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11276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59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 宝麦康 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 n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n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学的内容与任务 n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与人类健康 n第四节 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 n第五节 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展望 n宝麦康五谷粉 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一、历史背景及原因 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 疾病模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等 回归自然的要求- 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 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功能性食品发展的历史 中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医药 文献中,就记载了与现代功能食品相类似的论述“医 食同源”、“食疗”、“食补”。 国外

2、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强化食品。20世纪1020年 代,芬克提出了人体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随后 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对于维生素生理功能的 研究,以及对它的“缺乏症”的研究,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到 它对于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性,并通过补充维生素而很快 使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1935年美国提出了强化食品,随后强化食品得到迅速发展 。1938年路斯提出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指出20种氨基酸 中有8种必须通过食物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缺乏会造成负氮 平衡而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 为了规范强化食品的发展,加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美国 于1942年公布了强化食品法

3、规,对强化食品的定义、范围 和强化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加拿大、菲律宾、欧 洲各国以及日本也都先后对强化食品做出了立法管理,并 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包括强化指标、强化食品市 场检查和商标标识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美国食品与药品 管理局(FDA)还曾规定了一些必须强化的食品,包括面粉 、面包、通心粉、玉米粉、面条和大米等。 另外,营养专家对微量元素的深入研究,不断拓宽了强化 剂的范围,使得人类对食品强化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几十年来,通过在牛奶、奶油中强化维生素A和 维生素D,防止了婴幼儿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佝偻 病;以食用强化的碘盐来消除地方性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 疾病;强

4、化硒盐能防止克山病;在米面中强化维生素B1 ,使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脚气病几乎绝迹;通过必需氨 基酸的强化,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节约大量蛋白质 。可以说,强化食品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营养研究的基 础理论与人类膳食营养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的典范。由于 强化食品价格便宜,效果明显,食用方便,强化工艺简单 ,所以,强化食品有很大的市场优势,深受消费者欢迎。 三、国内外功能食品的发展 德国:世界上保健食品发展较早的国家,其历史 与国家的饮食改善运动(1927)和饮食改善学院 (1944)的发展史相关。毕业生遍布于德国的食 品工厂、商店、医院、社区。对德国的保健食品 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大型保健食品企

5、业-Eden 公司Schoenenberger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10%,2500多个品种。有会员店-销售、咨询 、指导。 美国:世界上保健食品工业发展较早的国 家,20年代初已有雏形,1936年成立全国 健康食品协会(NHFA),健康食品的销售 额成倍增长,大多数食品企业已转向生产 健康食品,品种15000种以上。 日本:起步虽晚,发展迅速。战后饮食的欧化, 国民健康的危机,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恶 性肿瘤、糖尿病等发病率的增高。保健食品出现 ,1982年以前政府限制,1983年开始调查, 1987年1月厚生省的食品卫生科设置“功能食品对 策室”,加强政府指导力度,1987年4月出现“功

6、 能性食品”,同年先后成立“新开发食品安全评价 研究会”“功能食品工业调查计划委员会”。保健 食品成为日本食品工业独特高速成长领域。超市 设有保健食品专柜,专业人员解答问题、介绍知 识。 我国:自古的“药食同源”四气五味、归经、升降 浮沉及功效。1980年出现现代保健食品雏形, 1984年协会成立,1992年有千家厂、2000种产 品;1994年,3000家厂,3000产品;1996年规 范管理,申报制度。 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学的内容与任务 一、功能食品的定义: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 1987年,日本文部省在食品功能的系统性解释与展开 最先使用该词。 1989年4月厚

7、生省进一步明确定义为:对人体能充分显示 身体的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康 复等方面的工程化食品。 1990年11月又提出“特殊保健用途食品”(Food for Specified Health use)。 1、功能性食品概念: 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 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 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必须符合下面条件: 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 的。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 需营养素的需要。 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 群而研制生产。 它不以治疗

8、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食品与药膳食品的区别 药膳食品是根据食性理论,以食物的四性 、五味、归经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 理论和经验为指导,针对病人表现出来的“ 证”,根据“五味相调,味性相胜”的原则以 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 泻之”的原则,应用相关的食物和药膳治疗 调节病人。 四性: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 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 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 程度上的差异。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 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 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

9、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 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 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 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 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 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 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 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 五味,就是甘、酸、苦、咸、辛五种味。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 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 以仍然称为五味。 多甘味能补虚缓急; 多酸味能敛肺涩肠; 多苦味能降泄燥湿; 多咸味能软坚散结; 多辛味能发表行

10、散; 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结合起 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脉的病变起一定的治 疗作用。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疗咳嗽气喘的肺 经病,归入肺经;羚羊角、天麻、全蝎能治疗手 足抽搐的肝经病,归入肝经。所以归经是观察疗 效后总结出来的。一种药物而归入二经或数经的 ,说明它的治疗范围较大,例加杏仁入肺、大肠 ,能治疗肺经的咳嗽、大肠的大便燥结。泽泻入 脾、胃、肾、膀胱,这四经有水湿的病,常用泽 泻治疗。 功能食品与医药品有严格区别 1、药品是治病,功能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而是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 平衡与生理节奏,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作用; 2、功能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

11、或无毒水平,而药品允 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 3、功能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按机体正常需要摄取。 l 2、基本要求 作为食品,由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或成分构成,以通常形态和方法摄 取。 属于日常摄取的食品。 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 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Health Food):欧洲诸国普遍采用的概念 ,增进健康为宗旨、采用天然材料、遵守健康原则、保证 食品卫生与质量。其范围: 1、含有充分的营养素 2、补充膳食中缺少的营养素。 3、特定需要的食品或滋补品,最好含有特殊的营养物质 。 4、以增强体质和美容为目的的食品。 5、以维持和增进健康为目的,以天然原料为基础的食品 。 营养增补剂 营养增补剂(N

12、utritional Supplement):美国于 1994年10月在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营养增补剂、健康 与教育法案”以取代“健康食品法案”,其要点: 1、把草药、植物性物质与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同 视为营养增补剂,可以补充到食品中。 2、这类产品按使用说明食用,安全、无害。 3、可以任何形式上市(片剂、胶囊、粉剂等) 4、可附功能性说明,但不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 。 5、产品上市前,需要经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认定,包括文献资料在内的证据。 自然颜色相对较深、营养较丰富、结构较合理、 具有一定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食物,经科学加工 而成的一类食品,即强调黑色食品的自然性

13、、营 养性、功能性和科学性。 常用的黑色食品有:黑米、黑麦、紫米、黑乔麦 、黑豆、黑豆豉、黑芝麻、黑木耳、黑香菇、紫 菜、发菜、海带、黑桑椹、黑枣、栗子、龙眼肉 、黑葡萄、黑松子、乌骨鸡、黑海参、黑蚂蚁菜 等等。 黑色食品 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 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 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 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 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 绿色食品 二、功能性食品的分类 (一)根据消费对象分类 1日常功能性食品 用于普通人群的功能食品; 用于特殊生理需要人群(婴幼儿、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等)的 功能食品; 用于特殊工种人群(井下、高

14、温、低温、运动员等)的功能食品; 用于特殊病人群(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胃肠疾病等)的功能食品 ; 用于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休闲、旅游、体育、登山、宇航、娱乐等) 的功能食品。 (二)、根据保健功能: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 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耐缺氧、抗 辐射、抗突变、抑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 、调节血糖、改善胃肠功能、解毒、改善睡眠、美 容、改善营养性贫血、改善视力、促进泌乳、调节 血压、改善骨质疏松等。 、以产品形式来分类: 、普通食品所固有的形式(糖果、酒、饮料、奶等 )的功能食品; 、片剂、粉剂、胶囊、口服液、袋泡茶等形式的 功能食品。 (四)、根据科技水平 1

15、、第一代功能食品:又叫初级功能食品,根据食品中营养 素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食品功能,未经严格的实 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主要是各类强化食品或滋补 食品。 2、第二代功能食品: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其具有 某种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其特定的功能有了科学的实 验,并保证其功能稳定可靠。 3、第三代功能食品:在第二代功能食品基础上,还需确 知具有该功能的功能因子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即功效成 分明确、含量应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资料充 实、临床效果肯定。 三、功效成分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到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 功能成分(Functional composition),或称为

16、活性成分、功能因子。 功能性因子的主要分类: 1.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活性多糖类(植物活性多糖 、真菌活性多糖、微生物活性多糖、动物酸性黏 多糖);功能性低聚糖等。 2、活性多肽和活性蛋白质类:酪蛋白磷肽、降血压肽、谷 胱甘肽、易消化吸收肽、免疫球蛋白、酶蛋白等。 3、功能性脂类:功能性脂类包括ALA、EPA、DHA等不饱和脂 肪酸、磷脂和胆碱等。 4、功能性维生素类: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 素C、生物类类黄酮酮等。 5、功能性矿物及微量元素类包括钙、铁、锌、硒、锗、铬 等。 6、植物活性成分:皂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有机硫化 合物。 7、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四、功能食品

17、的常用原料 一)、药食两用的动植物原料:卫生部批准3批77种 1种子类 枣(大枣、酸枣、黑枣)、酸枣仁、刀豆、白扁豆、赤小豆、淡豆豉、 杏仁(苦、甜)、桃仁、薏苡仁、火麻仁、郁李仁、砂仁、决明子、莱 菔子、肉豆蔻、麦芽、龙眼肉、黑芝麻、胖大海、香榧子、芡实、莲 子、白果(银杏种子)。 2果类 沙棘、枸杞子、栀子、山楂、桑葚、乌梅、佛手、木瓜、黄荆子、余 甘子、罗汉果、益智、青果、香橼,陈皮,橘红、花椒、小茴香、黑 胡椒、八角茴香。 3根茎类 甘草、葛根、白芷、肉桂、姜(干姜、生姜)、高良姜、百 合、薤白、山药、鲜白茅根、鲜芦根、莴苣。 4花草类 金银花、红花、菊花、丁香、代代花、鱼腥草、蒲公英

18、、 薄荷、藿香、马齿苋、香莆、淡竹叶。 5叶类:紫苏、桑叶、荷叶。 6动物类:乌梢蛇、蝗蛇、蜂蜜、牡蛎、鸡内金。 7菌类:茯苓。 8藻类:昆布 (二)食品新资源品种 食品新资源管理的6类14个品种现已作为普通食品管理,它 们也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常用原料。 1.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 、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 2.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 3.魔芋。 4.刺梨。 5.玫瑰茄。 6.蚕蛹。 (三)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部分中草药 目前,卫生部允许使用部分中草药来开发现阶段的功能性食品,例如: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 、川贝母、

19、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 、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 、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 、白豆蔻、石决明、石斛、地骨皮、当归、竹菇、红花、红景天、西洋参、 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 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 五加、刺枚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 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 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

20、 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 、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桔、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 、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注意事项 1. 当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是中草药时,其用量应控制在临 床用量的50%以下。 2. 有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材,不宜作为开发功能性食品 的原料。 3. 受国家中药保护的中成药和已获得国家药政管理部门 批准的中成药,不能 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开发。 4.传统中医药中典型强壮阳药材,不宜作为开发改善性功 能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五、功效成分与营养素的相互关系 营养素是食品(包括普通食品和功能性食 品)的基本成分,而功效成分则是功能

21、性 食品的关键成分。 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 生素、矿物元素和水。 营养素摄入量的指标 u平均摄入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 制定的,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 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 摄入水平。 u推荐摄入量RNI(Reference Nutrient intake) 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 别、年龄、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 )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u适宜摄入量AI(Adequate Intake)是通过观 察或试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

22、的摄入 量。 u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 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 体不致引起不利于健康的作用。 功效成分剂量的指标 半数有效剂量(50% Effect Dose,ED50):指对 受试对象(实验动物或人)半数有效的剂量。 最低有效剂量(Minimum Effect Dose, MED) 指绝大多数(97%98%)受试对象发挥生理功效 的最低剂量。 最大每日允许采食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 ADI)是每日摄入该功效成分直到终生,而不发 生可检测的危害健康的剂量。 六、功

23、能性食品的管理 我国1995年10月,八届人大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其22、23条对保健功能食品规 定;1996年,相继颁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 品评审技术规程、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 法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 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关于保健食品管理中若干 问题的通知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美国:世界上对保健食品管理最严格的是美国的食品与药 品管理局(FDA),特别对宣传品、营养标识规定。 六、功能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功能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对功能食品的评价是功能食品生产、销售、食 用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包括毒理学评价和功能性评价

24、、卫生学评 价。卫生学评价报告同普通食品的相同,因此对 功能食品的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学评价则成为对功 能食品评价的关键内容。 评价方法涉及到生物学、病理学、实验动物学 、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统计学等多学 科的知识。 (一)实验动物与动物试验技术概述 1、常用的实验动物 大鼠(Rattus norvegcus )(常用的重要动物) 哺乳纲啮齿目鼠科性情遇惊吓时凶猛,雄性之间殴斗.食性广 泛,寿命-3年,性成熟期2-3月,孕期30天,一年产仔4-7胎,(5-9 只).哺乳期30天. 饲养:安静、通风、18-25、湿度30-50%。长方铁丝笼、5 只、雌雄分养。湿性蒸饼(豆饼、面粉、玉米粉、高

25、粱粉 、麸子、鱼粉、骨粉、酵母、 食盐等按比例)上午喂一次,30-35g。一定青饲料(白菜、 菠菜、胡萝卜5-8g)清洁水。 2、小鼠(Mas musculus )(常用的重要动物) 哺乳纲啮齿目鼠科性情温顺,惯于夜间活动.对外界适应能力 差,寿命2年,性成熟期雌:35-55天,雄:45-60天,孕期 20-25天,一年产仔4-9胎,(2-1225-只).哺乳期30天. 饲养:安静、通风、光线较暗、18-25、湿度50-60%。长 方铁皮鼠盒、10只、雌雄分养。生长速度快、耗粮少、 易捉香脆干饼(豆饼、面粉、玉米粉、高粱粉、麸子、鱼 粉、骨粉、酵母、食盐等按比例烤制)上午喂一次,30- 35g

26、。一定青饲料(白菜、菠菜、胡萝卜5-8g)清洁水 。 豚鼠、金仓鼠、狗、家兔、猕猴 纯系动物:近亲繁殖(20代) (二)功能食品的毒理学评价原理与方法 对功能食品的毒理学评价是确保人群食用安全的前提 严格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 行,主要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 使用的化学和生物物质以及在这些过程中产生和污染的有 害物质、食物新资源及其成分和新资源食品。 对于功能食品及功效成分必须进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 价程序和方法中规定的第一、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并 依据评判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三、四阶段的毒理学试验。若 功能食品的原料选自普通食品原料或已批准的药食两用原 料

27、则不再进行试验。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与试 验原则 1、试验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包括经口急性毒性( LD50)和联合急性毒性。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 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 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实验(包括致癌试验) 2、试验原则 功能食品特别是功效成分的毒理学评价原则: 凡属我国创新的物质一般要求进行四个阶段的试验。特别是对其中化 学结构提示有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或致癌性可能者或产量大、使用范 围广、摄入机会多者,必须进行全部四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凡属与已知物质(指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允许使用者

28、)的化学结构基本 相同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则根据第一、二、三阶段毒性试验结果判断 是否需进行第四阶段的毒性试验。 凡属已知的化学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每人每日容许摄入量( ADI),同时又有资料证明我国产品的质量规格与国外产品一致,则 可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若试验结果与国外产品的结果一致 ,一般不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毒性试验,否则应进行第三阶段毒性试验 。 食品新资源及其食品原则上应进行第一、二、三个阶段毒 性试验,以及必要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应进行第 四阶段试验。若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及成分分析,未发现有 或虽有但量甚少,不至构成对健康有害的物质,以及较大 数量人群有长期食用历史而未发

29、现有害作用的天然动植物 (包括作为调料的天然动植物的粗提制品)可以先进行第 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经初步评价后,决定是否需要进行 进一步的毒性试验。 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日允许量 或不需规定日允许量者,要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一项致 突变试验,首选Ames试验或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三)食品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 1、急性毒性试验 如LD50剂量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倍,则放弃 该受试物用于食品,不再继续其他毒理学试验。 如大于10倍者,可进入下一阶段毒理学试验。凡 LD50在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倍左右时,应进行重 复试验,或用另一种方法进行验证。 (二)遗传毒性试验 根据受

30、试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对遗传物质作 用终点的不同,并兼顾体外和体内试验以及体细胞和 生殖细胞的原则。 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 Ames试验) 小鼠骨髓微核率测定 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小鼠精子畸形分析 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 选择四项试验 其中三项试验为阳性:则表示该受试物很可能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和 致癌作用,一般应放弃该受试物应用于食品;毋需进行其他项目的 毒理学试验。 其中两项试验为阳性:而且短期喂养试验显示该受试物具有显著的 毒性作用,一般应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如短期喂养试验显示有 可疑的毒性作用,则经初步评价后,根据受试物的重要性和可能摄 入量等,综合权衡利弊再

31、作出决定。 其中一项试验为阳性,则再选择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显性致 死试验、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修复合成(UDS)试 验中的两项遗传毒性试验。如再选的两项试验均为阳性,则无论短 期喂养试验和传统致畸试验是否显示有毒性与致畸作用,均应放弃 该受试物用于食品;如有一项为阳性,而在短期喂养试验和传统致 畸试验中未见有明显毒性与致畸作用,则可进入第三阶段毒性试验 。如四项试验均为阴性,则可进入第三阶段毒性试验。 、3 短期喂养试验 在只要求进行两阶段毒性试验时,若短期 喂养试验未发现有明显毒性作用,综合其 他各项试验即可作出初步评价;若试验中 发现有明显毒性作用,尤其是有剂量

32、-反应 关系时,则考虑进一步的毒性试验。 4、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传统致畸试验 根据三项试验中所采用的最敏感指标所得的最大 无作用剂量进行评价,最大无作用剂量小于或等 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 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 100倍而小于300倍者,应进行毒性试验。大于或 等于300倍者则不必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可进行 安全性评价。 v 5、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 v 根据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进行评价,最大 无作用剂量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 性较强,应放弃该受试物用与食品。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 50倍而小于100倍者,经安全性

33、评价后,决定该受试物可 否用于食品。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 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 v 新资源食品、复合配方的饮料等在试验中,若试样的最大 加入量(一般不超过饲料的5%)或液体试样最大可能的 浓缩物加入量仍不能达到最大无作用剂量为人的可能摄入 量的规定倍数时,则可以综合其他的毒性试验结果和实际 食用或饮用量进行安全性评价。 综合评价 在进行最后评价时,必须在受试物可能对人体健康 造成的危害以及其可能的有益作用之间进行权衡 。评价的依据不仅是科学试验资料,而且与当时 的科学水平、技术条件,以及社会因素有关。因 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结论也不同。随着 情况的不断改变,科学技术的

34、进步和研究工作的 不断进展,对已通过评价的化学物质需进行重新 评价,作出新的结论。 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与人类健康 一、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的标志:(全世界公认的13方面) 1、生气勃勃富有进取心; 、2 性格开朗、充满活力; 、3 正常身高与体重 、4 保持正常的体温、脉搏和呼吸(37;72次/min;婴 儿45次/min、6岁25次/min、15-25岁18次/min、年纪稍 大又有增加) 、5 食欲旺盛; 、6 明亮的眼睛和粉红的眼膜; 、7 不易得病,对流行病有足够的耐受力; 、8 正常的大小便; 、9 淡红色舌头无厚的舌苔; 、01 健康的牙龈和口腔粘膜; 、11 光滑的皮肤、柔韧

35、而富有弹性肤色健康; 、21 光滑带光泽的头发; 、31 指甲坚固而带微红色; (二)亚健康 亚健康-是一种健康的透支状态,身体存在种种不适但无身体器质性 病变状态。 45%人群处于该种亚健康状态。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现代企业管理 者高达85%。 (三)、疾病的起因 1、不正常的生长物; 2、组织的衰老与变性; 3、免疫变态反应与其它紊乱; 4、先天性和遗传疾病; 5、内分泌和代谢紊乱; 6、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侵染; 7、物理因素损伤 8、营养不良; 9、应激反应; 10、毒性物质。 (四)、预防的措施 1、减少细胞不正常生长的机会; 2、预防因衰老引发的变性疾病; 3、减少变态反应; 4、预

36、防先天疾病; 5、先天代谢缺陷的治疗; 6、保持机体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 最佳状态; 7、提高机体免疫力; 8、注重卫生措施预防疾病传播; 9、避免物理因素引发的损伤; 10、预防营养不良; 11、减少应激作用; 12、对毒性物质的解毒作用; 第四节 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 1、生产产地相对集中 我国保健品生产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 地方,如北京、上海等。 2、申报保健食品功能相似的多 其保健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强免疫力、辅助降 血脂、缓解体力疲劳等。另外,保健食品的产品 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保健功能集中造成竞 争过于激烈,经济效益不理想。 3、采用相同的原理不断重复开发 这主要表现在螺旋藻、鱼油

37、、灵芝、鲨 鱼软骨、虫草、甲壳质、银杏等方面。 4、保健品的产品剂型主要以药品剂型为主 有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冲剂等剂 型,而作为一般食品形态的产品相对较少 。 5、采用相同的科技含量较低 目前我国生产的保健品中有90%以上属 于第一代、第二代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保健品的科技含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目前我国的第三代保健食品正在快速发 展,这也代表了未来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展望 1995年9月,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 、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ILSI)共同举办的东西方功能食品第一届国 际科研会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制定了功能食品的生产规章,

38、讨论了地 区功能食品工作网及关于功能食品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研究领域等。 研究领域比较集中的有:有利于脑营养功能的益智食品,延缓衰老的 食品和控制糖尿病的饮食等。2003年12月,全球华人功能食品科技 大会在中国深圳举行,会议讨论了国际功能食品的现状、功能食品的 科学评价等。 目前,美国重点发展婴幼儿食品、老年食品和传统食品。日本重点发 展的是降血压、改善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等与调节循环器官有关的 食品;降低血糖值和预防糖尿病等调节血糖的食品以及抗衰老食品; 整肠、减肥的低热食品。 目前中国的功能食品大部分是建立在食疗 基础上,一般都采用多种既是药品又是食 品的中药配制产品,这是中国功能食品的

39、特点。它的好处是经过了前人的大量实践 ,证实是有效的。如果我们进一步在现代 功能食品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开发 出具有明确量效和构效的第三代功能食品 ,就能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一、大力开发第三代功能食品 二、加强高新技术在功能食品生产 中的应用 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临界 流体萃取技术、生物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分子蒸馏技术 、无菌包装技术、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干燥技术(冷冻干 燥、喷雾干燥和升华干燥)等,实现从原料中提取有效成 分,剔除有害成分的加工过程。再以各种有效成分为原料 ,根据不同的科学配方和产品要求,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 ,进行科学配制、重组、调味等加工

40、处理,生产出一系列 名符其实的具有科学、营养、健康、方便的功能食品。 三、开展多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创新 性产品的开发 功能食品的研究与生理学、生物化学、营 养学及中医药等多种学科的基本理论相关 。功能食品的应用基础研究应是多学科的 交叉。应用多学科的知识、采用现代科学 仪器和实验手段,从分子、细胞、器官等 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功能食品的功效及 功能因子的稳定性,开发出具有知识产权 的功能性食品。 四、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随着生命科学和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未 来功能食品的加工更精细、配方更科学、 功能更明确、效果更显著、食用更方便。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我国功能食品消 费约400亿元,2010年将有望突破800亿元 。产品形式除目前流行的口服液、胶囊、 饮料、冲剂、粉剂外,一些新形式的食品 ,如烘焙、膨化、挤压类等也将上市,功 能食品将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五、重视对功能食品基础原料的研 究 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功能食品原料,特 别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原料,对功 能食品原料进行全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不仅要研究其中的功能因子,还应研究分 离保留其活性和稳定性的工艺技术,包括 如何去除这些原料中有毒物质。 六、实施名牌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