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实小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18464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时珍夜宿古寺实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实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实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时珍夜宿古寺实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夜宿古寺实小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7.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15181593)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字东壁,号濒湖,蕲(Q)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代行医。30岁左右被推荐到京城的太医院任职。他研究药学,重视临床实践。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间单方,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进行鉴别考证,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多万字,分为52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学习目标,1会拼读“宪法、陶碗、行囊、笔墨、垒成、胭

2、脂、捣烂、逆向”,会读写“夜宿、药材、师徒、灰尘、煮沸、寺庙、修订、石砖、端详、扯下”。 2读课文3遍,标序号,分段,说出课文大意。 3解释“饥餐渴饮、隐隐约约,断垣残壁、皎洁、若有所悟”。 4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课文结构特点。,我会写,注意: _字容易写错,我想提醒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 。,s ci t chn zh,mio dn zhun xin ch,宿,材,徒,尘,煮,庙,订,砖,详,住宿 药材 师徒 灰尘 煮沸,寺庙 修订 砖头 端详 扯下,扯,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 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 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 几个月了。,晓行夜宿的意思是什么?,白天赶路,晚上住

3、宿。形容旅途辛苦 晓:天明,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 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 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 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 蜘蛛网。,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垣:矮墙,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几块砖垒成桌子,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

4、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我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通过记叙我国伟大的( )和( )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 )住破庙,啃干粮,以及借月光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赞扬了李时珍( )的精神。,医学家,药物学家,本草纲目,不怕吃苦,严谨认真,我订正,一 看拼音写词语。(20分) y s yo ci sh t hu chn zh fi ( 宿舍 ) ( 药材 ) ( 师徒 ) ( 灰尘 ) ( 煮沸 ) s mio xi dn sh zhun dun xin ch xi ( 寺庙 ) ( 修订 ) ( 石砖 ) ( 端详 ) ( 扯下 ) 二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垒(li ni)成

5、断垣( yun hng)残壁 行囊(nng lng) 长年累(li li)月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8分) 1.天刚亮就出发,到了夜晚再找地方住宿。形容艰苦的旅行生活。(晓行夜宿) 2.好像有所领悟 ( 若有所悟 ) 3.观察事物很认真,仔仔细细地看。( 端详 ) 4.形容经历很多岁月,很长时间。( 长年累月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6分) ( 模糊 )的轮廓 ( 皎洁 )的月光 ( 厚厚 )的蜘蛛网 ( 缓缓 )地移动 ( 悄悄 )地降临 ( 仔细 )地辨别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8分) 焦急( 着急 ) 渐渐( 逐渐 ) 奔波( 奔走 ) 相似( 类似 ) 忽然( 突然 ) 区别(

6、 区分 ) 降临( 来临 ) 端详( 打量 ),我思考,通过反复阅读,我有问题,李时珍夜宿古寺,【问题展示解决课】,听写,夜宿 师徒 煮沸 端详 飞鸟归林 晓行夜宿,大同学的问题,1.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2.划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想一想,有什么作用?,小组展示,1.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 端详一阵,扯下放在嘴里嚼嚼.,小组展示,2.划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想一想,有什么作用?,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 夜幕渐渐降临了。 皎

7、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 夜幕渐渐降临了。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 (将要入夜) 夜幕渐渐降临了。(天色渐黑)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入夜之后,月亮升起)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夜已深了),金银花,泡茶 解暑消热,胭脂草,捣敷 治虫咬伤,鹅肠草,捣敷 熏洗 治痢疾,高血压。,刀豆子,烧成渣 治呃逆(打嗝),鸡肠草,捣敷 消肿、止咳,甘草 有解毒、 祛痰、止痛、以 及抗癌等药理作 用。补脾益气, 滋咳润肺,缓急 解毒。,柴胡

8、用于感 冒发热,寒热往 来,胸胁胀痛。,白术 健脾益 气,燥湿利水, 止汗。用于脾虚 食少,腹胀泄 泻,水肿等。,黄连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用于呕 吐吞酸,高热神昏, 目赤,牙痛,消渴 等。外治湿疹,湿 疮,耳道流脓。,涎(xin yn )滑 胭(yn yn)脂 (长 常)年累月 生嚼(jio ju) 长年累(li li)月 (察 查)访民情 (一)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

9、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夜幕降临( 来到 ) 挺得住( 坚持 ) 长年累月( 重叠,堆积 ) 2.李时珍快50岁了,长年累月地在外奔波,可他为什么不觉得苦呢? 因为他觉得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用横线画出描写师徒俩“苦”的句子。 4.“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句话是 李时珍 说的。他的话中有两处对比,一是把 住在家里 和 住在破庙 对比,强调 寻访药材的日子 苦多了;二是把 个人吃苦 和 万民得福 对

10、比,强调吃苦值得。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出他 甘愿吃苦 的精神。 (二)“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1)文中“两种草”指(鸡肠草 )和(鹅肠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药性)不同。 (2)本段中“端详”一词,可以换成( 打量 )。 (3)“若有所悟”指( 好像有些明白 ),文中的“悟”,指的是李时珍明白了( 两种草药的不同 )。他是通过 ( 亲口尝药 )的方法明白的。 (4)面对不确切的草药,李时珍不仅要细看,更要品尝,体现他( 严谨认真 )的工作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