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5022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三种主要的经营形态:,政府直接经 营、集中于大作坊,农户的副业,武器军用品和 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民间消费的产品,供自己消费和 交纳赋税,不在市 场流通,在市场 流通,剩余部 分出售,田庄手工业,工官制度,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最基本、 最普遍的手工业生产形式,一:含义 工官制度:封建政府将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 断生产。始于汉武帝时。,二:特点:,工官制度,特殊行业的垄断性;,三:影响,生产不计成本,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产品不入市场,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是

2、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劳动者缺少积极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技术工艺的高超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一、含义,二、发展过程:,“匠户”制度,匠户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元清),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且职业世袭。,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匠户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 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 指定的工役。,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三、影响,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工官”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专门负责制造官家 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不得使用 B.“匠户”职业由

3、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 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 技术水平的顶峰 D.在“工官”制度下,各项手工技术工艺得到了 很好的保存 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D,C,纺织业:,汉朝,明朝,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唐朝,宋朝,元朝,商朝,周朝,新石器遗址中的纺织器物,纺织业:,汉朝,明朝,新石器时代,唐朝,宋朝,元朝,商朝,甲骨文中

4、已经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有负责指导蚕桑的专职官员,,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周朝,丝,桑,蚕,材料:传说嫘祖“始教民育蚕,制丝茧以供衣 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纺织业:,汉朝,明朝,技艺高超(提花术)、远销地中海,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唐朝,宋朝,元朝,商朝,周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有负责指导蚕桑的专职官员,,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国有六职),纺织业:,汉朝,明朝,技艺高超(提花术)、远销地中海,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纺织原料最初是

5、麻和葛,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唐朝,宋朝,元朝,商朝,周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有负责指导蚕桑的专职官员,,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国有六职),官营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私营作坊出现。,棉纺织业发展,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南宋棉毯,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米,宽1.16米,经纬条线一致,两面拉毛均匀、细密。,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纺织业:,汉朝,明朝,技艺高超(

6、提花术)、远销地中海,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唐朝,宋朝,元朝,商朝,周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有负责指导蚕桑的专职官员,,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国有六职),官营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私营作坊出现。,棉纺织业发展,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棉纺织进一步发展,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还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安泰是个虚拟人物,他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新石器时代,他发现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种桑养蚕为生。 接着他来到唐代,发现唐朝经济比较发展,纺织作坊也比较

7、多,即有官营的,也有私营的。后来他参观了一家私营作坊,惊奇地发现那里纺织出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禅衣,那禅衣晶莹剔透,华美轻巧,重仅49克,真是爱不释手。 之后他又来到了宋代,走在大街上,他发现那时市场上到处都销售棉衣,老百姓们也个个都穿起棉衣,棉衣成为最常见衣服。他自己也买了一件宋朝棉衣继续悠然地走着,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四羊方尊,春秋金镡金首铁剑,春秋铜柄铁剑,战国铁双镰范,近日,甘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套2800年前古人类所用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为陶锅,另一为放

8、置在锅上用来蒸东西的笼屉(即为史书中记载的“甑”),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半坡人面网纹盆 彩陶,山东龙山文化 黑陶,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青瓷(公道杯),青瓷熊形灯(三国),白瓷凤首瓶 (唐),唐 南青北白,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邢窑白瓷执壶,越窑青瓷莲花盏托,原始青瓷,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色彩绚丽的唐三彩,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胎质薄而坚硬,瓷釉洁白莹润。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定窑,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钧窑,青花松鼠葡萄纹棒槌瓶(清康熙年间),青花缨络纹贲巴壶(清康熙年间),明清制瓷业,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

9、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罐,明宣德青花瓷器,粉彩八桃天球瓶”(乾隆),粉彩八桃天球瓶(雍正),455-586万美元!,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展览区,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明如镜,青花瓷,颜色釉瓷,粉彩瓷,玲珑瓷,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有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 ; 3.部门逐渐增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分工日益细密,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 4. 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工

10、官和匠户,手工业的成就,纺织业 冶金业 陶瓷业,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工官制度:含义、特点、影响,匠户制度:含义、发展历程、影响,瓷器与陶器的区别,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行名);,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陶器不是中国的发明,而瓷器则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5)陶器无半透明性,敲击声低闷;瓷器半透明,敲击声清脆。,随堂演练,1、我国封建社会对主要手工业部门实行

11、垄断经营,开始于 A、战国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朝,2、我国古代青铜器制造达到顶峰是在 A、夏王朝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3、“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著名诗句描绘的是 A、白瓷 B、粉彩瓷 C、青瓷 D、粉彩瓷,4、根据考古资料,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纺织原料是 A、蚕丝 B、蚕丝、麻 C、棉花 D、麻、葛,5、中国古代手工业官营对手工业发展的影响包括 使高水平的手工业技术只能为少数特权者服务 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的传乘也是封闭的 使中国的手工业技术长期停滞 A、 B、 C、 D、,1、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 ) A、灌溉工具 B、冶铁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

12、工具 2、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 (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企业 3、下列那种是清代发明的瓷器种类有( ) A、青瓷 B、斗彩瓷 C、五彩瓷 D、粉彩瓷,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周礼考工记,我国古代青铜配方,天工开物南方挖煤图,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宋苏轼石炭(煤),青花八仙纹盖罐 明宣德 高41厘米 估价:RMB280000

13、一380000 盖上饰缠枝莲纹,颈外部连钱纹装饰带,肩部海水飞马纹,腹部是主题纹饰-“八仙过海“图,青花绘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各显神通、漂洋过海。近足部饰海涛纹。纹饰生动,人物飘逸。造型端庄凝重,秀美规整。,明清制瓷业,青花松鼠葡萄纹棒槌瓶(清康熙年间),青花缨络纹贲巴壶(清康熙年间),青花瓷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称“青花”。瓷质细洁纯白,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爱。,粉彩九桃纹过枝(清雍正年间),粉彩瓷始创于

14、康熙,极盛于雍正,其特点之一是在釉内含铅的玻璃质中加入砷元素,使之引起乳浊作用,呈不透明的感觉,并且大量使用进口彩料,且以油料调色,因此,又有“洋彩”之称。粉彩较五彩感觉柔软,故又有“软彩”之称。,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清雍正年间),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其制造过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一改中国传统瓷器中施彩用胶水或清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康熙时期又出现了珐琅彩的瓷器,其花纹凸起有立体感,画面瑰丽,华美绝伦。到雍正时期,把珐

15、琅彩中花、鸟、竹、石与诗、书法融为一体,富丽中见古雅之风,使人爱不释手。这时期,粉彩瓷器的画面也开始有了明暗、浓淡、深浅的变化与过渡,色调温润柔和,极富立体感。乾隆在位60年,瓷业生产无论质量、数量均达高峰。所以清代瓷器收藏应以康、雍、乾三代为主,不仅收藏价值高,且可保值、增值。,清同治粉彩瓶,成交价: 1亿1千5百4拾8万港元,明清制瓷业,清朝乾隆年间御制珐琅彩瓶,请鉴定,玲珑瓷,颜色釉瓷,粉彩瓷,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展览区,青花瓷,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明如镜,天工开物瓷器窑图,宋代瓷窑遗址(四川成都),耀州(今陕西铜川黄堡镇)出土的宋代窑炉遗迹,18世纪初期,法国有一首诗歌,赞美中国瓷器

16、说: 来啊,观赏这件瓷器,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 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 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 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上绘的大型织机,(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永禁机匠叫歇碑,(苏州)府城最主要的工业丝织业,嘉靖时已集中到府城的东半部,故史称“绫锦紵紬绢,皆出郡城机房,产兼两邑按:即吴、长洲两县,而东城为盛,比屋皆工织作,转贸四方,吴之大资也”。万历时朱国祯更说:“苏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以后到康熙时,“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而到乾隆时,东城的工业更加集中,史称“织作在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后人说:“有清一代,苏垣东半城几全为丝织业所聚居,万户机杼,彻夜不辍,产量之丰,无与伦比。”此时的苏州东城,可以说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工业区。 李伯重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下),反映明中后期苏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凋籍田业”(不靠土地),“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村”,“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日取分金为谷飨(xiang)计”。 明神宗实录卷 三六一曹时聘的奏疏和蒋以化西台漫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