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时隧道设计与施工.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2917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断面时隧道设计与施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大断面时隧道设计与施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大断面时隧道设计与施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亲,该文档总共1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断面时隧道设计与施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断面时隧道设计与施工.doc(1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公路大断面紫荆山隧道大庆端设计与施工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arge Section Zijingshan Tunnel Road Daqing2013届 土木工程 系专 业 土木工程 学 号 20095652 学生姓名 王许林 指导教师 李宏建 王君来 完成日期 2013年 5月30日毕业设计成绩单学生姓名王许林学号20095652班级方0901-11专业土木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公路大断面紫荆山隧道大庆端设计与施工指导教师姓名李宏建指导教师姓名王君来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指导教师职称教授评 定 成 绩指导教师 得分评阅人得分答辩小组

2、组长得分成绩:院长(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公路大断面紫荆山隧道大庆端设计与施工 专 业土木工程班 级方0901-11学生姓名王许林承担指导任务单位四方学院土木工程系导师姓名王君来导师职称教授一、设计内容对紫荆山隧道大庆端公路大断面隧道进行设计,内容主要有:1.设计依据及原则:包括设计应遵循的主要规范规程及主要原则。2.工程概况:包括本工程的设计范围、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述;地面环境等。3.隧道结构选型及构造要求:包括结构选型、衬砌的构造要求、支护和衬砌设计参数的确定。4.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检算:包括计算荷载的确定、计算模型的建立、衬砌结构计算及整理、结构配筋计算。5.施工方

3、法设计:包括主要施工方法确定、主要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组织、指导性施工进度、施工监控量测等。应附图:地质纵剖面图,支护结构设计横剖面图、衬砌结构横剖面图、防水结构图,监控量测测点布置图等。6.外文翻译,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设计施工相关文献翻译。二、基本要求1.通过文献、资料阅读,掌握隧道结构设计方法;2.熟悉衬砌结构设计计算方法。3.掌握隧道施工方法及施工组织设计。三、主要技术指标另见具体资料。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1.隧道设计规范;2.隧道施工规范;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4.隧道设计手册;5.隧道施工手册;五、进度计划第12周 熟悉资料,查阅文献,外文翻译; 第3周 写

4、出开题报告;第45周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验算; 第610周 施工方法设计及防水设计;第1112周 文整,答辩。教研组主任签字时间 年 月 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公路大断面紫荆山隧道大庆端设计与施工学生姓名王许林学号20095652班级方0901-11专业土木工程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山地、丘陵和高原很多,其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9%。由于交通的滞后发展,而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过去在山区或半山区修筑的公路,由于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多以盘山公路为主。这种公路不仅等级低,绕行里程长,占用可耕的多,而且能耗高,安全隐患多,生态环境破坏大等。因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大量伤亡。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5、公路隧道不仅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建设,而且在江河跨越方案中,对公路隧道的选着也日益重视。公路隧道的修建不但能克服地理地形障碍,还能提高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降低运输成本和节约时间,对恶劣气候时行车几乎不受影响。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代隧道兴起于运河时代,从十七世纪起,欧洲陆续修建了许多运河隧道。其中法国兰葵达克(Languedoc)运河隧道,建于1666-1681年,长157m,它可能是最早用火药开凿的公路隧道。 隧道施工与地面建筑物施工不同,其空间有限,工作面狭小、光线暗,劳动条件差,给施工增加了难度。隧道工程的施工条件是极其恶劣的,体力劳动强度和施工难度都相当大。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人们曾经做过不

6、懈的努力。古代一直使用“火焚法”和铁锤刚钎等原始工具进行开挖,直到上个世纪才开始采用钻爆作业,至今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发明了凿岩机,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发展成为今天的高效率大型多头摇臂钻机,工人们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和钻爆开挖法完全不同的还有两种机械开挖法。一种是用于软土地层的盾构机,发明于1818年,经过一个半世纪的不断改进,已经从手工开挖式盾构发展到机械化乃至全机械化盾构,能广泛用于各种复杂的软土地层的掘进。另一种是用于中等坚硬岩石地层的岩石隧道掘进机。近十年来,我国已修建了不少长隧道、特长隧道以及隧道群,隧道占公路里程比重也不断增大。同时隧道建设技术不断提高和

7、成熟。据统计公路隧道1790、总长度近1千公里。尤其是在2007年元月20日,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运营的秦岭终南山隧道通车,18.02公里的秦岭终南山隧道不仅长度一举超越了日本的关越隧道,相比单洞双向行驶的莱尔多隧道,它更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双洞单向行驶的特长隧道,双洞全长36.04公里,建设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总体上来说,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还适应不了我国隧道发展的要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三、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和所采用的方法、手段1、收集与本工程有关的规范资料2、收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资料 3、绘制工程地质纵断面图,确定埋深4、确定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5、隧道

8、衬砌和洞门形式设计6、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分析与计算7、确定施工方法四、预期达到的结果1、复习所学的本专业知识,并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2、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毕业设计中的有关的各项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设计、计算、绘图和编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和熟练程度。4、熟悉并能运用现行的铁路工程设计规范及各种标准,掌握阅读参考书籍与收集、整理设计资料的方法。指导教师签字时间年 月 日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大断面公路隧道将成为高等级公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断面公路隧道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而迅猛发展的,它适应于高等级公路,提高公路的通

9、行能力,缓解因交通量剧增而带来的通行压力。由于我国大断面公路隧道发展较迟,在设计、施工及其关键技术、围岩稳定性研究等许多方面同一些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本文对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我国常用的新奥法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重温了新奥法的施工原理、施工原则、开挖方法等内容,再次深入展开对新奥法相关的内容的讨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剖析了新奥法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出自己对问题的解决对策。此外,简要介绍了我国在开挖隧道时常用的其他方法,了解其基本原理。因此通过本文来全面深刻认识我国目前隧道施工技术,掌握每种方法的最基本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工作奠定基础。关键词:大断面

10、隧道施工方法新奥法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grade highway, the big section highway tunnel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way tunnel. Large section highway tunnel in China is as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to enhance the rapid development, it is suitable for high grade road, improve road capaci

11、ty, ease the traffic pressure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Because of the large section highway tunnel in China is relatively late in development, many aspects of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its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on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with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not a small

12、gap.Deeply studie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arge section tunnel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on Chinas commonly used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reviewed the NATM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excavation method and so on, back into the expansion of the new Austrian tunne

13、ling method 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the discussion, in theory on the practice and analysis of the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combining the knowledge of problem solving strategies are given. In addition,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ther methods

14、used in the excavation of tunnel in our country, to understand its basic principle. Therefore, through this article to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current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ster the basic content of each method, further study for the future work to lay the foundation.Keywords:

15、 Large section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NATM 目 录第1章 绪论31.1 引言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隧道施工问题21.4 本设计的研究内容9第2章 工程概况102.1 工程位置及范围102.2 工程地质条件102.3 水文地质条件122.4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122.5 不良地质现象132.6 隧道围岩类别分段划分及工程特性13第3章 衬砌结构设计与验算173.1 工程概况和工况选择173.2 ANSYS、FLAC3D介绍183.2.1 ANSYS介绍183.2.2 FLAC3D介绍203.3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21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16、223.4.1 模拟结果223.4.2 模拟结果分析26第4章 施工方案274.1 总体施工方案274.2 洞口施工284.3 洞身施工294.3.1 类围岩开挖方案294.3.2 、IV类围岩开挖方案304.3.3 级围岩开挖方案314.4 隧道爆破设计324.4.1 级围岩段爆破设计324.4.2 级围岩段爆破设计364.4.3 爆破施工管理39第5章 施工工艺425.1 超前支护425.1.1 长管棚425.1.2 超前注浆小导管435.2 初期支护施工455.2.1 锚杆455.2.2 钢筋网安装465.2.3 钢拱架安装465.2.4 喷射混凝土475.3 二次衬砌施工485.3.1

17、 二次衬砌混凝土495.3.2 模板台车505.3.3 防水混凝土灌注505.4 隧道防排水设计535.4.1 洞口防排水535.4.2 洞内防排水535.4.3 洞外防排水56第6章 现场监控量测576.1 监测的意义及目的576.1.1 意义576.1.2 目的576.2 监测内容586.3 监控量测的主要设备586.4 监控量测方法586.4.1 测点布置及量测频率596.4.2 数据整理596.4.3 信息反馈606.5 量测管理61第7章 结语627.1 设计总结627.2 存在的问题62参考文献63致谢65附 录65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第1章 绪论1.1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

18、、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社会客运量和货运量都成倍增长。公路在长途运输中占有明显优势。高速公路是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隧道是关键的基础工程。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的修建公路大断面隧道。我国虽然已是隧道大国,但还不是隧道科技强国,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独创的隧道理论还没有形成,很多理论都是引进的,如新奥法理论、浅埋暗挖理论等。虽然我们对这些理论运用得很好,也丰富和发展了这些理论,但不是我国独创的。我国已处于隧道的大发展时期,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建设节能型、环保型的隧道,以确保我国隧道的良性、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急需解决

19、的问题。同时本着创新的精神,结合经济的发展,隧道的研究也将会更上一层楼。由此可见,隧道的研究将对我国整体的技术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高速公路隧道大部分属于大断面隧道,所以开挖时应尽量采用机械化施工,以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加快施工速度。国内外铁路隧道施工机械的发展正朝着高速、高精的数控技术发展。施工方面,目前各国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法仍以新奥法为主,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新奥法是按照实际观察到的围岩动态的各项指标来指导开挖隧道的方法。新奥法施工原则可以归纳为充分保护,并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施工要点为控制爆破、

20、锚杆支护和施工监测;实施方法为设计、施工和监测三位一体的动态模式。隧道的开挖方法是影响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断面开挖方法的选择要注重开挖方法的多样性。如开挖隧道的TBM法、矿山法、不是相互排斥的方法,而是可以选择、可以组合的方法。在选择开挖方法时,一方面要考虑隧道围岩地质条件,一方面要考虑坑道范围内岩石的坚硬程度。高速公路隧道大部分属于大断面隧道,为了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充分“保护围岩”,同时减小震动,保护隧道附近对震动有较高要求的结构物,选择部分地质件适宜的隧道采用铣挖机、单臂掘进机、液压破碎机、大功率挖掘机等装备开挖,将是一个发展趋势,这种采用非钻爆法施工的工法会逐步完善。同时,国内外

21、公路隧道施工机械的发展正朝着高速、高精的数控技术发展。 国内外隧道施工都充分证实了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阶段,重视和加强地质超前预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质理论和先进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对于安全施工、提高工效、缩短施工周期、避免事故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前地质预报的仪器设备也更加精密。国内外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方法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地质法阶段、超前平行导坑阶段、超前水平钻孔阶段、无力探测法阶段。目前应用较广的有TSP超前预报,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法。TSP超前预报系统具有适用范围广、预报距离长、时间短、对施工干扰小、费用少等优点,可推断断层和岩石破碎

22、带等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产状、及岩石动力参数。地质雷达对隧底、边墙、隧顶外围岩的不良地质探测效果最好,在超前平行导坑中应用可对正洞起到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1.3 隧道施工问题(1)开挖是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 开挖工作是隧道施工的第一流程,开挖工作的优越与否直接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益。提高光面爆破,可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减少应力集中,有利于自然拱的形成,便于喷砼工艺,因此,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是开挖。良好的光面爆破可以减少超欠挖,这样减少了欠挖处理及超挖石碴的外运量,减少衬砌时砼的回填量,而且砼衬砌厚度均匀减少了应力集中。因此,开挖也是影响隧道衬砌工作的关键。 开挖是关键,还在于开挖决定

23、了隧道的初始几何尺寸,表明了隧道的贯通及误差,一旦开挖出了问题,其它后续工序也就失去了意义,再次施工安全就很可能得不到保障。 爆破参数设计是光爆控制的重要环节,在综合考虑围岩状况、岩石整体性好坏、节理裂隙发育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后,精确合理地设计爆破参数,降低工料消耗,提高光面爆破效果。 钻孔设备的选择对光面爆破的效果起重要作用,目前隧道开挖绝大多数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因此,操作手的经验及熟练程度至关重要。很多项目在施工隧道前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操作人员在施钻时抓住了“准、平、齐、直”的要点,同时对风枪进行了适当改进,改造了部分风枪油壶的位置,减少了钻爆形成的台阶,拱顶和边墙光面爆破均达到了

24、很高的水准。 (2)防坍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最重要环节 开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塌。山岭隧道施工绝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钻爆法施工。钻爆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由于受炸药爆破震动的影响,破坏了原有岩体内部受力平衡,当施工方法不当或支护不力时,围岩就会因失稳而发生坍塌。因此,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山岭隧道如何防止坍方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关键。 易发生坍方的地形和部位 在山区修建隧道,由于隧道穿越地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山岭隧道的施工难度。下面列举容易发生塌方的地段和部位,以便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引起高度重视。 1)容易发生塌方的地段 a埋深较浅地段:山岭隧道埋深在200m以下时,围岩由

25、于受到地表水侵蚀,岩层风化严重,如施工不当易发生塌方。 b断层破碎带及断层影响带:因其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并含有大量的填充物和地下水,如施工不当易发生塌方。 c岩层接触带:因其岩层不同,且大多伴有小构造,如重视不够可能会发生塌方。d高应力地段:在软质围岩中,由于受到高地应力的影响,围岩变形较大,若支护不力极易发生坍方。 e在高水位富水地段:岩溶呈不规律性分布,随时遇到意想不到的溶洞,若防备不及,溶洞内的填充物涌出或坍塌,也会给工程造成不利的影响。 2)容易发生坍方的部位 a隧道洞口:隧道洞口集埋深浅、石质较差、受力结构复杂等不利因素于一体,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坍方。 b隧道拱脚:当采用台阶法施工

26、开挖下半断面时,若拱脚支护不力,极易造成坍方。 c隧道墙脚:当进行检底施工时,措施不当墙脚悬空时,致使边墙失稳而发生偏帮。 d隧道拱部:地质条件较差,拱部变形较大,支护强度不足时,易发生拱部坍塌。 e隧道与隧道的交叉部位,即主洞与支洞交叉的部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交叉三角区,如果处理不当,支护不力,极易发生坍方。 f在水平岩层或近似水平岩层中,拱部易发生掉顶;在垂直岩层或近似垂直岩层中,边墙易发生偏帮。 防止出现坍方的预防措施 在山岭隧道施工中,如果施工方法及支护手段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加快施工进度,而且也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易造成坍方。为此,特别强调。 1)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过

27、程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在我们经常采用的矿山法中大致有全断面法、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三大类。 在当前的施工实践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台阶法(含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其次是全断面法。在大断面隧道中,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采用较多。选择施工方法,并不完全决定于地质条件。地质条件仅仅是选择施工方法的一个因素,而更应强调的是:施工方法必须符合快速、安全、质量及环境的要求。其中环境因素有时成为选择施工方法的决定性因素。选择施工方法时需考虑的基本因素大体上可归纳为: a施工条件:实践证实,施工条件是决定施工方法的最基本因素,它包括一个施工队伍所具备的施工能力、素质以及管

28、理水平。目前我国隧道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施工装备水平,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不能不考虑这个因素的影响。b围岩条件:也就是地质条件,其中包括围岩级别、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等。围岩级别是对围岩工程性质的综合判定,对施工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c隧道断面积:隧道尺寸和形状,对施工方法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隧道断面有向大断面方向发展的趋势,如公路隧道已开始修建3车道甚至4车道的大断面,水电工程中的大断面洞室,更是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法必须适应其发展。在单线和双线的铁路隧道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全断面法及台阶法;而在更大断面的隧道工程中,先采用各种方法修小断面

29、的导坑,再扩大形成全断面的施工方法极为盛行。 d埋深:隧道埋深与围岩的初始应力场及多种因素有关,通常将埋深分为浅埋和深埋两类,有时将浅埋又分为超浅埋和浅埋两类。在同样地质条件下,由于埋深的不同,施工方法也将有很大差异。 f工期:作为设计条件之一的施工工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本施工方法的选择。因为工期决定了在均衡生产的条件下,对开挖、运输等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要求,即对施工均衡速度、机械化水平和管理模式的要求。 g环境条件:当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如爆破振动、地表下沉、噪声、地下水条件的变化等不良影响时,环境条件也应成为选择隧道施工方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城市条件下,甚至会成为选择施工方法的决定性

30、因素。 2)各种施工方法在不同围岩和隧道中适用情况 a全断面法 适用于单线铁路隧道级围岩、铁路双线隧道及公路隧道级围岩地段。通常采用全断面钻孔一次起爆方法。为控制好开挖轮廓,减少超欠挖,提高光面爆破效果,可推广预留光爆层的开挖方法。 b台阶法 适用于单线铁路隧道、级围岩、铁路双线隧道及公路隧道级围岩地段。台阶数量和长度,要根据围岩条件而定。级围岩一般采用两台阶法;级围岩及级偏弱围岩,可改用三台阶法。 台阶法施工的循环进尺,要根据开挖跨度和围岩类别、自稳时间严格控制,并与初期支护钢架设计间距相对应。每次以架立12榀钢架为宜。 上部断面开挖视围岩自稳条件,可采用一次开挖成形和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开挖

31、法,该法适用于单线铁路隧道、级围岩、铁路双线隧道及公路隧道、级围岩地段。当围岩自稳性很差时,必须采用小导管或锚杆(注浆)等超前支护措施;土质隧道还可采用人工预切槽,槽内嵌设钢架,喷混凝土预支护后再开挖的方法。 下部断面(中、下层台阶)是开挖作业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下部开挖中,因方法欠妥,作业不慎引起初期支护失稳造成的重大坍方事故已有多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开挖顺序上,宜采用先挖侧槽、左右错开向前推进的做法,不宜采用拉中槽挖马口的方法。侧槽开挖长度,靠近边墙范围应采用风钻、风镐手工开挖,人工清壁扒碴,严禁使用重型机械开挖和装碴,以免对围岩过大扰动、破坏围岩和初期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c分部

32、开挖法 分部开挖法主要有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单线铁路隧道、级围岩、铁路双线隧道及公路隧道级围岩)、中隔法(适用于单、双线铁路隧道级围岩、浅埋隧道及三线隧道)或交叉中壁法(适用于双线、三线隧道、级围岩及浅埋隧道)。这些施工方法也适用于对地表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城市公路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地中和地表下沉方面,优于其它施工方法。此外,由于两侧导坑先行,能提前排放隧道拱部和中部土体中的部分地下水.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因此城市浅埋、软弱、大跨公路隧道和山岭软弱破碎、地下水发育的大跨隧道可优先选用双侧壁导坑法。 d进洞方法 进洞施工方法要根据洞口段地形、地貌和围岩条件而定。 洞口段为整体性好的、级硬岩时

33、,路堑成型后,即可按全断面法直接进洞。 洞口段为浅埋、坡积、软弱的、级围岩时,宜采用台阶法进洞。一般应结合洞口路堑施工分层开挖,到达暗洞进口里程前4m左右,沿设计开挖廓线外0.1m施作管棚(常用42mm小钢管,有条件的也可用89mm钢管)超前支护,而后按台阶法施工。拱部要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下部视情况分一层或两层开挖。为确保安全顺利进洞,暗洞前4m的初期支护通常做成套拱。当暗洞掘进20m左右后,要及时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 3)采用正确的支护手段和方法 除了施工方法安全合理实用外,采用合理、经济的施工支护手段也是防止隧道坍方的关键。隧道支护应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及地质状况进行施作,对洞口存在堆

34、积体、滑坡体、浅埋及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隧道,可采用大管棚、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地表注浆加固及地面旋喷桩加固等措施。部分隧道洞口设置抗滑桩保证坡体的整体稳定,进洞后尽快施做洞门,确保进洞洞口安全;洞内软弱地层地段以锚、喷、网为主要支护手段,必要时加格栅钢架,强化支护措施,同时减少对岩体的扰动,抑制围岩过度松弛变形,确保洞内施工安全。 一次支护是主要受力结构,应按永久结构没计,且必须在其基本稳定后开始进行防水层和二次模筑衬砌,尚未稳定情况下,企图用模筑衬砌进行支护是不安全的,衬砌会产生开裂。若采用铺底超前、仰拱超前的模筑衬砌的方法,是有利于地层稳定的。一次支护由钢筋网、钢拱架、喷混凝上组成,钢拱架

35、接头联结处设锁脚锚管(灌浆)。 二次衬砌为安全储备和承受部分流变荷载、地震力等。二次衬砌由模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两种型式组成。 施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浅埋或软弱围岩隧道正台阶施工不允许分长、中、微台阶,台阶长度为一倍洞径,第一个上台阶高度定为2.5m,有利于快速将顶部一次支护、网构钢架安装定位,有利于安全。小导管长度应为台阶高度加1m。所以,初期设置小导管长度3.5m是指台阶高度2.5m时的情况。 2)大断面硬岩隧道宜采用小导洞超前爆破,可减震30,取消预裂爆破。也可采用小TBM超前,钻爆法扩大。其优点为:a.可以超前预报;b.爆破减振30,炸药比全断而爆破减少510;c.扩大爆破,炮眼利

36、用率为100,所以提高开挖速度23倍:d.炮眼半孔保仃率80,线形超挖10cm;e.爆破碴堆、碴块均匀、集中,便于快速出碴;f.纵向爆破冲击波小,对后部工序影响小。3)在任何情况下,使隧道断面能在较短时间内闭合是极为重要的。 4)支护结构施工必须是一次支护从上向下施作,二次模筑衬砌必须从下向上施作。 5)在软弱地层段隧道衬砌施工采取紧跟的原则:即衬砌施工以距掌子面不超过150m为限。仰拱超前、衬砌紧跟能在洞内迅速形成闭合环,防止围岩过度松弛变形,保证施工安全的作用更为显著。 6)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把安全方案作为重要内容,从技术工艺、设备器材、作业流程、风险应对等各个方面做好预控措施。 (3

37、)必须坚持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动态管理 必须遵循信息化反馈设计、信息化施工、信息化动态原理。设计人员必须及时修改图纸,必须尊重施工信息。必须在现场建立建设方牵头,以施工单位为主体的设计、监理动态管理小组,实现及时支护、及时封闭、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修正的地下工程管理办法。 现代隧道施工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地质变化情况和支护受力变形情况,适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手段,准备预防应急措施,避免坍方施工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在目前隧道施工中,一般采用超前地质预探探报技术、监控量测技术等手段预报隧道开挖前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监测支护结构受力变形情况,为设计变更及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施工方

38、法和支护手段提供依据。必须重视隧道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将超前地质预报作为一道工序来保证。预报方法宜长短结合以短为主,预报范围前方30 m,隧道周边外l倍洞径,做为工序列入。预报方法:以钻孔为主,配合地质描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控制地表下沉和防塌方是最可靠的力法。监控量测是施工的核心,必须认真、快速获取结果,掌握洞身的变化特点,尤其要重视一倍洞径处的稳定性,这往往是塌方、变形的最危险时间的区段。必须重视时空变化效应,纵向一次支护的监控长度一般为洞径的6倍左右,6倍洞径以后必须确保结构的变化速率不变或快速减少,6倍洞径以内只允许施作仰拱和边墙基础,不允许模板台车进行边墙和顶部混凝土的灌注。 (4)重

39、视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 支护是安全的保证。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早封闭,快成环,控制变形。开挖后,岩石暴露时间要控制在24h以内,应先初喷45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安装格栅、锚杆等初期支撑,再复喷至设计厚度。软弱地层必须采用潮喷混凝土,不提倡湿喷混凝土。因湿喷工艺不过关,不能将围岩的的承载力提高,形成围岩、喷层两张皮。湿喷早期强度低,回弹量很大。潮喷也可以把围岩裂隙阻死,形成围岩组成的承载拱,这正是强调围岩爆破后不找顶及时初喷的原因。喷射混凝土标号不得低于200号,ld龄期的标号小宜低于50号。 格栅钢架安装须符合设计位置,紧贴围岩,中间有空隙时,必须用喷混凝土充填密实,绝不允许填塞木柴和片石

40、,出现“两层皮”现象;有很多隧道坍塌都是与初支背后空洞有关,这方面有血的教训,因此,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此道工序的控制。两榀格栅钢架之间必须用斜拉杆焊接,拱脚处要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纵向托梁、锁脚猫管(猫杆)或扩大拱脚等措施进行加强,这是保证下步开挖安全最重要的措施,必须认真落实;钢架落底接长时应沿隧道两侧交错进行,根据围岩条件每次接长13榀,上下格栅钢架必须对接牢固;格栅钢架安装好后,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4cm。 锚杆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地质条件选用。一定要保证锚杆方向和数量,采用砂浆锚杆时要确保注浆饱满,稠度适中,锚杆插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有水地段优先采用药包式、楔缝

41、式或缝管式锚杆,端头锚固锚杆一定要保证端头锚固部分的紧固质量。尾部必须加托板,托板应紧固密贴围岩和格栅,以提高锚固效果。 (5)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原则 首先系统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技术。 设计采用8字形格栅拱架,做到在x、y2个方向实现等强度、等刚度、等稳定度。 突出快速施工,考虑时空效应,做到5个及时:及时支护、及时封闭、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修正。 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一次支护由喷射混凝土、钢筋网、网构钢拱架组成。钢拱架联结处将索脚锚管和钢拱架焊接,形成一次支护。 浅埋暗挖法18字方针是施工的原则和要点的精辟总结,即:“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拓宽浅埋暗挖法在有水

42、、不稳定地层中应用时,要采用以注浆堵水为主,以降水为辅的原则。采用劈裂注浆加固和堵住80的水源,降掉20的少量裂隙水,以达到减少地表下沉的目的。 选择适宜的辅助施工工法。 常用的有:环形开挖留核心土;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工作面;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超前小导管周边注浆支护;设置上台阶临时仰拱;跟踪注浆加固地层;洞内真空泵降水、洞内超前降排水;洞外深井泵降水等。 大跨施工应选择变大跨为小跨的施工方法,如CD法、双立柱法、柱洞法、中洞法、侧洞法等。在确保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开挖方法的选择次序应为:当开挖断面宽度大于10m以上时,应优先选用CD法,或者是双立柱法,在迫不得已情况下可考虑侧壁导坑法,或

43、者CRD法。当开挖宽度小于10m时,应优先采用正台阶法,当下沉量控制不住时再考虑用CD法或CRD法,工程实践证明,如在北京地层浅埋情况下,当开挖宽度在12m以内时采用正台阶法是成功的。 长管棚的直径要和地层刚度相匹配,当直径超过150mm时,对控制地表下沉作用很小。长管棚法一般在洞口段采用,在隧道内一般不宜采用,用双层小导管法是完全可以通过的。 仰拱应紧跟下台阶,超前于衬砌施工。级以下围岩段铺底宜超前施工,以便改善运输条件,方便衬砌作业。仰拱(铺底)施工前必须先将底部杂物、虚碴、积水排除干净,超挖时采用同标号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填。1.4 本设计的研究内容本文研究了隧道的衬砌的选择,支护参数的选

44、取、开挖方法的选择、防排水、监测技术的研究。根据初步设计资料所提供的参数,查询各类规范,结合公路大断面隧道的自身的特点,选择所需参数和资料,弄清相关图纸,计算隧道所承受的各种荷载以及结构内力,结构选型、衬砌形式、支护和衬砌设计,计算荷载的确定、计算模型的建立、衬砌结构计算及整理、结构配筋计算,验算结构强度计算;并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FLAC进行验算。同时对隧道设计的发展背景、现状、意义进行了简单介绍。以公路大断面隧道为例介绍了隧道的施工方法、纵、横断面设计,洞口及洞门设计,衬砌结构设计,以及衬砌结构计算。本设计在总结类似工程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可行的监测方案,确保隧道的安全施工。148第

45、2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位置及范围紫荆山隧道位于阳新县龙岗镇郭家冲至郭家垄村之间,隧道采用分离式。左线设计起迄里程桩号为K219+953K222+263,全长2310m;右线设计起迄里程桩号为K219+945K222+293,全长2348m,属长隧道,隧道概况见表2-1。入口(大庆端)出口(广州端)隧道长度m桩号高程(m)纵坡桩号高程(m)纵坡2310K219+953118.7717.83K222+26396.77-43.48表2-1 紫荆山大断面隧道概况表2.2 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该隧道为构造剥蚀溶蚀低山丘陵地貌,地处富水主流与其支流八湘河间之次级分水岭,为鄂东南侵蚀剥蚀山地余脉越岭地段,地势较高,最高海拔为438.9m,相对高差约300400m,地形表现为北坡较缓,自然坡度为2030,南坡较陡,自然坡度4050,山顶较缓,坡脚较陡。通过遥感判释和地表调查,坡面大部分区域基岩裸露,岩溶较为发育,多为溶蚀洼地、溶洞、溶沟、溶槽等,在16.1km2内,有一定规模,较易识别的岩溶塌陷、天坑、暗河出口、漏斗等岩溶形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