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时与低碳.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0136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时与低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博物馆时与低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博物馆时与低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博物馆时与低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时与低碳.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博物馆与低碳生活作者:肖冠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高耗能低产出的矛盾仍然是发展的瓶颈。哥本哈根吹起的“低碳风潮”,不仅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渗透进博物馆的文化中。特别是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已深入人心,低碳已成为时下人们生活的关键词。博物馆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有不计其数的观众在这里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其社会职能决定新形势下博物馆应勇担社会责任,倡导低碳理念,推行低碳实践。立足本馆,宣传低碳理念 低碳生活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博物馆不仅是为了展示历史,也是为了促进未来可持续发展。博

2、物馆的建设、改造,陈列的布置,观众的出游、各种活动的举办,都将造成大量的碳排放。首先,博物馆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是学习教育的场所,气候变暖、节能减排等社会问题应该在这里得到关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意识要在这里得到宣传;低碳技术、先进陈列手段要在这里得到运用。其次,博物馆要通过各种方法主动向观众宣传低碳理念,通过向观众发放低碳倡议书、低碳生活手册、环保袋,在公众服务区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版面,开展组织低碳知识问答活动,定期播放环保电影,组织碳足迹计算等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低碳生活的氛围。同时,宣传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要特色鲜明,通俗易懂,方便群众接受,让低碳生活点点滴滴深入人心。 此外,低碳博

3、物馆的建设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使低碳理念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与相关方达成共识,建立伙伴关系。例如一些供应商、承包商,博物馆也要对其进行低碳理念的宣传,在合同条款中可以约定遵守的环保条约。特别是在开放服务中要强调环保意识,减少一次用品的使用。例如有的博物馆免费提供纸杯,就可以考虑提倡让观众自带水杯,湖南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则在景区内安装了十多处直饮水设施,观众可以直接饮用到矿泉水。同时,要加强对观众的管理,观众是上帝,但观众到博物馆来参观就是来接受教育的,博物馆要通过温馨提示、宣传、活动、资料等多种形式在观众中树立低碳环保的示范形象,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来要求观众共同遵守环保约定,使参观环境得到

4、优化,也提高了观众素质,使其受到教育。科学规划,将低碳理念与科学发展统筹 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首先在规划设计上,策展人以及博物馆馆长,还有设计师、建筑师之间需要很好的沟通,倡导低碳建设,将博物馆建设与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彰显低碳概念,也要提高能源的利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改变一味追求场馆大,设施新,陈列手段现代化程度高的观念,采取适合馆情的发展模式。新馆建设的选址要和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改造结合起来,新馆的规划要考虑生态的理念、低碳的理念,包括步行适宜距离和节能、生态效应以及陈列

5、展览的展厅是否可以持续利用等。 其次,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要优先考虑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的低碳设计,要在确保文物展陈的小环境基础上考虑观众的舒适度。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多采用自然光,尤其是地处农村的博物馆,用电无保障,更应减少对电的依赖。在建筑通风中多采用自然风,在设计时要考虑保温效果,控制展厅面积,减少冷热交替等,减少对空调系统依赖的使用。 其三,在材料和设备设施的使用上,陈列改造中大量采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和新材料。比如,现在我们的陈列过程中大量使用了PVC材料,但这种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毒素,严重影响环境。此外,应多使用节能灯具,有条件的应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

6、、LED照明技术,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要减少室外大面积玻璃幕墙、钢筋的使用,多采用本地生态建筑用材,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碳的排放。馆区范围大的博物馆有时需要使用交通工具,应尽量控制机动车的进入,而采用自行车、氢能源汽车、纯电容汽车等。在陈列展线上适当增加绿色盆栽植物,在室外增加绿化面积,目前有的博物馆将屋顶科学利用起来,建设绿色屋顶。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考虑微灌系统的使用,节约水资源。拓宽外延,将低碳理念与社教活动结合 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可持续的重要机制是社会化,这个过程使新生社会成员接受并内化现有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教育活动场所,要将低碳理念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7、,逐渐形成一致的、有效的符合低碳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何让低碳引领我们的生活,很多博物馆早就行动起来。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主题科普展,青岛市“我的低碳生活”启动仪式在奥帆博物馆举行。今年4月,浙江自然博物馆举行了“让地球更健康低碳行动从我做起”活动。 博物馆可以通过“低碳环保生活从我做起”的活动来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议学生及家长们选择集体乘坐学校大巴出游,不选自驾车;选择自带水壶,不选瓶装水或饮料;选择带手帕,不选一次性纸巾;选择布制餐布,不选一次性餐布等。例如,今年3月,中国湿地博物馆举行了“变废为宝,环保手工制作”活动,很多小朋友通过精心制

8、作,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或者生活用具,例如废旧的报纸,经过处理,成了雕塑;废弃的水管,涂涂画画,变成了笔筒和花瓶;废旧的纸盒,切割拼接,成了12生肖。一块家中废弃的刷碗海绵,结合胶水、贴纸、扭扭棒等小物件,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海绵宝宝、糖果冰激凌、蝴蝶结等等。活动结束后,每个小朋友开心地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家长汇报,表示以后还要参加这样有意思的活动。此外,博物馆还要结合博物馆之友活动,发挥志愿者作用,可以与周边社区、学校、机关、企业联合起来,使低碳环保意识得到加强,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广大群众中传递绿色环保理念。关注细节,推行低碳实践 一是做好数据统计,制定目标。

9、要通过测量碳足迹、计算碳排放量,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找出潜在的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要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减少碳排放的实施方案,例如怎样科学设计和控制展厅空调温度,如何科学控制和调节展区照明系统,减少能耗。控制高峰期观众的参观人数,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碳排放量和对水、电、空调等的使用频率。同时,在优质服务的前提下,控制开放时间,规定空调、灯具照明的启用时间。 二是在我们的办公环境中,办公室人离电断,日常照明要使用节能灯具,许多印刷材料要使用可再生纸,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宣传资料。加强内部局域网的建设,采用无纸化办公,利用网络发布信息、审批文件、报送材料,减少纸张的消耗。此外,博物馆有采购的主动

10、权,我们要运用这种能力减少其他供应商和运输商的碳足迹。在流动展览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使用当地提供的材质、当地的资源,从而减少其他材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是改变出游方式。在交通方式上特别是现在私家车增多,要尽量集中乘坐公共车或自行车,减少碳的排放。此外,加强数字博物馆建设,让观众足不出户在家观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例如湖南省博物馆除了有视频的资料外,还增加了文物联联看的游戏内容,可以让观众在浏览博物馆网站的同时学习文物常识。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博物馆自身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低碳实践,例如法律法规遵守、能源节约制度、博物馆开放管理制度、节约型机关的建设等。同时,导入实施ISO14001国际环境标准体系认证,借第三方力量,加强对环境的监督。 实现低碳博物馆除了改变观念,改进技术手段,获得相关方面的支持外,在设备设施使用时,我们不得不考虑投入与产出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我们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生活领域的能源消耗和碳的排放,但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点,包括地域、气候、人文、建筑等特点,加之往往节能技术投入资金较大,不是每个博物馆都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现低碳理念,但如果博物馆人坚持不懈地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工作,博物馆将在推进低碳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