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区域发展差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2861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区域发展差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1.3区域发展差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1.3区域发展差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区域发展差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区域发展差异.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和划分依据,掌握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2.了解南方与北方的划分和范围,掌握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和发展方向。 3.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4.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发展方向。,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6个,13个,12个,黑,内蒙古,吉,晋,豫,鄂,湘,赣,皖,辽,冀,鲁,苏,浙,闽,桂,粤,琼,京,沪,新,藏,甘,青,陕,川,云,贵,渝,宁,津,3个,优越,较优越,较差,雄厚,较薄弱,薄弱,较高,较低,低,较高,较低,较低,1、四大地区,比较优越,较好,较低,较低,(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经

2、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较高,较低,较低,较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发展迅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各方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 产业结构 对外开放 得力措施 加速崛起,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转变方式 调整结构 节能减排 等方面 显著成效,P15活动,1、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东部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形成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好,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及教育水平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工业基础薄弱。,对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2

3、)产业结构差异,“南轻北重,东轻西重”,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以重型产业为主,以重化工业为主,P15活动,、(1)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有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从工业结构来看,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是轻工业比例呈大幅度上升趋势,重工业比例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大,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工业增加值: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而中、西部东北地区仍然以传统型工业为主。,城市化差异,根据上表说明我国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城市化水平: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城市密度:,城市发展的滞后,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东部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西部;,东部城市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同类城市;,东部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东、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城市数量、规模都存在很大的差异。,(3)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外资、合资、民营,高新技术产业,仍然是以

5、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快,较高,相对滞后,较快,较低,较高,较高,较低,较小,较高,较大,较小,较低,小,较低,()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我国的开放开发战略:沿海沿长江、陇海线兰新线沿边境的全方位开放开发战略。,从时间上看,开始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经过五年后至1984年才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至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从空间上看,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向中西部推进;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

6、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带。,()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较晚,较早,较低,较高,较弱,较强,(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设立特区,确定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浦东,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开发,西部大开发,区域开放程度高,(1)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产品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我国东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表现在自

7、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位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多为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发利用,地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海拔较高,高原、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大,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不利,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内,干旱区、高寒区面积广大,尤其是西部大部分省区气候恶劣,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相对贫乏;能源、原料不足,北方淡水资源短缺,非常丰富;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较低,城市分布密度较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发展滞后,较高,城市分布密度较大,综合经济实力较

8、强,比较发达,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集中,比较落后,人才缺乏,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对外开放程度目前仍较低,但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发展基础薄弱,距海近,有便利的海运,陆路交通也较发达,距海较远,比较闭塞,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 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 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 生产力水平较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学技术集中的地区,发展基础好,距海较远,长期处于 较封闭的状态,缺少 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 危机感和紧迫

9、感,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海运的便利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差,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 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 和技术联系,地理 区位,民族 心理,国际化程度,秦 岭,淮河,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一月份0等温线;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与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二、南方与北方,0,亚热带,暖温带,8

10、00mm,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优势:森林、煤、石油、铁资源丰富 北方 限制: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改革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二、南方与北方,优势:热量、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生物、水力资源丰富 南方 限制: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地形破碎、,发展:积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治理环境污染。,秦岭淮河线,分界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以上是自然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1)缺水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小;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大

11、;,(2)解决办法: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建设水利工程;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人为原因,黄土土质疏松、 黄土高原地区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水污染和浪费较严重。,二、南方和北方比较,南方与北方,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 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 扩大的趋势, 目的: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 经济发展,三、西部大开发,1、背景和目的:,3、西部地区的范围:,三、西部大开发,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比照国家西部大

12、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资料】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约685万km,占全国总面积71.4%。2002年,总人口约3.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多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西部地区与13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千米,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有大陆海岸线1595km,约占全国总海岸线的10%。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储量名列全世界前茅;能源(油气)资源优势明显,尤其是西部地区蕴藏有22.4万亿m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59%;。 可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3%,面积约685万km,占全国总面积的71.4%。 土地资源

13、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但由于资金缺少和重视不够,开发利用率低。 西部地区丰富的草原和高山草场。,4、优势:,5.劣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草地等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旅游资源丰富; 有70%的漫长国界线,利于边境贸易; 国家政策扶持; 社会环境优良; 有潜在的广阔市场。,基础设施落后; 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生态环境脆弱。,三、西部大开发,【西部生态环境问题】 西部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及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 土地沙漠化问题:主要分布在沙漠的周围地区; 干旱缺水问题: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缺水和干旱

14、是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沙尘暴、沙暴问题:与快行冷锋有关,与气候干旱有关,与人为破坏地表植物有关; 河流断流问题:内流河断流(如塔里木河断流)、黄河断流等; 环境污染问题: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日趋严重。 西部三大生态工程: 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风沙干旱地区,实施防沙治沙工程; 在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劣势:,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三、西部大开发,6、开发重点:,资料: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已先后开始实施了五大标志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和退耕还林(还草),实现了东、西部地区的“双赢”。,(1)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不仅可以缩小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7、意义:,三、西部大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