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与牢骚》作文评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5177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抱怨与牢骚》作文评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抱怨与牢骚》作文评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抱怨与牢骚》作文评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抱怨与牢骚》作文评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抱怨与牢骚》作文评讲.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那些抱怨婚姻磨灭理想的,不结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唠叨这个体制捆绑下无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了瑞士也找不到领唱的舞台大家面对同样的时代,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境界。那些牢骚满腹的人寻找的种种“借口”,在某些人的眼中却常常是难得的人生机遇。 请根据自己的感悟,联系现实,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展示了现在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种现象出现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关系图,那些人的结果(

2、无用武之地、找不到领唱的舞台)原因( “声称”“抱怨”“天天唠叨”“牢骚满腹” ) 编者的态度(否定) 得出结论:埋怨、丢弃责任、抱怨外界、遇到挫折不思考内在原因的人是得不到成功的 某些人(难得的人生机遇、促使他们成功)原因(会转化把挫折当做试金石、当成宝贵的财富、通过挫折来磨练自己、提升自我) (编者的态度:赞同),审题立意,注意:高频词语“声称”“抱怨”“天天唠叨”“牢骚满腹的人寻找的种种“借口” 立意:不抱怨、不找借口 可以把立意更具体,就是变成什么情境下不抱怨,如: 面对困难、挫折,面对失败,不要抱怨; 面对看似不公平的情况,不要抱怨,提升自己的实力等等 偏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态度决

3、定成败、把握机遇等等,精彩语句,1、压力丛生的时代,抱怨与借口也如杂草般遍地生长。 2、长时间处在黑暗中并且不断抱怨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找到光明的所在,就如同那些长时间被挫折所困的人,不去寻找机遇,而只是停留在这里不停的发牢骚,那么他也就只能呆在困境中了。,精彩语句,3、抱怨,会使阳光失去光辉变得黯然失色;抱怨,会使宝剑失去锋芒,变得腐朽迟钝;抱怨,会使生活失去动力,变得单调乏味。诸多不如意的环境是滋生抱怨的温床,但与其抱怨不如将其变为动力,变成机遇。,范文,搬开那块绊脚石 面对紧紧束缚的茧,毛毛虫如果一味抱怨,永远无法享受翩跹花丛的自由;面对瘠瘦的岩缝,小松如果只知抱怨,又怎能迎来他日游人对其虬

4、枝铁干的赞叹。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不满意,抱怨如同一块绊脚石,阻碍了我们走向希望和光明的脚步。 面对生活,与其被绊倒、不如去面对。与其在消极抱怨中消磨了意志,颓丧了精神,不如在积极面对中克服困难、走出阴影,获得机会、拥抱成功。,一瞬间,地动山摇,家园尽毁。满怀创伤,他们却收起眼泪,安葬死者,抢救伤者,捐资出力。废墟上飘起了炊烟,帐篷中传出了郎朗的读书声,天灾之后他们用双手缔造了新的希望。面对天灾,如果他们怨天恨命,以泪洗面,沉溺在家园尽毁的悲伤之中。那么生的希望又靠谁来点燃,新的家园又由谁来建设。是啊,因为敢于面对,他们在灾难面前站起,勇于面对,新的城市在阵痛之后崛起。搬走了抱怨这块绊脚石,唐

5、山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搬走了抱怨这座绊脚石,汶川、玉树、雅安正在迎来她美好的未来。,一念间,宦海生波,命途突转。他们本是春风得意的人生坠入了尘埃。“宫刑之辱”,抱怨吗?那只会让本已不堪的人生陷入灭顶的沼泽。“乌台诗案”怨艾吗?人生中将再也没有清风朗月。高唱着“我辈岂是蓬蒿人”赴长安“安社稷,济苍生”的诗仙,遭遇了“赐金放还”,牢骚满腹吗?圣恩又岂能重眷!于是搬走“绊脚石”,司马迁的人生绝处逢生,以“史家之绝唱”名垂千古。搬走绊脚石,苏轼的人生柳暗花明,在黄州一隅的那场风雨中高唱出“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之音。搬走绊脚石,徜徉在壮丽的山水中,李白独抒性灵,吟出了盛唐的风骨。,摈弃对寒冬的抱怨,腊梅才能在冬的凛冽中傲然绽放,独领风骚。选择勇敢的面对,刘伟才能在金色维也纳大厅奏响生命的旋律。选择不屈的抗争,命运交响曲才能传递出撼动心灵的力量。生命在抱怨中将会走向枯萎,在直面中方能演绎精彩。 搬开抱怨这块绊脚石,不要让它挡住了你前进的方向,磨灭了你进取的意志,夺去了你成功的机会。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演绎每一个生命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