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生态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1].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212114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生态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作总结】生态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生态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生态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生态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1 特征码 vSpmZzbbvvfbmMMWSBfo 区街道办事处东接区,南临,北靠国道, 幅员 2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1.5万亩,常住人口 1.4万人,是 市首批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XX 年,办事处实现全 口径财政收入 8368万元,可用财力 2239万元,农业人均纯收 入 5150元。XX 年预计实现全口径财政收 入 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可达 0.3亿元,农业人均纯收 入预计可达 5500元。 今年以来,办事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颁布的全国 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方案精神,按照区 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区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街

2、以 “四季吉祥”景区范围内的、三个大队为试点, 按照“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 文明祥和”的建设目标,进行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 目前三个大队创建“生态文明农村社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现就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村民自治,夯实三个基础 第 2 页 一是夯实领导基础。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农村社区建 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东办文 XX95号文下发以后,街 工委、办事处对此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迅速筹备 成立了街道办事处创建文明生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 导小组,由街工委书记担任组长,办事处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 其

3、他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及试点大队负责人组成工作 专班。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全面规划、整体推进、 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创建思路,制定下发了街道办 事处创建生态文明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方案 ,先后召开了创建动 员大会、创建工作会和创建推进会等多个专题性会议,对生态 文明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总体布局和具体部署,明确了创建的 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建设标准、方法步骤。同时,办事处根 据分工不同,印发了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专班职 责分工的通知,将机关工作人员分成六个专项工作组,统筹 推进试点工作,为生态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是夯实组织基础。按照“民主推荐、民主选举、民主管

4、 理、民主监督”的社区居民自治原则,自 XX年 8月下旬起,办 事处在以、三个大队按照街道办事处农 村社区自治组织产生的指导意见 ,通过选举准备、推荐社区筹 建工作小组、选民登记和社区成员代表推选、候选人产生与竞 选以及投票选举五个阶段的筹备,于 9月 28日由社区成员代表 投票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成员。基本形成党支部、大队、居委 第 3 页 会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 , 居委会成员和大队班子交叉任职的组成模式。同时,通过推选 等形式产生居民小组长、居委会协商议事委员会,设立社区服 务和社会福利委员会、社区治安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医疗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社区文化

5、教育和体育委员会、社区环境和 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共建和协调发展委员会等 6个专门工作 委员会。各社区严格按要求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 明确居委会及 6个专门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和职责分工,建 立起一套党支部领导下社区依法民主自治的工作运行机制。三 是夯实群众基础。三个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大力推行队务公开、 创新民主管理模式,按照全市统一标准安装了队务公开栏,每 季度向社区居民公开开支情况,新农村建设资金流向以及重大 决策等。办事处还引导、等试点社区的农户自 发成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现有蔬菜种植协会、蔬菜运销协会、 厨嫂协会、休闲游协会等 18个群众性经济合作组织。群众可通 过协会组织实现

6、对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和管理,扩大生 产规模和效益,从而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投入,统一规划,完善三项建设 一是完善村庄外观建设。自 XX年开始,在市区两级政府的 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办事处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黄金期, 把群众“住得好”和“富起来”两大工程综合考虑,以“搭建 第 4 页 一个市民休闲旅游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为目的,在 、三个大队按照“一村一品” 、 “一村一特色” 的思路,打造以“春桃、夏榴、秋桂、冬梅”四季花卉为主题 的“四季吉祥”的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和休闲旅游观光带。按照 “高起点策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对“四季

7、吉祥”景区、和大队的个试点村进行统一改造。 村庄的民居外观分别取长江上、中、下游的 “、”古民居为特点,在原址原规模的基础上 进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体现古朴与自然交融的建筑风格, 房屋外观改造总投资 26 675.62万元。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 市“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要求,投资 2302.61万元同步 提升三个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四通四改一化”和 “一场一室” ,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网络通;改水、改 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建设多用途活动场,建设集大队 “两委会”工作室、大队卫生 室、居民活动室等于一体的大队多用途活动室” 。全面完成了 第

8、 5 页 “十个一”工程。即:每个社区建设“一个卫生室、一个便民 服务站、一个图书室、一个治安警务室、一个便民超市、一个 文化娱乐室、一个休闲健身室、一个运动场、一个党员综合活 动室、一个信息俱乐部” 。极大的满足了农村社区居民娱乐、购 物、学习等需要,实现村湾布局优化,水电道路通达,信息传 递通畅,村容村貌整洁的生态文明农村社区新格局 三是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三个试点社区的生态景观绿化工 程共投资 690万元,其中绿化景观投资 379.87万元,特色景观 投资 310.16万元,在绿化上体现“春桃、夏榴、秋桂、冬梅” 四季植物的主题,各村穿插种植橘树、琵琶、柿树、银杏等树 种,共栽植各类树木

9、64809株,沿堤有绿化带,村湾内有经济 果林,主要道路两侧有绿化景观,三个试点社区的绿化覆盖率 达 60,基本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彩、四季有果、景因花 果美的宜居生态环。村湾内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设了生态污 水处理系统,家家户户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三) 因势利导, 体现特色,打造三种经济 古朴祥和的村容,生态怡人的环境,吸引了络绎不决的参 观团前来休闲旅游,办事处因势利导,引导农民围绕“乡村游” 的六要素,大力发展假日经济、生态经济和商贸经济,增强了 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的自身造血功能。 一是打造假日经济。XX 年以来,街在三个生态文明农 村社区试点大队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游,打造

10、第 6 页 “生态牌” 、 绿色食品 a级蔬菜基地“安全”牌和新农村 建设“文化”牌,先后成功举办“市第二届蔬菜节” 、 “XX 年区中秋文艺晚会” 、 “十月婚典” 、 “省新农村建设摄 影展”等大型活动,提升了“四季吉祥”的品牌知名度,吸引 市民前来吃农家饭、住农家房、体验农事活动,吸引了大量市 民前来旅游消费,XX 年十一黄金周至今,三个试点社区已接待 游客 31万人,获得旅游收入近 400万元。 二是打造生态经济。以万亩绿色蔬菜基地、沿江绿化带和 村湾内的大量经济果林为平台,引导社区居民大力发展庭院生 态经济,着力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和观光蔬菜瓜果、 花卉盆景为特色的绿色产业,

11、目前已建设了一批以蔬菜为主体 的蔬菜观光园、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和蔬菜科技园等,重点培育 生态农业、体验农业和认养采摘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三是打造商贸经济。引导社区居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 游小商品、土特产等,同时进行深加工和外包装,全方位提高 农产品和土特产的附加值。目前以石榴红村为试点,已引 导居民开发出“牌”蔬菜、土鸡鸭、土鸡蛋、干菜、泡菜、 腌制食品等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游产品,其中:“牌”绿色 蔬菜、干菜及鱼等在市民中小有名气。 (四)服务群众、平安共创、构建三大网络 一是构建服务网络。围绕群众的生活、生产需求,办事处 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三个社区相应成立的便民服务站正在建 第 7 页 设

12、中,以后将逐步形成了信息发布、医疗保健、就业培训、水 电维修等多个上门服务项目,可以全方位、全天候为社区居民 提供各种方便。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办事处在三个社区还 分别建设了农民信息俱乐部、便民超市和社区医疗站,构建完 善的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服务引进门”生活 目标。 二是构建社会治安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三个社 区普建了社区警务站,建立了由社区民警、居民群众、社区干 部“三位一体“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体系,各社区组建了小喇 叭巡逻队,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创建” , “治安双向承诺” 、家庭 自防、十户联防、社区群防等活动,编织了一张群防群控的安 全网。全面实施了社区自治制

13、度,通过法治的刚性约束与德治 的自律意识有机结合,营造了安全、稳定、温馨的社区环境。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网络。继续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基本养老保 险和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 95%以上,办事处 XX年养老保险金征 缴达到 631.8万元,养老金发放率达到 100%。同时,不断完善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困难户做 到“应保尽保” ,为三个社区的 110多户低保家庭发放低保资金 12万元。办事处领导非常注重在社区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 和救灾救济工作,近年为 96名残疾人发放救济定补金 8.5万元。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在三个社区基

14、本构建起以社会养老、社会 第 8 页 医疗、社会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体系完善的社会保 障网络, 。 (五)长效管理、文明共建、培育三种意识 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的建设成果投资不菲、来之不易,要实 现长效管理更加不易,我们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同步 提升居民素质,调动居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培育居民 的三种意识,起到了良好效果。 一是培育居民的致富意识。引导居民打破死守菜地“铁饭 碗”的传统就业思路,树立起他们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 抓农村的致富意识,通过“农家乐”专业培训为他们找寻“金 饭碗” 。近 2年,办事处聘请国家二级厨师,大学旅游专业教授, 为居民广泛开展餐饮、客房、旅游

15、等知识培训。XX 年,街 工委在大队组织了 4批次 140多人次的培训活动;XX 年, 在、三个试点社区举办培训班 8期,培训人员 达 360多人次。帮助三个社区的居民熟悉“农家乐”的经营操 作流程,提高他们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居民原本单一的增收 渠道演变成为住宿接待、餐饮接待、认养菜地、采摘蔬果、售 卖土特产、短工劳务及蔬菜种植等 7种致富渠道。 第 9 页 二是培育居民的服务意识。为提高居民的服务意识,办事 处近年还邀请请酒店管理人员,商校礼仪老师和学校教师对居 民开展礼仪知识培训、文明用语培训;开展普通话下乡活动, 全市“推广普通话下乡启动仪式”在办事处成功举办;同时, 对从事农家乐的经

16、营户统一规范经营行为,严格按规定办理营 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严格按物价局核定的标 准制定菜价、房价,防止欺客、宰客等现象发生,共同维护社 区的对外形象,迎得了市民好评。 三是培育居民的文明意识。3 个试点社区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了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 、 “科技示范户” “五 好家庭”等创评活动,引导居民形成“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 家”的理念。目前,各社区还通过“巾帼保洁队” “小喇叭宣传 队”等群众性组织,引导居民摈弃以往“垃圾乱倒、柴草乱堆、 牲畜乱跑”的陋习,养成了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共同维护社 区的生态文明。在节假日、农闲季节,各社区广泛开展健康、 有益、积极

17、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利用信息俱乐部、党员远 程教育系统、居民活动室、电教室等场所,组织开展电影放映、 文艺表演、文体赛事及学习培训等文体娱乐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在区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 街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 在一些现实问题: 第 10 页 (一)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 街虽然在前期投入上下了大功夫,但是由于项目的建设周 期长,后期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困难。 (二)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建设长效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形成之后,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管理,研究管 理的长效机制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群众参与意识还不够强。建设中仅仅依靠各级组织 的力量是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三、下一步工作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新农村建设 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一 方面我们要与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创建工作一体推进, 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坚持社区服务为主 题,推动社区建设全面发展,通过社区创建推动新农村建设, 力争将“四季吉祥”范围内的三个试点社区建设成为全市样板、 全国一流、五年不落后的“生态文明农村社区” ,让我们的新农 村更美、更富、更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