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ABC逻辑用语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2498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1.1ABC逻辑用语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1.1.1ABC逻辑用语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1.1.1ABC逻辑用语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1.1ABC逻辑用语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1.1ABC逻辑用语2.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自主探索一,下列三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命题(3)由命题(1)(2)使用联结词“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归纳新知,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读作p且q,如何确定命题“p且q”的真假性呢?,规定: 当p,q都是真命题时, “p且q”是真命题;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 p且q”是假命题,简记为:一假必假,例题应用,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2、线相等;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解: (1)P且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由于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所以pq是假命题.,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2) p且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由于p是真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且q是真命题. (3) P且q:35是15的倍数且是7的倍数. 由于p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且q是假命题.,(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 (3)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解:,练习: 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1既是奇数,又是质数; (2).2和3都是质数,解(1)改写为:1是奇数且1是质数.由于“1是质数”是假命题,所以该命题为假命题. (2)改写为:2是质数且3是质数.因为“2是质数”与“3是质数”都是真命题,所以该命题为真命题,自主探索二,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27是7的倍数; (2)27是9的倍数; (3)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命题(3)是由命题(1)(2)使用联结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4、归纳新知,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读作 :p或q,如何确定命题p或q的真假性呢?,规定: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 p或q是真命题; 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 p或q是假命题,简记为:一真必真,例题应用,例2分别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并判断真 假: (1)78; (2) 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 (3) 2是偶数且2是质数,解:(1)该命题是“p或q ”形式,其中 p:7=8; q:78 因为q是真命题,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 (2)该命题是“p或q ”形式,其中 p:集合A是AB的子集; q:集合A是AB的子集;

5、 因为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 、,例2分别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78; (2) 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解:(3)该命题是“p且q ”形式,其中 p: 2是偶数; q: 2是质数 因为命题p、q都是真命题,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例2分别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并判断真假:,(3) 2是偶数且2是质数,练习:,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47是7的倍数或49是7的倍数; (2)34或34; 解:(1)真命题 (2)真命题,思维升华:如果p且q为真命题,那么p或q一定为真命题吗?反之,如果p或q为真命题,那么p且q一定是真命题吗?,真,真,真,真,假,假,假,假,自

6、主探索三,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35能被5整除 (2)35不能被5整除. 命题(2)是命题(1)的否定.,归纳新知,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 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读作“非p”或“p的否定”,思考:p与p的真假关系?,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 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p必是 真命题.,简记为:真假相反,例题应用,例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 p: y=sinx是周期函数; (2) p: 32; (3) p: 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解(1) p : y=sinx不是周期函数 命题p是真命题, p 是假命题 (2) p :32 命题p是假命题, p

7、是真命题 (3) p :空集不是集合A的子集 命题p是真命题, p 是假命题,练习:,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然后判断它们的真假: (1)225 (2)3是方程x29=0的根; (3)5不是15的约数. 解 (1) p :2+25,其中 p是假命题, p是真命题 (2) p : 3不是方程x29=0的根,其中 p是真命题, p是假命题 (3) p : 5是15的约数,其中 p是假命题, p是真命题,1.命题“方程x2=1的解是x=1”,使用逻辑联结词的情况是 ( ) A.没有使用逻辑联结词 B.使用了逻辑联结词“或” C.使用了逻辑联结词“且” D.使用了逻辑联结词“非” 2.已知p:2+2=5,

8、q:32,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p或q为真,非q为假 B.p且q为假,非p为真 C.p且q为假,非p为假 D.p且q为假,p或q为真,综合练习,B,C,能力迁移,已知: 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 q:方程4x2+4(m-2)x+1=0无实数根.若p或q为真, p且q为假,求m的取值范围.,解: =m2-40 m0,q: =16(m-2)2-16=16(m2-4m+3)0,解得m2,解得1m3,p或q真,p且q假,p为真,q为假;或p为假,q为真,m2, m1,或m3,m2, 1m3,即,或,p:,解得 m3,或1m2,小结归纳,含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命题真假的判断:确定形式判断真假 判断p且q的真假:一假必假 判断p或q的真假:一真必真 p与q的真假相反,生活小逻辑,王惠,张红,李欣同学中的一位在放学后把教室打扫干净了,事后,老师问他们三个人是谁做的好事。王惠说:“是李欣做的”;李欣说:“不是我做的”;张红说:“不是我做的”。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实话,你能判断是谁做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