线及次干道建设,重点抓好蒸阳南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船山路东、西延伸、红湘南路、立新大道、景观

37、大道等主次干道建设。按城市主干道标准改造西外环路城区路段。抓好城区段三江两岸风光带建设。2.2.2常宁市2005年常宁市GDP值达62.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6.31亿元,第二产业为29.12亿元,第三产业为16.79亿元。洋泉镇有1个居民委员会,62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63160人,粮食总产量24250吨,水产品产量3897吨,肉类总产量5510吨,财政总收入309.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5元(2005年统计数)2.2.3 耒阳市耒阳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88.6万亩,森林面积206.5万亩,水域面积235万亩,被定为湖南省商品粮、优质烤烟、红麻留种、柑桔、生猪出口森林生产基地。矿

38、产品种类多、储量大,主要的有煤炭、高岭土、大理石、锰、钨等。煤储量5.1亿吨,居湖南之冠;大理石质纯细腻,洁白如玉;高岭土品位高,储量8000余万吨.水能资源可开发量13.34万千瓦。植物资源1280余种,油茶面积、产量均居全省之首。耒阳交通便利。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并行南北,与横贯东西的川闽公路交汇于市区;耒水、舂陵水四季能航;境内乡、镇、村皆通公路,密如珠网,客货运便利。市区宾馆、商贸、金融、医疗、服务设施齐全,酒家、娱乐、旅游等第三产业发达,全市有餐馆酒吧1000余家,商业网点14000余个,文化事业机构190多人,医疗卫生机构145个,电视台和电视转播台9座,影剧院3个,

39、上等级的游艺厅、歌舞厅180多个。到1999年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55亿元,农业总产值21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560元,城镇居民平均收入7000元。城乡人民的居住、医疗、卫生、公共环境、文化娱乐等都有较大改善。2005年GDP产值达101.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2.49亿元,第二产业为45.4亿元,第三产业为23.55亿元。2.2.4 祁东县保护区隶属于祁东县洪桥镇,距湘江归阳段33公里。洪桥镇有66个村(居)委会,781个村民小组,非农业人口14万人,农业人口6.5万人,耕地面积25250千公顷,年化肥用量4000吨,工业年产值19亿元,人均GDP68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

40、4元,该镇是祁东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祁东县新城区农业人口3万人,规划人口6万人。农作物以产稻谷、红薯、席草、黄花、百合、槟榔芋、生姜、湘莲而闻名。席草、黄花为境内特产,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笫二位。水生动物种类繁多,山塘养鱼和家鱼人工孵化闻名全国。2.2.5 衡南县衡南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钨、锰、铅、铜、铁、铀、铝、金、煤、萤石、重晶石、芒硝、长钾石和玛瑙等20多种,特别是萤石,储量大,品位高,驰名中外。重晶石含硫酸钡高达94.8%,畅销国内外。水利资源丰富,现有各类型水库3291座,正常蓄水总库容2.05亿立方米。200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55亿元,其中:

41、第一产业增加值29.7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50亿元,全县总人口9512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75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2.2.6 衡阳县衡阳县全县人口达112万,县城座落于西渡镇,2005年,西渡镇人口达8万左右。全县GDP产值达74.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28.24亿元,第二产业为28.24亿元,第三产业为22.11亿元。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已形成以机械、电子、陶瓷、建材、电子、化工、造纸、印刷、医药、化肥、原煤等行业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2.2.7 衡山县衡山工业已初具规模,全县国有、集体、乡镇、合资、民营等工业企业共有60余家。初步形

42、成了采矿 、建材、化工、造纸、陶瓷、橡胶、包装、塑料、机械制造等15个门类。衡山县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县之一。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现已形成了吨粮田生产基地、养殖业生产基地、楠竹生产基地、油茶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蓆草生产基地,优质农产品主要有:鸳鸯牌草席、岳北大白茶、狮口雪芽茶、新桥毛尖茶、衡山早白薯、九龙李、苹果李、猪血桃等。2005年城镇人口达6万人, GDP达29.7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达9.48亿元,第二产业达9.21亿元,第三产业达11.08亿元。2.2.8 衡东县衡东县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纵贯而过。水系发达,电力充裕,境内大小河流169条,已建成各类水电

43、站21处,年平均发电量1.5亿千瓦时,是全国第二批电气化达标县。农业生产基础殷厚,全县年均粮食总产4.2亿公斤,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工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采矿、机械、化工、陶瓷、中医药业6大工业基地。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城滨江小区建设全面启动,城关镇跻身全省经济建设“百强镇”行列。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土地执法、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境内野生植物900多种,野生动物20余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1.7%。2005年GDP总值达49.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5.02亿元,第二产业为15.50亿元,第三产业为19.33亿元。200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

44、.3亿元,县级地方财政收入28128万元。2.2.9 南岳区南岳衡山系中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中南部,为国家一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享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宗教圣地”之美誉。境内群峰巍峨,林壑幽深,风光旖旎。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堪称南岳“四绝”,佛道两教长期共存于一山,生息共荣,五岳独有。107国道穿境而过,京广铁路衡山站距南岳仅15公里,是中华五岳唯一居长江以南,离港、澳最近的风景名胜区。从古至今,南岳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店铺林立,改革开放以来,撤镇设区,辟为旅游开发区,现属衡阳市一特别行政区,辖南岳镇、拜殿乡、岳林乡、龙凤乡和祝融街道,共有31

45、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2002年末总人口5279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072人。周边与衡山县、衡阳县相邻,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风景区面积85平方公里。南岳旅游风景区内,共有常住人口约3000人,其中半山亭至南天门段常住人口约2000人。南岳区内有水田1.56千公顷,旱地6.27千公顷,地下矿藏以花岗、高岭土、石英石、钠长石、钾钠长石、钾钠长石等非金属矿为主,储量大,质量好。南岳区农产品资源较丰富,大宗产品有粮食、牲畜、木材、竹材,还有一些地方土特产品,工业只有少量的加工业和工艺生产企业及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南岳地区的经济繁荣,城镇建设一年一个台阶。近年来,每年接待中外

46、游客都在200万人以上。2002年度,全区实现农业收入12068万元,工业收入3154万元,接待国内外游客2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3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6580元。区域内有医院6个,中小学校35所(其中中学3所),在校学生7607人(其中中学3316人),有电影院1个,图书馆1个,文化辅导机构6个。南岳镇位于南岳衡山南麓,辖21个行政村,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含祝融街道)46118人,境内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镇中心的南岳大庙和祝圣寺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麻石、石英是该镇的主要矿产资源,山上盛产天然优质蘑菇和诸多名贵中药材,自产的魔灯镜、紫砂陶、竹木根雕丰富了旅游市场。该镇中心为南岳区城区,是南岳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拟建的兴隆水库库区居住汉族,共计210人,耕地113亩,其中水田108亩,旱土5亩,人均耕地面积0.55亩。稻田大多种植水稻,亩平均700kg。该库区内村民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度人均收入2589元。2.3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中共划定衡阳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3个,其中衡阳市城区饮用水源地3个:苏仙湾、黄茶岭和演武坪;常宁市2个:南市村和洋泉水库;耒阳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