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机器人扭腰系关统的结构设计与控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74192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关统的结构设计与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关统的结构设计与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关统的结构设计与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关统的结构设计与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摩机器人扭腰系关统的结构设计与控制..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摘 要本设计分析了当今国内外按摩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主要研究与设计了腰椎按摩机器人腰部扭动的结构与控制系统。根据扭腰结构的工作原理完成扭腰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设计了各个零件的尺寸大小及材料选择。对主要结构的承重及结构自身重量进行分析,并对部分结构进行强度计算,完成强度校核。设计了电机的安装位置及行程速度,选择合适的推杆电机,使之能够满足系统的动力要求。通过Pro/ENGINNEER软件绘制出产品的三维图。通过分析扭腰系统的控制要求,结合单片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设计出控制推杆电机的电路,通过Prot

2、eus仿真软件绘制出控制电机的电路图,运用C语言在Keil uVision4软件上对控制程序进行编写,将编写的程序导入到Proteus软件中进行仿真调试。 关键词: 按摩机器人,推杆电机,单片机,程序 Structure Design and Control of Robot Waist Massage SystemABSTRACTThis design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assage robot at home and abroad pres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research

3、 and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lumbar massage robot waist twisting and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wisting the waist structure finish wriggled system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design the size of each part and material selection. The bearing of main structure and structur

4、e of its own weight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parts structure strength calculation, complete intensity. Design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the motor and travel speed, choose the Linear Actuator, can satisfy the systems power requirement. Through the Pro/ENGINNEER software to map the product

5、s 3 d figure. Analysis wriggled system control requirements, combined with SCM and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knowledge, choosing the right components designed putter motor control circuit, through the Proteus simulation software to draw out the motor control circuit, using C lang

6、uage software in Keil uVision4 to write a control program, a program written into the Proteus simulation software debugging. KEY WORDS: massage robot, linear actuator,microcontroller,program 7目录前言1第1章 绪论21.1 按摩机器人的背景分析21.2 按摩机器人设计的意义3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41.3.1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研究的基本内容41.3.2 设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1.3.3 设

7、计的主要技术要求4第2章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研究方案52.1 研究方案52.1.1 按摩机器人扭腰功能的实现52.1.2 按摩机器人其他功能的实现52.2 研究内容62.3 研究步骤7第3章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结构设计83.1 按摩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83.2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结构设计93.2.1 活动板结构设计93.2.2 轴结构设计103.2.3 推杆电机的选型113.2.4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整体结构13第4章 按摩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154.1 按摩机器人控制器选择154.1.1 单片机的选择154.1.2 驱动芯片的选择174.2 按摩机器人控制系统电路设计174.2.1 电机

8、的驱动电路174.2.2 电源电路194.2.3 晶振电路204.2.4 复位电路21第5章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程序设计225.1 扭腰系统程序设计概述225.2 扭腰系统程序介绍225.2.1 操作流程介绍225.2.2 控制系统流程235.2.3 系统的仿真模拟27结论29谢 辞30参考文献31附录33外文资料翻译39前言按摩机器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它作为一种自动化设备,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运动技能得到很好的恢复。目前,按摩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复机器手、医院机器人系统、智能轮椅、下肢康复机器人和按摩治疗机器人等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

9、的提高,人们对按摩的需要越来越多,对按摩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依靠人工按摩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按摩产品的出现与不断更新成为开发热点。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局限,生产的产品功能比较匮乏,针对腰椎的按摩产品并不多见。而且,现有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医疗设备大多数为进口设备,成品较高。按摩机器人的各种功能是由不同的结构组成实现的。本设计主要对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结构与控制进行分析与设计,设计的产品主要治疗人体腰椎方面的疾病。设计主要包括机器人主体结构、腰部扭动机构、驱动机构、扭腰控制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按摩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前景,根据人体工学原理对扭腰机构

10、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对驱动机构进行了计算与选型,对机构荷载进行计算分析,选择合适的推杆电机,确保其能提供机构所需要的动力;对控制系统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控制部分主要是控制腰部扭动角度及速度的控制,通过C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使单片机能控制腰部扭动所需要达到的角度及速度要求。通过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图和程序进行仿真调试。本设计在研究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得到了指导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但是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必定会出现错误,设计所完成的任务也未能达到设计的理想目标,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1章 绪论1.1 按摩机器人的背景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人

11、们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能在有限的空闲时间内使身体从疲惫中得到放松,并保持身体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关注的热点。按摩是一种很有效的保健、放松、治疗的手段,是传统中医治疗腰腿疼痛、关节炎症等老年性身体疾病的有效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专业按摩花费很高而且专业按摩师人数有限,单纯依靠人工按摩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按摩产品的出现与不断更新成为开发的热点。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按摩产品的销售额己达数百亿亿美金,每年仍以30%速度增长,因此按摩机械市场的前景巨大。按摩机器人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它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种是帮助由于生病而造成瘫痪,或者因意外造成肢体运动障碍的人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称

12、为按摩训练机器人。另一种是作为一种辅助装置代替失去运动能力的肢体完成一部分动作,称为机器人假肢。按摩机器人在原理上和工业机器人有很大的区别,它也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训练器材。它直接作用于人体,与人在同一个作业空间工作,人与机器人作为一个整体而协调的运动机构。按摩机器人技术得以传化为产品对于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减少患者的病痛,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各种原因而患有一侧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人数很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康复治疗的需求也会越来很大,按摩机器人将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这项技术在欧美等国家自得到普遍重视,按摩机器人成果的转化可能会带动一个新兴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这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

13、挥非常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会起到推动性的作用。我国的设计人员在按摩机器人方面也做了不少的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大多都在机械的结构设计和机器人的按摩手法上。江苏大学和厦门集美大学联合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医用推拿机器人。以两个方向的平移和固定转动三个自由度的并联机构为主体,将整个机构用移动副与固定机架相连,在平台上安装有垂直于该平台的转动副,实现了五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如果在这个转动副的轴上安装一只“按摩手”,可完成中医推拿的几种按摩手法。该项研究偏重于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对控制部分的研究不多。并联机构的刚度大,运动惯量小,精度高,但是工作空间和灵活性收到了限制,对组成部件的性能要求高。198

14、7年,英国Mike Topping公司研制成功了Handy1康复机器人样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一种低价、市售的康复机器人系统,目前正在生产的Handy1机器人由5自由度机器人手臂和新型控制器组成,具有话音识别、语音合成、传感器输人、手柄控制以及步进电机控制能力。Handy1具有很强的通话能力,它可以在操作过程中为护理人员及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是简单的操作指令或有益的指示,可以用任何一种欧洲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装置可以大大提高Handy1方便用户的能力,而且有助于突破语言的障碍。 MANUS是另外一种进人市场的康复机器人,由荷兰Exact Dynamics公司开发,该手臂具有7

15、个自由度,包括6个旋转自由度和1个机械手。国外关于医学机器人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离生物机器人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1.2 按摩机器人设计的意义中医按摩是缓解和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按摩在我国的医学发展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许多知名专家、学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按摩手法与临床经验,这些都是我国医学界乃至全世界的宝贵资源。将中医按摩理论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设计和开发按摩机器人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通过按摩机器人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刺激,来实现增强人体免疫系统预防疾病的能力,治疗腰腿疼痛等疾病,从而实现治疗与预防的目的。按摩机器人扭腰

16、系统是按摩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腰椎占据着人体的主要部分,保持着人体的生理曲度,一旦腰椎发生疾病,就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腰椎疾病的预防和调理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高负荷的工作给人们带来精神压力的同时,人们的身体也遭受到了考验。经常久坐办公室、疲劳工作的人们腰部疾病越来越多;并且,现在青少年上网时间越来越长,腰部疾病也在逐步增加;还有老年人,老年人的腰椎疾病是经常有的。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的健康与养生,腰椎机械按摩治疗已成为许多人的选择。由此可见,本课题研究的扭腰按摩机器人恢复人体腰部的疾病,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7、。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1.3.1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研究的基本内容本设计主要是针对腰椎的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结构设计与控制,也就是按摩机器人扭腰结构的设计,确定结构参数和尺寸,完成推杆电机的选型,进行结构设计,完成结构强度校核。确定零部件尺寸和总体尺寸。分析控制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完成单片机的编程与调试。1.3.2 设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 完成按摩机器人应用调研,机器人设计方法的研究;2. 进行扭腰系统结构参数和尺寸性能设计;3. 根据结构的重量选择合适的推杆电机; 4. 进行运动控制系统选型、设计;5. 单片机程序的编写、调试。1.3.3 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扭腰角

18、度-3030,速度5 rad /s,采用推杆电机驱动,上半身重量50kg。第2章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研究方案2.1 研究方案2.1.1 按摩机器人扭腰功能的实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按摩机器人腰部工作原理是本次机器人扭腰结构设计的基础,本节深入分析扭腰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进行设计,确保扭腰结构的正常工作。本设计主要研究针对腰椎按摩的按摩机器人的扭腰系统,本次设计用到一个推杆电机推动腰部机构的扭动,也就是通过控制推杆电机的运动,使人体随着结构完成一定程度的扭转,从而达到腰部按摩的目的。以下主要详细介绍按摩机器人的扭腰动作。扭腰动作的

19、实现主要是通过单片机控制推杆电机,推杆电机在曲轴和活动板之间连接。当推杆电机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运动时,推杆电机推动活动板围绕活动板中间的固定轴转动一定的角度,为使患者能够得到舒适的治疗过程,扭动角度的大小需要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防止因角度过大而对患者造成身体损伤或过小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推杆电机的速度与行程都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次研究的课题扭腰摆动角度-3030,角速度5度/秒,采用推杆电机驱动,上身重量50kg。扭腰角度及速度通过单片机控制推杆电机来设定,使机器人能够更加人性化。当角度达到最大值时,单片机有延时程序及时控制推杆电机停止转动再进行反向运动。2.1.2 按摩机器人其他功能的实

20、现本次按摩机器人的设计共分为五部分,一共五个功能,其他四个功能由同组的其他四名同学设计,分别是摆腰动作控制、抬腿动作控制、分腿动作控制和拉腿动作的控制。其各自的功能如下:摆腰动作的控制: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腰部的左右摆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需要通过一个推杆电机控制患者上半身的左右摆动,使患者的腰部扭动一定的角度。其电机安装在曲轴上,另一端固定在上身的支撑架上。通过单片机的控制,电机以适当的速度运行一定的距离,使腰部摆动一定的角度,促进腰部的活动,从而达到按摩的目的。抬腿动作的控制:其由步进电机提供驱动力来实现功能的,设计用到两个步进电机,分别控制两腿,使腿部能够完成上下运动。步进电机的运动

21、是靠单片机来控制实现的,步进电机经过减速器后在轴的一端安装上齿轮,齿轮与下肢支撑固定座连接。通过单片机的控制,步进电机运动能实现下肢的上下运动。从而达到对腰部及腿部的按摩目的。分腿动作的控制:分腿动作是由推杆电机提供驱动力来完成的,设计用到两个推杆电机来控制两腿的左右运动。推杆电机安装在腰部下方的支撑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下肢的支撑架上,两个推杆电机分别向外推动下肢支撑座,来实现两腿的分开与合拢。由单片机来控制推杆电机的行程及行程时间,使下肢运动一定的角度,从而达到对腰部及腿部按摩的目的。拉腿动作的控制:拉腿动作是由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动力来实现的,设计用到两个步进电机来控制俩腿的拉腿动作。步进电机

22、安装在下肢支撑座上,通过拉绳经滑轮来实现拉腿动作。步进电机由单片机来控制的,运动时拉绳拉紧腿部,通过腰部的固定来实现腿部及腰部关节的伸展,从而达到按摩的目的。2.2 研究内容本设计是针对腰椎按摩的按摩机器人,对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主要进行按摩机器人应用调研和设计控制过程的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标准,制定扭腰结构和控制的设计方案。进行腰部结构设计,确定参数和尺寸性能,结合其他同学的设计,确保按摩机器人各项功能都能正常运行的同时,完成按摩机器人的整体结构设计,。本设计要完成结构设计,结构强度计算。确定零部件尺寸和总体尺寸。然后再进行推杆电机的选型,首先要计算出机构的负载,

23、选择合适推力的推杆电机。对于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要研究分析腰部按摩所要完成的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元器件进行编程调试,确保程序能够使电机完成所需要的动作。完成控制主程序编程,调试所编写的程序能否满足控制需求。2.3 研究步骤查阅相关资料,对机器人的发展进行调研,了解按摩机器人的发展状况。了解类似按摩机器人的模型结构,设计按摩机器人的结构,用CAD绘制出按摩机器人的整体形状结构,描绘出各个部件的结构,结合人体的形态结构,计算出各个部件的大小和主要尺寸,做到节约材料、合理利用资源,同时也要做到能够满足设计需要的结构,用Pro/E画出各个零件的结构,完成各个零部件之间的模拟组装,确保每个零件,机

24、构之间能够合理连接起来。结合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资料,对机器人整体机构和各个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强度计算、校核。确定零部件尺寸和机器人的整体结构尺寸。并绘制出各主要零件的零件图和整体结构装配图。查找资料,并结合所计算的驱动力等各方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推杆电机,使其能够满足机构运动所需要的驱动力。运用Keil uVision4软件,编写单片机控制推杆电机的程序,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调试,以确保其能满足系统控制的需要,完成整体机构的设计和整个设计的仿真。第3章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结构设计3.1 按摩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在扭腰机器人的整体结构设计中。根据扭腰机器人的用途

25、进行造型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整体结构造型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舒适感,并且能够使扭腰机器人的功能发挥得更好。本课题所研究的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治疗和缓解腰部的关节疾病,其功能要求是能够使腰部左右扭动30度,为了使设备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方便,根据人体高度和宽度等可以将结构设计成床体结构,从腰部分开。上半身为活动板结构,在固定架上安装一根固定轴。使活动板能够绕着固定轴转动。为了使本课题的结构设计能和同组其他同学的结构结合起来,经过本组五个成员的共同研究、协商,最终确定了按摩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用Pro/E绘出结构的三维实体图,如图3-1: 图3-1 按摩机器人整体三维图该结构图即

26、为本次设计的按摩机器人的总体结构图,其床体分为前、中、后三段,病人可以平躺在上面。前段床体是上身支撑板,可以用固定带将病人的上半身固定起来,是实现按摩机器人完成扭腰和摆腰动作的工作平台;中段床身只起到支撑臀部的作用,它在按摩过程中不进行任何运动,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后段床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支撑两腿,是按摩机器人实现拉腿、分腿、抬腿动作的工作平台,脚踝处有固定带来固定腿部,使患者腿部进行各种运动时能保持固定。3.2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结构设计3.2.1 活动板结构设计活动板结构主要功能是承载按摩患者的上身重量,在结构设计时要做到能够满足上半身的重量的载荷的同时,需要考虑选材的节省,结构的合理

27、。因此设计时选用角铁及方管,角铁又称角钢,是两边相互垂直成直角的长条钢材。它的主要用途就是按结构的不同,根据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受力构件,也可用作构件之间的连接件。根据设计需要,参照角铁的国家标准(GB/T9787-1988),选择边长50,厚3的角铁。方管就是方形体的管,方管可以由很多材料做成,结合方管的国家标准(GBT3094-2000),根据本设计需要,选用的的材质为Q235,选择边长为50,壁厚为3的方管。结合人体上身的大致长度及宽度,男士肩膀出的宽度大约为了520,女士肩膀的宽度大约为420;人体上半身的长度从肚脐划分的话,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比例约为1:1.618,所以可取平均长度约为7

28、00。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将活动板的结构设计成长度为760,宽度为680。选取5根长度为680的角铁,其中4根角铁的中间钻直径为31的圆孔,用来安装固定轴。其结构如图3-2所示:根据结构设计,用Pro/E绘制出活动板的三维图,运用Pro/E当中的质量属性计算出该活动板的质量约等于23。图3-2 活动板结构图3.2.2 轴结构设计固定轴主要是承载活动板及上身的重量,同时还要起到固定活动板的作用,并且使活动板能在绕此轴自由转动。结合其他同学设计的按摩机器人摆腰结构,可以将轴安装在摆腰结构设计中的曲轴上,这样既满足了本设计的要求又不影响按摩机器人摆腰系统的运动。轴的一端设计有开口销槽,其作用是防止

29、固定轴在轴槽内前后移动,以免影响整个支撑结构的正常运动,固定轴结图如图3-3所示:图3-3固定轴结构图轴的主要作用是承受上边活动板以及接受按摩治疗的患者上半身的质量的总和,由活动板结构设计一节得知轴所承受的质量为M=50+23=73。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总质量定为75。轴与活动板和轴支座之间的连接是将轴穿过活动板与轴支座的孔中,并用开口销固定。其安装方式如图3-4所示:图3-4轴安装图由图可知,轴受到活动板四个截面的向下的压力,下面轴支座的两个支撑力,先计算轴所受的压力:F=mg=7510=750N。由此可算出轴的抗剪强度为:=7504/(302)=1.06MPa=113MPa故满足要求。3

30、.2.3 推杆电机的选型推杆电机又称电动推杆,它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机驱动装置。推杆电机由驱动电机、减速齿轮、螺杆、螺母、导套、推杆、滑座、外壳及涡轮等组成,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执行机构,能够做到远距离控制和集中控制。推杆电机的应用虽然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它仍然属于非标准加工行业,各厂家的产品成型系列也都是模糊的,因为大多数的客户需求不同,例如:行程、推力、速度等。因此选择推杆电机时必须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因为推杆电机属非标准加工行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订做。根据本设计的要求可知,腰部扭动的速度为5rad/s,扭腰的角度为-30到30,结合活动板结构设计可选选择电

31、机的安装位置距中心轴的距离为150mm,则电机的行程为170mm,要满足设计要求,速度需要到达:v=1701214mm/s。根据设计书中的技术要求,人体的上半身重量假定为50。由活动板结构设计可知,活动板的质量为23。根据负载选择合适的推杆电机,经多方选择和分析选用电机为深圳市高博世科技有限公司的微型推杆电机。该种电机的主要功能是带动其他的物体做推、拉,升、降。该电机的功率为60W,推力1500N,该推杆电机实物图见图3-4:图3-4电机实物图根据设计机构的质量以及假定患者上体质量M=25+50=75可知,推动此结构所需要的理论功率为:P0=Mgv=7500.014=10.5w;小于电机的额定

32、功率,所以选择该电机可以满足设计所需要的负载驱动。该推杆电机的主要参数见表3-1:3-1 电机主要参数产品名称产品型号输入电压(VDC)负载(N)速度(mm/s)行程(mm)保护等级环境温 度()微型推杆电机TG-300C12150014180mmIP65-20 +70推杆电机的安装,在摆腰结构曲柄上焊接一个电机支架,用一螺栓将电机的底电机支架上查机械设计手册选取螺栓为M680(GB/T5782),推杆电机的上端用一双头螺柱与活动板连接,查阅机械设计手册选用螺柱为M6130(GB/T901)。根据所承受力的大小对螺栓和螺柱进行强度校核。抗剪强度校核公式为:所以可计算螺栓的抗剪强度为:=1000

33、4/(62)=35MPa=113MPa;双头螺柱的抗剪强度为:=10004/(62)=35MPa=113MPa。所以可知选择的螺栓和双头螺柱均可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3.2.4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的整体结构根据上述几节对扭腰机构各个零部件的设计,通过AutoCAD绘出扭腰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如图3-5为结构的主视图,图3-6为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3-5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6整体结构侧视图由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整个扭腰系统的工作原理,活动板通过主轴与轴支座连接在一起。推杆电机的底座安装在曲轴上,上端与活动板直接连接,通过控制推杆电机的运动来完成按摩机器人的腰部扭动。第4章 按摩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4.1

34、按摩机器人控制器选择本设计所选用的推杆电机属于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控制器的种类有很多,但人们用的较多的是单片机和电机驱动芯片,此二者组合在一起,外部再加上相应的元器件,组成电机的控制电路,可完成对电机的控制。4.1.1 单片机的选择目前市场上流行最多的当属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MCS-51以其典型的结构、完善的总线、SFR的集中管理模式、位操作系统和棉线控制功能的丰富指令系统,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众多的MCS-51单片机及各种增强型、扩展型等衍生品种的兼容机中,美国ATMEL公司推出的AT89C5X系列。尤其是该系列中的AT89C51单片机在我国目前8位单片机应用

35、中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本设计所选用的为80C51中的AT89C51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8051内核的各种型号单片机的基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它也是各种增强型、扩展型等衍生品种的基础。因此该单片机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也最为广泛。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图如图4-1所示:图4-1 AT89C51引脚图1. 其功能部件特性:l 与MCS-51 兼容 l 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l 寿命:1000写/擦循环l 数据保留时间:10年l 全静态工作:0Hz-24MHzl 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l 1288位内部RAMl 32可编程I/O线l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l 5个中断源l 可编程串行通道l

36、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l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4.1.2 驱动芯片的选择在选择电动机驱动芯片时,可以选用TMS320F2407A或场效应管IRF530,效果都还可以。但是为了使电路简化,更趋向于选择使用集成有桥式电路的电动机专用驱动芯片,如L198N、L193D、LMD18200、ULN200等,。这些芯片在市场上使用者较多,它们的性能比较稳定,在使用当中更加可靠。L298N是专用驱动集成电路,属于H桥集成电路,与L293D的差别是其输出电流较大,功率增强。其输出电流为2A,最大电流为4A,最高工作电压为50V,是其输入端可以与单片机直接相连,从而能更方便地受单片机的控制。L298N的引脚图

37、如图4-2所示:图4-2 L298N引脚图4.2 按摩机器人控制系统电路设计4.2.1 电机的驱动电路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采用的是使用最广泛的“H”形全桥式电路,这种驱动电路可以很方便实现直流电机的四象运行,分别对应正转、反转等制动。H桥驱动电路如图4-3:图4-3 H桥电路图全桥式驱动电路的4只开关管都工作在斩波状态。Q1、Q4为一组,Q2、Q3为另一组,两组的状态互补,一组导通则另一组必须关断。当Q1、Q4导通时,Q2、Q3关断,电动机两端加正向电压,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正转或反转制动;当Q2、Q3导通时,Q1、Q4关断,电动机两端为反向电压,电动机反转或正转制动。由选择的电机驱动芯片和所选择的

38、“H”桥形电路可设计合理的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如图4-4所示:图4-4 电机驱动电路图4.2.2 电源电路整个电源供电模块是一个输出直流12V和直流5V的稳压电源电路,LM78XX系列是目前市场上非常常见的三段稳压器件。一般使用的是T0-220封装,本设计采用的是LM7805、LM7812,分别可以提供直流5V和直流12V的输出电压。我们需要把交流220V转化为直流电压,直流稳压组成常有:整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滤波电路和负载组成。由于我们要得到正、负电源,故我们选择变压器时,选择如图4-5变压器。图4-5 变压器整流电路是把交流电压转成直流电压的电路,本次设计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39、。整流电路虽然可以把交流转换成直流,但是得到的输出电压时单项脉动电压,这种电压在大多数的电子产品中是不能被接受的,因此整流电路中要加上滤波器来改变输出电压的脉动程度。滤波器主要是有电感、电容等储能元件组成的。它的作用是尽可能地将单项脉动电压中的脉动成分消除掉,使输出电压变为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稳压电路的作用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输出的直流电压在负载电流变化时保持稳定。通过Proteus软件,根据设计选择相应的元器件,连接电路,可以得到电源的电路图如图4-6所示:图4-6 电源电路图4.2.3 晶振电路单片机各功能部件的正常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时钟信号,都是以时钟控制信号为基准,它控制着单片机的工

40、作节奏。单片机的CPU就是通过复杂的时序电路来实现不同指令的功能。 AT89C51的时钟信号由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利用芯片内部的震荡电路来产生时钟信号;另一种是由外部引入的时钟信号。本设计所设计的振荡电路的具体连接方法如图4-7所示,选择的晶振频率为12MHz,两个电容器为晶振的负载电容,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选择都是在几十皮法,它能影响到晶振的谐振频率和输出幅度。本设计选取30pF。图4-7 晶振电路图4.2.4 复位电路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只需给AT89C51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加上大于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使AT89C51单片机复位。复位是为确保单片机系统中电

41、路稳定可靠的工作,单片机电路正常工作需要供电电源一般为5V5%,也就是4.75V5.25V。因为单片机是时序数字电路,它需要有稳定的时钟信号,因此在通电时,只有当VCC超过4.75V低于5.25V以及晶振器稳定工作时,复位信号才被撤销,单片机电路开始正常工作。复位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4-8所示,VCC上电时,电容充电,在10K电阻上出现电压,使得单片一机复位;几个毫秒后,电容充满,10K电阻上电流降为0,电压也为0,使得单片机进入工作状态。图4-8 复位电路图21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5章 按摩机器人扭腰系统程序设计5.1 扭腰系统程序设计概述硬件是控制系统的载体,程序才是控制系统的主体

42、。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控制步骤都是通过程序来控制实现的,上一章介绍了系统的各个硬件及其性能结构,本章将对系统的控制程序做出介绍。本次设计程序的编写是通过Keil uVision4编写软件进行编译,本次程序的编写运用C语言汇编。程序编写完成后,导入到Proteus仿真软件中进行调试。5.2 扭腰系统程序介绍5.2.1 操作流程介绍控制部分主要通过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模块来实现系统对单片机的控制,通过按钮开关给给单片机输入指令,单片机根据系统程序输出指令到驱动芯片上,驱动芯片再控制推杆电机的运行。控制系统的操作示意图如图5-1所示,单片机AT89C51驱动芯片L298N控制开关电动推杆图5-1 操作示

43、意图5.2.2 控制系统流程在控制系统主程序编写过程中先对单片机的各个端口进行设定,设定P22为启动按钮,P24为停止按钮,P10为正转信号,P11为反转信号,P12为PWM占空比可调节脉冲信号。设定系统初始化程序,先设定延时子程序,用来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时间。delay(BYTE ms) BYTE i;while(ms-)for(i = 0; i=1250) /0.25秒t=0;+n;+m;if(n=12) zz=0;ff=0;if(n=18) zz=0;ff=1; m=0; if(m=40) zz=0;ff=0; if(m=46) zz=1;ff=0;n=-28;完整程序详见附录,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图与中断程序流程图如图5-2和图5-3所示:系统初始化电机正转扫描按键延时子程序再次扫描按键P2.2=0P2.4=0停 止启动IDON图5-2 主程序流程图 终端出现重装初值是否到6s N Y反 转 是否到12s N Y正 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