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龋病病因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ppt

上传人:奉献教育 文档编号:2169954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6)--龋病病因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16)--龋病病因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16)--龋病病因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16)--龋病病因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16)--龋病病因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6)--龋病病因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6)--龋病病因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我国古代对龋病的认识早期龋病病因理论:内源性理论-牙内部变化 营养障碍、酸蚀、结构论 外源性理论-外界因素 酸原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作用学说 三联因素学说“四联因素”学说细菌(菌斑)食物(糖)宿主(牙)时间牙菌斑(dental plaque):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由细菌、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细胞外多糖构成,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1、牙菌斑的定义2、菌斑的分类根据牙菌斑所在的部位和结构分为:龈上菌斑:龋病 龈下菌斑:牙周炎 光滑面菌斑:光滑面龋 窝沟菌斑:窝沟龋 3、牙菌斑的化学组成 体积:细菌微生物占6070%重量:水占80%,20%为固体物质 干燥的菌斑:蛋白质

2、40-50%:1/5来自细菌 碳水化合物13-18%:葡萄糖 脂 肪:1014%;无机盐:510%4、菌斑的组织结构基本结构:l基底层获得性薄膜l中间层l外 层牙牙BAcquiredPellicleE5、牙菌斑的形成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l获得性膜(acquired pellicle)的形成-由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是菌斑形成的基础l细菌的粘附与集聚链球菌为主l菌斑的成熟-变形链球菌致龋力最强6、牙菌斑的微生物学 l菌斑内的细菌,常因部位不同有很大差异。l窝沟内菌斑以球菌占优势,其中变形链球菌约占21%。l牙齿光滑面菌斑,以放线菌的数量最多(34.9%)7、牙菌斑内的物质代谢 碳水化合物代谢 糖丙酮酸盐H2O+CO2+能量有机酸+能量(乳酸、甲酸、乙酸、丙酸 丁酸、戊酸、)有氧缺氧或无氧脱矿与再矿化查资料并思考:食物、宿主因素在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小结与思考l龋病的现代病因学说是什么?l何为菌斑?其致龋的相关因素及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