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59279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专题1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专题1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1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1: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爱因斯坦:“理论就是你什么都知道但不好用,实践就是什么都正常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什么都不好用并且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参考文献: 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吴江,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大史学,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美费尔南布罗代尔,扬起译,资本主义的动力,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美罗伯特赖克,石冠兰译,超级资本主义,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 法托克维尔,张晓明编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2年。 美理查德罗宾斯,姚伟译,资本主义文化与全球问题(第

2、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戴维施韦卡特,李智、陈志刚译,反对资本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英约翰基恩著,马音、刘立圭、丁耀琳译,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著,杨祖功、杨齐、海鹰译,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美W.E.哈拉尔著,冯韵文、黄育馥等译,新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英苏珊斯特兰奇著,李红梅译,赌场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美伊曼努尔沃勒斯坦著,路爱国、丁浩金译,历史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林毅夫,中国

3、经济专题(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林毅夫、庄巨忠、汤敏、林dun 编,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 阿玛蒂亚森,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法雷蒙阿隆,姜志辉译,论自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两个文明”建设(邓小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2、“三位一体”(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3、“四位一体”( 十七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五位一体”(十八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 首先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

4、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p1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评价,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变化: 1、利益观从“谈利色变”到人人关注利益 2、利益主体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3、利益来源从单一化到多样化 4、利益表达从隐性化到公开化 5、利益分配从平均化到差距扩大化 6、利益关系从简单化到复杂化

5、 7、利益诉求从片面化到全面化 8、利益矛盾从平稳化到激烈化 9、利益关系问题成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 10、协调利益关系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改革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效率的问题 改革为何能发挥提高效率的作用: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 利益机制的强大作用构成了改革开放30年的内生增长动力,在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中,中国也积累了诸多矛盾、问题和挑战,譬如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腐败现象滋生、群体性事件多发,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等等。 实质是利益问题。利益不和谐问题比较突出:1、利益

6、分配差距太大;2、利益分配不公;3、改革的成本分担与收益分配不对等 中国当下引发群体事件的“三驾马车”:环境问题+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 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关系领域,生产关系不和谐会给生产力带来负面效应 结论:1、改革方案有偏离社会主义的内容,如新自由主义等方案;2、在改革中反思,在反思中推进改革 前提:正本清源: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弗朗西斯福山:1992,历史的终结中下结论“社会主义终结”,西方模式久经考验且可以信赖,没有比之更好的模式了。 2008年金融危机,重下结论,“历史终结”的结论太早了,这次是“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终结”,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7、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前提)尽快发展生产力; (2)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公有制; (3)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按劳分 配(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4)消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计划经济; (5)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 (6)国家自行消亡 (7)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价值目标,导论: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对按劳分配的理解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

8、神方面部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所以,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所有的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会劳动日里的一份。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对按需分配的正确理解一种自由的状态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

9、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他们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

10、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的国家消亡理论的正确理解 1、不是无政府主义 2、作为“虚幻的共同体”的国家的消亡 3、作为政治国家的消亡 4、作为社会建设的国家依然存在 黑格尔指出:“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是“恶的无限”。他认为,只有作为“伦理理性的整体”国家,方能拯救和超越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并视君主立宪制国家为“历史的终结”。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使市民社会获得了独立,这是历史的进步和人的初步解放。但他也指出,在市民社会中“实际需要、利己主义就是市民社会的原则”,“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

11、,把别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市民社会的解放虽然消灭了以出生、血统等为标志的封建等级差别,但却形成了以“金钱和教养”为标志的市民社会阶级差别。“资本逻辑”的统治,已经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成为个人自由的“新的桎梏”。 马克思认为在全面异化的市民社会中,人的生命活动丧失了自由自觉的本性,陷入了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人与类本质和人与人相异化的“四重异化”之中。不仅工人沦陷于“异化”的苦海,而且资本家也逃脱不了“异化”的命运。异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虚幻共同体的国家无力克服市民社会的异化。人类要彻底克服异化,只能扬弃市民社会,超越政治国家。,“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思想直接来源于

12、德国古典哲学,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之一赫斯,他的“自由共同体”的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结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自由与解放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内核。 人的自由与解放,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主题。 “托克维尔和马克思都是社会学的奠基人:其讨论涉及自由的政治和社会条件。”法雷蒙阿隆,姜志辉译,论自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p2 本书所阐明的每一个论点,都直接指向一个首要的大原则:人类得到最丰富多样性的发展,具有绝对的、最为根本的重要性

13、。威廉冯洪堡政府的范围与义务,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使人成为“完整的人”、“真正的人”、“自由的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描述中,一直把自由放在显著的地位。他强调共产主义社会将“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生产条件”,将建立起“广泛的、和谐的、自由合作劳动的制度”,即“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的制度。”这个社会是由“自由结合的人”构成的,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

14、的社会”。,自由(liberty或freedom)总是和民主、平等、解放等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目标。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自由概念最早都是被用来表示原始社会中无任何羁束的自然状态。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塔西佗的历史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都有对部落社会中人们对自然自由的享有和热爱的描述。在陶渊明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里,“自然”就是“自由”的意思。 随着私有制的形成和国家的产生,自由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由不再是人的一种自然生存状态,而是人的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自由所反映的已不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5、 在经历了中世纪对所谓异教徒的迫害以及对独立的思想活动和科学研究的箝制之后,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在欧洲兴起并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成为资产阶级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自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被看成与人的本质相联系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理性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天赋的和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指出:“没有一个词比自由有更多的涵义,并在人们意识中留下更多不同的印象了。”萨特则认定“哲学的唯一信条就是肯定人的自由。”,自由之辩: 1、古希腊先哲的自由是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黑格尔的自由是“人有意识地对国家的服从” 3、哈

16、耶克的自由是“人在多大程度上自行其是” 4、霍布斯:“完全的自由就是指每一个人都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一切。” 5、马克思所追求的自由是“人在多大程度能够成其为自己”,实现条件包括人从自然的束缚(生产力的束缚)和人的束缚(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的自由观立意更远、境界更高!,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发展”, 争取自由的过程,就是争取人的本质的复归过程,也是人的解放的过程。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是人的解放,实现自由。 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创造条件,使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能够自由全面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努力促进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

17、协调发展,同时保障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归根结底是解放全人类,为最广大人民争取自由、民主、平等、尊严和福利,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价值。,“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一以贯之思想 “自由人的联合体”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一贯的思想主张。在宣言之后,他们在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反杜林论和其他的著作中均有对它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 (资本论第1卷)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对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作了表述:“共产主义是

18、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特征便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第96页,第1卷第67页。),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他们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情景,由于消除了那种强制性的、固定性的分工,每个人作为个人参加共同体,个人的存在摆脱了对人与对物的依赖,成为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人,成为全

19、面发展的自觉自由的个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结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也说过,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完全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1887年6月,恩格斯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对英国北方社会主义联盟纲领的

20、修正) 在恩格斯去世之前,1894年新世纪周刊请他“简要概括未来的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就以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作了答复,强调共产党宣言中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是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70页,第19卷第247页,第1卷第582页、第39卷第189页)。并且说,“除此之外没有更合适的表达了”。 从这一简要理论回顾的考察可以看到,关于“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命题,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一脉相承的思想。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涵。“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终生

21、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目标,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价值指向,其基本精神是自由精神,它贯彻于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核是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与哈耶克等的自由理论的区别,发展是更高的收入、更多的消费品、或其他最终成果吗? 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第1页。扩展自由四发展的首要目标和主要手段。第30页。 实质自由:把人看做是要主动参与在他们有机会时他们自身前途的塑造的,而不只是被动接受某些精心设计的发展计划的成果。 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的

22、自由。 工具性自由:1、政治自由(公民权利)指的是人们拥有的确定应该由什么人执政而且按什么原则来执政的机会,也包括监督和批评当局、拥有政治表达与出版言论不受审查的自由、能够选择不同政党的自由等等; 2、经济条件个人分别享有的为了消费、生产、交换的目的而运用其经济资源(包括金融资源)的机会; 3、社会机会在社会教育、医疗保健及其他方面所实行的安排,它们影响个人赖以享受更好生活的实质自由; 4、透明性保证满足人们对公开性的需要:在保证信息公开和明晰的条件下自由地交易; 5、防护性保障提供社会安全网,以防止受到影响的人遭受深重痛苦、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挨饿以至于死亡。第30-39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23、人的自由解放的学说,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自由与个人自由主义的区别 相对于个人自由主义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更为彻底的人类自由主义或普遍自由主义。 个人自由主义从抽象的原子化的个人存在出发,主张不受干涉的个人自由也即消极自由,维护以“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权”为基础的私权利,从而以“捍卫自由权利”的形式保守现实存在的不平等的资本等级秩序,追求“少数人的自由”最大化。 普遍自由主义则从具体的社会化的个人存在也即“现实的个人”出发,主张超越消极自由而培育积极自由,鼓励公民通过积极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去实现普遍自由和普遍觉醒,也即推动每个人的自由解放,致力于促进“公意”“共同善”“共

24、同体价值”和公共利益,追求普遍自由最大化也即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正如黑格尔所言,市民社会有着“内部不自足性”,即“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09页。现实中的市民社会,在以“谋利”为根本动机的市场机制下,人们往往以“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为指导,从自身的特殊性出发,而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便是市民社会的局限性所在。 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合理内核,一针见血地指出:市民社会乃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 如果遵循哈耶克等的“自然秩序”,“社会达尔文主义”,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是“霍布斯丛林”。

25、霍布斯设想的“原始状态”,在这种想象的状态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贫穷、孤独、肮脏、残忍和短命的”。由此生出的“丛林法则”概念则是:弱肉强食。在丛林法则下,没有道德,没有怜悯,没有互助,有的只是冷冰冰的食物链。所有人都不关心别人,“人对人像狼一样”,所有人都不惜牺牲别人以让自己生存。那就没有真正的自由。,马克思批评资本主义不能带来真自由 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提出的,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分化,无产阶级享有迁徙和择业的自由,但没有民主权利和社会保障,国家实行“有限民主”,实际上主要是资产阶级在行使民主权利,因此政府也自然为资产阶级服务,对无产阶级争取自由民主的斗争实行专政。

26、在这种资产阶级专政下,资产阶级绝不肯牺牲部分私人财产权利去支持通过国家再分配等手段来调控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于是,在这种阶级利益日益分化对立的情况下,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认为无产阶级只能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来夺取政权,争得民主,建立不同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社会共和国”。,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不会带来真自由的解构: 资本主义制度是以市民个人权利也即消极自由权利为根本出发点,以资本力量或市场权力为主体,构建起个人自由主义制度大厦。在这种制度里,能够获得普遍自由的不是人而是私有资本,拥有多少私有资本就拥有多少个人自由,而私有资本是有限的,无产者被制度性地排除在私有资本之外,所以自由也

27、必定只属于掌握有限私有资本的统治集团。这种制度建立在少数人追逐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因此既不公正,也缺乏合法性,同时还存在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公人”与“私人”、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公意与众意)、普遍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狭隘的私有产权垄断之间的深刻矛盾。这种制度造成难以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绝大多数民众的生存条件恶化,社会利益分化,阶级矛盾激化,从而使社会革命不可避免地到来。这场革命的实质是要求所有人都平等地获得公民身份及其权利,形成超越了“市民社会”狭隘眼界的公民社会,从而变少数人(资本家)的自由为所有公民的自由,变少数人享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为所有公民享有的人民民主,使容易为少数人垄断的私人资

28、本变为社会化资本,实行社会所有制,建立“社会共和国”,实现“社会解放”。,对“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的认识上的偏差,给社会主义实践带来了严重曲折,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声誉,自由的两大特征:1、自由是受法律约束的。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说:“政治自由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去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第四条也指出:“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

29、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中外宪法选编下册,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2、自由是理性的行为。法国的马布利把理性列为人类的第一个特征,自由是第二个特征,自由在理性指导之下,两者不可分离。马布利选集,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27页。英国的洛克也说,“我们是生而自由的,也是生而具有理性的。”“人的自由和依照他自己的意志来行动的自由,是以他具有理性为基础的。”政府论下,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8页,第39页。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里多次引述康德的观点:“人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理性存在物”正义论,社

30、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页。马克思也认为:人的自由“合乎理性的本质”,它“使人们成为理性的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01页,第105页。 可见,自由指的是在法律范围内、在理性指导下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自由放任、为所欲为。对此卢梭在他的一篇名著中强调:人们不应当“把与自由相对立的那种放荡不羁当作自由。”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52页。,让民主与自由比翼齐飞 马克思关于民主的丰富思想 1、马克思关于民主概念的论述及含义 (1)马克思曾经说过:“民主制才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 (2)民主最基本的意义始终是“人民的统治”,或“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

31、主”。 (3)马克思反对抽象地谈论民主,但他同样不否认一般的民主概念。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一个类概念”,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对民主的一般概念做过系统的阐述。按照马克思的解释,民主的一般意义就是 “人民的自我规定”。“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在民主制中则是人民的国家制度”。“然而民主制独有的特点,就是国家制度无论如何只是人民存在的环节”。民主政治就是人民自己决定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最终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是国家全部政治生活的决定性环节。 马克思的民主概念的含义在于:(1)至少在法律形式或制度规定上,民主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普遍的人,即全体人民;(2)在制度与

32、人的关系上,人是制度的目的,制度不是人的目的;即国家的法律制度为人民而设立,而不是反过来,人民为国家的法律制度而存在。(3)在政治过程或程序中,人民是决定性的环节。 2、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失。马克思明确断定:有朝一日,民主政治本身也终将在人类社会中消亡。,让民主与自由比翼齐飞 3、马克思认为,民主政治是一切国家形式的最终归宿。在民主制中,全部政治权力回归社会,国家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要实现无国家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民主制是必经的最后环节,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国家才会消亡。 4、民主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马克思指出,只有实现真正的

33、民主人类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条件下,自由的价值才可能实现 5、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归根结底服务于经济基础。“现代国家承认人权同古代国家承认奴隶制是一个意思。就是说,正如古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奴隶制一样,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中的人现代国家就是通过承认普遍人权承认了自己的这种自然基础。而它并没有创立这个基础。” 6、在阶级社会中,民主不过是实现阶级利益的政治形式,它实质上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 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

34、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7、 关于民主的实现形式 参阅法兰西内战 对巴黎公社的相关论述 (1)民主政治需要代表制。“人民的统治”通常是间接的,即由“人民的代理人”与“代表机构”代表人民的“公意”管理国家的政治事务。在民主政治下,这样的“代理人”通常是政府官员,而“代议机构”或“代表机构”则是议会。 (2)民主政治需要选举制。在间接民主条件下,直接管理国家的“代议机构”、“政府机构”及政府官员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人类至今发明的最有效方法,便是自由的、公正的选举,即由人民自由选择管理自己国家的官员。 (3)民主政治需要社会自治。马克

35、思对社会自治是鼓励的。巴黎公社的存在“自然而然会带来地方自治,但这种地方自治已经不是用来对抗现在已被废弃的国家政权的东西了”。 (4)民主政治要求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马克思十分清楚公民参与对民主政治的实质性意义,一直鼓励劳动群众的政治参与。“这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这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这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 (5)民主政治要求人民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马克思是将人民的选举权与监督权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人民民主权利的整体看待的。 (6)民主政治要求“廉洁政府”。马克思特

36、别痛恨官僚特权阶层的存在,认为这是完全与民主政治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只有彻底打碎这样的官僚特权机器,消除政府官员的各种特权,才能实现还政于民。 “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办公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 (7)民主政治要求“廉价政府”。马克思重视“廉价政府”对于人民民主的意义,把它视为“真正民主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认为,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王朝时就提出了“廉价政府”的口号,但从来没有实现过也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将政府机关由社会的主人变成人民的公仆,彻底改变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的性质,才能真正实现“廉

37、价政府”。,马克思猛烈抨击专制 “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与人性是不相容的。兽性的关系只能靠兽性来维持。”卡尔马克思(1956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14页) “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而这个原则比其他很多原则好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单是一个原则,而且还有事实。专制君主总把人看得很下贱。”卡尔马克思(1956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11页) “不管这种一意孤行怎样反复无常、怎样荒谬和卑鄙,但它还是适合于用来管理那些除了自己独裁者的专横外从不知道其他任何法律的人民。”卡尔马克思(1956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

38、卷411页) “独裁者就是整个制度;在那里,独裁者是唯一的政治人物。总之,一切制度都由他一个人决定。”卡尔马克思(1956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14页) “庸人是构成专制制度的材料,而独裁者不过是庸人之王而已。只要二者仍然是现在这样,独裁者就既不可能使他自己也不可能使他的臣民成为自由的人、真正的人。”卡尔马克思(1956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14页),“于是人们对于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一切愿望和思想又重新遭到了先前那种嫌弃,就是说,人们又回到了旧的僵化了的奴仆国家。在这里,奴隶无声无息地劳动着,而土地和奴隶的占有者则靠有教养的和驯顺的奴仆尽量默不

39、作声地统治着。无论是奴隶或主人都不可能说出他们所想说的话;前者不可能说他想成为一个人,后者不可能说在他的领地上不需要人。所以缄默是摆脱这个僵局的唯一办法:垂头丧气,唯命是听,默默无言的牲口。”卡尔马克思(1956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11页) “受难的人在思考,在思考的人又横遭压迫,这些人的存在必然会使那些饱食终日、醉生梦死的庸俗动物世界坐卧不安的。”卡尔马克思(1956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11页) “至于要前进,那末只有丢下这个世界的基础,过渡到民主的人类世界。”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不仅从理论上批判专制制度,而且还亲自参加了反对专制主义的革

40、命斗争。1842年,24岁的马克思写下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从八个方面剖析了 1841年12月24日普鲁士政府颁布的新书报检查令的虚伪和反人民性的丑陋本质。指出它制造思想恐怖;造成社会精神的普通虚伪;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和个人的精神发展。 “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 “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没有色彩就是这

41、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每一滴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页。 “惩罚思想方式的法律不是国家为它的公民颁布的法律,而是一个党派用来对付另一个党派的法律。追求倾向的法律取消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这不是法律,而是特权。”“难道真理探讨者的首要义务不就是直奔真理,而不要东张西望吗?假如我必须记

42、住用指定的形式来谈论事物,难道我不是会忘记谈论事物本身吗? “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自由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所内涵的自由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个人的发展,而社会发展首要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 民主自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权利。 民主自由是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能力的唯一途径。民主自由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世界和平、人类文明的政治理念,是迄今为止人类找到的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所一再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通途,自由成为现代社会发展

43、和进步的基本准则。 民主自由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财富,是人类数千年持续探索出来的思想精华,绝不是也不应该是西方的专利。正如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答记者问所说:“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每个人的发展”,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尊重个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维护平等反对特权,建立保障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制度。,马克思主义自由的三层涵义: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 自由是表现为征服自然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 2、从人与他人关系方面 , 自由是在法律框架

44、内享有的社会权利 ; 3、从人与自身关系方面 , 自由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个人全面发展。 从以人为核心的三个层面的关系出发 , 恩格斯更是明确地归纳了自由概念的本质内涵 , 他指出 :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 第 760 页。,科学社会主义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认识未来社会,并不是为未来社会提供一个详细的建设方案,或者提供一个完美的描述。 “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马恩选集4卷, P3

45、37-338 “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马恩全集22卷,P628-629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恩选集4卷,P693 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去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直接将马克思的某一个观点拿过来,否则即教条主义,没有生命力,特别强调: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 1.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阶段 (1)十月革命前与马恩的设想完全一样

46、; 在十月革命前,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是:实行土地国有化;银行和大工业国有化;对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工人代表苏维埃的监督;强迫人民联合在各种消费合作社中,并对它们实行监管。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的构想。 (2)十月革命与军事共产主义时期;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和苏维埃政府根据列宁的思想,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改造。初时采取的措施是:颁行土地法令,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地交给劳动者使用;制定工人监督条例,规定对所有工、商、农企业和银行实行工人监誉;实行大工业(包

47、括铁路、外贸)和银行国有化;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其任务是组织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制定调节全国经济生活的总准则和总计划,协调中央和地方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组织全国的生产。 1918年3月,列宁在党的七大提出党纲草案.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纲领。他指出,首先要废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把银行、土地、厂矿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国有制。其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生产,即“用社会主义方式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生产;由工人组织(工会、工厂委员会等等)在唯一拥有主权的苏维埃政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管理。”在分配方面,起初是国家对贸易实行垄断,“强迫全体居民参加消费生产公社”,进而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分配来完

48、全彻底地代替贸易,消除商品和货币;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此外,列宁还提出利用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以抵制小生产的自发势力,组织大生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有企业收归国有、余粮收集制、普遍义务劳动制。这一政策为粉碎外来干涉、平息国内叛乱、巩固苏维埃政权提供了重要保证。但随着外来干涉被粉碎,国内局势趋于稳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引发了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和骚乱,以至于发生了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暴动。,(3)新经济政策时期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曾有过一次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A、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B、在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上。列宁认为,市场和商品经济并不是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C、在对外政策上。列宁倡导社会主义苏联应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和合作,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最早的对外开放形式租让制。 新政策规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经济和一定范围的私人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