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廷-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影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3310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孝廷-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刘孝廷-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刘孝廷-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孝廷-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孝廷-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影响.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学和技术革命及其影响,刘孝廷 010-58801058 ,前言:什么科学和技术革命,1、“革命”的含义 (1)从日常革命到严格的革命 朝朝都说本朝好 / 唯有前朝最糟糕 朝好朝坏凭自语 / 怎知新朝胜旧朝 (2)对别人的革命和自我革命 2、科学和技术革命的确认 (1)从格式塔到范式论 (2)革命的参照和标准 (3)革命的次数和性质,一、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条件或背景,1、外部条件 阿拉伯的文化压力(四百年禁锢) 1113世纪宗教真正(十字军东征) 城市兴起 航海探险(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497年达加玛到达印度;1519-1522麦哲伦环球旅行) 产业变化: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

2、现,一、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条件或背景,2、内部条件 译书运动 大学的兴起 大学的创立与实验活动:1168年牛津大学,1209年剑桥大学,1200年巴黎大学; 罗吉尔培根的实验活动。 冲力学派:力学的推理研究。,一、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条件或背景,3、思想条件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一个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段为取得统治地位,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等古典文化的旗号,创立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14 16世纪; 地点:意大利欧洲。 宣扬人性,弱化神性; 提倡人权,弱化神权; 重视现世,弱化天堂; 崇尚理性,弱化神启; 鼓吹个性释放,弱化宗教禁锢

3、。 蕴藏着理性(经验)主义,探索精神,民主思想和世俗观念。,一、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条件或背景,3、思想条件 (2)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焦点 马丁路德(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 A 1517年10月31日发表关于赦罪符效能问题的辩论(95条),1520年当众焚烧教皇教渝,1521年1月被开除教籍。 B 主张取消教阶制度和繁琐的礼拜形式,建立“廉俭教会”。提出“信仰得救”,主张信仰独立,人人有直接阅读圣经的权利而不需神甫做中介。 C 把圣经译成德文。 D 建立路德新教(市民温和派有产阶级),精神革新。,一、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条件或背景,(2)托马斯闵采尔(平民革命派:外部社会基础的冲击) 最初赞同路德,后

4、来分化组织农民起义,全国2 / 3农民参加,提出12条纲领。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预言式地提出了未来的阶级斗争”。 (3)加尔文教,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1、第一次科学革命 (1)揭幕(哥白尼、哈维) (2)奠基(开普勒、加利略) (3)扩展(牛顿对后世的积极影响),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1、第一次科学革命 揭幕天文学 (1)哥白尼1543年天体运行论六卷提出太阳中心说: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 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本身自转;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带着月球一起绕日运行; 行星在太阳系中的排列次序是:土、木、火、地、月、金、水,它们绕日运转的周期分别是3

5、0年,12年,2年,1年,几个月; 处在这些行星中心的是太阳; 恒星在远离太阳的一个天体球面上静止不动。,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1、第一次科学革命 揭幕天文学 (2)布鲁诺 1584年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论原因、本原和太一。 28 岁流亡,8年铁窗。 1600年2月17日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一)第一次科学革命 1、揭幕医学 (1)维萨留斯(比利时人,西班牙国王御医) 1543年人体构造(七卷),“解剖学之父”,纠正盖仑200多处错误。 (2)塞尔维特(西班牙) 1553年匿名出版基督教的复兴,提出血液小循环:血从右心室经肺动脉流入肺部,在肺组织内清洗净

6、化,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同年10月23日被烧死。 (3)哈维(英国宫廷医生) 1628年出版心血循环运动论提出血液大循环观点,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2、奠基 (1)天文学 第谷布拉赫(丹麦人,星学之王,1601去世) 开普勒(意大利人,天空的立法者) 1600年给第谷作助手,1609年出版火星运动论俗称新天文学,提出二定律: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行星沿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推翻圆和偏心圆传统)。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向径)扫过椭圆的面积相等。 1619年出版宇宙的和谐给出第三定律:行星绕日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其轨道长轴承半径的立方成正

7、比。,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伽利略(意大利比萨人,近代实验科学之父,天空的哥伦布) 改进望远镜,放大32倍;观察:月球山脉,太阳黑子,木星卫星,银河系星群; 1632年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8年监禁中写作出版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4年后死于狱中)。,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2)力学 伽利略 18岁发现摆的等时性,制成第一架摆钟;发现惯性定律,落体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 创立了实验(而不是观察)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惠更斯 研究离心力,1673年发现向心加速度公式,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3)数学 几何解析几何 代数韦达定理,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

8、(3)实验方法(对科学的哲学总结) 达芬奇 解剖学家、画家、工程师、数学家,自称“实验的信徒” 芬奇的经验(价值)和教训(博与专) 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科学的伟大复兴(新工具中三表法)科学归纳法。 笛卡儿 1637年方法谈,数学演绎法。,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3、综合与扩展 (1)古典科学体系的形成 天文学:哥白尼第谷开普勒(椭圆) 伽利略(圆) 牛 力学:达芬奇伽利略(惠更斯) (直线和圆两种惯性运动形式) 数学:笛卡儿 顿 光学:伽利略,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2)扩展(牛顿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A、形成系统的以机械力学为轴心的解释框架(力的观念和哲学)

9、,各学科依此建立规范:光学、声学、热力学、天文学。 B、 一系列科学发现印证了牛顿理论: 1772年(德)波德预测火、木之间的谷神星存在; 1781年(英)威廉赫舍尔发现天王星; 1845年(英)亚当斯,1846年(法)勒维烈、(德)伽勒(柏林天文台)发现海王星。 人类的预言第一次显灵。,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C、形而上学自然观 中心思想: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特别是宇宙不变和物种不变。 哲学倾向:(机械论观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经验论) 机械论 宇宙万物只有空间上的并存关系,而无时间上的演化与发展; 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外力的推动; 时间和空间是与物质及其运动无关的独立客体; 宇宙中的一

10、切物质运动都是由严格因果关系决定的纯粹必然的过程。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孤立、静止、片面、僵化地看问题。 经验论:认为只有经验才是最可靠的。,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革命的基本性质: 是对自然哲学的革命,而不是对基督教的革命 。 (中国人习惯理解的恰恰是后者) 不良影响 A、光学中微粒说压制波动说; B、热学中热素说压制分子运动说; C、化学中燃素说压制氧化学说; D、电学中电流体说流行。,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二)第一次技术革命 科学引发了技术和工业革命:以纺织机械(工作机)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动力机)的发明为标志,实现了工业生产由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作坊手工工场工厂),工业

11、技术体系形成。 三次浪潮: 蒸汽化(英,瓦特,1769) 电气化(德,西门子,1867) 信息化(美,艾肯特、莫克雷,1964),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三)第二次科学和技术革命 1、背景: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变化即时间因素的突显) (1)天体演化学说。 1755康德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1796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 (2)地质渐变学说 英赖尔1833年出版地质学原理针对 法居维叶1812年地球表面的革命,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3)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1838年德施莱登在植物发生论中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普遍存在的基本构造单位。 1839年施旺推广到动物界。 法拉马克1809年动物哲学最

12、早提出系统进化论: A、总纲:世界循序渐进地产生各种生物; B、机制:受自身内在倾向和环境影响; C、法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1858年英华莱士物种无限偏离原始类型的歧化倾向,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1859年英达尔文物种起源 A、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的基本原因是生活条件的改变; B、生物不仅有变异性,而且有遗传性; C、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或产生新品种; D、自然界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而产生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而实现的; E、“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进化论”的意义: a、否定了创世说; b、否定了物种不变论; c、揭示了生物发展的规律,二、科学革

13、命的过程和性质,(4)原子分子论、人工合成、元素周期律 1803年英道尔顿原子论、1811年意阿伏伽德罗分子论。 1824年德维勒合成尿素。 18631871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869年化学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 。,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5)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四大定律的基础) 古老的守恒观; 1644年笛卡儿哲学原理从机械碰撞中的动量不便,提出宇宙运动总量守恒的思想; 1842年迈尔提出能量守恒和热功当量; 1843年焦耳搅拌实验和热的机械当量为428.9千克米/千卡。 1847年赫姆霍兹动能势能转化,热力学第一定律。,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2、主潮:科学与技术的理性变

14、奏 (1)电学理论的深度发展(科学由经验向理论的转化) 前期工作 1780年意伽伐尼发现生物电; 1799年意伏打发明电堆; 1820年(丹)奥斯特发现磁偏现象(电动机);,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1822年法阿拉戈,盖吕萨克发明电磁铁; 1822年法安培发现二条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斥、异向相吸。 英法拉弟 18221831年发现转磁为电的发电机原理; 电解定律; 提出力线和场概念。,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2)英麦克斯韦 位移电流; 1865年电磁场动力学给出一组微分方程; 1873年论电和磁; 1888年德赫兹证实麦氏预言的正确性。 科学中理性要素在增长,系统整理材料。,二、科学革命的

15、过程和性质,(3)电器技术中心体系的形成 1835年美莫尔斯电报机; 1845年英惠斯通发明使用电磁铁的发电机; 17941862年内燃机发明与生产。 1867年德西门子发明自激式直流发电机; 1876年美格雷、贝尔发明电话;,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1879年英斯方、美爱迪生发明电灯; 1894年俄波波夫发明无线电报; 1895年意马可尼实现无线电通讯,1899年跨跃英法海峡,1901年横跨大西洋。 基本变化特征: 技术的知识基础发生根本变化(由经验到科学); 技术联系增加,以主导技术为中心形成新体系; 技术的反思开始。,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3、社会基础的变革 (1)资本主义已完成原

16、始积累,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时期; (2)科学技术社会化; (3)科学技术在中心转移中不断兴旺(汤浅光昭)。,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四)第三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1、先导:三大发现与物理学革命 (1) 三大发现及影响 1895年德伦瑟射线, 1895年法贝克勒尔放射性, 1897年英汤姆生电子。,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由此产生原子物理学: 1904年汤姆生原子模型, 1910年1月卢瑟福原子行星式模型, 1912年玻尔量子化模型。 (2)以太漂移和相对论物理学 以太(绝对空间的化身,旧物理学残迹);光行差实验。,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1905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前提:相对性原理

17、,物理规律在一切惯性系都相同;光速不变原理(在惯性系)。 基本观点:空时并非互不相干,而是有本质联系;空时都同物质运动有关,并随速度变化而变化;对不同惯性系,空时速度不同。 推论:A“同时性”是相对的;B运动方向上物体变短;C运动着的时间变慢;D运动物体质量变大;E光速是极限速度。,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1915年广义相对论: 前提:广义相对性原理(对一切参照系);等价原理,在时空小范围内引力场同相当的加速度参照系在物理上完全等价。 基本观点: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弯曲的程度(曲率)取决于物质质量及其分布;空间曲率体现为引力场的强度。 推论:水星在近日点进动;光在穿

18、过强引力场时弯曲;远离引力场发射出的光的谱线向红端移动。,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3)黑体辐射与量子物理学 黑体是能全部吸收外来电磁辐射而无反射和透射的理想物体。 1893年法维恩定律:黑体强度同辐射强度分布的波长成反比; 1895年英端利一金斯公式:黑体辐射强度正比于它的绝对温度,反比于所发射光线波长的平方(“紫外灾难”),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1900年普朗克量子假说:物体在发射或吸收辐射时,能量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数值中的最小能量单位叫能量子E=hv 1905年爱因斯坦光量子论 1912年波尔氢原子模型 1923年法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 1926年奥

19、薛定谔波动方程,同年德玻恩对波做出统计解释。 1925年海森堡矩阵力学。 1926年薛定谔和狄拉克证明二者等价性。 1928年狄拉克统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4) 系统科学的兴起(1945年) (5)分子生物学 1944年美艾弗里证实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1952年美沃森和英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1969年64个遗传密码全部破释; 2001年人类基因图谱测序完成。 克隆与基因工程。 2、主潮:信息革命与全球网络化 (1)核反应与能源开发 1939年重核裂变; 1942年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946年) (3) 全球网络化(1990年

20、),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3、概括:20世纪的成就可以用“344”来表示 (1)三大基础科学成就: 相对论、量子力学、非线性科学 (2)四大理论模型: 宇观模型:宇宙大爆炸模型 微观模型:量子力学的夸克模型 地表模型:大陆板块模型 生命模型:分子生物学的DNA双螺旋模型 (3)四大技术成就 能量技术:核能技术 宇航技术:登月和火星勘察 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 生命技术:克隆技术,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4、20世纪科学技术革命的实质 (1)颠覆了原有的世界观念 改变了世界图景(世界观的建构性) 进一步走向相对性 再一次证明经验的不可靠性 (2)科学主题发生了巨大变化(董光壁) A.从构成论

21、走向生成论 B.从公理论走向模型论 C.从物质论走向信息论,二、科学革命的过程和性质,(3)逼近了各方面的“极限” A.关照自然系统的整体 (原子分子系统、凝聚体系统、生命体系统、地球系统、宇宙系统) B.走向理论的综合统一 C.逼近永恒的科学难题 (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智力的起源) D.遭遇三大周期的交汇 第五经济长波周期:蒸汽、铁路、电力、电子和信息? 第六政治霸权周期: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 第七科学转移周期: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亚洲?,三、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影响,1、核心影响是推动了世界的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就是把古代社会转为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现

22、代化中的十个变化: 劳动社会化 国家工业化 生产机械化 乡村城市化 大众知识化 经济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 社会法治化 文化多元化 思想自由化 现代化的四种动力 启动力:思想自由、解放(人文的) 原动力:科技发明、革命 主动力:工业革命(产业革命的龙头) 推动力:阶级斗争(生产关系革命)人,三、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影响,2、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是把现代化的十个成功推广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全球现代化。 现代化是纵向的,全球化是横向的。 全球化的十个方面: 科技全球化、生产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 法治全球化、组织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思想全球化、 人际交往全球化、国际关系全球化。 3、加剧了

23、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原有秩序的破坏和把握时代方式的变革,三、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影响,(1)科学技术要走向哪里 A、从科学、技术到工程 B、从老异化到新异化,从 财富贫困到资源贫困 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所造成的人的异化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依赖、强调和张扬,使得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控制人、麻木人。 在马尔库塞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人则变成单向度的人或单面人。 哈贝马斯则提出两种理性说,即社会不仅需要技术理性,而且还需要交往理性,以期走出技术理性的技治主义的困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从现实风险到未来危机,三、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影响,(2)“马克思的幽灵” A、千年伟人与马克思的“两希”情怀 B、发达国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特征” 共产主义的核心和根本任务也是首先解决生产力问题 C、马克思属于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性征。 (3)面对挑战所应具有的态度: 一是客观的态度。 二是历史的态度。 三是发展的态度。 中国与世界的特殊耦合:文明的复兴与春秋情结 危机论:中华文明面临现代化两次浪潮的双重压力 失调论:文化荒漠化。文化不能被阉割,没有多样性就没有文化的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