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体会201105.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62053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体会20110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体会20110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体会20110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体会20110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体会201105.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济形势分析及“十二五”规划 学习“十二五”规划的认识和体会,泸州市发改委 雷文彩 2011年5月,2,主要内容,一、中央“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精神 (一) “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 (二)“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 (三)“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 二、泸州 “十二五”规划 (一)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三)泸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3,中央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精神 (一) “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 (二)“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 (三)“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4,“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一)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基

2、本判断:“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 重大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多 经济社会发展挑战: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重大活动:北京奥运会、上海市博会、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 “十一五”前半期面临问题是“三过”: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 “十一五”后半期面临问题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增长减速、外贸萎缩、失业增加、企业困难,5,“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6

3、,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8,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单位:万亿元,9,货物进出口额快速增长,单位:亿美元,10,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11,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单位:元,1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13,节能减排成效显著,14,节能减排成效显著,15,“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我国GDP在世界的排位 年份 1980 1990 1995 2004 2008 2010 排位 8 10 7 7 3 2 我国贸易在世界的排位 年份 1978 1990 2000 2002 2005 2009 排位 27 16 8 5 3 1,16,“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关于“十

4、二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 基本判断: 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17,“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世界上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18,“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人口结构变化加速,劳动供给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老龄化来势迅猛 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5、农民工市民化迫切性大大增强,几千年农业社会占统制地位的社会结构将彻底改变 产业、技术、人才继续向少数条件好的区域集中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地区的内需主导型经济区将初具规模,19,“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对居住、健康、文化教育、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汽车社会加速到来 产能过剩显现、资源环境约束收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加重 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不够公平的收入分配等,带来社会矛盾增多,社会事件频发,社会风险增大 以调整利益格局为特征的深化改革,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的难度明显加大,20,“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我国发展的外部

6、环境更趋复杂 世界经济进入低速或温和增长期 世界经济、贸易、投资的增长放缓,很难达到上一轮世界经济周期的水平 世界经济上一轮周期的增长:20022007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4.4%,全球贸易年均增长7.3% 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 发达国家消费大于生产,新兴国家生产大于消费,资源国提供资源;或北美生产小于消费,东亚生产大于消费 高收入国家消费占全球消费总额的80%,其中美国消费占全球消费的30%,21,“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倾向 全球化有过度倾向,应重新审视实体经济发展 ,有些产业应回到合理运输半径 “再工业化” 不是复制传统产业结构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对市场的

7、开放趋于谨慎,目前已露端倪 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 出于温室气体排放压力,纷纷提出把培育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突破口 科技进步进入活跃期,各国试图通过科技变革和新产业发展引领未来经济增长,22,“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今后一个时期,世界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将是一个增长速度放缓、增长模式调整和全球治理结构摸索并存的时期 对外需依赖高的国家经济增长带来严峻挑战 今后我国面临的最大制约很可能是“市场短缺”,23,(二)“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十二五”规划最鲜明的特点,或者是说基本思路,24,“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8、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珍惜机遇、用好机遇,不丧失机遇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突出问题,25,“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决定的 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26,“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 把

9、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27,“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五个方面的目标 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人民生活、社会建设、改革开放 具有高屋建瓴、与时俱进、尊重规律、求真务实、重点突出的鲜明特点 这些目标将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细化,并继续把一些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28,(三)“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十大任务: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0、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9,“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1、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作为独立的战略任务单独列出,在我国中长期规划中是首次 扩大内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和首要任务,针对的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 进出口依存度近70%,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投资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35%,提高到目前的40%以上;消费率则由60%,下降到50%以下,其中居民消费率降低到35%,30,“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基本要求 坚持扩

11、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处理好前期应对金融危机与后期的关系,31,“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扩大就业和创业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完善消费政策和改善消费环境 合理引导消费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优化投资结构 完善投资体制机制 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32,“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2、发展现代农业 思想:“三化”同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

12、化 原则: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方针: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目标: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33,“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 加快解决贫困问题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构建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机制 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34,3、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大国,30个行业中一半以上居世界第一,但服务业发

13、展滞后,许多服务产品短缺特别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产业体系很不均衡 制造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且呈现过度重化工业化的倾向 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35,“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 结构优化 技术先进 清洁安全 附加值高 吸纳就业能力强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思路: 调整存量,改造提升制造业 扩大增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改造提升制造业 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36,“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

14、车等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基本建成“两网”:国家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发展海洋经济 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37,“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4、区域发展和城镇化 区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地区之间人均GDP、居民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过大,但已呈现逐步缩小趋势 空间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失衡,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失衡 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不清,盲

15、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耕地减少过多过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损害,38,“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城镇化中的主要问题 人口: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处于“半城市化”状态 布局:分散化和低密度化,30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4倍,城市人口增加1.6倍,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由1.9万人下降到0.9万人 形态:少数城市“城市病”凸显,交通拥堵、房价过高、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绿色生态空间不足,39,“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两大战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战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完整战略 区域发展格局: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6、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0,“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重点任务更加明确 西部地区仍然是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位置,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区域战略定位更加清晰 西部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东北要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 中部要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东部要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41,“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是尊重自然谋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完善区域调控的重要基础,42,“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43,44,“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45,“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4

17、6,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400多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亿人,47,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48,“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首次在中央文件阐述城市化布局和形态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49,“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加强城镇化管理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城市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 农民工市民化是关系我国现代

18、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有助于解决我国一些长期存在的发展难题 农民工已经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和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已经或正在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补充收入向终身职业转变 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留下来的能力 新生代农民工和“无地农民工”比重越来越高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 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 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50,“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5、资源环境 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资源消耗偏大,生态破坏,污染严重 按照欧盟标准,90%的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新增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增量40%,

19、位居世界前列 化学需氧量排放1320万吨,世界第一 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51,“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52,“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6、科技教育人才 基本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科技创新的基础是人才 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培育壮大人才队伍 科学

20、、教育、人才有其自身规律 根据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进行提炼,53,“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分科技创新、核心关键技术、未来制高点三个领域,明确了重点任务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部署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实现科技创新的体系,以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任务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更加注重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更加注重教育公平 建设人才强国 强调形成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等,54,“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7、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 基本要求 建立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55,“十二五”时期的重

21、大任务,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两个比重 收入分配差距: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56,“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57,“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城乡:1979年2.57倍、1984年1.84倍,2009年3.33倍 区域:城镇收入4.2倍、农村居民收入4.2倍,机关工资高低之差6.4万 行业:证券与林业高低之差,2005年7.8倍,2009年13.2倍 群体:城市收入最高的20%人口是最低20%的2.4倍,农村是4.2倍 所有制:央企人均工资5.

22、88万 ,是私企的3.23倍 身份:银行保险高管年薪是普通员工的2235倍,派遣工收入是同一岗位合同工的40%,58,“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制度统一 “三个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一个新制度”:城镇非职工居民养老保险 “一个全国统筹”:基础养老金 “一个可接续”: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重点明确了五项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和任务,59,“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全面做

23、好人口工作 主要是做好计划生育、老龄化、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方面工作的任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健全群众组织、社会组织、社区等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建立重大项目和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应对各种风险和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60,“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8、文化发展 首次把文化独立出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任务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提出了全面提高文明素质的方向,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推进文化创新:满足人

24、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推进文化创新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按照文化的不同性质推动文化发展,61,“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9、深化改革 总体要求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 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62,“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推进动行政体制改革 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推进大部门制 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63,“十二五”

25、时期的重大任务,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按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要求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 营业税改增值税,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推进房地产税 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64,“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改革 健全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参与国际金融准则修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改革资源

26、产品价格,健全资本、债券、场外交易和期货市场,健全生产要素市场 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改革 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 扩大购买服务,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65,“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10、对外开放 基本要求 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对外开放要由出口和引资为主,转向进口与出口、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培育以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加大智力和人才引进工作力度,66,“十二五”时期的重

27、大任务,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 推动完善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 引导和推动区域合作进程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67,“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规划还阐述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等重大任务和保障等问题,对全党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68,“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总结: “十二五”规划的基本逻辑: 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28、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主线推动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 改善民生,解决收入分配和公共服务等问题就是扩大内需、扩大消费 为此必须全面加快各领域改革,69,二、泸州市“十二五”规划 (一)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三)泸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70,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 一是我市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实现新跨越的客观条件。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设立省辖市27年来的建设发展,我市已初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十二五”时期,我市人均GDP将

29、突破3000美元,这一阶段是我市的黄金发展时期,经济社会面临巨大变化,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城镇化加速发展,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将极大增强。只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市就能在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飞跃。,71,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二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十年西部大开发,逐渐使西部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动力。国家更加注重发挥西部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动摇、政策不改变、力度不减弱。随着中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特色产

30、业、生态建设和民生等领域的支持,进一步加快成渝经济区等西部重点区域建设发展,有利于我市全面加快川南经济强市建设。,72,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三是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新一轮建设和发展,泸州将更有作为。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经纳入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成渝经济区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已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区之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南经济发展,着力把川南经济区打造成为成渝经济区的新增长极。泸州作为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自身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融入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在区域合作中优势互补,不断提升产业的规模、质

31、量、效益,必将促使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73,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四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将为我市经济增长创造巨大的需求空间。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我国经济增长由出口拉动为主转换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为主,将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大。我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历史欠账较多,加快优势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空间大,蕴藏了巨大的投资需求,国家扩大内需为我市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带来重大机遇。我市进入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发展时期,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增长空间,国家扩大消费需求将促进我市居民消费快速增长。,74,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五是四川

32、省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的重大决策,将有利于加快泸州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中,泸州被省上确定为突出南向的重要次级枢纽,泸州将依托泸州港的先行优势,以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四大通道为基本构架的“铁、公、水、航”综合交通枢纽正在迅速形成,届时将大大加强我省货物和服务输出能力,增强省外资源输入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我省在西南和东南亚的对外开放水平,使泸州成为我省南向贸易大通道的桥头堡。同时也给泸州发展商贸物流、加工出口、临港经济带来巨大机遇。,75,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六是重庆市实施“一圈两翼”开发战略给泸州带

33、来新机遇。 当前,重庆市正加紧实施“一圈两翼”开发战略,着力打造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泸渝高速公路建成后,泸州将进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重庆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将给泸州市创造更多的泸渝合作新机遇。,76,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基础仍然薄弱。 2009年,我市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4%,发展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发展阶段滞后,是我市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77,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方式仍然粗放。 我市结构调整升级缓慢,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依赖外延式扩张,产业整体

34、层次较低,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2%,加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较慢,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未来一定时期,我市加快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压力较大。,78,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三是工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 我市工业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重大项目少,产业链较短,经济粗放型的格局尚未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薄弱。,79,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四是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时空分布不均,北密南疏。 2009年,我市城镇化率为3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

35、分点,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2009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是我市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80,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五是公共服务能力较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我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仍然不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人口增长较快、老龄化趋势明显,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新挑战。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引起社会结构变迁加快,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主体难度

36、加大,收入分配、城乡融合、社会管理等矛盾凸显。,81,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六是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发展空间有待拓宽。 我市不沿边、不靠海,交通相对闭塞,内陆经济的特征明显,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2009年出口11840万美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38%,进出口13640万美元,外贸依存度仅为1.6%。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在更大空间范围配置资源要素,是我市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82,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七是边缘化风险仍然存在。 泸州既处于三大经济区的叠合部,又地处川滇黔渝四省行政区结合部,处于行政管理边缘区域。在行政区权益驱动下,周边城市

37、都会以自身发展为中心,在资源、政策、人才、市场等方面与泸州形成激烈竞争,使得泸州在经济、人口、资源等方面的集聚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发挥,这将制约泸州经济腹地的扩张,抑制竞争能力的提升。,83,泸州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这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期,是经济发展模式加速转变的时期,是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加速变迁的时期。这一时期,既存在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社会矛盾凸显的巨大挑战。我市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进经济增长方式

38、的转变,在发展中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才能加快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新的历史跨越。,84,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继续深入实施“四个四”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全面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把泸州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经济发展高地和区域性中

39、心城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85,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2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467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85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4300亿元,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0亿元,年均增长18%。 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农业产值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十二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四大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5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向

40、“10:50:40”的目标优化。,86,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基本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大框架;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全面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48%,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达到120万人,加快4个县域中心和10个重点中心镇建设,重点中心镇常住人口达到23万人/镇。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川黔、泸渝、成自泸赤3条高速公路和隆黄、叙大等干线铁路,力争建成叙蔺高速公路,境内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达到约450公里,铁路里程达到约400公里,泸州港形

41、成36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泸州新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逐步达到4D级机场标准,形成“铁、公、水、空”相互配套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87,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到“十二五”末,把泸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酿酒红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200万吨/年以上;生猪出栏达到600万头/年;培育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0个,专业合作组织1500个,实现劳务收入150亿元;建设新村500个,新民居示范村150个,新农村示范片覆盖率达到50%。 生态环境呈现新面貌。到“十二五”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进一步加强,天然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

42、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长江、沱江干流保持国家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总体达级,森林覆盖率达到49.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显著降低,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控制指标以内。,88,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控制范围内。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明显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

43、增加。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大,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89,泸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一)促进投资消费持续增长,拓展经济发展内需动力 我市正进入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的关键时期,发展基础薄弱,综合竞争后劲不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取向是:促进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注重项目支撑,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扩大消费驱动,拓展内需动力。,90,泸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

44、济综合竞争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泸州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基本取向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四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91,泸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三)强化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增强跨越发展保障力 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我市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基本取向是:坚持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健全功能、优化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增强经济长远发展保障力。,92,泸州市“

45、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四)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的基本取向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引领,以繁荣城市经济为重要支撑,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93,泸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五)充分发展对外战略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二五”期间的基本取向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加强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我市开放型经济水平。,94,泸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六)改善民生和

46、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十二五”期间的基本取向是:积极扩大就业,促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95,泸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七)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十二五”期间的基本取向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统筹兼顾、综合配套,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构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96,泸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八)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的基本取向是: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形成与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