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69862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怎样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怎样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亲,该文档总共1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怎样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2,三个问题,1. 科学研究是什么? 2. 怎样做研究? 3. 怎样才算是好的研究?,3,1. 科学研究是什么?,科学研究是学术性的探究(academic enquiry),目的是拓展知识或解决问题(advance knowledge or solve problems)。,研究的分类,目的 运用 时间框架 研究方法 探索 基础 剖面研究 观察 描述 应用 纵向研究 实验 解释 小组跟踪 调查 个案研究 内容分析 现成统计资料 实地研究 历史比较法,5,研究目的:探索,探询未知或知之甚少的领域,如先导研究(pilot study)就是探索性研究。,6,研究目的

2、:描述,在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进行描述,常常体现为分类,例如下列著述:现代汉语句型(李临定)、现代汉语的双宾构造(马庆株)。,7,8,研究目的:解释,解释是更高层次的研究。解释体现为找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或称关系。解释的最高水平是确立因果关系。,9,关联,关联涉及两个事物,叫做自变量和因变量。,10,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成立的三个必要条件 时间顺序:因在前,果在后 关联 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这是最难的 因果关系的例子 非因果关系的例子,11,2. 怎样做研究?,2.1 做研究的必要条件 2.2 做研究的过程,12,2.1 做研究的必要条件,2.1.1 专门、系统的理论知识 2.1.2 研

3、究方法和能力,13,2.1.1 专门、系统的理论知识,专门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读学位,受到导师或其他高人的指点。 专攻某个领域或理论范式,心无旁骛 :阅读并深刻理解相关的文献,深入再深入,提高再提高,逐步达到精通的地步。 选取具体的研究方向:同样是阅读相关的文献,掌握要义和精髓。,14,专业领域,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 / 二语习得、计算语言学等,15,某个有确定地位的理论体系。 理论范式确定了研究的哲学取向、目的、对象、论证方法以及观察手段等,有许多的追随者和实践者。学术界的后来者通过学习某个理论范式或模型进入学术的殿堂。例如:,理论范式,16,形式主义 功能类

4、型学 认知语法 优选论,17,具体的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词汇 语音 语法 语篇,18,语言学 语法化 构式语法 语篇回指,19,2.1.2 研究方法和能力,2.1.2.1 研究方法 2.1.2.2 检索和获取文献的能力 2.1.2.3 写作能力,20,认识论决定方法论 科学与人文两大范式的冲突与并存 实证主义:教育如同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可进行量化分析和处理 理性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是一种整体存在的人文现象,现象中的人与其依存的环境不可分割,21,2.1.2.1 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定性的研究可单独进行,研究者藉以分析和评论感兴趣的语言现象,发表自己的判断、感悟、见解

5、。这一研究方法有的具有思辨和内省的性质,如对语言起源和进化的探讨。这类研究少用或不用数据(data)。 定性研究可伴随定量研究,感悟和见解有证据作支撑。,22,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基于数据(data-based)或数据驱动(data-driven),需要用到具体的技术或手段,如: 观察 实验 调查 内容分析 实证研究,23,综合方法,同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量化的研究往往需要定性的分析,数据背后隐含的意义需要推理才能发现。推理是一种定性分析。,24,实证研究方法源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普遍使用实证、推理式的研究方法,量化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特征之一。首先提出假说,然后尝试用经验性的证据来验证。实验方

6、法是典型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25,实证研究的三个特征: 1)研究的目的是假说检验。实证研究至少设有一个假说,预测两个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或因果关系,然后加以验证。因此,实证研究常用于解释。,26,2)运用严谨的、程序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如上述观察、实验、调查、内容分析。这些技术是采集数据的工具或手段。,27,3)运用专门的统计学技术,不仅做一般常见的描述性统计,如频数、平均数、百分数、百分比等,还要做复杂的统计分析,如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更高级的分析包括各种用于验证假说的统计检验。,28,实证研究一般都有定性的分析,用以诠释统计数字的意义。,29,搜集资料,(一)、访谈法: 就

7、是由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谈话。有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两种方式。,30,个别访谈法的优缺点 优点:获取的信息更加深人、详细和全面。 缺点:需要具有高度熟练技巧和受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记录和分析的方法耗时,因此,样本规模通常较小,典型地应答者人数在1060名之间;解释资料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水平的技巧。 集体访谈法的优缺点: 优点:了解情况快,工作效率高。集思广益。 缺点:无法完全排除被调查者之间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宜于集体访谈 ;占用被调查者的时间较多。,31,访谈法的关键在于如何诱导受访人说出调查人员所需了解的话语,提供有关语言变体的原始材料。通常使用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1、念词表、句

8、子或语段。这是调查方言语音体系用得最多的技巧。调查人员把事先编制好的词汇表、例句或短文请被调查者逐一朗读,当场审音、记音。最好是把访谈的内容录下音来,以便细致分析核实。,32,2、提问 由调查人员提出问题,要求受访人回答,从中获取信息,采集资料。 提问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 提问方式也可以是间接的。,33,3、测验。测验的作用在于给受试人以某种刺激,使其立即作出言语反应,以观察受试人的语言能力,了解其语言体系的特定规则。测验的方式很多,语言教学中常用的一些练习形式如看图说话,变换句型,填补空缺,翻译句子等都可以试用。,34,访谈法的主要弊端在于受访人意识到调查人员的采访目的,因而在应答时会小心地

9、朗读和说话,以致于影响调查的效果。从语体上看,用访谈法搜集到的言语资料多半属于正式语体,难以代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然话语。,35,(二)、观察法:观察法研究人员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以获取资料的方法叫做观察法。社会语言学者常用的观察法,按其方式区分,有下列几类: 1、隐蔽观察法意指调查人员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从一旁观察人们的言语行为。由于调查的方式隐蔽,不引人注目,因而被观察者通常并不知道自己在受到观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观察到自然的语言状态,缺点是无法控制变量,对说话人的社会特征也难以弄清楚。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探索性调查,了解一般的语言状况。,36,2、参与观察法(rapi

10、d and anonymous obserVation)这种方法是由拉博夫在调查前述纽约市三家百货公司(r)的社会分层时首先使用的,也是一种隐蔽观察的方法,调查人员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与上述观察法不同的地方在于:调查人采用巧妙的诱导技巧,能不露真相地让被观察者说出所需了解的语言变异形式,迅速地搜集到有用的言语资料。,37,观察法的优点 1观察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实际观察现象或行为的发生。主要优点是直观性和真实性。 2能够得到观察对象不能直接报导或不便报导的资料; 3观察法简便易行,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灵活性较大,获得的资料比较可靠。 观察法的缺点 1观察者对于所要观察的事件有时可遇不可求; 2并非

11、全部的现象都可以观察; 3观察者在参与观察的过程中往往会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生活。 4观察结果不易被量化,不容易被重复验证。,38,(三)、问卷法:问卷法是用书面形式进行社会调查的一种方法。 问卷的内容主要是根据调查项目编写而成的一系列问题,此外还应当包括有关填表人背景的项目。 所列问题按其回答的方式可分为:1)封闭式的,就是把问题的若干种可能的答案用简明的语言陈述清楚,供填表人选择;2)开放式的,就是对回答不限范围,让填表人自由表达意见。 编制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时,要注意选择可测标志,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对于开放式的问题,则要注意提法的中立性。,39,问卷法的缺点: (1) 问题含糊不清,便不能得

12、到确实的回答。 (2) 所选样本,若不能代表某种团体的意见,其结果将不可靠,亦即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问卷法由于问卷的回收率较低,使样本的代表性难于保证。 (3) 问题太多会令填答者生厌,故而置之不理,若问题太少,却又无法达到研究的目的。 (4) 问题设计的不理想时,会散漫零乱,不易整理,且难以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对结果进行科学解释。 (5) 当填答者不合作、言不由衷时,所得结果会不可靠。 (6) 有些事情非常复杂,不能用问卷的简单问答所能表明。,40,问卷法的优点: (1)用问卷法收集资料,可不受人数限制,因此,抽样范围较广, (2)此法所费不多,且易行。 (3)问卷法可令被调查者有充分考虑的

13、时间,不受别人干扰,并自由地表示意见,其结果将更为可靠。 (4)所拟问题可尽量求其细密,凡在访问时不能直问,或问而不易得到真确回答的事项,皆可在问卷上得到较为满意与可靠的答案。,41,2.1.2.2 检索和获取文献的能力,文献 因特网资源,42,2.1.2.3 写作能力,把握好“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遵循学术写作的著录规范,懂得“起承转合” 和格式要求。 遵循学术写作的道德规范,注意“归誉”(giving credit),不剽窃。,43,2.2 研究的过程:以实证研究为例,44,(1)提出课题,找到课题,缩小范围,拟定需要回答的问题。 选择研究课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从亲身感受中去

14、考虑有哪些言语现象值得研究。 第二、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去吸取养料,寻求合适的课题。,46,找到课题,课题与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方向有关,可从相关的文献和因特网资源中寻找。此外,课题的来源也包括: 1)个人兴趣和经历。 2)某个领域知识的现状。 3)待解决的实践问题。,47,5)机会和利益。 6)媒体报道引发的兴趣。 7)个人价值观。 8)日常生活。,48,缩小范围:聚焦,宽泛的课题需要缩小范围才能获得切实可行的研究题目。一般的做法是: 考虑课题中最有意义和最需解决的方面。 把课题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并试着回答。,49,还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1)浏览文献 重复或稍稍改变前人的研究方法。 探索他

15、人研究中始料未及、后来才发现的问题。 探讨他人研究中提出的未来的研究方向。 将现有的理论和发现引申至其他情景或领域。 对已有的发现提出异议。,50,2)同别人讨论 向有经验的专家、同行咨询。 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讨论,征求意见。 3)思考应用问题 将课题定位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将课题定位于特定的社会团体或地点。 4)明确研究的目的和希望获得的结果 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描述或是解释? 是基础还是应用研究?,51,(2)拟订假说,研究者试着确定有关问题的(因果)关系。假说有待于用证据验证,其结果是支持或推翻假说。,52,假说,研究者根据理论或经验,事先对研究问题所做的尝试性的解答, 这一解答有待用数据

16、验证。,53,假说是一种猜测,是对两个事之物间具有因果关系的一种判断,类似于日常谈论的种种因果联系。如, “中午吃了烧鸡,现在拉肚子了”,“改变了学习策略,成绩也有了改变”。,54,科学研究始于假说。研究者首先假定两事物间有因果关系,然后着手验证或者解释这种因果关系。日常我们只是对因果关系作出揣测而已,而科学研究要探讨这种因果关系为什么会发生和怎样发生的细节。验证假说经常由实验方法来实现,也可通过调查等手段。,55,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果,即实验设计中的因变量。研究的目的是找到形成这个果的因。因可能有不止一种,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理论和自己的经验,设定某一事物为因,亦即把它作为自变量,提出它和因变量

17、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假说。研究的过程就是检验这个假说是否为真。,56,并非所有的研究都提出有关因果关系的假说,有的假说只涉及上面所说的关联。,57,假说举例,视频辅助功能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有积极的影响。 多项选择注释比单项定义注释方式更有利于词汇附带习得。 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比低水平的学习者对have使役结构的语义限制条件更加敏感。,58,假说的形式,1)至少包含两个变量。 2)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可以表述成一种预见或者期望实现的结果。 4)可以被否定,也就是说,它可以用经验性证据加以检验,得出是真或是假的结论。,59,假说检验的结果有三种:,1)证据明确地支持假说

18、。 2)证据显然与假说不符或否定假说。 3)证据部分支持假说或与假说不符。,60,(3)研究设计,确定收集数据的手段和测量方法:实验、调查、内容分析等,包括确定抽样方法和步骤。,61,(4)测量,设计测量的工具:问卷、测验、录音录像等。,62,(5)收集数据,获取数据(统计数字)。,63,(6)数据分析,对统计数字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SPSS等。,64,(7)推广结论,写出研究报告,公布或发表研究成果。,65,3. 怎样才算是好的研究?,四字要求: “小”“新”“深”“顺”。,66,小,题目要小。惟其小,才能做深做透。综述、理论介绍和教学改革类文章容易出现题目很大但内容宽泛、空洞的现象。

19、,67,综述类的文章并非一概不行。做学科发展现状类文章,作者必须占有全面、大量的第一手新的资料,能总览全局,高屋建瓴,述中有评。,68,差的例子 浅谈实用文体翻译 外语教学中的消极情感及对策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语料库语言学 英语听力训练及策略 好的例子,69,新,内容要新,不是拼凑之作。研究最好有原创性,如从未有人做过或介绍过,或有新角度、新观点、新方法,至少有作者自己收集的材料或证据。所谈内容大家都能想到、或别人已经说过,则发表的意义不大。,70,差的例子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早期机器翻译理论综述 英汉颜色词比较 英汉思维模式比较,71,深,文章开掘要有深度,不是急就之章、应景之作。要论点

20、清晰,论据充分,论证完整,分析鞭辟入里,具有逻辑上的严密性。有发现,有见解,给人以启迪。 差的例子 好的例子,72,顺,符合论文写作规范,文笔流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尽可能用通俗的语汇阐述,让普通读者也能受益。外语类文章容易受外文结构的影响,文气不畅,语言晦涩。,73,实证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1)导言/引言:引出研究的内容,提出假说(如有的话)。 2)文献综述:概述以往的研究,说明与本研究的关系。 3)研究方法:说明数据收集方法、研究对象(受试)、抽样方法等。,74,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5)讨论:说明研究有何发现,是否验证了假说。 6)结论:说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对未来的研

21、究提出设想或建议。,75,文献综述,1)表明研究者熟悉某个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建立可信度(credibility)。 2)显示既往研究的路径以及与当前研究的联系。 3)综合及概括有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4)帮助研究者向别人学习、以形成新思想、新观点。,76,文献,文献的来源有学术期刊、专著、论文集(包括学术会议论文集)、博士论文等。,77,学术期刊,是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主要阵地,是科学群体成员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是获取各门学科最新信息的首选文献。 社会科学类的学术期刊一般刊载几篇专题研究文章外加书评。少数期刊定期刊载学科发展现状(state-of-the-art)类的综述,一般由该学科的最高

22、权威撰写。 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文章是专题研究。从这些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可找到越来越多相关的资料。,78,印刷期刊 网上学术期刊文献 (中国期刊网) http:/www.jstor.org(西文期刊来源之一),79,80,81,82,专著、论文集,对研究有用的首推对某个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monograph),其次是论文集,包括学术会议论文集和专题论文集。有些专业出版年鉴,定期提供数据和信息,也很有价值。 与论文相比,专著的时效性和创新性都略差。专著所论一般不可能全是作者自己的创见,更多的内容是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概述。尽管如此,专著对于了解某个专题依然非常有用。,83,在国内,专业性很强的

23、语言学类西文专著和论文集并不多见,常见的是内容浅显、泛泛而论的导论等,在西方是用作教科书的。,84,博士论文,博士论文是专业性很强且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因此是很好的文献资源。有许多博士论文经过修改后出版,成为专著。,85,目录、索引、摘要、手册,可以通过各类目录、索引、摘要、手册等先行检索,待找到有关文献题名(有时还附有摘要)后,再去寻找完整的材料。 索引、摘要和手册等参考书的好处是,信息都归了类,可节省很多查找的时间。如果这些是在线的,则检索更加快捷简便。而阅读摘要可帮助我们决定取舍,早做筛选。,86,因特网资源,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只要掌握检索方法和技巧,就能获得令

24、人满意的结果。 因特网上很多资源是需要付费的,但免费资源也很多,例如硕士和博士论文。有许多作者愿意免费提供他们的作品,供人分享和评论,如Elizabeth Traugott的文章。,87,利用搜索引擎,如google。 收藏并利用文献资源网站。,88,搜索引擎举例, ,89,在google中利用引号和布尔操作符输入关键词,可获得各类相关的文献,包括免费的、可下载的pdf文件。 在检索词前加“inurl:pdf”或“doc”加空格,则检索结果都是pdf或doc文件。,90,91,92,在中输入专题检索词,可获得载有有关专题讨论的专著列表。点击某专著,则出现该书有关该专题的页面,前后可翻动6页左

25、右。,93,94,95,96,通过,可检索到有关某个专门课题(如Linguistics)的各种文献,有助于逐步缩小课题范围,找到切实可行的研究题目。,97,98,99,100,文献资源网站举例,http:/citeseer.ist.psu.edu/ 可输入准确的文章名,有可能免费获得所需要的论文,或至少可发现引用该文的文献题名以及相似文献题名。点击某个文献题名,有可能免费获得该文。由此及彼,可获得相当多的文献。,101,102,103,http:/en.wikipedia.org 因特网上的英文百科全书,动态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是初步了解各类知识的好去处。,104,105,106,107,语

26、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108,语言学方面的课题,语法化研究(grammmaticalization) 构式语法研究(construction grammar) 功能类型学研究(functional-typological studies of language) 形式主义语法研究(formalistic approach to grammar),109,认知语法研究(cognitive grammar) 认知语义学研究(cognitive semantics)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110,外语教学方面的课题,学习者性格、心理、学习策略等研究 调查 测试(量表),111,词汇、语法、语篇各个

27、层面习得的研究(教与学;共时和历时) 实验 调查 测试,112,外语(中介语)特点,113,示例,多项选择注释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14,外语教学 词汇习得 词汇附带习得 阅读与词汇附带习得 生词注释方式与词汇附带习得 多项选择注释是否比单项注释更能促进词汇附带习得?,115,示例,多项选择注释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16,参考文献,1. 林连书 (1995) .英语实验研究方法. 广州: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2. 潘永樑 (2000).语料库语言学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唐盛明 (1998). 实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117,4. 严辰

28、松 (2000). 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5. 严辰松(2001).语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导读.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 Biber, Douglas, et al (1998). Corpus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拜伯等.语料库语言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118,7. Biber, Douglas, et al. (1999).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Pea

29、rson Education Limited.(拜伯等.郎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8. Harris, Robert (2000). Internet Search Tips and Strategies. 9. Hatch, E. & A. Lazaraton (1991). The Research Manual: Design and Statistic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New York: Newbury House.,119,10. McCall, R.B. 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 2000年8月.),120

30、,12. Nachmias, C.F. & D. Nachmias (1992).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Edward Arnold. 13. Ray, W.J. & R. Ravizza (1985). Methods toward a Science of Behavior and Experience.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121,14. Wary, A. et al. (1998). Projects in Linguistics: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ing Language. Edward Arnold (Publisher) Limited. (语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 严辰松导读.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 2001年9月.),122,通信地址,252059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