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瓦风电项目离石离石新能源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报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78097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1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千瓦风电项目离石离石新能源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报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万千瓦风电项目离石离石新能源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报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万千瓦风电项目离石离石新能源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报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千瓦风电项目离石离石新能源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报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千瓦风电项目离石离石新能源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报环评报告.doc(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版)项目名称: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电项目 评价单位: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制编日期 二一六年七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

2、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说明序号专家审查意见修改位置1补充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和保护范围,核实项目与自然保护区的相关对方位距离,结合离石区生态功能区划,充实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内容;补充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与项目的相对方位图。补充了薛公岭省级自然保

3、护区规划和保护范围,见附图7;已核实了项目与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对方位及距离,见附图1;充实了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内容,见P51。2核实施工污染工序,细化污染防治措施;细化项目占地的类型和数量,涉及林地的,补充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核实项目用排水量;补充变压器的规格型号;核实事故水池、危废暂存间的容积,细化其防渗措施;补充风场平面布置图,并在图上标示事故水池、危废暂存间等的位置。已核实施工污染工序,细化了污染防治措施,见P37-39;细化了项目占地的类型和数量,见P7;项目占用林地已补充了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见附件3;已核实项目用排水量,见P42;补充了变压器的规格型号,见P43;核实了事故油

4、池、危废暂存间的容积,细化了其防渗措施,见P43;补充了风场平面布置图,并在图上标示事故油池、危废暂存间等的位置,见附图5。3补充机型比选环境影响分析内容,从建厂条件、风资源利用、生态影响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说明本项目选取2000kW机型的合理性。补充了机型比选环境影响分析内容,从建厂条件、风资源利用、生态影响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说明本项目选取2000kW机型的合理性,见P11-12。4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确定电磁辐射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完善相关评价内容。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确定了电磁辐射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完善相关评价内容,见P45。5详细调查项目实施区域的生态环

5、境现状调查,客观描述区域植被和动物分布现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细化生态治理、生态恢复和生态补偿措施。调查项目实施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后,客观描述了区域植被和动物分布现状,见P18;完善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见 “生态影响评价专题”P3-4;细化生态治理、生态恢复和生态补偿措施,见“生态影响评价专题”P9-11。6核实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类型和数量,涉及危废的,提供收集单位的资质,补充并完善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制度。核实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类型和数量,见P43;提供了收集单位的资质,见附件4;补充并完善了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制度,见P44。7核实环保投资明细,完善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一览

6、表及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核实了环保投资明细,见P9;完善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一览表,见P49-50;完善了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见附件5。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单位吕梁市离石区上元新能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泽健联系人张帆通讯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联系电话13651372946传真邮政编码033000建设地点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风力发电D4414永久占地面积(平方米)87900绿化面积(平方米)900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41723.59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69环保投资占工程静态总投资比例(%)0.88建设规模(MW)50预期投产日期

7、2017年8月一、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提出背景目前,国际上以煤炭、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国家,化石燃料储量减少及环境污染的双重危机日益加深,因此,开发和利用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迫在眉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风能的开发利用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风力发电在许多国家得到大规模利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

8、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定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山西水电资源贫乏,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煤炭资源消耗量大,燃煤排放的SO2、烟尘、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因燃煤发电需水量大,加剧了地区干旱缺水的紧张局面。风电是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在山西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风电场,可减少对煤炭和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山西省风电开发规划,山西省风电开发规划总装机容量为3000万kW,其中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为12

9、00万kW,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为1800万kW。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新能源发【2016】143号“关于下达山西省2016年度中南部地区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附件2),已同意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符合山西省能源发展规划。吕梁市离石区上元新能源有限公司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场区海拔1700m2100m,风电场的中心坐标为北纬3729,东经11133。装机容量为50MW,共布置有25台风机。据项目风电场内测风数据推算,场址内90m高度全年频率分布主要集中在W、ENE。场址90m高代表年平均风速为6.04m/s,

10、年风功率密度为205W/m2,风能资源等级为1级(GB/T18710标准);从风能分布来看,较大比例在可利用区间,风能品质较好。离石薛公岭风电场建成后,不仅有效的利用了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节约常规能源、保护环境,符合清洁环保高效低耗的电力行业发展方向,还能对电网末端起到电源补充、改善能源结构的积极作用。本项目的投资方为吕梁市离石区上元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建设规模为50MW。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要求,吕梁市离石区上元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1)。接受委托后,我院参评人员对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了调查和了解,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

11、成了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版)。2016年7月6日,吕梁市环境保护局在离石区主持召开了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审查会。我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现提交建设单位,并由建设单位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2、风电场建设的必要性(1)可再生和清洁环保能源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当地风资源将得到有效、充分利用,从而发挥降低一次能源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2)优化当地能源和电力结构风力发电是目前新能源开发技术最为成熟、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已成为公认为的战

12、略替代能源之一,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的风能资源建设风电场,所发出的绿色无污染电力,有利于吕梁地区传统的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力系统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电力供应的多元化,提高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优化电源结构,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3)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风电场的建设将为当地提供一定量劳动就业机会。同时,风电场的顺利运营将为地方增加税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综上所述,从当地风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电力需求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3、风电场位置吕梁市离石区上元新能源有限公司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

13、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风电场的中心坐标为北纬3729,东经11133。海拔高度在1700m2100m之间。风电场交通位置见附图1、地理位置见附图2。4、风电场规模拟建工程设25台单机容量2000kW、轮毂高度85m的风力发电机机组,风电场装机容量为50MW,等效利用小时数2043h,年上网电量102.162GWh。本项目风电场工程特征见表1。5、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风力发电项目规划容量50MW,升压站按规划容量考虑,变压器容量按150MVA,拟选场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考虑风电厂性质、容量、在系统中的作用、送电方向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初步考虑接入系统方案如下:吕梁市离

14、石区薛公岭50MW风力发电项目以1回110kV线路接入110kV信义变电站的110kV母线侧。最终接入系统方案需在下阶段的接入系统设计中论证,经主管部门审查后确定。本评价不包括场外输电线路环评。表1 风电场工程主要特征名称单位/型号数量备注风电场场址海拔高度m17002100经度(东经)11133场址中心坐标纬度(北纬)3729平均风速(测风塔)m/s6.0490m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测风塔)W/m220590m高度盛行风向W、ENE主要设备风电场主要机电设备额定功率kW2000叶片数片3叶片直径m115切入风速m/s2.5额定风速m/s9切出风速m/s19安全风速m/s52.53s平均轮毂高

15、度m85发电机容量kW2000发电机功率因数-0.950.95可调节额定电压V720箱式变电站台256、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风电机机组、箱变基础构筑和安装,进场及检修道路建设,升压站建设,附属生产工程建设及场内集电线路敷设等。环保工程包括事故油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等设施。本项目基本组成列于表2。主要设备设施见表3。项目风机分布及检修道路见附图3。表2项目基本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组成占地面积(hm2)主体工程风力发电机及箱变风力发电机组WTG3-2000kW型,轮毂高度85m。1.0基础底面直径约为20m,埋深约3.5m,钢筋混凝土圆形独立基础。基础主体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基础下

16、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风机基础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80mm,侧部及顶部为50mm。开挖边坡拟采用1:0.5。 箱变美式箱式变电站,容量:2200kVA,电压等:36.7522.5%/0.69kV,接线组别:D,yn11,短路阻抗:6.5%。箱变基础底面按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进行设计。根据箱式变电站外形尺寸,基础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基础下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埋深3.4m,开挖边坡拟采用1:0.5。升压站新建110kV升压站,站内设置1台主变压器,单台容量为50MVA。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有生活楼、GIS楼、构架、主变压器基础、事故油池、附属用房、消防水池及

17、避雷针等。0.75集电线路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25台风电机组拟分成3组,通过3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A线、B线分别连接8台风机,C线连接9台风机,集电线路总长度约为28km。经主变升压至110kV,通过110kV架空导线接入110kV信义变电站。0.32进站道路及施工检修道路进站道路利用原有乡村道路,对其进行改扩建,路长800m,路宽4.5m,采用水泥硬化道路,与场内检修道路相连。6.72施工检修道路新建场内检修道路总长度为16.8km,宽度为5.5m,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道路通向各风机机位,并与各机位的吊装场地相连接,场内施工道路可以直接通往升压站,施工后期将施工道路改为永久检

18、修道路,宽度为4.0m。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办公生活用房主要布置有宿舍、中控室、办公室、会议室、厨房、餐厅、标准间等生活用房。辅助生产设施综合泵房、备品备件及检修间、事故油池、车库等。公用工程供水施工期及运营期用水:由升压站内自打井供水。采暖采暖全部采用电暖气采暖,生活用热水由电热水器加热提供。供电施工供电:由附近的农用变电所引接,架设10kV线路引至110kV升压站施工区。风机基础施工可采用40kW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电源和备用电源。接入系统通过一回110kV线路接入110kV信义变电站。接入系统不在本次环评范围内。 环保工程废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用污废分流制,由各室内排水点汇集后排至室外

19、污水管网,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经室外污水检查井汇集后流至设在站区内的化粪池,沉淀后流至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经处理后达到绿化用水标准。固废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建设单位送至当地政府指定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危废暂存室建一座40m3的危险废物暂存室,废铅蓄电池采用聚乙烯桶收集于危险废物暂存室,定期交由山西松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理。事故油池建设一座40m3事故油池,能满足事故情况下的废矿物油存储。废矿物油定期交由山西松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理。生态保护措施风电机组区采用植物措施,植草5.5hm2。升压站区站内外采用植物措施,站内绿化面积0.09hm2。集电线路区采用植物

20、措施,自然恢复植被面积0.4hm2。道路区道路两侧采取植物措施进行道路两侧绿化,总绿化面积为2.52hm2。表3 项目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及技术数单位数量一风机及箱变1风力发电机组2000kW台252箱式变电站35kV,2200kVA台25二升压站部分(一)主变系统1主变压器SZ11-50000/110,50000kVA,YN,d11,12181.25%/36.75kV,Ud=10.5%台12中性点设备套1(二)110kV配电装置1SF6断路器LW26-126 2000A,50KA,弹簧机构组22GW4-110IIDW1250A,40kA(3S),双接地组33GW4-110IIDW1

21、250A,40kA(3S),单接地组24电流互感器LB-110600/5A5P30/5P30/5P30/5P3,300/5A/0.5只35电压互感器TYD110/3-0.02H(110/3)(/ 0.1/3)(/ 0.1/3)(0.1/3 )/0.1只6电压互感器TYD110/3-0.01H(110/3)/(0.1/3)/(0.1/3)/0.1只37氧化锌避雷器Y10W-108/268台68钢芯铝绞线LGJ-240/25m6009屋外端箱台310耐张绝缘子串9(XWP2-100)串12(三)35kV配电装置135kV进线开关柜KYN-40.5,1250A,31.5kA面3235kV主变进线开关

22、柜KYN-40.5,1250A,3.5kA面1335kV SVG出线柜KYN-40.5,1250A,31.5kA面1435kV母线PT柜KYN-40.5,1250A,31.5kA面1535kV接地变出线柜KYN-40.5,1250A,31.5kA面1635kV隔离柜KYN-40.5,1250A,31.5kA面1735kV SVG容量10Mvar套1835kV接地变成套装置箱变型式;接地变参数:630kVA;电阻参数:50欧姆套17、工程占地 本风电场用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总占地17.71 hm2。永久占地包括风电机组及箱变基础占地、升压站占地、检修道路占地及35kV架空集电线路塔基占地等

23、,其工程永久占地总面积为8.79hm2;临时用地包括临时吊装平台占地、35kV架空集电线路铁塔临时占地及场内检修道路临时占地、施工临建场地占地等,工程临时占地总面积为8.92hm2。本工程占地类型主要为灌木林地和有林地。工程永久和临时用地情况列于表4和表5。表4 工程永久占地类型及面积表占地类型占地面积(hm2)风机及箱变检修道路集电线路升压站小计比例(%)有林地0.361.80.092.2525.60灌木林地0.644.920.230.756.5474.40合计1.06.720.320.758.79100备注风电机组单台按400m2计算,共25台长16.8km,宽4m单回按每杆塔20m2计,

24、共120个;双回按每杆塔25m2计,共30个围墙内面积表5 工程临时占地类型及面积表占地类型占地面积(hm2)吊装平台施工场地施工临时道路集电线路小计比例(%)有林地1.980.670.112.7630.94灌木林地3.520.51.850.296.1669.06合计5.50.52.520.48.92100备注单机按2200m2计材料加工、仓库及设备堆放区等长16.8km,宽5.5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宽4m单回按每杆塔25m2计,共120个;双回按每杆塔36m2计,共30个从现场踏勘结果看,灌木林地是本风场工程占地涉及占用植被的主体,风场范围内乔木较少,灌木主要有沙棘、虎榛子、黄蔷薇、胡枝子等

25、。本项目风机占地多均选在山脊顶部,且风场内道路均沿山脊分水岭修建,故不会对山脊背阴面的低矮松林和灌木造成较大的破坏。 8、风电场水源、采暖热源和定员本风电场运行期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运行期拟采用升压站内自打井的方式解决站内人员生活用水。本项目拟就近引接一回10kV线路进入施工场地作为施工用电电源,线路引接长度约8km。并在每个混凝土系统附近设单台400kVA变压器,电压等级10kV/0.4kV,通过动力控制箱、照明箱和绝缘软线满足施工用电需要。同时配备2台40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作为风机基础的施工电源。施工结束后该电源作为升压站内的备用电源。本工程办公室冬季采暖采用分体式空调,职工宿舍采暖采用

26、电暖气;生活用热水采用电加热方式。风电场的运行是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完成的,可实现无人操作的程度,运行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在综合控制楼内进行,本风电场定员10人。9、建设进度根据本风电场的气候条件和国内已有的风电场施工安装经验,依据有关勘测设计规程规定,本工程的施工期为12个月。预计该风电场的建设将从2016年8月开工,经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调试、调配,最后于2017年8月底竣工。10、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于表6。表6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名称单位(或型号)数量风电场场址海拔高度m17002100经度(东经)11133场址中心坐标纬度(北纬)3729年平均风速(90m米高度)m/s

27、6.04风功率密度(90m米高度)w/m2205盛行风向W、ENE土建施工风电机组基础台数台25型式圆形独立基础地基特性天然地基升压变电站基础台数台25型式钢筋混凝土条基结构工程数量土石挖方量万m312.59土石填方量万m312.59风电机组设备基础混凝土m316437风电机组设备基础钢筋t1419.3道路进站道路m800施工检修道路km16.8施工期限总工期月12人员工程定员人10经济指标装机容量MW50年上网电量亿kWh1.0216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h2043估算指标静态投资万元41723.59静态单位造价元/kW8344.72动态投资万元42537.38动态单位造价元/kW8507.48

28、平均上网电价元/kWh0.6投资收回期年9.28总投资收益率%6.61资本金净利润率%19.6611、环保投资风力发电是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最后转化成电能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仅在于改变部分土地的利用功能,产生一定的生态影响,因此,工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用于防治废水、废油、噪声、固体废物和生态恢复的投资合计369万元。该投资占项目总投资41723.59万元的0.88%。其中生态恢复措施包括升压站区、风电机组及箱变区、施工道路区、集电线路区和施工场地区的生态恢复。本工程环保投资见表7。 表7 本工程环保投资项目投资(

29、万元)生活污水隔油池及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0.5m3/h)10生活垃圾设生活垃圾暂存点,集中收集后由建设单位送往当地政府指定的垃圾处理场5废油事故油池(容积40m3)6废旧铅蓄电池危废暂存间(40m3)8生态升压站周边绿化工程16风机及箱变植被恢复30施工检修道路植被恢复28集电线路植被恢复10施工场地临时防治措施25场地平整、临时拦挡、弃土防风固沙措施206环境监理25合计36912、环保效益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力发电工程年发电量10216万kWh,与燃煤电厂相比,以发电标煤煤耗0.32kg/kWh计,每年可节约标煤3.27万t。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减

30、少NOx排放量35.75t/a(按0.35g/kWh),SO2排放量35.75t/a(按0.35g/kWh),烟尘排放量51.08t/a(按0.5g/kWh),CO235.75t/a(按0.35g/kWh),并可减少燃煤电厂产生的噪声及燃料、灰渣运输处置带来的相应环境和生态影响。因此风电场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效益。24二、风电场总平面布置1、风机机型比选及风机分布(1)风机机型比选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电项目在可研阶段根据本风电场的风能资源、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设备的运输条件、发电量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对两种风力发电机型(WTG1-1500B、WTG3-2000B)进行了方案比选

31、。方案一、风机机组选用33台WTG1-1500B机型。进站道路总长约1km,新建检修道路27.6km,施工期路面宽度5.5m(永久占地4.0m+临时加宽1.5m);35kV集电线路全长39km,塔基180基。方案二、风机机组选用25台WTG3-2000B机型。进站道路总长约800m,新建检修道路16.8km,施工期路面宽度5.5m(永久占地4.0m+临时加宽1.5m);35kV集电线路全长28km,塔基150基。各方案技术经济比选见表8,占地面积比选见9。表8 风电机组技术经济比较表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机型WTG1-1500BWTG3-2000B装机台数(台)3325装机容量(MW)49.550轮

32、毂高度(m)8090叶片直径(m)88115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万kWh)9856.410216单机满负荷运行小时数(h)20112043额定风速(m/s)119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43568.4341723.59单位千瓦静态投资(元)8743.688344.72表9 风电机组占地面积比较表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机型WTG1-1500BWTG3-2000B永久占地面积(hm2)风机及箱变1.321.0升压站0.750.75检修道路11.046.72集电线路0.450.32合计13.568.79根据比选分析,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风电场选用WTG3-2000B机型,在进行风力发电机组选择时,主要考虑了以下

33、因素:所选风力机组的技术特性同场址的风力资源特征匹配,是风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场址条件能够满足WTG3-2000B机组对于设备运输和安装的相关要求,减少占地面积,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风险、保证施工安全。WTG3-2000B机型单机满负荷运行小时数和上网电量均多于其他机型、工程静态投资最小,单位千瓦静态投资最小,相比其他机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WTG3-2000B机型风机数量少,且占地面积最小,故建设时对生态的影响相对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根据风电机组安全等级、容量范围、技术指标,并配合建设单位的整体规划,本工程安装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电机组,轮毂安装高度为85m,

34、该机组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有成功运行的范例,(2)风机分布针对该风电场风资源状况及交通运输条件、机组单位电量造价等,本项目风电机为WTG3-2000型风电机组。风电机组的布置按充分利用风电场场区的风能资源,并结合场区地形地貌、植被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风电机的布置。25台风机分布于离石区东部与文水县和汾阳市交界的山梁上。2、道路布置进站道路:利用原有乡村道路,对其进行改扩建,采用水泥硬化道路,路长800m,路宽4.5m,与场内检修道路相连。施工检修道路:新建场内检修道路总长度为16.8km,宽度为5.5m,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道路通向各风机机位,并与各机位的吊装场地相连接,场内施工道

35、路可以直接通往升压站,施工结束后将施工道路改为永久检修道路,宽度为4.0m。本项目场内风机分布和主要道路分布情况见附图3。3、集电线路布置每台风力发电机配套一个箱式升压变压器,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每台风力发电机经一台2200kVA升压变压器将极端电压由0.69kV升至35kV后,由场内集电线路汇合送至本风电场内110kV升压站的35kV配电室。本风电风机位置相对分散,与变电站距离较远,为减少集电线路长度,将25台风电机组拟分成3组,以8台或9台为1组,通过3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集电线路总长度约为28km。共使用塔基150个,其中单回路塔基数为120个,双回路塔基数为30个。

36、集电线路走向示意图见附图4。4、升压站平面布置本工程同期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该110kV升压站为整个风电场的中枢。集变电、控制、送电、监测、行政、生活为一体,成为风电场的指挥控制中心。本项目升压站位于石槽沟村西北约3km处,占地面积约为0.75hm2。升压站站区划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升压站北侧布置为生产区,包括35kV配电室、主变压器及构架、110kV户外装置配电区、无功补偿装置、事故油池等。构成了整个升压站的主体生产区。配电装置区均有环形道路,便于设备运输、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通行。升压站南侧布置为生活区,包括主控楼、附属用房及水泵房、生活楼及污水处理设置等。其中主控楼布置在生活

37、区中间,是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附属用房及水泵房等布置在生活区的东侧,生活楼及污水处理设置布置在生活区的西侧。升压站区围墙高度为2.4m实体墙,外饰涂料色彩应简洁,与周围环境协调。站区出入口采用电动伸缩门,结合绿化统一布置。升压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5。5、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本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在110kV升压站南侧,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生产区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系统、材料库、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厂、仓库及设备堆放场等设施,临时办公生活区主要包括有餐厅、餐厅操作间、职工宿舍等。根据主体设计,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为0.5hm2,全部为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为灌木林地。三、建设项目所在地

38、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离石区行政区划属吕梁市,为吕梁市市政府所在地。北连方山,西接临县、柳林,南毗中阳,东与交城、文水、汾阳相邻。地理坐标:东经1105511135,北纬37213742,全县东西长55km,南北宽45km,总面积1325km2。本项目风电场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风电场的中心坐标为北纬3729,东经11133。海拔高度在1700m2100m之间。所涉及范围为吴城镇。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2。(1)地形地貌离石区西部属晋西黄土高原,东部为吕梁山中段西麓,海拔在8802500m之间,中间为向斜凹地。梁峁状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势总体东北高而宽,西南低而窄,最高点位于县境东北的

39、骨脊山,海拔2535m。最低点位于西南三川河出境口,海拔885m。本风电场位于离石区东部,属于丘陵地区,坡度较缓,海拔较高。(2)地层及地质构造A、区域地层离石区内三大岩类均有出露,变质岩地层有太古界界河口群、吕梁山群及下元古界野鸡山群;沉积岩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层,由东向西从老至新分布,总体倾向西;岩浆岩主要为太古代第二期侵入体。B、区域地质构造离石区处于华北断块的中部,以离石大断裂为界,地跨吕梁太行断块和鄂尔多斯断块两大构造单元。本区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在长期不同的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一系列褶皱、断裂及其它构造形迹,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其控制和影响了区

40、内山川水系、地形地貌、矿产资源的分布。因此,本项目风电场区在区域构造上属相对稳定地区,适宜进行风电场建设。(3)气候和气象距离本风电场最近的气象站为离石气象站,约40km。离石气象站为国家及本站,位于山西省离石区马茂庄村“西梁”,气象站测风仪器安装高度为11.1m,观测场海拔高程为950.8m。据气象站统计资料,本区主要气象特征见表10。表10 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项目单位数值出现日期气温多年平均 9.5极端最高 40.62005.06.22 极端最低 -26.01998.1.19多年平均气压hPa 908.9多年平均水汽压hPa 8.3降水量多年平均mm 452.3多年最大mm 744.819

41、85年雷暴日数多年平均d 291980 多年平均冰雹日数d 30多年最大冻土深度cm 1042004.2.4 多年最大积雪深度cm 181979.2 风速多年平均m/s 2.1 30年平均值多年最大m/s18.71984.8.21多年极大m/s 24.72005.8.2吕梁市离石区上元新能源有限公司测风塔自2010年12月2012年2月获得了高度(50m、70m、80m、85m、90m)逐时平均风速、风向数据。见表11。表11 测风塔代表年风速、风功率密度统计表测风塔高度50m70m80m85m90m5474#平均风速(m/s)5.755.935.996.016.04平均风功率密度(W/m2)

42、177.3194.2199.9202.5205.0按照国家标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中推荐的参考值,初步判定离石薛公岭风电场风能资源等级为1级,依据当前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的发展水平,本风电场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4)地表水离石区境内河流分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湫水河水系、汾河水系三道川支系。简述如下:三川河水系:是黄河一级支流,是山西西部最大的河流。由北川、东川、南川河在离石区交口一带汇流而成,于柳林县石西乡两河口村汇入黄河,为常年性河流,流域面积4161km2。北川河:是三川河的一级正源,古称离石水,发源于方山县开府乡赤坚岭村,于方山县后东旺坪流入本区,区内长16km,流域面积213.8km2,区外圪洞水文站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49km2,平均坡度3.44。东川河:是三川河的一级支流,由大东川河、小东川河在离石区五里铺一带汇流而成,干流河床宽6080m,清水流量为0.51.0m3/s,最大洪水流量738m3/s。大东川河:为东川河支流,发源于吕梁山西侧神林沟一带,于王家坡村汇入三川河,全长67km,流域面积922.19km2。吴城泉以上为季节性河流,以下常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