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互通盖梁施工方案碗扣满堂发脚手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5655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6.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惠互通盖梁施工方案碗扣满堂发脚手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慈惠互通盖梁施工方案碗扣满堂发脚手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慈惠互通盖梁施工方案碗扣满堂发脚手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慈惠互通盖梁施工方案碗扣满堂发脚手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惠互通盖梁施工方案碗扣满堂发脚手架.doc(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吴家山至沌口段慈惠互通高架桥工程盖梁专项施工方案中建筑港武汉西四环项目经理部二一三年十一月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吴家山至沌口段慈惠互通高架桥工程盖梁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建筑港武汉西四环项目经理部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1.3 编制范围1第二章 工程概况22.1 工程建设概况22.2 主要工程数量22.3 现场临建32.3.1 施工用水32.3.2 施工用电32.3.3 搅拌站和钢筋加工场32.4 施工准备32.4.1 组织机构准备32.4.2 测量准备42.4.3 技术准备42.4.4 物资、试验准备42.

2、4.5 施工机械准备42.4.6 施工队伍准备52.4.7 内业资料52.5 实施目标52.5.1 质量目标52.5.2 安全目标52.5.3 工期目标52.5.4 文明施工与环境管理目标62.5.5 施工进度计划62.5.6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7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103.1 施工工序103.2 施工工艺103.3 基底换填123.4 支架搭设133.4.1支架搭设要求153.5 三角支架搭设193.5.1 支架搭设注意事项203.5.2支架计算203.4.1 支架结构材料参数203.5.2 荷载计算203.5.3 荷载计算243.5.3.1 底模横向分配梁计算结果243.5.3.2 三角桁架

3、计算263.5.3.3 碗扣满堂脚手架计算293.5.3.4换填垫层法计算书323.6 支架预压363.6.1 预压荷载计算373.6.2 支架体系预压403.7 测量放线423.8 底模安装423.9 钢筋加工及绑扎433.10 预应力孔道定位及安装483.10.1 波纹管及锚垫板安装483.10.2 预应力孔道施工要求493.11 侧模安装503.12 混凝土施工513.12.1 混凝土浇筑513.12.2 混凝土养护523.13 侧模及端模拆除533.14 钢绞线穿束533.14.1 原材533.14.2 钢绞线下料及编束533.14.3 穿束543.15 第一批预应力张拉施工553.1

4、5.1 伸长值计算553.15.2 张拉程序593.15.3 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593.15.4 滑丝及断丝的处理603.16 底模拆除613.17 第一批预应力压浆与封锚施工613.17.1 孔道压浆613.17.2 锚槽封锚643.18 支架拆除653.19 设置临时支撑及帽梁架设663.20 二次张拉、压浆及封锚683.21 拆除临时支撑68第四章 质量保证措施694.1 建立质量管理机构694.2 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694.3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714.3.1 质量管理责任制714.3.2 建立首件工程制度724.3.3 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724.3.4 工程质量奖惩制度724.4

5、现场管理及技术措施734.4.1 严格质量控制及检测734.4.2 严格质量控制及检测73第五章 安全保证措施755.1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755.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755.3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765.3.1 安全管理责任制765.3.2 安全教育培训775.3.3 持证上岗制度775.4 现场管理及技术措施78第六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证措施796.1 建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机构796.2 建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796.3 建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制度806.3.1 文明施工、环保检查管理责任制806.3.2 文明施工、环保检查培训制度816.3.3 文明施工、环保检查管理制度816.3.4

6、 落实奖罚制度816.4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826.4.1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826.4.2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826.5 绿色施工措施856.5.1 能源节约856.5.2 材料选择856.5.3 资源再利用866.5.4 水资源保护866.5.5 大气环境保护876.5.6 水环境保护87第七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887.1 冬季施工措施887.1.1 施工准备887.1.2 冬季施工管理887.1.3 冬季施工安全897.2 雨季施工措施897.2.1 施工准备897.2.2 现场排水897.2.3 临时设施和设备防护907.2.4 防汛措施90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吴家山至沌口段 慈惠

7、互通工程盖梁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吴家山至沌口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武汉市西四环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3、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吴家山至沌口段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4、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地方性标准规范;5、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6、历年来总结形成的有关类似工程施工的科技成果、工法以及既有的施工资源、装备能力、生产经验和管理水平。1.2 编制原则1、满足业主及总体施组的有关标准化要求。2、遵循施工工艺规律、技术规律及安全生产规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施工顺序。3、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4、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

8、围,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机械效率。5、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尽量减少临时工程和施工用地。尽量利用正式工程、原有或就近已有设施,做到暂设工程与既有设施相结合、与正式工程相结合。6、科学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及冬、雨期项目施工,保证施工能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1.3 编制范围武汉西四环线慈惠互通桥梁,起讫点桩号为K72+034K73+225,沿主线方向全长1191m。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建设概况慈惠互通工程为武汉市四环线西段的一部分,设计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全桥均采用桥梁形式,桥面宽度40.5m,设计时速100km/h。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5m,桩长5760m;

9、承台设计为工字型;墩柱为门型双薄壁墩,两侧悬臂长度为5.975m, 端部高1.1m,根部高2.1m,盖梁宽1.7m,总长为18.55m,;桥梁方案为8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帽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址所在地穿越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村。两侧均靠近村庄、厂房,附近有团结大道和革新大道,交通极为方便。2.2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量汇总表项 目规格型号数量混凝土C504860.6m3钢 筋 28351.606t 209.627t 16531.442t 12113.285t1015.963t钢绞线s15.2238.693t锚 具M15-15396套M15-19924套波纹管内902365.2m内1008

10、430.9m2.3 现场临建2.3.1 施工用水本桥区地表水系较发达,施工用水使用湖塘水,必要时也可采取打井取地下水的办法供应。该段地下水埋埋藏深为0.51.1m,打井要进入富水层,以满足施工大量用水的需求。2.3.2 施工用电本段线路附近无方便的高线线路接入,现场根据施工需求,配备发电机为施工电源。2.3.3 搅拌站和钢筋加工场混凝土由项目部的搅拌站供应,位于慈惠互通L匝道路基段中部的收费管理区内。钢筋加工车间设置在拟建慈惠互通B匝回转半径的绿化带内。2.4 施工准备2.4.1 组织机构准备为确保本段盖梁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文明、有序的按期完成,选择有能力、有经验、有责任心、懂技术、懂业务

11、的骨干人员,组建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机构图如下:项目经理安全总监商务经理技术总工副经理(协调)生产副经理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设备物资部财务部商务部安质部工程部技术部下构作业队图2.4.1 组织机构图2.4.2 测量准备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网,我工区已经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完成设计院提供控制网的复测工作,成果上报批复,同时已完成桥梁施工控制网布测和复合工作,包括路线的平面、路线高程、中线控制桩、水准点的复测,布设施工用平面控制网。2.4.3 技术准备根据慈惠互通工程施工图及有关的施工资料,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复核及现场核对,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细则、设计文件,做好施工前的

12、技术准备工作。2.4.4 物资、试验准备积极做好盖梁施工所需材料的调查工作,做好材料进场前及进场后的取样试验工作,由中心试验室进行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等的检测试验。2.4.5 施工机械准备根据慈惠互通工程盖梁工程量及施工特点,选定合理机械设备,以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2.4.6 施工队伍准备为了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满足总工期的要求,工区设立下部结构桥梁队,设置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统计员、资料员、施工员等,确保工序人员配备充足。 2.4.7 内业资料现场技术员、质检员负责桥梁施工内业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定期归档至工区资料室;施工现场测量、试验资料由

13、测量队及试验室进行收集、整理工作。2.5 实施目标2.5.1 质量目标(1)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2)工程合同履约率100%;(3)重大质量事故控制为零。2.5.2 安全目标(1)实现工程项目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100%;(2)文明施工达标率100%;(3)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实现零工亡;(4)火灾、爆炸、重大机械事故为零;(5)重大环境投诉为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6)不得因安全生产状况不良而受到当地政府通报批评处分。2.5.3 工期目标慈惠互通工程盖梁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12月5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4年8月23日,总工期为230天。2.5.4 文明施工与环境管理目

14、标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争创湖北省交通行业文明施工标准化示范工地。按国家和地方以及股份公司的各项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现场管理,编制项目文明施工创优策划并组织实施,确保文明施工符合相关要求。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创省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环城高速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2.5.5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总体计划,要求慈

15、惠互通工程盖梁施工自2013年12月5日开工,至2014年8月23日完成左右幅共计66个墩位的盖梁施工,总工期230天。本施工进度计划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要求盖梁施工跟随模板支架周转连续施工,根据单个盖梁的施工周期,以底模周转为控制节点计算,计划投入侧模2组,底模4组,立柱支架6组,临时支撑7组。单个盖梁的施工进度计划序号工艺流程日期(d)备注1支架搭设、预压3关键线路2底模安装调整0.5关键线路3钢筋制作2虚工作4钢筋吊装、绑扎 预应力孔道安装3关键线路5侧模安装调整0.5关键线路6混凝土浇筑0.5关键线路7混凝土90强度7关键线路8拆侧模0.5虚工作9第一次张拉0.5关键线路10帽梁架设1.

16、5虚工作11第二次张拉0.5关键线路12压浆0.5关键线路13封端0.5关键线路14拆底模、支架1关键线路2.5.6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1、人员配置计划管理人员配置计划表序号人员人员安排工作内容1工程负责人1盖梁施工全面管理2工程技术负责人1盖梁施工技术指导3质检员2盖梁施工质量检查4测量工程师3施工放样与控制5安全员2现场安全监督与指导6技术员2现场技术跟踪服务7试验工程师2试验取样、检测、组织劳动人员配备计划序号工作班组人员总数主要职责1钢筋班16钢筋加工、绑扎2支架模板班12模板安装、拆卸3混凝土班8混凝土浇筑4吊车班2吊装、安拆5后勤班2生活后勤合 计40人2、主要周转材料配置计划主要周

17、转材料配置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单组 数量所需组数总数量1底模板t6.45425.82侧模板t8.437216.8743底模托架t5.54633.244支架系统t31.3876188.325临时支撑t19.027133.156作业平台483.5t5.85635.117平台木板5cm厚210.961265.48密目网816.8286534.57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序 号机械设备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钢筋切断机台2钢筋下料2钢筋弯曲机台2钢筋加工3钢筋调直机台1钢筋调直4电焊机台6钢筋焊接525t吊车台2吊装模板、钢筋笼6350 Kw发电机组台2备用发电710m3砼

18、运输车辆6运输混凝土8汽车泵台1浇筑混凝土9振捣棒台8振捣10500t千斤顶台8预应力施工11ZB4-630张拉油泵台8预应力施工12压浆台车台2孔道压浆13压浆泵台2孔道压浆14真空辅助压浆设备台2孔道压浆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盖梁施工在墩柱施工完成、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施工中要密切注意气象的变化,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及时调整施工顺序,合理安排后续工序,采取必要的排、降水措施。3.1 施工工序基底换填支架搭设支架预压底模安装钢筋吊装、绑扎预应力波纹管安装定位侧模安装浇筑混凝土拆除侧模、养护第一批钢绞线张拉第一批波纹管压浆(封锚)拆除底模及支架临时支撑搭设帽梁架设第二批钢绞线张拉第

19、二批波纹管压浆预应力锚槽封锚拆除临支撑。3.2 施工工艺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柱顶凿毛基底换填第一批钢束张拉、压浆、封锚支架安装测量放线底模安装钢筋安装侧模安装浇砼、养护钢筋加工钢筋原材试验波纹管安装波纹管实验钢绞线试验穿第一批钢束钢绞线编束钢绞线试验穿第二批钢束钢绞线编束拆除底模及施工支架,设置临时支撑架 梁钢束张拉、压浆、封锚拆除临时支撑3.3 基底换填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其承载力不能满足现浇梁满堂支架承载力的要求,须先清除原地表无承载力的人工填土2.5m厚软弱层,用压路机将基底碾压密实,施工过程中采用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然后在回填2.5m厚石渣,分层用压路机碾压密实,每层压实厚度不

20、超过30cm, 换填料平整压实后,在上面浇注25cm厚的C25混凝土,详见下图:3.4 支架搭设盖梁施工采用碗扣满堂脚手架支撑。盖梁底部立杆采用沿纵向间距300mm,沿横向间距300mm,步距1200mm;其它部位沿纵向间距300mm,沿横向间距600mm,步距1200mm。支架顶托和底座均设置100150mm的木枋。在支架顶部放置底模三角支架。其整体示意图如下:3.4.1支架搭设要求1)满堂支架的搭设在施工围档内进行,不与围档外交通发生干扰。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设计图纸或相关专项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根据各联的整体平面布置,将道路中心线及横梁位置测量放线,根据桥面横纵坡计算出各根立

21、杆总长、顶标高及立杆配置方法,按图纸将杆件依次连接。2)脚手架搭设时的间距和步距,根据其所承受的荷载经计算确定后实施。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在高度小于或等于350mm,立杆底部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3)碗扣式支架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要求:当立杆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设轩通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当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小于或等于4.5m;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060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

22、接。4)碗扣支架高度大于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小于或等于4.8m。5)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下满铺横桥向1015cm木枋。6)支架顶端采用可调式U形托撑,以安放模板下的主楞与次楞。主楞横桥向设置,次椤沿桥纵各布置;钢模板位置主楞纵桥向布置,主楞上直接安装钢模板托架。安装顶托时,顶托先调节至中间位置,以便于以后模板标高的调整和卸载要求。顶托“U”型槽口向同一个方向,将分配梁放在顶托“U”型槽中。“U”型槽口内,每个顶托必须与分配梁完全接触,保证受力要求。分配梁全部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标高要求,先固定最外两边的标高,然后利用拉线调平标高,最后才安装底模。

23、7)在架体内设置人行通道时,通道上部应架设专用横梁,横梁结构应经过设计计算确定;横梁下的立杆应加密,并应与架体连接牢固;通道宽度不大于4.8m;门洞及通道顶部必须采用木板或其他硬质材料全封闭,两侧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防撞击设施。8)支撑架拼装到35层时,应检查每根立杆下拖是否浮放松动,否则应旋紧下拖。9)每搭设6m高度必须向项目部报检,经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能继续搭设。10)必须保证整个架体的几何稳定性;支架采用分区搭设时,各分区之间用普通钢管扣件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间距同横杆步距。11)支架立杆的垂直度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整体稳定性,垂直偏差必须小于全高的H/5

24、00,且最大偏差应不大于50mm。12)对地基不良处,为防止地表水浸入地基,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完毕后在周边利用M7.5号砂浆砖砌一道高约100200mm的坎,外侧利用砂浆抹面200mm宽,防止地表水漫入地基内。13)支架搭设时,先按1015mm设置预拱度,待支架预压后进行调整,最后确定预拱度。3.4.2脚手支架安全施工事项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2)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支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3)脚手支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报请技术主管同意,确定补救措施后放可实施;4)严禁在脚手

25、支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5)脚手支架应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支架接地防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的有关规定执行;6)使用后的脚手支架构配件应清除表面粘结的灰渣,校正杆件变形,表面作防锈处理后待用。7)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8)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3.4.3支架安全防护1)帽梁支架顶部的操作架底部用硬质材料满铺防护,以防围挡外落物,支架外满挂密目安全网,底部180mm用模板做踢脚,并刷黑黄相间油漆。2)工作梯道用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钢管为483

26、.5mm,搭设要求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3)工作梯道在施工帽梁段两侧横桥向、成“之”字形设置。4)梯道坡道长不小于5.6m,梯道步距1.82.4m,单向梯道宽1.2m,休息平台宽1.21.8m。5)梯道设置扶手栏杆,高度不于0.9m,本工程梯道扶手高度设置为0.6m两道,即总高1.2m。6)上下梯道的行走道用钢管加密,间距0.2m,上铺防滑木板或竹跳板。7)梯道为工人施工的行走通道,不得作为货运通道。8)梯道板外侧设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外侧刷黄、黑相间警示漆。3.5 三角支架搭设为加快施工速度,盖梁底模下支架采用14槽钢双肢组合焊接桁架

27、,因盖梁下锚槽张拉需要,每侧翼缘采用两片支架,中间预留张拉空间。安装时单片吊装,待两片全部就位后采用14槽钢作为剪刀撑及横梁,位置设置在桁架立杆处,采用销子连接。具体如下:3.5.1 支架搭设注意事项1、支架立柱搭设时,其底部必须保证水平,组装时每根立柱须确保竖直,连接螺栓拧紧。2、每一道工序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横联及斜撑的锁定,完毕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因盖梁支架横向长度较长,不得在大风时间搭设上横梁及斜撑时,已搭设完毕的支架体系须顺桥向设置缆风绳,每个支架不少于4道,根据风力情况适当增加数量。3.5.2支架计算3.4.1 支架结构材料参数钢材Q235;弯应力 w=140MPa;剪应力=8

28、0MPa; 弹性模量E=2.1105 MPa;密度:7850kg/m33.5.2 荷载计算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相关规定,面板的荷载计算如下:根据盖梁形式及模板底分配梁的布置形式,将其分为若干区域如图所示,其中区混凝土自重近似认为由墩柱承担。盖梁区域划分示意图 新浇混凝土自重取新浇混凝土容重为26 kN/m3,并且考虑1.05超灌系数。 现浇段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荷载按照规范计算,均布荷载取2.5 kN/m2。 现浇段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按照规范计算,均布荷载取2.0 kN/m2。 现浇段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按照规范计算,均布荷载取2.0

29、kN/m2钢模均布荷载:侧模总重为8437kg,底模总重为5420kg。计算模板均布约为2 kN/m2。以上基本荷载取值根据划分区域不同分别进行计算,如下表所示。盖梁区域划分荷载统计表截面号截面宽m面积m2自重kN模板荷载kN施工人员及机具kN冲击荷载kN振捣荷载kN荷载合计kN均布荷载合计kN/m10.30.52624.416.861.281.021.0234.5921.4020.30.34816.152.411.281.021.0221.8813.5430.30.36316.852.471.281.021.0222.6414.0140.30.37817.542.531.281.021.02

30、23.3914.4750.30.39318.242.591.281.021.0224.1514.9460.30.40718.892.651.281.021.0224.8615.3870.30.42219.592.711.281.021.0225.6215.8580.30.43720.282.771.281.021.0226.3716.3290.30.45120.932.821.281.021.0227.0716.75100.30.46621.632.881.281.021.0227.8317.22110.30.48122.322.941.281.021.0228.5817.69120.30.4

31、9623.023.001.281.021.0229.3418.16130.30.50723.533.051.281.021.0229.9018.50140.30.52824.503.131.281.021.0230.9519.15150.30.5425.063.181.281.021.0231.5619.53160.30.55425.713.241.281.021.0232.2719.97170.30.5726.457.041.281.021.0236.8122.78180.260.51824.046.701.110.880.8833.6220.80190.1750.36917.135.810

32、.740.600.6024.8715.39200.1290.28613.275.320.550.440.4420.0212.39210.130.45421.076.290.550.440.4428.7917.82220.160.30814.296.970.680.540.5423.0314.25230.1720.48822.653.810.730.580.5828.3617.55240.1270.31714.711.970.539750.430.4318.0811.19250.1260.29813.831.770.540.430.4317.0010.52260.2290.51523.902.9

33、70.970.780.7829.4018.19270.3170.67931.513.831.351.081.0838.8524.04280.30.63129.283.541.281.021.0236.1422.36290.30.6329.243.541.281.021.0236.1022.34300.30.6329.243.541.281.021.0236.1022.34310.3160.66430.823.681.341.071.0737.9923.51320.2560.54625.343.071.090.870.8731.2419.33330.180.39818.472.260.770.6

34、10.6122.7214.06340.1990.46321.492.680.850.680.6826.3716.32350.1710.42619.772.530.730.580.5824.1914.97360.2050.58527.154.320.870.700.7033.7320.88370.1180.32415.042.870.500.400.4019.2111.89380.1150.28113.041.850.490.390.3916.1610.00390.1150.26312.211.630.490.390.3915.119.35400.2340.50423.393.000.990.8

35、00.8028.9717.93410.3540.71433.144.121.501.201.2041.1725.47420.30.58126.963.361.281.021.0233.6420.82430.30.56626.273.301.281.021.0232.8920.35440.30.5525.533.241.281.021.0232.0919.86450.30.53524.833.181.281.021.0231.3319.39460.30.5224.133.121.281.021.0230.5718.92470.30.50523.443.061.281.021.0229.8218.

36、45480.30.4922.743.001.281.021.0229.0617.98490.30.47522.042.941.281.021.0228.3017.51500.30.4621.352.881.281.021.0227.5517.05510.30.44420.612.821.281.021.0226.7516.55520.30.42919.912.761.281.021.0225.9916.08530.30.41419.212.701.281.021.0225.2315.61540.30.39918.522.641.281.021.0224.4815.15550.30.38417.

37、822.581.281.021.0223.7214.68560.30.36917.132.521.281.021.0222.9714.21570.30.38117.682.561.281.021.0223.5614.58580.30.50923.626.821.281.021.0233.7620.893.5.3 荷载计算3.5.3.1 底模横向分配梁计算结果底模横向分配梁采用14槽钢(部分位置14),沿盖梁方向按间距0.3m布置,模板倒角处按间距0.2m布置。最大弯矩8.2kN/m,最大组合应力139.0MPa,如下所示。底模横向分配梁弯矩分布/(kNm)底模横向分配梁最大组合应力分布/MP最

38、大组合应力:139.0MPa=140MPa,所以底模横向分配梁采用14槽钢(部分位置 14)满足强度要求。底模横向分配梁最大跨内竖向变形13.6mm(随楔架变形),跨内挠度即相对变形为1.5mm,位于跨中位置,取容许变形值L/400=4.04mm大于1.5mm,所以刚度满足要求,如下图所示。底模横向分配梁竖向变形/mm结论:因此底模下方布置14槽钢(部分位置 14)满足要求。3.5.3.2 三角桁架计算(1)工况一:混凝土浇筑工况楔架采用14槽钢焊制而成,混凝土浇筑工况下底模板下分配梁皆处于工作状态,此工况计算结果为:最大弯矩8.2kN/m,最大组合应力120.3MPa,如下图所示。楔架弯矩分布/(kNm)楔架最大组合应力分布/MPa最大组合应力:120.3MPa=140MPa,所以楔架采用14槽钢满足强度要求。桁架最大跨内竖向变形12.0mm,跨内挠度即相对变形为1.75mm,位于跨中位置,取容许变形值L/400=5.53mm大于1.75mm,所以刚度满足要求,如下图所示。楔架竖向变形/mm(2)工况二:混凝土凝固张拉前工况混凝土凝固张拉前工况下底模板齿盒下分配梁抽出,其它未抽出分配梁仍处于工作状态,但未抽出的分配梁只起到传力作用,此工况计算结果为:最大弯矩8.2kN/m;最大组合应力109.6MPa,如下图所示。楔架弯矩分布/(k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