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高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选修3-1.7.2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沪科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149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版高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选修3-1.7.2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沪科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12版高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选修3-1.7.2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沪科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2012版高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选修3-1.7.2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沪科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版高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选修3-1.7.2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沪科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版高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选修3-1.7.2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沪科版).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 B.电源不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大小等于电动势 C.电动势的国际单位是安培 D.常见的铅蓄电池电动势为1.5V,【解析】选B.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路端电压与内电压之和,只有外电路是断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A错,B对;电动势的国际单位是伏特,C错;常见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 V,D错.,2.(2011福州模拟)在高速公路隧道内两侧的电灯泡不易更换,为了延长电灯泡的使用寿命,一个接口处通常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灯泡串联 B.两个灯泡并联 C.每个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

2、是其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 D.每个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小于其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解析】选A.两个灯泡串联,每个灯泡承担的电压为 低于额定电压,灯泡不易损坏,A对B错;由 U变为原来的 由于灯丝较正常发光时温度偏低,故灯丝电阻较正常发光时小,所以每个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大于其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C、D错误.,3.(2011泉州模拟)如图所示,用甲、乙、丙三个电动势E相同而内电阻r不同的电源,分别给定值电阻R供电.已知甲、乙、丙三个电源内阻的大小关系为r甲r乙r丙,则将R先后接在这三个电源上时的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接在甲电源上时,通过R的电流最大 B.接在乙电源上时,通过R的电

3、流最大 C.接在乙电源上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D.接在丙电源上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最大,【解析】选D.由 知,当r越小时,I越大,故A、B错.又由P=I2R可知,I越大,P越大,故C错,D对.,4.如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路端电压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 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解析】选A.滑动触头由a滑向b的过程中,总电阻变小,D错误;干路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变小,A正确;内阻消耗功率变大,C错误;定值电阻R3上电压降低,电流表示数变小,B错误.,5.如图所示为汽车蓄电池与 车灯(电阻不变)、电

4、动机组 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 0.05 ,电流表和电压表 均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1时, 电流表示数为10 A,电压表示数为12 V,再接通S2,电动机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变为8 A,则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只接通S1时, 电流表示数为10 A,电压表示数为12 V,得 EU+Ir=12.5 V,车灯电阻 接通S2时,电动机工作,电流表示数变为I1=8 A,车灯 电压U1I1R9.6 V,电源内电压为U内EU12.9 V, 通过电源的电流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2I总I150 A. 答案:50 A,一、电源的有关功率和效率 1.电源的总功率 (1)任意电

5、路:P总=EI=U外I+U内I=P出+P内. (2)纯电阻电路:P总=I2(R+r)=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 P内=I2r=U内I=P总-P出. 3.电源的输出功率 (1)任意电路:P出=UI=EI-I2r=P总-P内. (2)纯电阻电路:,(3)输出功率随R的变化关系 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 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 当P出P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可能的外电阻 R1和R2,且R1R2=r2.,P出与R的关系如图所示.,4.电源的效率 (1)任意电路: (2)纯电阻电路: 因此在纯电阻电路中R越大,越大;当R=r时,电源

6、有 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50%.,(1)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效率并不是最大,只有50%;当R时,100%,但此时P出0,无实际意义. (2)对于内、外电路上的固定电阻,其消耗的功率根据 PI2R来判断,与输出功率大小的判断方法不同.,【例证1】(2011盐城模拟) (14分)如图所示,电阻R1= 2 ,小灯泡L上标有“3 V, 1.5 W”,电源内阻r=1 ,滑 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大小 未知),当触头P滑动到最上端a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 A,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0. (2)当触头P滑动到最下端b时,求电源的总功率及输出功率.,【标准解答】(1

7、)当触头P滑动到最上端a时,流过小灯泡 L的电流为: (2分) 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2分) 故: (2分),(2)电源电动势为: E=UL+IA(R1+r)=3 V+1(2+1)V=6 V. (2分) 当触头P滑动到最下端b时,滑动变阻器和小灯泡均被短路. 电路中总电流为: (2分) 故电源的总功率为:P总=EI=12 W (2分) 输出功率为:P出=EI-I2r=8 W (2分) 答案:(1)6 (2)12 W 8 W,【规律方法】闭合电路中的功率求解应注意的问题: (1)电流发生变化时,路端电压发生变化,进行功率比较与计算时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2)利用当外电阻等于内阻时输出功率最大

8、这一结论,必要时要将某一电阻看做内阻,作等效电源处理. (3)注意所求功率是电路中哪部分电路的功率,不同部分电路分析思路不同. 若R是定值电阻,通过电流越大,功率越大. 当R是变化电阻时,把其他电阻等效为电源内阻处理.,【变式训练】(2011潍坊模拟)如图所示,直线A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C分别是电阻R1、R2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接到该电源上,则( ),A.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 B.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 C.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样大,【解析】选A.电源的效率 由于UBUC,故R1接在电源上时,

9、电源的效率高,A项正确, B项错误;将电阻接在电源上,电阻的U-I图象与电源两端 电压与电流关系图象的交点,表示将这个电阻接到此电源 上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从图象中只可看出电流的数值, 由于图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阻值,由图象可知,R2与电源 的内阻相等,所以接在电源上时,R2比R1消耗功率大, 故C、D错.,二、电路的动态分析 1.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是指由于断开或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等造成电路结构发生了变化,某处电路变化又引起其他电路的一系列变化;对它们的分析要熟练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2.分析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局部电路

10、变化时所引起的局部电路电阻的变化. (2)根据局部电阻的变化,确定电路的外电阻R外总如何变化.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确定电路的总电流如何变化. (4)由U内I总r确定电源的内电压如何变化.,(5)由U外EU内确定电源的外电压如何变化. (6)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 (7)确定支路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以及通过各支路的电流如何变化. 由以上步骤可以看出,解决此类问题,基本思路是“局部整体局部”,同时要灵活地选用公式,每一步推导都要有确切的依据.,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还可以用极限法来分析,即遇到因变阻器滑动触头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时,可将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分别

11、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例证2】(2011广州模拟)如图所示,A灯与B灯电阻相同,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片向下滑动时,两灯的变化是 A.A灯变亮,B灯变亮 B.A灯变暗,B灯变亮 C.A灯变暗,B灯变暗 D.A灯变亮,B灯变暗,【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流程分析:,【自主解答】选C.当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可知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干路电流I增大,内阻分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U减小,A灯两端电压减小,亮度变暗;另一支路电流I=I-IA增大,U1=IR1增大,故R与B灯的并联支路电压UB=U-U1减小,B灯变暗,C正确.,【变式训练】(

12、2011厦门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解析】选B.当R3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R3电路的总 电阻R总总电流I总= 内阻上的电压U内=I总r 路端电压U外=(E-U内),即电压表示数变小.I总电阻 R1上的电压 =I总R1电阻R2上的电压 通过R2的电流 通过电流 表的电流 ,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选项 B正确.,三、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电路的简化:不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把电容器处的电路视为断

13、路,简化电路时可以去掉,求电荷量时再在相应位置补上. 2.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的处理方法:电路稳定后,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同支路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即电阻不起降低电压的作用,但电容器两端可能出现电势差.,3.电压变化带来的电容器的变化: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 若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若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路放电,可由Q=CU计算电容器上电荷量的变化. 4.含电容器电路的处理方法:如果电容器与电源并联,且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是电源电动势E,而是路端电压U.,在含容电路中,当电路发生变化时,除了要判断和计算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14、外,还必须要判断电容器极板上极性的变化,防止出现电容器先放电后反向充电的现象.,【例证3】(10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10 V, R14 ,R26 ,电池内阻不计,C1C230 F.先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求断开S后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应按如下思路进行: (1)S闭合前后,计算C1、C2上的电压,并判断极板极性是否变化. (2)计算S闭合前后C1、C2上电量的变化量Q1、Q2. (3)流过R1的总电荷量QQ1+Q2.,【自主解答】S闭合时, (2分) 由于C2被S短路,其两端电压 S断开待电路稳定后,由于电路中无电流, 故 (2分),电容器C2上增加的

15、电荷量为: Q2C2( 0) 3010610 C3104 C. (2分) 电容器C1上增加的电荷量为: Q1C1( )301064 C 1.2104 C. (2分) 通过R1的电荷量 QQ1+Q24.2104 C. (2分),【互动探究】若将开关S与电阻 R2调换,如图所示,先闭合开关 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求断 开S后通过电阻R1、R2的电荷量.,【解析】S闭合时, Q1=Q2= =301066 C1.8104 C S断开后, Q1 3104 C Q2 0 故Q1Q1Q11.2104 C Q2Q2Q21.8104 C 即通过R1的电荷量为1.2104 C,通过R2的电荷量为 1.8104

16、 C 答案:1.2104 C 1.8104 C,【例证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和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忽然灯泡B比原来变暗了些,而灯泡A比原来变亮了些,试判断电路中什么地方出现断路的故障?(设只有一处出现了故障),【标准解答】依题意,整个电路只有一处发生了断路,下面分别对不同区域进行讨论: (1)若R1断路,电路中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路端电压升高,A、B两灯均变亮,不合题意. (2)若R3断路,B与R3并联,该段电路中电阻变大,总电流减小,R1电压增大、电流增大,A灯、R2电流都变小,A灯变暗,并联电压减小,而B灯电压升高,B中的电流增大,B灯变亮,不合题意.,(3)若R2断路,同(2)

17、分析过程,可知A灯变亮,B灯变暗,符合题意. (4)A、B灯所在支路或其他部分发生断路,则两灯均不会发光,或其中一个不发光,不合题意. 答案:R2出现断路,对图象中截距理解不清楚导致错误 如图所示是某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 B.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 C.电流为0.2 A时的外电阻是40.4 D.电源的内阻为12 ,【易错分析】对易错选项及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正确解答】图线在U轴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故A对;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 故D错;电流为0.2 A时的外电阻是 故C错;电流为0.5 A时的路端电压为5.2 V,此

18、时并非 是短路电流,故B错. 正确答案:A,1.(2010上海高考)在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 A.变大,变大 B.变小,变大 C.变大,变小 D.变小,变小,【解析】选B.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导致干路电流变小,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变大,B正确.,2.(2010安徽高考)如图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 B.

19、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 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 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小,【解析】选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由于R0和R2 串联,R0两端的电压减小,即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 的电压U减小,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 减小, 悬线的拉力为 将减小,选项B正确A错误;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R0两端的电压不变,F电不变,悬线的拉力为F不变,C、D错误.,3.(2011盐城模拟)如图为 “热得快”热水器的电路图和 示意图.现接通电源,发现该 热水器没有发热,并且热水 器上的指示灯也不亮,现用 交流电压表测得热水器A、B两端的电压为22

20、0 V,指示灯两端电压为220 V.该热水器的故障在于( ),A.连接热水器和电源之间的导线断开 B.连接电阻丝与指示灯的导线发生了 短路 C.电阻丝熔断,同时指示灯烧毁 D.同时发生了以上各种情况 【解析】选C.由于A、B两端的电压和指示灯两端的电压均为220 V,说明热水器和电源之间的导线未断,同时电阻丝和指示灯也未发生短路而应该是电阻丝和指示灯同时发生断路,故选C.,4.(2011汕头模拟)如图所示,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当变阻器R2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V1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的变化量的比值为K1,电压表V2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的变化量的比值为K2,则( ) A.

21、K1变小 B.K2变大 C.K2的绝对值大于K1的绝对值 D.K2的绝对值小于K1的绝对值,【解析】选C.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由欧姆定律得 电路中的电流为 解得 由于R1不变,所以K1不变,A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2EI(R1+r),求得R1+r K2,由于R1+r不变,所以K2不变,B错;由于R1+rR1,所以K2K1,D错,C正确.,5.(2011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中点位置时,三个小灯泡L1、L2、L3都正常发光,且亮度相同,则( ),A.三个灯泡的额定功率大小关系无法判定 B.三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 C.三个灯泡

22、的电阻按从大到小排列是L1、L3、L2 D.滑片P稍微向左滑动,灯L1和L3变暗,灯L2变亮,【解析】选C.等效电路为L3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再与L2串 联,再与L1一起并联在电源两端;由题意知三个小灯泡正常 发光且亮度相同,则额定功率相同,A错;由于L1上的电压 最大,由 得L1的电阻最大,又由于通过L2的电流大于 通过L3的电流,由 得L3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故B错C 对;当变阻器电阻变大时,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电源 两端电压变大,L1中电流变大,所以L1变亮,由I=I1+I2, 由于I减小,I1增大,所以I2减小,则L2变暗,L2两端的电 压减小,所以L3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L3变亮

23、,D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电池的电路中,每通过2 C的电荷量,电池提供的电能是4 J,那么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是0.5 V B.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也增大 C.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不变 D.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解析】选C.由 得E2 V,则A错误;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无关,只由电源自身的性质决定,则B错C对;电源的电动势大,所提供的能量不一定大,电源的电动势取决于通过电源的电量与电动势的乘积,D错误.,2.(20

24、11锦州模拟)在纯电阻电路中, 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 (设E、r是定值)向变化的外电阻供电时,关于电源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阻R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 ) A.当Rr时,电源有 最大的输出功率 B.当输出功率为某一值时,对应的外电阻阻值是惟一确定的 C.电源的功率P随外电阻R的增大而增大 D.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R的增大而减小,【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Rr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 A正确;由图象可知对应某个输出功率,可能对应 两个外电阻阻值,B错误;电源的功率PIE,随外电阻 R的增大而减小,C错误;由 可知D错误.,3.某实验小组用三只相同的小灯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实验中观

25、察到的现象是( ) A.K2断开,K1与a连接,三只灯泡都熄灭 B.K2断开,K1与b连接,三只灯泡亮度相同 C.K2闭合,K1与a连接,三只灯泡都发光,L1、L2亮度相同 D.K2闭合,K1与b连接,三只灯泡都发光,L3的亮度小于L2的亮度,【解析】选D. K2断开,K1与a连接时三只灯泡串联,三只灯泡应该亮度相同,A错误;K2断开,K1与b连接时,L1、L2两只灯泡串联,L3被断开没有接入电路,B错误;K2闭合,K1与a连接时只有L2亮,L1和L3被短路,C错误;K2闭合,K1与b连接时,L1和L3并联,然后与L2串联,此时三只灯泡都发光,L3的亮度与L1的亮度相同,都小于L2的亮度,D正

26、确.,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 ( ) A.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将增大 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将减少 C.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D.液滴将向上运动,【解析】选B.电容器和电阻R2并联,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相等,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减小,电容器中场强减小,A错;液滴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故液滴向下运动,D错误;由QCU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减少,B正确;电容器的电容与两端电压及所带电荷量无关,故C错.,5.(2011莆田模拟)如图所示电路,A、B间电压恒为3.2 V, 3个电阻的阻值均

27、为4 ,电容器的电容为30 F,电流表为 理想电流表,那么,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电流表的 读数分别是( ) A.9.610-5 C,0.8 A B.0,0.8 A C.9.610-5 C,1 A D.1.210-4 C,0.8 A,【解析】选A.理想电流表可看做导线,稳定后,电容器可看 做断路.等效电路图如图,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 C点、G点与F点为等势点,所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即为AB 间的电压,6.(2011泰州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B.小灯泡L变亮 C.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减小 D.电源

28、的总功率变大,【解析】选A.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 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增大,外电路的电阻增大,由闭合电 路欧姆定律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路端电压 为:UEIr,可得路端电压增大,电流表读数变小,电 压表读数变大,小灯泡L变暗,B错误,A正确;电容器两 端的电压为:UCEI(RLr),I减小可得UC增大,电容 器的带电量为:QCUC,UC增大,可得带电量增大,C错 误;电源的总功率P电EI,I减小,总功率减小,D错误.,7.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

29、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 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解析】选D.当火情出现时,R2的阻值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引起外电路电阻减小,干路中的总电流I总增大,内电压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减小,故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减小;由于I总增大,R1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并联部分电压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D项正确.,8.(2011厦门模拟)如图为一电路 板的示意图,a、b、c、d为接线柱, a、d与220 V的交流电源连接,ab间、 bc间、cd间分别连接一个电阻.现发 现电路中没有电流,为检查

30、电路故障, 用一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得b、d两点间以及a、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220 V.由此可知( ) A.cd间电路不通 B.ab间电路不通 C.bc间电路通 D.bc间电路不通,【解析】选D.由电路分析可知,bd间电压为220 V,说明ab间电路通,bc、cd有一处断路;ac间电压为220 V,说明cd间电路通,ab、bc有一处断路;综上可知,ab、cd是通路,bc电路是断开的,故选D.说明:电压表有示数,一定是有电流流过电压表.,【方法技巧】电路故障的分析方法 (1)断路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时,说明电源正常;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 示数为零,则该段短路或其他部分有断路

31、. (2)短路故障的判断:电流表有示数而用电器不工作则该支路短路;用电压表与该部分并联,若有电压时,未短路;若无电压则该两点间可能短路或被短路.,(3)分析电路故障的基本方法是假设法:如果电路发生某种故障,寻求故障发生在何处时,可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电路规律进行正向推理,推理结果若与题干中所述物理现象不符合,则故障不是发生在这部分电路;若推理结果与题干中所述物理现象符合,则故障可能发生在这部分电路,直到找出发生故障的全部可能为止,亦称排除法.,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8 V,内阻不为零,电灯A标有“10 V,10 W”字样,电灯B标有“8 V,20

32、 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6 .闭合开关S,在滑动触头P由a 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电灯电阻的变化)( ) A.电流表的示数一直增大,电压表的示数一直减小 B.电流表的示数一直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一直增大 C.电流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电压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D.电流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解析】选A.灯泡A、B和滑动变阻器组成并联电路,灯泡A 的电阻为 灯泡B的电阻为3.2 ,在滑动触头P由a向b移动过程中,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与灯泡B电阻之和小于灯泡A的电阻,故按照并联电路的规律,并联电阻阻值越来越小,即外电路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

33、增大,内阻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故A正确.,10.(2011和平区模拟)如图所示电路中,R14 , R26 ,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当开关S2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3 A,则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可能为( ) A.1 A B.2 A C.3 A D.4 A,【解题提示】审题时要根据S2闭合或断开的情况 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 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方程判定电流的变化范围. 【解析】选B.设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路端电压为 U,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当开关S2闭合 时,路端电压为12 V,当开关S2断开后,由于外电阻增大, 从以上公式可知,干路电流减小,即小于3 A;

34、路端电压 增大,即现在的路端电压大于12 V,因此电流表的示数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在1.2 AI 3 A范围内,故应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14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 ,R2=R3=4 ,当电键K接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 W,当电键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 V.试求: (1)当电键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解析】(1)当K接a时,R1被短路,外电阻为R2,根据电功 率公式可得 通过电源的电流 (3分) 电源两端的电压 (2分),(2)当K接

35、a时,有 E=U1+I1r=4+r (3分) 当K接b时,R1和R2串联,R外=R1+R2=6 通过电源的电流 (2分) 这时有:E=U2+I2r=4.5+0.75 r (2分) 解式得:E=6 V,r=2 (2分) 答案:(1)1 A 4 V (2)6 V 2 ,12.(16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r=1 ,R1=2 ,R2=5 ,灯L标有“3 V,1.5 W”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值为R,当滑片P滑到最右端A时,电流表读数为1 A,此时灯L恰好正常发光,试求:,(1)电源电动势E; (2)当滑片P滑到最左端B时,电流表读数; (3)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

36、【解题提示】(1)审题时一定要分别画出滑片分别位于最右端、最左端和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三个位置分别对应的等效电路. (2)应用三个等效电路的欧姆定律列方程求解.,【解析】(1)当P滑到A时,R2被短路,如图甲所示,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UL+I(R1+r)=3 V+1(2+1) V=6 V (3分) (2)当P在B点时,电路如图乙所示 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3分),(3)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由图知R2与右侧 被电流表短接, 在图甲所示电路中 总电流为I=1 A (1分) 通过灯L的电流为: (1分) 通过变阻器R的电流为 IR=I-IL=0.5 A (1分),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 (1分) 在图丙所示电路中并联部分电路的总电阻为 (2分) 并联部分电路的电压为 (2分) 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 (2分) 答案:(1)6 V (2)2 A (3)1.92 W,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