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行政和行政学(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6688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学(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学(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学(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学(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行政和行政学(下).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行政学在西方的兴起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行政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一、行政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1.兴起的标志 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45年,法国科学家MA安培曾经设想建立管理国家的科学,有人认为这是行政学产生的胚胎。 “行政学”一词,由德国学者史坦因首次提出,他于1865至1868年发表七卷本的行政学著作,但当时所谓的行政学主要是指行政法而言。,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 1887年,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美国第28届总统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应把行政管理当作

2、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 该文开行政学理论研究之先河,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开山之作。,继威尔逊之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长、著名行政学家古德诺于1900年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扬弃了传统的立法、司法、行政三分法,指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从而使威尔逊开创的行政学正式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 威尔逊和古德诺的贡献在于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是他们的观点还不系统,还没有形成一门完整的理论体系。,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一般以怀特和魏劳毕的两本大学教科书为标志。他们于1926年和1927年分别出版行政学导论和公共行政原理,对行政学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从而形成了行政学理论体

3、系。 1930年,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在马德里成立,行政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2.行政学兴起的原因,(1)客观条件 行政国家的出现; 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 “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2)主观条件,对其他学科优秀成果的兼收并蓄。 20世纪20年代,行政管理就引进了企业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如确定行政目标、组织严密的指挥体系和建立有效的办事程序;,30年代,吸取了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重视行政过程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开创了行为行政学的研究

4、阶段; 60年代,吸取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成果,把行政过程看作是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和因素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研究这一整体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等;,70年代后,又把经济学以及政策分析等相关知识和方法融入行政学领域,促使新公共管理学的产生。 此外还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数学、生态学、法学等学科的积极成果。 行政管理学引进、吸收、消化,这种兼收并蓄的功能,既是作为综合性学科的重要表现,又是该学科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 。,3.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史,(1)提出与创立时期(威尔逊、古德诺、泰勒、法约尔等) (2)正统时期(韦伯的官僚制) (3)批评与转变时期(巴纳德、西蒙

5、、林德布洛姆等) (4)应用与发展时期(德罗尔、里格斯等) (5)挑战与创新时期(“新公共行政学”、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等) (6)总结与探索时期(公共选择理论、奥斯本等的企业家政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民参与理论),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第一,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 (1)从学科内涵看 (2)从学科的包容面看 (3)从研究的层次看 第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更结合实际; 第三,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约始于20世纪30年代。 50年代初,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和学科建设认识上的偏差,行政管理学有关专业和课程被取消,该学科

6、的研究和传播也随之中断。 由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积极支持和专家学者的大力倡导,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于1984年8月召开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由政府主持的第一个研究行政管理学的会议“行政科学研讨会”。,会议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开展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科学体系以及发展中国行政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这次研讨会的成功,标志着行政管理学在我国的重建,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第一,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方向,积极研究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 如转变政府职能、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行政区划、机构改革、编制管理、人事制度改革、层级行政、部门行政、行政法制、行政监督、廉政

7、建设和行政效率等,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已被决策层采纳或取得共识,同时也拓展了行政学的研究领域。,第二,在引进国外行政学理论的同时,着力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学理论体系以及有关专题,出版了数以百计的行政学著作或教材,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第三,国家行政学院和地方各级行政学院相继成立,许多大学开设了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了行政管理学专业,分别录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初步形成了培养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人才的教育体系和培训基地。,第四,全国及许多省市先后成立了行政学的学术团体,出版了行政学的学术刊物,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行政学研究和普及行政学知识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等。,中国行政管理三大理论学派,夏书章学

8、派即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派 郭济学派即中国公共行政学派 欧阳雄飞学派即中国行政管理学“+”字型学派,夏书章学派,夏书章教授为我国行政管理学的恢复、重建和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是中国行政学界的泰斗。 夏书章教授1982年元月29日发表于人民日报关于“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的重要文章,迈开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繁荣和发展的、富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夏书章同志主要代表作有: 1985年5月主编的我国首部行政管理学专著(山西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行政学新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行政管理学专著。 20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学者都受益于夏老的鼓励、教导和指导,

9、出版了近百部冠名为行政管理学、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著作。,其学科带头人有王乐夫、陈瑞莲、唐代望、刘怡昌、郭景春、南元生、张书庭、刘延余、雷忠勤、何国强、应国良、林锦峰、赵过渡、梁裕楷、傅小平、郭小聪等专家学者。,夏书章教授最早提出率先垂范“必须研究和必须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学”,所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派”。,夏书章学派的基本特征是:,1.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点的行政管理学研究;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反对照抄照搬西方行政学理论; 4.澄清是非,批判行政管理学研究领域中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郭济学派,郭济同志既是中国行政学界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又是我国学术

10、界的著名专家。 之所以称为郭济学派,是郭济同志作为学科带头人意义上的学派,叫做中国公共行政学派或公共管理学派。 郭济学派是近几年来形成并有较大影响的学派,在全国掀起了一阵“公共管理”热潮。,郭济学派主要理论特征,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公共行政”内容比“行政”一词丰富得多。 2.公共行政学是主导全球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的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与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相伴而生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己成为指导西方乃至全球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的主导理论。”,3.中国行政改革必须转变理念,尽量不用行政、行政管理概念,

11、大力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 对于“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这种”主导”全球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的理论,国家行政学院刘熙瑞教授强调:“为了突出民主,我国行政改革中必须采用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概念,而尽量不用行政、行政管理概念。”,公共管理学派的基本理念: 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和市场机制”; 把政府当作“企业”,把公众、群众当作“顾客”; 根据这个“理念”,“政府管理理念”必须“不断转变与创新”,“尽量不用行政、行政管理概念”,即“尽量不用”中国行政管理学理论,而尽量以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理论,来“主导”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欧阳雄飞学派,欧阳雄飞学派,学术界称为“中国行政管

12、理学十字型学派。” 欧阳雄飞同志是我国80年代初中国政治学和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拓荒者。 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张友渔同志,推荐未来政治学的创始人欧阳雄飞参加1980年12月28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国政治学会,成为我国政治学界和党中央智囊团的首批专家。,1983年,欧阳雄飞出席首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讨会昆明会议期间,曾伙同丁中柱、唐代望等专家,鼓动中国政治学会陈为典秘书长,邀请夏书章教授出任主编,出版全国首部行政管理学著作; 1985年4月,国务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筹)专门发文指定他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候选人; 1988年10月,欧阳雄飞应邀赴北京出席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成立大会并当选为理事,成为国务院办公厅智囊团的第一批学者。,中国行政管理1987年第6期发表的试论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标志着中国行政管理学学科体系的诞生, 标志着我国行政管理学学科体系的探索阶段已经结束,行政管理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创新和发展的阶段已经到来, 也标志着我国行政管理学学科体系,以自主创新的科学理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风貌,一劳永逸的宣布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独立于社会科学的理论园地。,本章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