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0450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资料教育精品资料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接触与交流,对所带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很大的差别。但总体来讲,有70%的学生基础好、能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和20%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较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

2、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改进提高措施: 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计划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加强实际操作,只管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多加强实际操作,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断、推理、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使他们自发性创造性地学习。一、本学期进度安排表周 次教 学 内 容备 注第一周 (9.1-9.4)认识更大的数第二周 (9.5-

3、9.11)认识更大的数及巩固练习第三周 (9.12-9.18)线与角(一)第四周 (9.19-9.25)线与角(二)第五周 (9.2610.2)乘 法(一)第六周 (10.310.9)乘 法(二)第七周 (10.10-10.16)乘 法(三)第八周(10.1710.23)巩固练习及单元检测第九周(10.24-10.30)整 理 与 复 习第十周(10.3111.6)期 中 考 试 第十一周(11.7-11.13)图 形 的 变 换第十二周(11.1411.20)除 法(一)第十三周(11.2111.27)除 法(二)第十四周(11.2812.4)巩固练习及单元检测第十五周(12.5-12.11

4、)方向与位置第十六周(12.12-12.18)生活中的负数第十七周(12.1912.25)整理与复习(二)第十八周(12.26-06.1.1) 统计、走进网络第十九周 (1.2-1.8)总 复 习第二十周 (1.9-1.15)期 末 考 试二、 教材分析(一) 数与代数 1、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森林面积) (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 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 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 乘 法 (卫星运行时间、体育场、神奇的计算器、探索 与 发现 (一)、(二)、(三) (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了两 位

5、数乘三位数,对一些较大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 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除 法 (买文具、路程、时间、速度、参观苗圃、国家体育场 秋游、探索与发现、抗震救灾)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 位数,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 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正负数)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 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主要了解 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 生活中的现象。 (二)空间与图形 1、线 与 角 (线的认识、平移与平行、相交与垂直、旋转与角、角 的度量、画角。) (通过本单元的

6、学习,学生能识别直线、线段 、射线, 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 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 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认识平角、周 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2、图形的变换(让学生经历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来制作美丽图形 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能在 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 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3、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数 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方向和距离 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统 计(栽蒜苗一、二、三)(通

7、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体 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了解条 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 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了解单试折线统计图的特 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 统计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三、 教材特点:1、 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 所学的数学知识。2、 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3、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方案中获得成功。4、 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5、 注重在统计过程中学习处理

8、数据的方法,把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融会在一起。6、 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策略进行综合应用。7、 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对数学美的理解,展示数学发展的历史,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活动、“里_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教学目标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2、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的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3、 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

9、需要求一个舒的近似数。教学内容1、 认识较大的数,以及较大数的读法、写法。2、 较大数的大小比较。3、 较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值。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教学难点1、 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2、 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从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之后,组织学生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一些比

10、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建议课时六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数一数(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4页)教学目标1、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2、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分析能力。3、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1、

1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学难点3、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4、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具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学具准备搜集相关大数数据教学设计思路三次“数一数”活动:第一次通过书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第二次通过买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第三次通过练习过程中的数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在数的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环节。把直观的人民币与对计数器上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1、 旧知迁移导入我们数数

12、:100个可以怎样数?1000呢?10000呢?第一次数是以谁为单位?第二次呢?第三次呢?我们数数时的这些单位叫什么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设立情景,学习新知(1) 小青的妈妈是银行的收银员,在清点人民币时,把100张“100元”的扎成一叠,是多少元?一共扎了9叠,是多少元?(2) 问:再加一叠是多少?3、 借助计数器,认识“十 万”。(1) 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2) 师小节: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是“十万”。4、 认识“百万”“千万”和“亿”(1) 出示汽车挂图 一辆车卖10万元,2辆车卖多少元?3辆、4辆呢?你是怎么想的?10辆汽车呢?小节;10个

13、十万是一百万(2) 认识“千万”“亿” 学生根据经验,自己推理出。提示:数到十个一千万时,告之是一亿。5、 小结: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强调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6、 课后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举例说说身边的大数?7、 布置作业(1) 教材第三页“练一练”1、2、3、4题(2) “练一练”第5、6题8、 思维训练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棒,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 生自由回答这些单位叫计数单位。一生在黑板上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生答:一万元 九叠是九万元生答:十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生上黑板,在计数器上演示。生:20万元1个十万加上一个

14、十万,是2个十万;说出想法,在计数器上验证。自由数数认识更大的数生齐读计数单位个别学生读多种形式练习同桌之间你说我拨,师说生拨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板书设计:数一数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计数单位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口普查(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7页)教学目标1、 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 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3、 进一步配给样学生的数感,集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 掌握亿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难点

15、3、 亿内数的读数方法,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4、 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学具准备计数器、数据资料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加深计数单位的认识。并回忆万以内数的读法,接着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通过讨论,引出读法和写法。并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在讨论写法。并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读、写方法,对于特殊的多位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 ,加以指导。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 导入(1) 回忆计数单位(2) 读出下列各数:742、4600

16、、10000、3215、5009、7010说一说读数 的方法。二、探究新知1、 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2、 对数据进行分类3、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1)介绍数位及数位表 个位、十位、百位、千 位叫数位。问:同一个数字,把他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2)认识数位分级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出示制作好的数位顺序表(3)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师指导1265830000的读法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起来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生试读:12953300

17、00、6780000、13820000问: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怎么读?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问:0在什么位置是不读?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4)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问:含有个计、万级、亿级的数,先读哪一级?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读?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作业:第6页和第7页的第一题。 指名回答同桌互说将数据展示在幻灯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分类可能会有几种情况,都肯定。只要能说出道理。)生:不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生自己读,多读、反复读,归纳数的读法。同桌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结论(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例:40067读作

18、:四万零六十七生讨论交流回答:含有个计、万级、亿级的数,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亿级和万级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和级开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生: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生谈读完这些数的感受。板书设计:亿 级万 级个 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 千 千千33333333333千 千 百十个亿围亿围亿围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2658300001265830000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想:12.6583.0000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人口普查(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7页)教学目标1、 掌握亿

19、以内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2、 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集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 掌握多位数的写法,掌握多位数的比较大小;2、 掌握级的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数的写法教学难点1、多位数的写法,多位数的比较大小;2、级的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数的写法教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学具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教学设计思路同第二课时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 导入昨天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数量,学习了较大数的读法,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56900 40080500370600 1459

20、032700问:你们读得又快又好,有什么好方法?问:说出亿以内的书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二、探究新知(一)1、亿以内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读亿以内的数,知道怎么写吗?师口述: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九万小节:这些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44、1382、679,然后在个级上写4个零,就可以了。1、 含有万级和个级 两级数的写法。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练习: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五、四六十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二2、 中间及末尾有0 的数的写法问: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么写?个级上一个也没有怎么办?练习: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万零六十七、二千零五十万七千3、 写

21、出第五页香港和澳门人口数。4、 问:读数和写数有什么区别?小节:都从最高位起。有关零的问题不一样。写数时,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 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练习:教材第6页第2题 第7页第2题(二)比较多位数大小在人口普查中,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问:1、哪个数最大?为什么? 3、 接着怎样比较?4、 北京和天津的人口的为数相同,怎样比?练习:教材第7页3、4题三、思维训练1、 最小的六位数比最大的五位数大多少?2、 一个数最高位是亿位 ,另一个数是是十位数,哪个数大?指名读生表达读数方法生回答,师板

22、书生书写,并说一说是怎样写的?生读一读,互说整万数的写法。生尝试写数指名板演生独立完成对照板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总结出多位数的写法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生独立完成生理解题意、思考生甲:1265830000最大。因为这个数的数位最多。生乙:也是265830000最大,因为它包括了许多省份的人口数量,而其它数据只表示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生小组讨论交流。生:左起第一位相同,看第二位,依次向后比较。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板书设计: 亿 级万 级个 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 千 千千33333333333千 千 百十个亿围亿围亿围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26583000044000013820000

23、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国土面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目标1、 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的方法,发现问题。3、 体会较大书的实际意义。4、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迅速的将多位数改写成“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教学难点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教具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学具准备教学设计思路首先询问学生对国土面积的了解情况,接着让学生通过读、写、想三步,体会我国国土辽阔,又感到写那么多“0

24、”的不方便。让生自主探索,发现特点并加以概括、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发现:两种形式的结果完全相同,表达的意思也相同,只不过简写后的形式读写更加方便。最后通过联系实际的生活数据就,使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 谈话导入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课前查找了很多有关国土面积的资料,对资料上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二、探究新知1、 出示一张地图,引出一些省、市的土地面积。师:末尾的0比较多时,可以把它们改写成以“亿”或“万”为单位的数。2、 出示实例,进行比较。雅典有400万人口,奥运会安全保卫投入了125亿元。3、 学习改写出示9600000平方千米引

25、导学生想;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位后面有几个0?肯定: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4、 练一练(1) 将新疆、西藏、黑龙江、江苏的土地面积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2) 教材第 8页的试一试第一题。5、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1)出示数据:我国的总人口约13亿,这个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数?以“亿”为单位的数要把末尾的几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 就可以了?结论: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熟,就要把末尾的8个0 去掉,添上一个“亿”单位就可以了。(3) 教材第 8页的试一试第二题。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回家说一说,并收集生活中的大数,

26、练习改写。四、布置作业1、 教材第9页的1、2题2、 思维训练:伦敦2001年人口约7188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该是多少?数字太多,读写起来很不方便。生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并说出数据的特点。小组讨论,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思考,回答:右起第五位,后面有4个零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生先读出来,再改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集体订正同桌互说。主要为改写的方法。板书设计:国土面积9600000=960万1000000000=100亿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森林面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0-11页)教学目标1、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

27、个数的近似数。2、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 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成,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1、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2、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具准备植树方面的数据学具准备收集的有关数据教学设计思路首先与学生一起交流、展示所收集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加以选择,并相应板书。在交流中,适当加以补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指导学生收集数据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分析,去发现。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这时对精确数和近似数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把思考的结果有条理地说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

28、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讨论出精确数与近似数各自的特点。最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理解精确数与近似数的不同,以及近似数的应用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没有,我们在听新闻、看电视时,会听到或看到很多数据,这些数据有些是精确数,有些是近似数。我记录了这样一条信息,请你们帮助我看看,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出示:三峡水库最终蓄水393亿立方米,26台机组年均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为修建三峡水库,120余万人从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问:你是怎么区分的?说明:393亿和120与万,这些数据

29、在统计时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舍弃了尾数。二、探究新知1、 引导看书,书中的信息,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2、 探索两类数的特点。 3、 举例(举出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4、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近似数是怎么得到的? 出示“说一说”精确到千-以千为单位精确到万-以万为单位精确到亿-以亿为单位精确到哪一位就看他的下一位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师:如果精确到千,就要把哪个数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近似数。例:224318570米精确到千位说明:精确到千位就是省略224318570的千位后面的尾数。然后以千米为单位。既约为224319千米。问: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是根

30、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省略万位后面的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强调:只要根据要省略尾数的最高位,而不要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问:22431857022432万中间为什么用约等号,而不用等号?问:精确到亿位,应该把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最后是多少亿公顷?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怎样求多位数的近似数?三、布置作业1、 教材第11页1、2题2、 思维训练:49( )83550万49( )83549万 生观察、思考答:共有四个数据。“26”是精确的,其他是近似数。小组内讨论,分类同桌交流结论:精确数一般是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一“万”做单位。生自由发言先观察,

31、再讨论,最后全班交流生:千位数后面的数省略生思考,回答:根据千为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生讨论交流(因为这是四舍五入后的数,224318570不等于224320000生自己总结板书设计:森林面积精确到千-以千为单位-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精确到万-以万为单位-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精确到亿-以亿为单位-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课(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2-14页)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改写的方法,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数,比较大

32、小,求近似数,改写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更大数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1、 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方法,改写的方法,求近似数的方法。2、 进一步巩固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正确、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卡片学具准备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1、 归纳、总结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多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你们先谈谈有什么收获?板书:认识更大的数(数数、读法、写法、比较大小、数的改写、求近似数)2、背出整数数位表,并提问几位一级 ,共学了几级,分别包括什么数位? 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 怎样读、写大数? 4、 练习(1) 13页 第1、2题 补充:进一步将第2题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问;次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2) 13页第3题 活动分两步: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写;之后两人交换角色;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读数,在交换角色。(3) 13页第4、5题(4) 补充题80000=( )万7300000=( )万2106000( )万65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