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特点及操作方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76119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特点及操作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特点及操作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特点及操作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特点及操作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特点及操作方法.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美术新课程的特点 及操作方法,美术课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能够真正体现这些价值,就必须在美术课上充分展示美术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应以人文主题为主线,以其艺术形式为载体,以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支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其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为目标。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方法:,当我们是走进美术课程的时候,已不在把美术作品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要突出他的人文价值。,人 文 性,1、人文主题的扩散性美术教材中的许多人文主题,既是美术作品的依托,又是美术作品的背

2、景。与以前的美术教材相比,文化性、历史性都成为了美术课的一部分。而在美术课的实践中,文化的延伸与扩散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扩散思维的本身具有趣味性。它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在思想、情感等方面对要欣赏和感受的艺术作品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艺术信息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情趣。,2、人文主题的亲和性当我们使用美术教材的时候,人文主题既是一条主线,又是一个故事、一个既定的环境,也是一个观察人生的窗口。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贴进他们的情感,用人文关怀来温暖每一颗心这是美术课成功的关键。 人文关怀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们在使用美术教材的时候,从选择作品、提问、表现、

3、创作、评价都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亲近他、温暖他、鼓励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人性化设计,提问 解说 实践 评价,艺 术 性 1、美术课要体现艺术形式和艺术要素,脱离了艺术形式和艺术要素也就脱离了美术。美术课的不可替代性实际上就是艺术要素的不可替代性。,2、重视艺术本身的力量。要给学生留足感受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过多的语言往往是对艺术的干扰。教师的话要及时、到位、精练,让学生把注意力始终放在对艺术上的感受上。,没有感受,便没有想象,没有想象,便没有智慧和创造。 多给学生一些信息,让他们去感受; 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探索; 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争议;,3、要掌握好艺术感受与知识

4、技能的关系。实际教学中的艺术审美与知识技能之间,是一种相互依靠又相互矛盾的关系,最感人的和最枯燥的竟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我们应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综合性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整合,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的探究能力。,1、综合是以美术形式为主线的综合,而不是非牛非马的艺术大拼盘。 美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综合更多的是艺术“通感”上的综合,而不是技术或教学内容方面的综合。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综合、也不是每次综合都要涉及多学科 ,综合不是形式。要合理、自然、有度。,2、要重视学科内的综合、重视和学科关系最密切的艺术学科的综合。实际上,视觉艺

5、术和听觉艺术的各自科目里已经出现了更细的分科,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综合。,3、围绕着一个人文主题,表现手段的综合在美术课上也相当重要。当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尽情表现自己心中的艺术感受时,美术课的魅力才会充分得到展示。,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以及尽可能宽泛自由的艺术环境,使学生尽情、自由地参与多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1、教学过程的真实与自然是学生能否得到快乐和满足的关键,教师的即兴发挥与学生的放松自然在一节美术课上往往至关重要。生成的环节往往是趣味的源泉。,2、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活动,并投入情感。情趣二字密不

6、可分,在充分感动的时候,才能得到真实的艺术 快感。,3、教师的语言要尽可能的简洁,课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悬念和神秘感,要勾起学生的好奇新和探索欲望。,4、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艺术知识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引导不要搞错了方向。要确保让学生感兴趣的永远应该是艺术本身。有时候,学生对教师的课发生了兴趣,并不一定是对艺术产生了兴趣,而可能是对艺术之外的别的东西产生的兴趣。,实践性 在美术课教学中实践过程是重要一环。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应该为这个过程服务。应该提一句的是,这种实践重过程、重参与,不重结果。关键是真实,一切都应该发自内心。,1、教师在美

7、术课的施教过程中,要掌握一种“互动”的教学技巧,让学生无论是手、眼、耳、嘴、脑子都要处于运动的状态之中。,2、这是一种全体学生参与的实践,而不是少数“艺术细胞”多的学生的实践,要重点关注那些不爱活动,在美术上有自卑感的学生。在人数比较多的班级里,如何把集体的实践和个别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如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艺术潜能,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重视的。,3、实践要体现欣赏与感受、表现与创作、评价与反思的全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依靠。,创造性 美术教学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现、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达自我

8、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美术课程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课程。,1、这种创造是一种美术感觉的表达,不拘形式、不重结果。只要学生感觉到了,表现出来了(不论用什么形式),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在美术教学中的全过程中教师 要具有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 要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 要留足让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 空间; ,2、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应该积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在艺术作品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通道、一个虚拟而又融洽的环境。让学生绕开或跳过技能技巧的羁绊,尽快的经过这个通道去拥抱艺术那么就要降低创作和表现的难度。,3、美术教师要加强艺术修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艺术感觉。首先,教师要对美术作品

9、产生感动,产生一种审美激情。往往在这时候,你才对这部作品的艺术要素产生新的理解、你才能构思出一种让学生进行创作的办法。,美术课操作模式流程 1、导入 欣赏与感受 欣赏与本课人文主题有关的艺术作品,产生艺术冲动 2、提问出示课题-扩散和欣赏。 这是一个梳理思绪、调动感受积累和知识积累的过程,沉积的艺术感受和生活积累在老师的引导下“浮出水面” 3、新知-进入学科内容 引导学生用实用的、较快的方法进入主题,并尽快整体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法。,4、表现、创作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美术处理方案 一般采取分组研究的方法(也可个体构思、交流),每组或每人选择一种表现形式。常分为:研究方案、分配角色、艺术实践等过程。 5、展示、交流经过对比,达到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效果。 6、课后的延伸,在湘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教材中,任选一课,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