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李芬).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69919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吞咽障碍(李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吞咽障碍(李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吞咽障碍(李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吞咽障碍(李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吞咽障碍(李芬).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 李 芬,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定义,吞咽障碍指口腔、咽、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或功能异常时,患者的饮食出现障碍或不便而引起的许多自觉症状。,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食速度慢、吞咽费力、喘鸣、咳嗽、哽噎、食物通过受阻鼻腔反流。体征为:口臭、流涎、湿声、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临床表现常为:,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吞咽的生理过程,口腔期 食团从口腔进入咽的过程。首先通过咀嚼在舌的后面形成食团,然后舌上举,接触硬腭,通过由下颌舌骨肌为主的肌群收缩,将食团推向软腭后方至咽。,口腔准备期 食物进入口腔,通过牙舌 颌 面颊各器官的协调运动,使食物变成准备吞咽的状态。,吞咽障碍的康复

2、治疗,咽期 食团从咽进入食管口的过程,食团刺激了软腭部的感受器,引起一系列肌肉的反射性收缩,过程极快,约0.1秒,由反射性活动组成,为非随意动作。 ,食管期 自食管入口沿食管下行至胃。由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完成,正常运行时间约“6到10秒,属于不随意运动。,吞咽的生理过程,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吞咽障碍的评定,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吞咽障碍临床检验法 口腔功能评估 吞咽功能评估 -反复唾液吞咽试验 -饮水试验 摄食-吞咽过程评估,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改善口面部肌群运动训练,增强舌肌运动训练,声带内收训练,咽收缩训练,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增强吞咽反射训练,增强喉上抬能力,功能恢复训

3、练,吸吮及抬高训练,空吞咽训练,3、咬肌训练:将软硬适中的物品插入切牙间,瞩患者咬住,逐渐牵引下颌关节,使其张口,持续数秒或数分,轻按咬肌,降低其紧张性;抗较大阻力下开口/闭口;用力咬臼齿。,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恢复训练,(一) 改善口面部肌群运动训练:目的为增强口面肌功能及运动协调性,减少流涎,增强口腔对食团的控制能力。,具 体 方 法,1、口轮匝肌的训练:指尖叩击或用冰块击打唇周;小口呼吸或进行吸管呼吸运动;抗阻力下紧闭唇。,2、頬肌训练:用冰块、刷子刺激颊部;按摩患颊皮肤。,4、用压舌板给予阻力,使舌做抗阻运动。,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恢复训练,具 体 方 法,(二) 增强舌肌运动

4、训练:目的增强舌对食团控制能力,防止食团过早通过口腔,引起吞咽前误吸。,1、做舌的主动水平前伸,后缩,侧方运动。,2、抬高舌背,3、卷舌运动,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恢复训练,(三) 增强吞咽反射训练:目的为增强咽反射,防止吞咽反射减弱、消失或延迟造成的吞咽前吸入。,具 体 方 法,(四)声带内收训练:目的是通过训练增强声带闭锁肌功能,达到屏息时声带闭合。,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恢复训练,具 体 方 法,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恢复训练,(五) 增强喉上抬能力:目的增强喉上抬能力,保证喉入口闭合,增大咽部空间。增强使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的被动牵引力。,目的为改善咽闭合功能,增强清咽能力。具体方法

5、:唇舌肌的抗阻训练,假声训练及舌控制法。,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恢复训练,目的为使舌从上述基础能过渡到复杂吞咽模式;具体方法:在每次吞咽训练结束前均应做空吞咽动作数次。,目的为产生吞咽动作。具体方法:体验吸吮及咽喉抬高动作。,(六)咽收缩训练,(八)空吞咽训练,(七) 吸吮及抬高训练,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代偿技术, 体位改变 特殊手法 摄食训练 饮食矫正及食物、流质的补给。 药物治疗 电刺激治疗 手术治疗,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一)体位改变:根据食物的自身重力以改变食团的运动途径,改变咽腔体积,促进吞咽,减少吸入。,功能代偿技术,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二)特殊手法:吞咽障碍的患者在经口进

6、食前多需要特殊手法训练。,2、超声门上吞咽:用力吞咽前或吞咽时关闭声门,有助于关闭喉前庭入口,促进舌根后所以清除会厌谷残物。,功能代偿技术,1、声门上吞咽:在吞咽前及吞咽时关闭声门以改变咽喉期喉闭合、保持气道。用于咽反射延迟时,声门闭合延迟,有吞咽前或吞咽时吸入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二)特殊手法:吞咽障碍的患者在经口进食前多需要特殊手法训练。,4、多次吞咽:以清除咽部滞留物,液体与固体交替吞咽。,功能代偿技术,3、门德尔松手法(Mendelsonhn手法):目的使舌骨上、下肌群松弛。 具体方法: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当喉上提时治疗师用手握住患者的甲状软骨部,保持数秒。,1、一口量:容易误吸

7、时,每口食物要从少量(约14ml)开始,逐渐增加,摸索合适的一口量,食物过多时,食块难以通过咽门而积存在咽部,这将加大误吸的危险;食物量过少时,则无法刺激吞咽反射。,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三)摄食训练,功能代偿技术,2、调整进食速度:进食速度应当适当放慢,一般以30min内摄入70%的食物量为宜。,3、咽部残留食块的去除:吞咽动作无力时,食块常常残留在口腔和咽部,吞咽后能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 为了去除残留食块可选用下列方法: 空吞咽:即不给予食物而进行吞咽。 重复吞咽:即吞入食物后多次进行空吞咽。 交替吞咽:让患者交替吞咽固体和流质食物。 点头式吞咽:颈部后仰挤出会厌谷的残留食物,接着在做点头

8、动作的同时进行吞咽,可去除残留食物。,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代偿技术,(三)摄食训练,1、经口进食:随着功能的改善,以阶梯式推进的方法开始直接摄食训练,同时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功能补偿手段减少误吸。 但要注意:调整摄食姿势(患者可先尝试30仰卧、颈部前屈的姿势);调整食物形态(避免进食干、黏食物,应采用稠厚流质);餐具的选用(匙面小,难以黏上食物的汤匙)。 2、管饲进食:对意识不清、评定及实验性进食确定不能经口进食者,管饲是保证营养水分供给、避免误吸的唯一方法。,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代偿技术,(四)饮食矫正及食物、流质的补给。,目前尚无药物能提高吞咽能力。有人采用肉毒毒素的环咽肌注射治疗因

9、环咽肌群张力过高引起的吞咽障碍,该治疗近期效果良好,无明显副作用,但长期效果及疗效持续时间尚无定论。,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代偿技术,(五)药物治疗,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种类有:环咽肌切开术、食管内支架、代偿性喉-舌骨-颏固定术等促进食团运送的手术;声带中移术、气食管分路术、喉切开术等减少误吸的手术。其中环咽肌切开术是目前证明治疗多种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上食管括约肌开放障碍者,不适用于口腔期障碍、吞咽反射差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功能代偿技术,(六)电刺激治疗,选用吞咽治疗仪、中频电治疗仪治疗,每日12次。,(七)手术治疗,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