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6基本功展示说明解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205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3-6基本功展示说明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3-3-6基本功展示说明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3-3-6基本功展示说明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3-6基本功展示说明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3-6基本功展示说明解读.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第二届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 思想品德学科内容解读,金利,背景与目标分析,主要内容分析,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胜任自身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1.教育法规与政策 2.教育教学相关理论 3.通识性知识,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五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针要求) 第十二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规范性要求) 第三十二条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

2、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权利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职业定位) 第六条 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第七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

3、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内容)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4、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第十条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职业的制度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教性质) 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

5、定基础。 (教育目的) 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以人为本,教育的基本原则),第三十四条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

6、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对教育工作的要求)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

7、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对特殊学生的教育要求) 第十九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内容的要求)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以人为本),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

8、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

9、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

10、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

11、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二)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2、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结合各学科来体现),(三)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结合各学科)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1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针)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

14、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要求)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

15、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

16、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

17、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

18、教育体制。,(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第四章 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

19、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特点)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

20、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

21、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基础性、常识性的内容:,了解,明确,再认再现能力,理解性、 运用性的内容:,理解,践行,分析判断和运用能力,题型:单项选择题(笔试公共部分),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与学科教学知识的考查有机结合,选择、简单、案例分析等题型,专业知识,通识性知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有通识性知识的要求,1998年4月,北京某报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有所小学让学生填家庭情况表,其中有“家庭出身”一栏,小学生都填成了“医院出身”。年轻的老师指导说:“家庭出身”要填父母是干什么的。再次收上表格,“家庭出身”一栏,学生有填“

22、开会”、有填“打麻将”、有填“炒股票”,等等,五花八门。 看到这条消息的小学老师议论纷纷,有的说小学生太幼稚,有的说老师水平低,有的说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令人担忧,还有的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要求学生填什么家庭出身压根儿就不应该,事例分析:,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国务院2006年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 2010一2020年)指出: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

23、为普遍存在。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调研分析:,科学人文素养影响个人的思维方式,并在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影响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 具备较高科学人文素养的教师能够更好地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并能够自觉运用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而且是随着认知的广度、理解的厚度、思考的深度在不断调整、更新自己的标准,使之不断完善、科学。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胜任就需要有两套话语系统:一是学科知识教学的专业话语;二是组织与管理教学过程,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话语系统(含学科教学的知识PCK

24、、法律法规与政策、科学常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要让学生接受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不仅仅要丰厚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有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通识性知识,以使教学过程既科学严谨又具有实效。,既是一个“评价”的标准,期待着用科学的方法评价教师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尝试探寻教师素养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更是一个“导向”的标准,引导教师自我学习、终身学习,提升综合素养,实现优质教育教学。,人文素养:哲学、历史、文学的基本常识 1. 中国古代“六艺”的内容 2. 儒家、道家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3.论语重点章句的记诵和感悟 4.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等两种西方哲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5. 中国历史朝代名称 6. 文艺

25、复兴及其特征 7. 经典唐诗、宋词的记诵和欣赏,知道 理解 综合运用,科学素养 1. 科学知识 (1)自然科学知识(8条) (2)关于科学的知识 2. 科学能力 (1)提出问题 (2)获取事实和证据 (3)解释与评价结果 3.科学态度 (1)居家生活 (2)环境保护 (3)身体健康,艺术素养(音乐):乐谱、乐器、名曲 1. 了解简谱常用符号的名称和中外常用乐器的名称,并能看图识别 2. 中外名家名曲常识 艺术素养(美术) :色彩、形式、名作 1. 美术基础 2. 感知与欣赏,通识性知识要求所关注的是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题型:单

26、项选择题 (笔试公共部分),学科基本功专业知识,课程知识: 1了解思想品德课程理论,明确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的目标。 2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要求。 3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课程设计思路。 范围: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解读 题型: 选择题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学科知识: 1掌握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知道并熟悉青少年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课程的相关基础知识;了解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品德课程理念解读与分析思想品德教材,解决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学生

27、实际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 4. 理解教学所涉及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有关政策;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较系统的认识,能结合现实用理论阐释重大时政问题。 范围:宽泛 学科内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 (高中阶段) 题型:选择、简答、论述、辨析,教育教学知识: 1认识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特点和基本规律,领会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熟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 2根据初中学生认知特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学实际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范围:学科教学的实践 教学论 题型

28、: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评析题,教育教学评价知识: 1理解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内涵、特点和理念;了解评价的基本程序、方式方法。 2掌握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成长记录以及谈话、考试等评价方法,用以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和学业状况。 3能依据测试目标和内容,评价和编制试题。,能够依据评价标准命制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常规性测试题;对试题做出合理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试题分析。,范围:课标解读对评价的分析 试题评价的相关内容 题型:简答、案例分析等,学科基本功专业技能,学科理论的理解与驾驭: 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基本观点和原理;能够对基本概念进行比较和说明;能够将有关知识准确地

29、应用于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之中。(与学科知识的考查有机结合),教学活动设计 : 依据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使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创设有利于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活动情境;能依据情景和教学要求提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学科能力。(与学科教育教学知识、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部分有机结合),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注现实,及时收集、制作鲜活、典型、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构成教学方案的生动内容,教学中合理有效使用相关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与学科教育教学知识、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

30、用: 熟练操作计算机、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硬件设备;依据提供的电子素材,能够运用windows文件管理和office办公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制作一份教学课件PPT。(与信息技术展示结合),学科基本功教学设计实施评价,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明确设计本节课(框题)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 教学背景分析 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3.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合理定制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教学目标。 4.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本部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31、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活动等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表达清楚。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要具体、实事求是,评价方式要尽可能做到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强,灵活多样。 6. 本次教学设计的特点分析 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总结个人以往教学经验、借鉴他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特点及对学生的学情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应具有本人特色和一定的创新性。能从优点、不足和改进等角度分析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实施: 1.组织以体验、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活动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活动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学导式教学、讲授式

32、教学等适宜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2.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情景,设计促进学生思考、提高能力的问题 依据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要求创设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的活动体验情景;能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体验、辨识和提升教学观点。 3.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有效调控课堂教学过程 掌握思想品德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正确分析和处理课教学中的问题;能依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节奏;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能通过适宜的课堂教学评价了解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教学反思与评价: 1.课后自我反思 能依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状态和学习效果,分析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能对教学实施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策略。 2.课堂教学的评价 了解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能对教学设计的实施(包括教学环节及衔接、案例选择和运用等)提出意见,尤其注重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呈现的方式: 补充教学设计(某个教学环节、知识点、活动设计、资源利用等) 评析教学设计或实录(案例分析题) 修改或反思教学设计(提出问题、修改建议等),对学习培训的建议,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