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组成分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1630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7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基酸组成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氨基酸组成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氨基酸组成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氨基酸组成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基酸组成分析.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氨基酸组成分析 氨基酸是一种小分子的两性化合物,分子质量在75 200Da之间,其化学通式为R-CH(NH2)-COOH,在生物体 内出现的氨基酸都是L型,仅在少数微生物来源的多肽中出 现D型氨基酸。 氨基酸分析技术的发展始于1820年,由Braconnot最早 将甘氨酸从白明胶水解物中分离出来,但直到21世纪,用 化学方法或微生物方法测定氨基酸,仍是一项持续数周或数 月的繁琐的工作。 色谱技术的引入为氨基酸分析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1941年,Martin等运用色层法分析氨基酸,主要采用乙酰 化氨基酸在硅胶柱上或滤纸上半定量;随后,Moore、 Stein应用离子交换柱直接分离游离的

2、氨基酸,在1958年, Spackman、Stein、Moore制造了自动化的氨基酸分析 仪,使氨基酸定量分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至今仍是 经典的方法。 第一节 氨基酸组成分析的目的 现代分离提纯技术的发展使蛋白质操作微量化,但也给 定量带来了困难,一般很难通过常规的称量或测蛋白质溶液 在280nm的光吸收值来准确定量蛋白质。所以如果在蛋白 质酶解或测序前,取蛋白质样品的一部分进行氨基酸组成分 析,根据结果便可以推算出蛋白量的可靠值。 另外,在蛋白质测序中有时遇到测不出结果的情况, 一种可能是蛋白质的N端封闭, 另一种可能则是样品本身不是蛋白质或绝大部分是非蛋白质 物质, 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

3、途径便是做氨基酸组成分析以确定样品 的成分。 除了蛋白质研究和重组蛋白需要测定氨基酸组成外,医学 上也需要测定血液或各种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 第二节 蛋白质的水解方法 氨基酸分析的第一步是将蛋白质或多肽水解,常规方法是采用 5.7mol/L盐酸在真空状况下于110水解24h,也有在150下快速水 解90min。 Waters公司有商品化仪器(水解工作台)出售。将100500mol的 蛋白质或肽转移到水解指管中冷冻抽干,在水解反应器中加入 5.7mol/L盐酸200l,含2苯酚(m/V),将指管置于反应器中,抽真 空并充氮气反复三次(图3.1c,真空控制也是实验重复性的一项重要因 素)110保温

4、22h。其中,苯酚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来防止半胱氨酸 (Cys)和甲硫氨酸(Met)的氧化。如果遇到一些不易裂解的肽键,如 ValVal,IleLeu等,水解时间可适当延长至72h,但长时间水解会 部分破坏含羟基的氨基酸丝氨酸(Ser),苏氨酸(Thr),酪氨酸(Tyr)。 影响氨基酸分析结果的三大因素是:水解、衍生、色谱。 水解是第一步,水解的完全与否对结果影响很大。在实验中 通常采用一些标准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Cyt c)、核糖核酸 酶(RNase)或胰岛素(insulin)为标样进行水解、衍生和色 谱分析来计算回收,从而考验蛋白质分析的可靠程度和评价 方法的适用性。 但由于各种蛋门质含有

5、的氨基酸多少不同,并且每一种氨 基酸的量也不一样,有的氨基酸含量可多到十几个,有的 氨基酸含量只有12个,这影响到氨基酸的回收。生物应 用公司(ABI)曾设计过一种“测试肽”,即人工合成18种不 同氨基酸的肽(除Gln、Asn外),这样每种氨基酸出现的频 率都是1,用此肽来校正回收,看来机会均等,是一种可以 采纳的方法,但在实际样品中,不太可能出现这种理想情 况。 第三节 特殊氨基酸的保护和定量 不同条件下,各种氨基酸的回收有所不同,但色氨酸均遭 破坏,通常解决方法有以下5种。 1.水解酸中加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包括琉基乙酸和-琉基乙醇,我们通过实验 认为液相水解时加入巯基乙醇对色氨酸保护效果较

6、好,色氨 酸的回收可达80。有报道Perkin-Elmer公司针对其产品 ABI420A的特点,推出试剂十二烷基硫醇,专门保护色氨 酸,据称回收率达97。 2.有机酸 3mol/L 巯基乙磺酸(mercaptoethanesulfonic acid) 或4mol/L甲磺酸(methane-sul-fonie acid)在水解时对色 氨酸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碱 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代替酸水解,可保护色氨酸不被破坏。 4酶 蛋白酶水解法有时也有应用,其优点是条件温和,对天冬酰胺和谷氨 酰胺及色氨酸均无破坏作用,但酶水解法往往不完全,必须用酸水解法 校正。 5光谱法 分光光度法和二阶微分光谱法可测

7、定色氨酸,前者应用较早,在蛋白 质分子中,如不含半胱氨酸和其他有干扰的发色基团的氨基酸,根据其 在6mol/L盐酸胍的中性溶液中的紫外吸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含 量,此经验公式只适用于色氨酸对酪氨酸的比值为0.21时的情况。酪 氨酸常被用来确定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计算公式复杂。 Hewlett Packard公司推出的DAD检测器配合其化学工作站软件, 能较方便地在线检测并定量肽段中的色氨酸。 虽然蛋白质和多肽的氨基酸分析法对大多数氨基酸是快速、准确和灵 敏的,但在半胱氨酸定量时仍遇到很大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两 种,一种是还原烷化法,另一种是氧化法。 (1)还原烷化法 产生能抗

8、水解的半胱氨酸衍生物。烷化试剂包括4乙烯 吡啶和碘代乙酸。但这些方法有缺点,为了确保试剂接近巯 基,还原和氧化通常在变性剂存在下进行,多余试剂和变性 剂要用HPLC、沉淀法或透析去除,每一步都可能造成样品的 损失,特别是对于小肽和微量样品,而且烷化反应如果不仔 细控制条件,可能导致半胱氨酸以外其他残基的衍生。 (2)氧化法 氧化反应被用来转化半胱氨酸和胱氨酸成为半胱磺酸,过 甲酸氧化反应的缺点是它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特别是甲硫氨酸 会转变成甲硫氨酸砜,酪氨酸会降解。为克服这一 缺点,必 须准备能分析两次的样品量,一次提供半胱氨酸数据,另一 次则提供其他氨基酸的组成数据。 第四节 氨基酸组成原位分析

9、 如果蛋白质样品采用电泳法(如SDS-PAGE)分离,则很难从凝胶中洗 脱下来,可采用电印迹法把样品转移到PVDF膜上,然后在PVDF膜上直 接进行盐酸水解和氨基酸分析,称之为原位(in situ)分析。因为通常 所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系统中含大量甘氨酸和Tris盐,易干扰氨基酸 原位分析,故改用CAPS缓冲系统以减少影响。另外,在膜上做氨基酸 组成分析时可以做一个空白对照,具体操作时将含蛋白条带的PVDF膜 割下,另取一条相同面积的转移膜作为空白,分别置于水解指管中,加入 70l含7(m/V)巯基乙酸的6mol/L盐酸以防止抽真空时膜片的漂 出,将水解指管放入水解反应器中,在反应器底部加入2

10、00l含7巯基 乙酸的6mol/L盐酸,110真空水解24h,水解结束后用200l含30 甲醇的0.1mol/L盐酸反复三次将氨基酸从PVDF膜中抽提出来,以便 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第五节 衍生方法及原理 从衍生角度看,氨基酸分析可以分为柱后反应法和柱前衍生法两大 类。前一种方法是将游离氨基酸经过色谱柱分离后,各种氨基酸再与显 色剂(茚三酮、荧光胺、邻苯二甲醛)作用,这种方法比较稳定,对样品 预处理要求低,容易定量和自动化操作,不足之处在于检测灵敏度不高 (100pmol以上),分析时间长(蛋白质水解液需1h而某些生理样品则需 4h以上)。另一种方法是将氨基酸和化学耦联试剂先反应生成氨基酸的

11、衍生物,然后再用色谱柱将各种衍生物分离,直接检测衍生物的光吸收 或荧光发射,此法可检测OPA-、PTC、PTH、DABS、Dansyl- 和DABTH-氨基酸,分析灵敏度高,可利用HPLC进行氨基酸分析,缺 点是有的衍生物不稳定,衍生试剂可能干扰氨基酸检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氨基酸分析方法。 (1)茚三酮法 Spackman等人最早将茚三酮试剂运用到氨基酸组成分 析上。离子交换层析后,各种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形成紫色 化合物,最大光吸收在570nm,摩尔消光系数2X104,茚 三酮和二级胺(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形成黄色产物,在 440nm检出,摩尔消光系数3X103。目前此法的灵敏度可 达100p

12、mol,但茚三酮试剂易氧化,必须隔绝空气避光保 存,试剂本身黏性大,需要有个柱后混合器才能与氨基酸充 分反应,对仪器要求较高。 (2)柱后荧光胺法 20世纪70年代合成了荧光胺,它能在室温下迅速和一级 胺发生反应,其荧光产物的激发波长Ex390nm,发射波长 Em475nm。次级胺可以用N-Chlorosuccinimide(NCS) 氧化生成相应的初级胺后再与荧光胺反应而检出。 (3)邻苯二甲醛(OPA)法 OPA最早是被作为柱后衍生试剂而引进的,后来也逐渐应用于柱前反 应中。 OPA能在还原剂巯基乙醇存在下和一级胺产生具有很强荧光的异 吲哚衍生物,反应迅速,在室温下1min即可完成,反应络

13、合物的 Ex340360nm,Em455nm,灵敏度比茚三酮法高,在 OPA中加入 SDS或表面活性剂Brij35,不但能提高赖氨酸和羟赖氨酸的稳定性, 而且能提高它们的荧光度。缺点是不能检测次级氨基酸,但可用稀的 Na-hypochlorite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成相应的一级胺,然后再与OPA反 应。 0PA/FMOC作为柱前衍生剂能同时与一级胺和二级胺反应,室温下只 需几分钟,Hewlett Packard公司改用巯基丙酸(3-MPA)引代替巯基乙 醇。由于3-MPA的加入,异吲哚衍生物疏水性降低,使出峰时间提前, 过量的FMOC及其分解产物的出峰时间在最后,被洗脱出的次级氨基酸 之后,不干扰

14、分析结果。 (4)PTC-AA分析法 属柱前衍生法,源于Edman降解法测定蛋白质的一级结 构。异硫氰酸苯酯(PITC)能在碱性条件下和氨基酸反应, 生成PTC-AA,此法分析灵敏度和荧光胺、OPA的荧光法 相同,优点是能同时检出初级和次级氨基酸,在254nm检 出,缺点是操作繁琐,水和盐的副反应敏感,要求较高的操 作技术。 (5)Dansyl-Cl法 能与所有氨基酸柱前反应形成高稳定性的荧光产物,但反 应耗时。 (6)Dabsyl-Cl法 灵敏度是Dansyl-Cl法1/5,但由于反应产生有色衍生 物,能方便地在254nm和425nm处用紫外检测。有报道用 DABITC代替Dabsyl-Cl

15、,反应产生DABTH-AA,在酸性 环境中显红色,易在254nm,269nm和436nm检测。 第七节 结 语 影响氨基酸分析准确性和重复性的因素有三个: 一是样品的水解。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真空度、样品是否 被氧化等,都影响实验的结果; 二是氨基酸的有效的衍生情况; 三是氨基酸色层分离好坏。不同样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生理样品含有3050种氨基酸,用离子交换色谱柱后衍生 法比较合适,天然氨基酸、合成多肽样品的氨基酸测定多采 用反相色谱柱前衍生分析方法。食品和饲料中氨基酸分析采 用上述两种方法均可。因为反相色谱柱前衍生法具有快速和 灵敏的特点,在药物和手性氨基酸的分析中同样也获得广泛 的应用。 几种氨基酸分析法各有利弊,实验者应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如精确性、方便性、经济性等来选择合适的方 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