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培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常见问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3027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培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常见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全省培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常见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全省培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常见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省培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常见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培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常见问题.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中 常见问题,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杨炯 2012.6,主要内容,如何编制质量体系文件 如何运行质量体系 如何进行质量监督 如何开展新项目(扩项) 如何进行期间核查 如何做好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导则要求: 4.2.2应建立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 准则要求: 4.2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编制质量体系文件的目的:控制质量,编制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文件的构架,第四层 各类记录、 报告、表格等,第三层 规范、作业指导书,第二层 程序

2、性文件,第一层 质量手册,纲领性文件,证实 文件,导则:质量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阐明质量 方针和目标,描述全部质量活动的要素,规定 质量活动人员的责任、权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明确质量手册的使用、修改和控制的规定等。 为实验室管理层指挥和控制实验室用的 “准则”的转化文件,导则:规定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 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应明确控制目的、适用范围、职责 分配、活动过程规定和相关质量技 术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为职能部门实施质量管理用,导则:记录包括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质量记录是质量体系活动所产生的记录;技术记录是各项监测活动所产生的记录。,导则:作业指导书是针对特定岗位工作或活

3、动应达到的要求和遵循的方法。,编制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依据,各类记录、 报告、表格等,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依据主要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结合 实验室自身的具体情况,将“准则”转化为对本 实验室的要求。它是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 描述。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可以对准则中的不适 用条款删减(但要说明)。,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手册中原则性要 求的展开与落实。所以依据是手册。 目的是便于对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所涉及 的各项活动进行连续而恰当的控制。,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事物所形成的 技术性细节描述的可操作性文件。属于 技术性的程序。依据是标准、

4、规范、仪 器说明书等。,用于提供检测/校准是否符合要求 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依据是程序文件、标准、规范、作 业指导书、仪器说明书等。,5W1H 什么目的(Why)、 做什么(What)、 由谁做(Who)、 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 如何做(How)。,编制质量体系文件 各部门对质量体系文件形成的责任,各类记录、 报告、表格等,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质量手册,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 各部门按分工对照“准则”的各要素提出意见; 最高管理者批准。,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 各部门按手册规定的职责对涉及的程序提出 意见; 最高管理者批准。,针对某项(无标准规范指导的、需引用多

5、种 技术文献的、需特殊规定或经验的等缺少指 导书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工作的某个具体 过程,各部门需编制用以指导该工作的作业 指定书。技术负责人批准。,用于记录检测和日常工作的由各部 门组织技术骨干编制,技术负责人 审核批准; 用于质量活动的由质量负责人组织 编制,质量负责人批准。,注意:以上所有文件必须受控,由质量负责人指定人员控制发放、存档。,检测原始记录表格设计,样品:名称、编号(惟一性)、状态 方法:采样与检测方法依据(标准代号)、结果判定方法依据(标准代号) 环境: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压力、风速、风向 采样记录还应包括采样点位示意图。 设备:名称、编号(惟一性标识)、合格状态 过程:条

6、件(仪器、试剂)、样品处理、数据记录以及检测 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结果:公式、数据修约、签字,原始记录种类:采样记录、分析记录、现场测量记录等 原始记录原则:当时记录(原始)、信息量全(比报告多),原始记录的主要内容:(两阶段、六部分),导则要求: 4.2.1环境监测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化、文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并保证其有效运行。体系应覆盖环境监测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场所。 准则要求: 4.2 管理体系 实验室应按照本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质量体系的运行,为了保证质量体系的运行 就一定要全员参与!,质量体系的运行 体

7、系文件的落实,执行质量体系文件、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过程。 编写文件不是最终目的,体系文件编写得再好,不执行也是一纸空文,无法起到控制质量的作用。 “干工作必须有程序,有程序必须执行,执行过的工作必须有记录”。 该做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了要能看到,最终要有成效,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编制质量体系文件,记录留下运行的证据,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质量,质量体系的运行 主要人员,导则:,最高管理者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质量监督员 内审员 特殊设备操作人员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 样品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人员 报告审核和授权签字人等

8、,组织机构设置、 资源配置(人力、物质)、主持管理评审,标准确认、检验方法审批(方法偏离)、合同评审、量值朔源 (检定校准)总体要求的制定、检定/校准、期间核查和能力 验证计划的审批、开展新项目、解决技术难题、为资源配置 提供技术保证(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工程师以上,编制体系文件、体系运行管理(建立、保持、改进体系,并记录)、主持内审、负责组织质量监督、负责结果质量控制,大型仪器、压力设备等操作人员,登记、发放、保存、留样,签发报告 工程师以上 评审考核合格、发证机关批准,试剂、耗材、标准物质、参考标准、废液废物等,质量体系的运行 主要工作,内审、管审 质量监督 结果质量控制 人员培训、考

9、核 仪器检定校准、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与参考标准购置、量值溯源、管理、期间核查 耗材服务采购 方法标准更新管理 合同评审、申诉投诉 开展新项目 样品管理 各司其职,按体系文件分工做好质量工作 责任人按体系文件要求制定计划,由相关负责人批准,责任人组织实施、执行人做好记录,按需要编制报告、归档资料。,质量体系的运行 体系运行记录,仪器: 使用记录 维护记录 校准(检定)记录 验收记录 期间核查记录 维修记录 外部现场使用前后确认记录 等,试剂(材料 ): 验证记录 领用记录 等,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目录 验收记录 领用记录 期间核查记录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等,监测: 委托书(合同) 监测任务

10、通知单 采样(点位、工况)原始记录 样品交接(编码)记录 样品流转记录 分析(质控)原始记录 设施环境监控记录 数据审核记录 现场踏勘记录 数据采集存储记录 监测报告 电话电信传真结果记录 等,一、技术记录:,监测报告五合一归档:委托书、任务单、流转单、原始记录、报告 其它技术记录一般按年度归档,质量体系的运行 体系运行记录,合同评审记录 报告发放记录 新项目开展评审记录 质量监督计划及记录 内审、管审计划及记录 结果质量控制计划及记录 纠正预防及改进措施实施记录 体系文件修订与发放记录 培训考核计划及记录 申诉投诉记录,二、质量记录:,服务和供应方评价记录 供应采购计划及记录 文件发放记录

11、三废处理记录 等,一般管理评审前汇总报告,管理评审后按年度归档 新项目开展评审记录随时归档,质量监督,导则: 4.6 日常质量监督 日常质量监督应覆盖监测全过程,包括监测程序、监测方法、监测结果、数据处理及评价和监测记录等。对于监测活动的关键环节、新开展项目和新上岗人员等应加强质量监督。,准则: 4.1.10 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5.1.1 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5.1.4 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

12、,质量监督 基础概念,监督目的:保证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和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监督对象:监测活动的关键环节;所有监测人员,重点是新进/转岗等在培人员、合同制(非固定)工作人员、关键支持人员、被投诉人员以及有特殊技术要求的人员。 监督员条件:熟悉监测方法、程序、目的,并能对结果进行评价的在职人员。 监督依据:监测标准、规范、程序、作业指导书等。,质量监督 实施方法,监督形式:一是随机的、预先不通知的日常监督;二是特定目的的监督,如在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客户投诉时、新方法/新项目开发时、新设备初期使用阶段、发现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等。 监督范围:监督范围应覆盖所有监测工作的全部环节,包括合同评审

13、、人员持证资格及资格保持、检验方法选择、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检测样品保管和流转、试剂和消耗性材料采购、采样方法、安全防护、监测报告、结果评价、数据库和其他监测信息存储控制等。 监督方式和途径:现场观察和/或查看相关记录。可以是对被监督对象的某一操作全过程或其中某一重点环节进行监督。 例如:开发新项目全过程、某项目某样品的采样环节,质量监督 文字材料,监督程序:制定计划实施监督记录评价监督结果处理存在问题(纠正或预防改进)总结(报告)输入管评。 监督记录:记录形式没有严格规定,记录内容包括被监督人员、监督内容(范围)、相应依据、结果评价等信息。一个监督过程可以只出一份监督记录

14、,不要求多,要有的放矢。监督过程中也可以出具不符合项报告或预防改进措施报告。 监督记录建议以固定表格与文字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为宜。当监测工作程序较为固定时,可以用固定表格式;对特定目的的监督,可以是文字报告。,质量监督 作用,监督的作用(7项) 预防作用:事先排除差错、问题或潜在危害,并进行原因分析,防止其再次发生; 补救作用:补救已发生问题/缺陷造成的影响; 完善作用:发现和提高工作质量的潜力,完善监测过程; 评价作用:证实和评估被监督对象的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 协助作用:协助部门负责人和管理层提高机构整体质量水平; 情报作用:向管理层及时提供监测过程的质量信息; 指导作用:指导监测人员尤其是

15、在培人员规范操作,传授工作经验和吸取教训。,质量监督 实例,通过日常监督解决的问题的实例 原始记录和报告中法定计量单位的规范表示 水样外观的规范表示:清澈透明、浑浊或略显浑浊、有颜色、有沉淀、有异味、黑臭 样品储存、运输设备的更新 完善样品的流转记录 在容量法标定原始记录中增补了经过校准的容量瓶和滴定管号 监测报告中检测人员标识的统一,质量监督 与内审,随时纠正,重大问题请示,按计划,集中搞,按纠正预防程序,也有计划,随时进行,开展新项目(扩项),必须按“新项目开展程序”开展新项目 计划(或申请、请示):拟定开展新项目的责任部门、责任人、申请原因、方法选择、人员条件、设施与环境条件、预期时间等

16、,报相关领导批准。 准备试验:培训人员、采购设备材料、配制试剂、调试仪器,进行空白、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试验,试验结果汇总报告 初审:技术负责人组织初步评审,看方法选择是否恰当、人员设备等条件是否满足需要,准备试验结果是否满意等,结果: 满意开展模拟试验;不满意查找原因,重新试验 模拟实验:按正常监测流程下达任务,采样、样品流转、分析测定、编制模拟报告 新项目评审: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模拟试验报告及前期准备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核评价:满意申报扩项;不满意查找原因,重新试验,开展新项目(扩项) 关键步骤,1、监测方法 根据导则要求,监测方法应按照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选择能满足监测工作需求和质量要求

17、的方法实施监测活动。原则上优先选择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其他的国家标准和其他行业标准方法,也可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方法,或者公认权威的监测分析方法,所选用的方法应通过实验验证,并形成满足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质量控制要求的相关记录。,特别注意: 标准现行有效 标准文本受控 按需建立作业指导书,开展新项目(扩项) 关键步骤,2、检出限 导则:5.5.1.3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开展新的监测项目前,应通过实验确定方法检出限,并满足方法要求。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的计算方法执行 HJ 168。,检出限按HJ 168-201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附录 A.1方法确定 (1)空白试验中

18、检测出目标物质时 按照分析方法的操作步骤重复7次以上空白试验,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计算标准偏差s,按照下式计算检出限: MDL=t(n-1,0.99)s 其中,t(n-1,0.99)为自由度n-1、置信度99的t值(查表)但如果空白试验的测值过高,或变动较大时,无法计算最低检出限。因此本方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反复进行空白试验,尽量减小各测定值之间的差异,可允许的差异范围为“空白试验测定值的均值估计检出限的1/2”以内。 (2)空白试验中未检测出目标物质时 按照估计检出限的25倍量,向用于空白检测的样品中添加目标物质,按照包含样品前处理的全程序操作测定7次以上,得出浓度,由标准偏差s

19、计算出检出限MDL 并判断合理性。 如果样品浓度大于计算检出限10倍以上或样品浓度低于计算检出限,都要调整浓度重做。 (3)专用公式:分光光度法MDL=0.01/b (滴定法、电极法也有专用公式) 测定下限按HJ 168-2010附录 A.2规定为4倍检出限,开展新项目(扩项) 关键步骤,3、精密度,参照HJ 168-201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8.2.2精密度的验证 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测定:采用高、中、低 3 种不同含量水平(应包括一个在测定下限附近的浓度或含量)的统一样品,按全程序每个样品平行测定 6 次,分别计算不同浓度或含量样品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各

20、项参数。 实际样品的测定:对 13 个含量水平的同类型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按全程序每个样品平行测定 6 次,分别计算不同样品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各项参数。,精密度可按HJ 168-201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附录 A.3.1室内标准偏差确定,开展新项目(扩项) 关键步骤,4、准确度,参照HJ 168-201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8.2.3准确度的验证 (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测定:需对1-3 个不同含量水平的样品按全程序每个样品平行测定 6 次,分别计算不同浓度或含量样品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误差等各项参数。 (2)实际样品加标的测定:对每个

21、样品类型的 13 个含量水平的统一样品分别加入一定量标物进行测定,按全程序每个加标样品平行测定 6 次,分别计算每个统一样品的加标回收率。 以相对误差或加标回收率均值和变动范围判断准确度。,准确度可按HJ 168-201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附录 A.4确定 相对误差 加标回收率,计划(或申请、请示)书 准备试验记录 (包括人员培训记录,设备验收记录,配制试剂、调试仪器记录,空白、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试验原始记录,准备试验结果汇总报告) 初审报告(会议记录) 模拟实验报告 (包括任务单,样品流转单,采样、分析原始记录) 新项目评审报告(会议记录),开展新项目(扩项) 保存材料,

22、准则要求: 5.4.8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5.5.6 实验室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导则要求: 4.14.4 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在使用前、维修后恢复使用前、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返回后,均应进行校准或核查。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带至现场前或返回时,应进行校准或检查。 4.14.5 对于稳定性差、易漂移或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以及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在两次检定或校准间隔内进行期间核查。,仪器设备和标准物

23、质的期间核查,期间核查所核查的是精度,方法可以是仪器间的比对、方法比对、标准物质验证、加标回收、单点自校等,用于核查的设备或标物即核查标准的量限、准确度应接近于被核查对象,关键是其精度稳定性要高于被核查对象。 分析评价期间核查的数据,发现偏离超出规定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 立即停用; 追溯上次检测结果是否受到影响; 被核查对象应按相关规定调整或维修,而后证实性能恢复、结果满意方可继续使用。,仪器设备的稳定性: 稳定性好的可不考虑 稳定性较差的,应结合以下几点,适当安排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及上次校准的结果: 校准周期较长的仪器设备 上次校准结果不是很理想的仪器设备 (校准周期短的仪

24、器设备正常情况下,可不考虑) 仪器设备的状况和使用频次: 易发生故障时期或排除故障后,不计划进行校准时 使用频次较高时,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编制计划,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 经常拆卸、搬运、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测/校准的 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较为恶劣,会影响设备的使用状况时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 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时,引发仪器设备故障的概率就会增高,甚至有时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或缩小期间核查的间隔。,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编制计划,标准物质:有证标准物质和非有证标准物质 1. 有证标准物质: 是附有认定证书的标准物质 2. 非有证标准物质 是指未经国家行政管理

25、部门审批备案的标准物质,包括:参考标准物质、质控样品、校准物、自行配制的标准溶液、标准气体等。,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的概念,凡标识为“厂”、 “公司”生产或名称 为“试剂的均非标准物质”,无法溯源,可 以通过用有证标准物质验证(赋值)后使用,对于有证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实验室在不具备准确核查其量值的技术能力时,可采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照该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说明、测量方法与操作步骤、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等信息,以确保该标准物质的量值为证书所提供的量值。 若核查结果完全符合要求,可以使用; 若发现以上情况出现了偏差,直接弃去或降低标准使用。 2.实验室具备准确核

26、查其量值的技术能力并且可以非破坏性试验对标准物质的特性量进行重新验证时,以验证结果确认其是否发生了变化。,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核查方法,对于非有证标准物质的核查: 1)用有证标准物质对其特性量值进行期间核查; 2)如果实验室确实无法获得适当的有证标准物质时,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核查: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确认量值; 送有资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 测试近期参加过能力验证结果满意的样品、检测足够稳定的不确定度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质量控制样品。 3)不具备准确核查其量值的技术能力或无法以非破坏性试验核查时,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测量方法、储存条件等保持置信度;,标准物质的期间核

27、查 核查方法,1. 对文件的核查: 质量手册中应规定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程序文件中应规定期间核查的职责、对象、核查步骤、计划记录归档等 期间核查计划的制定、期间核查的具体实施职责均应落实到人 明确必须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以及期间核查的间隔(通过分析实验室在用设备的稳定性、使用状况、上次校准情况、使用频次、设备操作人员熟练程度、设备使用环境等确定 ) 对需进行期间核查设备进行分析识别的人员的资格,应有明确的规定。,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文件、记录的核查,作业指导书中应包括需要期间核查的主要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 规定实施期间核查的条件,使用的仪器设备、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

28、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等(以下简称:设备),并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法。 年度期间核查计划应包括实施期间核查的设备、需核查的参数、核查间隔的设置、核查方式等信息 年度期间核查计划应经过审批,应由专人(识别人)负责制定相应的期间核查年度计划,由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负责按照计划实施核查并督查。,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文件、记录的核查,期间核查记录应有期间核查的设备名称编号、核查的参数、核查时间、核查方式,所用设备、标准物质或参考标准,核查结果、判断依据、核查人、督查人等信息 期间核查结果报告 当期间核查的结果表明该设备出现偏差,应向部门负责人提交报告,根据情况对设备进行维护调控,或将设备送至

29、校准机构进行校准;还应分析偏差对以前测试产生的影响,必要时启动不符合工作程序和/或纠正措施程序。,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文件、记录的核查,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迎审准备 现场配合 后续工作,整改,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迎审准备,内部动员 迎审准备工作对现场评审否是能顺利通过至关重要: 1、领导重视:最高管理者应召集管理层及各部门负责人就评审准备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保证步调一致; 2、全员参与:召开动员会,使全体人员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响应参与,不做旁观者; 3、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准备计划,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并指定督促检查人,倒排时间表,定期检查计划完成情况。,计量认证评审相

30、关工作 迎审准备,申请书 1、检测能力表(附表1) 各项目检测依据的标准规范必须现行有效并保持受控版本 不具备实际能力的项目切不可列入扩项 原有项目不具备实际能力的要有被删除的思想准备 2、组织机构图及人员表 组织机构图与实际相符 无正规手续的人员不列入人员表 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必列入人员表 3、仪器设备表(附表5) 仪器设备的参数(量程)务必与达到检测项目的精度、范围要求,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迎审准备,确认能力(申请项目的落实) 掌握检测能力的实际情况,以便接受现场样品考核与能力审核 1、正常开展的项目: 检测人员有经验、操作熟练、质控结果良好稳定 检测人员为新手,质控结果不稳定盲样、比对

31、等考核 2、不经常开展的项目: 落实持证人员,盲样、比对等考核或练习模拟检测,留记录 3、新开展项目 落实人员、仪器条件,基础试验结果、模拟(比对)试验及报告、新项目评审结论,盲样、实样等考核,扩项要求5份,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迎审准备,准备检查资料(一) 1、体系文件:手册(按准则条款)、程序(防止商业贿赂)、指导书(期间核查方法)、记录(信息、编号)有效受控、按需修订 2、独立性公正性资料:法人证(营业执照正、副本) 、上级或有关部门批准实验室设置的批文、任命书、房产证或租赁合同、人员合同工资保险、仪器设备发票、独立性公正性声明等; 填写好附件1(仪器设备独立调配声明)、附件2(仪器表)

32、、附件3(人员表) 3、内审、管审资料:近3年的 4、服务供应品采购资料:供应商资质评价、计划、验收记录 5、业务受理资料:委托登记、合同评审记录、申诉投诉征求意见记录和处理结果,原件,以备现场签字,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迎审准备,准备检查资料(二) 6、人员技术档案:补充完整 动态管理(授权书) 7、仪器设备资料:档案按准则5.4.5整理(旧记录归档,动态管理),检定/校准总体要求和年度计划,期间核查计划记录、外出仪器设备台账、领用登记和检查校准记录, 8、监测报告及原始记录:按五合一归档的近3年的报告5-10份(应包含能力表所有项目) 9、能力验证和比对资料、扩项资料、质量监督资料、在用标

33、准规范,培训计划记录、结果质量控制计划与记录 10、标准物质证书、台账和领用登记,参考标准领用登记 11、毒品危险品台账和领用登记(双份一致)、用水控制记录 12、现有证书附表(原件)、上次评审封存材料和整改材料(草稿),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迎审准备,准备检查资料(三) 复评审特别注意: 1、上次评审以来标准变更申请表 2、上次评审以来机构名称变更申请表 3、上次评审以来授权签字人变更申请 4、上次评审以来机构地址变更报告,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迎审准备,准备汇报材料(首次会汇报材料控制在1500-3000字以内) 1、基本情况:法律地位、成立时间、认证历程、人员结构、机构设置、面积资产、主

34、要设备、现有能力,强调独立、客观公正 2、上次评审以来变化情况:法律地位、名称地址、主要人员、主要设备 3、检测工作情况 4、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体系文件的修订宣贯、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仪器设备检定/校准与期间核查、标物(参考标准)购置管理应用、标准更新与扩项准备、能力验证和比对、质量监督、质量控制、内审管审(无须详细) 5、评审准备情况:标准查新、申报材料等 6、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简明扼要,复评审,属体系运行的不列在此,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迎审准备,优化环境 业务受理场所公开证书、公正性说明、投诉记录 实验室限入标识、实验区域按功能隔离 样品室、采样器具、制水设施、用水检验 实验场所 消防通

35、风设施、酸碱废液桶 仪器设备标识(准用标识要有准用条件)、记录本 试剂瓶标签、标准溶液标定记录 标准物质参考标准专门管理、毒品危险品双人双锁 钢瓶防护、生物间,使用、维护、期间核查,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迎审准备,准备办公用品 会议室 办公场所(可在会议室,需有电源) 打(复)印设备及A4纸 封皮纸(淡黄色) 大小长尾夹 订书机 固体胶 碳素笔、红笔、铅笔、橡皮、单面刀片 信封、纸质文件袋(或大信封),接待: 尽早与评审组长沟通接送时间地点人数、其它要求,安排合适车辆司机、住宿就餐,争取上一级领导出面以示重视 人员: 法人代表和授权签字人、技术主管和质量负责人必须在检测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应在岗

36、 现场联络: 现场安排两名熟悉内部分工、评审相关资料的联络员,除评审组有要求外务必保持评审组有人陪同;及时提供评审组所需资料和物品,召集评审组提问、开会的相关人员 理论考试 严肃认真、独立完成,展现良好素质风范,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现场配合,固定人员,回答要实事求是,体现诚信品质,样品考核 同时测定自备质控样,及时记录;测出结果及时与技术专家沟通,争取时间以便出现偏差时能重复测定 检测报告 提前做好报告范本给技术专家检查,按要求修改;待样品测定结果报出迅速完成报告,初步审核后与相关记录一并交技术专家审核 材料打印 至少保证有一名打印人员和一套打印设备供评审组使用,并准备随时复印,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现场配合,整改 1、制定整改计划:按整改要素落实到人、限定时间 2、落实整改措施:按纠正措施程序整改并做好纠正记录,整理证明材料;涉及受控文件更改或其他程序规定内容时按文件控制程序或其他程序进行 3、验证整改结果:指定人员跟踪整改措施实施过程,验证评价整改结果是否有效 4、编制整改报告:整改报告按规定格式(指南P158),各项整改要素必须有文件、照片等证明材料,按要求完成的时间提前10-15天报评审组长。,计量认证评审相关工作 后续工作,谢谢!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