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语文试题评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78626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语文试题评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语文试题评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语文试题评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语文试题评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语文试题评讲.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 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答案解析,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5.3.3,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樵夫 愀然 翘首以待 巧言令色 B. 厘定 俚语 风光旖旎 管窥蠡测 C. 篆刻 杜撰 晕头转向 有赔有赚 D. 巡视 驯熟 循规蹈矩 寻章摘句 解析:C 主要考查常用的异形同音字(音近字)、形声字、多音字的读音,边音与鼻音的区分(C组均读zhun;A组“樵”“翘”读qio,其余读qio;B组“厘”“蠡”读l,“俚”读l,“旎”读n;D组“驯”读xn,其余读xn) 2、下列各组词语中,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塑身 灰烬 摆渡车 绵里藏针 B. 砥砺 屏蔽 拌脚石 张皇失措 C. 签署 沉缅 莫须有 繁文缛节 D. 和蔼 眺望 缔造者 一偌千金 解析:A 主要考查常用的形似字(B.拌绊;C.缅湎;D.偌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与古老的丝绸之路 ,同时,这一构想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诉求。 老宅的屋檐下,有燕子 飞过。院子四周有一些花草,如太阳花、满堂红之类,虽不名贵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在墙角处 地绽放着。 A. 如出一辙 聚合 忽而 惬意 B. 一脉相承 契合 倏忽 恣意 C. 一脉相承

3、聚合 忽而 恣意 D. 如出一辙 契合 倏忽 惬意 解析:B(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如出一辙:形容事情非常相像。联系下文“这一构想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应选“一脉相承”。契合:符合;聚合:聚集到一起。此处选“契合”。“倏忽”、“忽而”均含有“忽然”之意,但前者强调“很快地”,后者多同时用在意义相对或相近的动词、形容词之前,故选“倏忽”。恣意:任意,任性;惬意:满意,舒心。因前一句强调的是生命力“顽强”,宜选“恣意”),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乌篷船转了一个弯,前面出现了一个挂满绿藤的石桥。抬眼望去,仿佛看到有马车的铃声轻轻响过,车内檀香氤氲,轻烟袅袅,徒增了一

4、层古朴与神秘的色彩。 B.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3D打印机成了“万能制造机”,大到房子,小到微米级的产品,甚至茶杯、拉链、汽车模型等都能打印出来。 C.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更喜欢能够网络点餐、手机支付的餐饮服务,以麦当劳为代表的传统连锁快餐服务模式正在经历着痛苦的转型。 D.父亲与徐先生在文艺思想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但两个人并未中断友谊。父亲一方面与徐先生积极沟通,另一方面,徐先生也非常关注父亲的创作。 解析:C(A项“看到有铃声”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微米级的产品”比“茶杯、拉链、汽车模型等”更小;D项语序不当,“父亲一方面”应改为“一方面,父亲”),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

5、,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大意是说,作为君子不要在意物质享受,而应勤勉做事,谨慎说话,到有道之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说得上是好学。 B.林黛玉年龄不大,但在贾府事事谨慎,处处留心。周瑞家的给贾府各姑娘送宫花,最后才送到黛玉这里;黛玉去敲怡红院的门,晴雯正跟人生气,即便是黛玉来了也拒绝开门。面对这些冷遇,黛玉都十分克制,不以为意。 C.白光中的陈士成和孔乙己一样,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穷困潦倒,因偷窃行为被人打断了腿;而陈士成在屡试不第之后梦想发财,疯疯癫癫地到处寻找地下埋藏的金银,最后在西门外的万流湖里

6、淹死了。 D.墙上的斑点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清兵卫与葫芦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叙事者并非故事中的人物,而是站在故事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 解析:B(黛玉性格极度敏感自尊,不可能对这些“冷遇”不介意。“送花”“敲门”分别见原著第7回、第26回,周瑞家的、晴雯均非故意,都是误会),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哲学的困惑和魅力 俞吾金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哲学起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惊奇。这句名言为以后的许多哲学家所引证,用以解释哲学的起源。但在我看来,哲学应该起源

7、于惊奇的惊奇,它对实证科学的惊奇再表示惊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研究哲学首先需要一种问题意识。 以往一些文学作品总是对哲学家的沉思报以怀疑和讥笑。事实上,哲学家们的沉思有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却十分可爱的。据记载,苏格拉底经常站在屋檐下思考哲学问题,有时候竟一动不动地在那里站了一天一夜!哲学家金岳霖完成了知识论后,正好遇到空袭,他抱着书稿躲进了防空洞。空袭过后,他还未从哲学沉思中完全摆脱出来,走的时候忘记带走书稿。当他想起来再去找时,这部书稿早就没了。后来,他根据回忆,重新把这部70多万字的书稿写了出来!哲学家的生活中总是伴随着一些古怪的故事,然而,他们深入思索的正是宇宙和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8、,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在长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解决哲学中的困惑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需要以超功利的心态来追求真理,而任何浮躁、浮夸的风气都于事无补。 哲学并不以实证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它关注的是实证科学的价值基础。如果说实证科学询问的是事实,那么,哲学询问的则是价值。撇开认识论的语境,去追问未受人的认识污染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乃是一个毫无意思的问题。我们只能在认识论的语境中去探索世界。当我们去认识世界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困难:世界乃是生命的流动,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东西,这种生命之流构成世界的本质。然而,我们却无法把握它的流动性,我们只能通过时间、空间,通过各种范畴和概念等去切割

9、世界。于是。我们陷入到一种无法回避的悖论中:一方面,我们的目的是认识作为生命之流的世界;但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上认识的却是已经被我们的概念工具切割肢解了的世界。 在哲学研究中,方法论上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为了了解整个文本,人们必须先了解文本中的每个部分。但如果你没有吃透整个文本的精神,那么你对文本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的理解也是不可能深入下去的。于是,部分与整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前提、互动的关系。另一个是认识者的期望与认识结果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就认识的期望而言,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对对象获得客观的认识,但往往我们在认识任何对象之前就已经有了先入之见。这也是人

10、们在任何诠释活动中必定会遭遇到的悖论。实际上,解决或超越这一悖论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自觉地顺应这一悖论。 在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中出现了所谓的“语言学转向”,而在我们这里,哲学的反思还很少触及到语言问题。其实,当我们随心所欲地使用语言的时候,语言也正使我们陷入种种表达的困境之中。我们通常以为,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我们也用语言来掩饰自己的思想。只有自觉地反思语言表达中的种种困惑,我们的哲学思考才能真正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哲学本身充满了困惑。然而。唯其如此,它才充满了活力和魅力。对于真正的思想者来说,一门学问越是深刻,越是难以把握,就越能激起他的经久不衰的兴趣

11、和研究的热情。 (本文有删改),6.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证明“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在长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心无旁骛,潜心治学,历经十多年的沉淀,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相联系的道理,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关中学派”的创始人。 B.盖叫天苦心钻研京剧武生表演艺术,数十年如一日练功不辍,即便在养伤期间也坚持练功,终于成为技艺高超的一代武生名家,享有“活武松”的美誉。 C.资本论为工人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部巨著从动笔到全书出版历经40年时间,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进行思考可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D.康德为写作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沉寂了12

12、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集中精力思考问题。1781年该书出版,奠定了康德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解析:B(B项与“伟大思想”“长期思考”扣合不紧),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哲学家思考问题时既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又让人感到十分可爱。因为他们所思索的往往是宇宙和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其思考方式异于常人。 B.哲学与实证科学的区别在于:实证科学询问的是事实;而哲学询问的是价值,它必须对实证科学表示“惊奇”。所以,问题意识是哲学研究的关键。 C.在哲学研究中,哲学家如果能够尊重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摒弃认识外部世界时自身存在的先入之见,就能顺利解决诠释活动中存在的悖论。 D.哲学本身面

13、临种种困惑,使得它充满活力和魅力。事实上,越是深刻和难以把握的学问,就越能激起真正的思想者持续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 解析:D(A项,原文第2段“哲学家们的沉思有时看起来滑稽可笑”。B项,原文“如果那么”是一种假设,不宜理解为事实;作者认为哲学应该“对实证科学的惊奇再表示惊奇”。C项,原文“解决或超越这一悖论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自觉地顺应这一悖论”),8.文章主要论述了哲学本身面临的哪三个方面的困惑? 解析:(1)认识论上的困惑 (2)方法论上的困惑 (3)语言表达上的困惑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燕将录 【唐】 杜牧

14、 谭忠者,绛人也。忠豪健喜兵,燕牧刘济与二千人,障白狼口。元和五年,中黄门出禁兵伐赵,魏牧田季安曰:“赵诚虏,魏亦虏矣,计为之何?”其徒言曰:“愿借骑五千以除君忧。”季安大呼曰:“壮夫哉!兵决出。” 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乃入谓季安曰:“某之谋,是引天下之兵也。何者?往年王师算不失一,是相臣之谋。今王师越魏伐赵,不使耆臣宿将而专付中臣,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谁为之谋?此乃天子自为之谋,欲将夸服于臣下也。今若师未叩赵,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谋反不如下,且能不耻于天下乎!既耻且怒,于是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季安曰:

15、“然则若之何?”忠曰:“王师入魏,君厚犒之。于是悉甲压境,号曰伐赵,则可阴遗赵人书曰:魏若伐赵,则河北义士谓魏卖友;魏若与赵,则河南忠臣谓魏反君。卖友反君之名,魏不忍受。执事若能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西得以为臣。于赵为角尖之耗,于魏获不世之利,执事岂能无意于赵乎?”季安遂用忠之谋,与赵阴计,得其堂阳。,忠归燕,谋欲激燕伐赵,会刘济合诸将曰:“天子知我怨赵,今命我伐之,赵亦必大备我。伐与不伐孰利?”忠疾对曰:“天子终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因使人视赵,果不备燕。后一日,诏果来,曰:“燕南有赵,北有胡。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刘济乃曰

16、:“信如子断矣,何以知之?”忠曰:“潞牧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此为赵画曰:燕以赵为障,虽怨赵,必不残赵,必不为备,一且示赵不敢抗燕,二且使燕获疑天子。赵人既不备燕,潞人则走告于天子,曰:燕厚怨赵,今无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也。此所以知天子终不使君伐赵,赵亦必不备燕。”刘济曰:“今则奈何?”忠曰:“燕孕怨,天下无不知,今天子伐赵,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济易水。是燕贮忠义之心,卒染私赵之口,不见德于赵人,恶声徒嘈嘈於天下耳。唯君熟思之。”济乃自将七万人南伐赵。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改) 【注】燕和下文的赵、魏、潞均指当时割据一方的藩镇,燕牧、魏牧、潞牧分别指所在藩镇的节度使。中

17、黄门:此处指宦官。,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之谋,是引天下之兵也 引:引来 B.今若师未叩赵 叩:攻打 C.魏若与赵,则河南忠臣谓反君 与:帮助 D.会刘济合诸将曰 会:拜会 解析:D(会:适逢,恰逢),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够印证谭忠对形势判断准确的一组是(3分) 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 是上之谋反不如下 因使人视赵,果不备燕 后一日,诏果来 信如子断矣 燕孕怨,天下无不知 B. C. D. 解析:D(句是谭忠在魏镇了解到的情况;句是假设的结果;句是陈述已有的事实),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杜牧为燕镇部将谭忠

18、写的一篇传记,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争战不休的社会现实。 B.朝廷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魏镇节度使田季安想趁机起兵拦击朝廷军队,谭忠认为此举不妥,并提出两全之策帮助魏镇摆脱危机。 C.谭忠回到燕镇后,想让刘济出兵讨伐赵镇。他分析说,皇上要讨伐赵镇,而燕镇不出兵协助的话,会让心怀忠义的燕镇背上偏袒赵镇的恶名。 D.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谭忠始终注意维护与朝廷的关系。作者对谭忠的言行虽然没有作出直接评价,但行文中还是透露出对他的肯定之意。 解析:B(“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错,参见原文“中黄门出禁兵伐赵”“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12.请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赵诚虏,魏亦虏矣,计为之何?(3分) 译文:赵镇的人如果成为俘虏,(我们)魏镇的人也会成为俘虏,打算(考虑)怎么应对这件事呢?(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诚”、“为之何”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执事若能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3分) 译文:您如果能送给魏镇一座城池,魏镇能够拿此城向皇上报捷,把这座城池作为报捷的凭据。(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遗”、“以为”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3分) 译文:燕镇一定要替我小心谨慎地守护北部边境,不要让我再牵挂胡人(方面)的忧患,而能够在赵

20、镇方面集中精力(集中精力对付赵镇)。(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其”、“挂”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3.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B.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C.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D.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解析:B,文言文参考译文: 谭忠是绛地(今山西绛县)人。他为人豪迈雄健,爱好谈兵,燕镇节度使刘济给他两千

21、兵马,让他驻守白狼口。唐宪宗元和五年,宦官率领朝廷禁卫部队讨伐赵镇,魏镇节度使田季安(对下属们)说:“赵镇的人如果成为俘虏,(我们)魏镇的人也会成为俘虏,打算(考虑)怎么应对这件事呢?”他的属下说:“给我五千铁骑来解除您的忧虑。”田季安大声说:“(真是)勇猛啊!一定出兵。” 谭忠当时代表节度使刘济出使魏镇,得知了田季安(中途截击朝廷军队)的企图,便前去对田季安说:“你部下的主意,这是要引来天下的军队(攻打魏镇)啊。为什么这样说呢?以往朝廷军队的谋划一次也未失过手,这是宰相的谋略。现在,朝廷的军队越过魏镇去讨伐赵镇,不任用老臣宿将带兵,反而把兵权专门交给宦官,不征调全国的军队,而主要派出朝廷直属

22、的禁卫部队,您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吗?,这是皇上自己做出的决定,想要在臣属面前夸耀(自己英明),(让)臣属佩服(自己)。现在如果朝廷禁军还没有攻打赵镇,却先在魏镇境内被消灭了,这(就表明)皇上的谋略反而不及臣属,能不被天下人羞辱吗?(皇上)既感到羞耻又感到恼怒,就会任用勇猛善战的将领,训练精锐的部队,全力起兵渡过黄河。朝廷汲取以往失败的教训,一定不会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比较赵镇和魏镇罪责的大小,一定不会先打赵镇然后攻魏镇。这就叫既不上也不下,正好对着魏镇而来。”田季安说:“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谭忠说:“当朝廷军队进入魏镇境内时,您要好好犒劳他们。此时,您要将魏镇全部兵马调往边境,号称攻打赵镇

23、,可以暗中给赵镇送信说:魏镇如果攻打赵镇,那么河北的仗义之人会说魏镇出卖朋友;魏镇如果援助赵镇,河南的忠君之臣会说魏镇反叛朝廷。出卖朋友和反叛朝廷的名声,魏镇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您如果能送给魏镇一座城池,魏镇能够拿此城向皇上报捷,把这座城池作为报捷的凭据。这样就使得魏镇在北面能够(继续)侍候赵镇,在西面能够(继续)做朝廷之臣。对赵镇来说,仅为一点点损失;对魏镇来说,能获得世间少有的利益,您难道能够对赵镇(的安危)毫不在意吗?”田季安于是采用了谭忠的计谋,与赵镇暗中商议,得到了赵镇的堂阳城。,谭忠回到燕镇后,打算鼓动刘济攻打赵镇,正逢刘济集合各位将领说:“皇上知道我怨恨赵镇,如果命令我讨伐赵镇,

24、赵镇也必然全力防备我。出兵讨伐与不出兵讨伐,哪种做法更有利呢?”谭忠赶忙回答说:“皇上最终是不会让我们去攻打赵镇的,赵镇也不会防备燕镇。”于是(刘济)派人到赵镇侦察,赵镇果然不防备燕镇。过了一天,皇上的诏书果然送来了,说:“燕镇南面是赵镇,北面有胡人。燕镇一定要替我小心谨慎地守护北部边境,不要让我再牵挂胡人(方面)的忧患,而能够集中精力对付赵镇。”刘济就说:“事情确实像你判断的那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谭忠说:“潞镇节度使卢从史表面上与燕镇亲近,内心实际是忌恨燕镇的;表面上与赵镇断绝往来,内心实际是帮助赵镇的。,(我们)在这里替赵镇考虑:燕镇把赵镇作为屏障,虽然怨恨赵镇,但肯定不会伤害赵镇,赵

25、镇没有必要防备燕镇,(这样)一来显示赵镇不敢抗拒燕镇,二来可使燕镇受到皇上怀疑。赵镇人既然不防备燕镇,潞镇人便会跑去报告皇上说:燕镇非常怨恨赵镇,现在赵镇遭受攻击却不防备燕镇,这说明燕镇相反是帮助赵镇的。这就是我知道皇上最终不会让您攻打赵镇,赵镇也不会防备燕镇的原因。”刘济说:“现在应当怎么办呢?”谭忠说:“燕镇与赵镇结下仇怨,天下无人不知。现在皇上出兵攻打赵镇,您却使整个燕镇的兵马,一个人也没有渡过易水(去攻打赵镇)。这是燕镇怀着对朝廷的忠心,最终(却)招来偏袒赵镇的口实,(既)不被赵镇人感激,而坏名声徒然喧闹在天下人的耳畔。请您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吧!”刘济于是亲自率领七万人向南边讨伐赵镇。

26、,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放 船【注】 杜 甫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注】放船:坐船顺流而下。 本诗前四句与诗题“放船”之间有何联系?请简要说明。(3分) 后人评价“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两句写得“入神”,请作简要赏析。(5分),本诗前四句与诗题“放船”之间有何联系?请简要说明。(3分) 解析: 参考答案: 本诗前四句点明诗题,交代“放船”的原因。(2分) 作者送客到苍溪县后,碰上连日阴雨,山路湿滑,返回时只能弃马乘船。(1分,意思对即可),后人评价“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两句写得“

27、入神”,请作简要赏析。(5分) 解析: 参考答案: 这两句诗从视觉的角度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舟行的迅疾。船上之人远远看到一片青色,还没来得及看仔细,两岸的峰峦便一闪而过;刚看到一片黄色,岸边成熟的橘柚就好像扑面而来。这样的视觉效果均源于舟行之快。(3分,意思对即可)句中,“青”“黄”互衬,“过”“来”交织,凸显了两岸风景的独特优美,使本来静止的山峦和橘柚立即鲜活灵动起来。(2分,意思对即可),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记分)(5分) 怒而飞, 。(庄周逍遥游) 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归京) 别有幽愁暗恨

28、生, 。(白居易琵琶行) 十二门前融冷光, 。(李贺李凭箜篌引)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日星隐耀,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其翼若垂天之云 形影相吊 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十三丝动紫皇 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岳潜形 一尊还酹江月,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棋 王 茨 园 童年乃至少年时,爹很让六顺引以自豪。 那时候,六顺从集市上走过,总有人指着他跟人介绍:“瞧,这就是果园村棋王的儿子!”于是,六顺就能得到许多笑脸,也就有了无法言喻的自豪。 在六顺的记忆里,本村和附近村落

29、的一些人常来找他爹对弈。当然,结局多是他爹赢。时间一长,爹就有了“棋王”的称呼。 六顺爹赢了,兴致颇高,笑眯眯地吩咐一直站在他身后观棋的六顺娘烧火做饭,打酒招待自己的手下败将。客人们边恭维六顺爹的棋艺边起身作势要走,六顺爹便满面红光地伸手去拦:“回去干啥?已经到了饭点了,就在这里搭个伙吧!”于是,客人就半推半就地留下了。当然,也不是每次都由六顺爹破费的,几个常客来下棋时,总有人忘不了拎上半斤猪下水或一瓶老白干什么的。 在爹的熏陶下,六顺也爱上了下象棋。不过,棋艺却总无长进,常输。,六顺长大后在城里上班。那年休假时回家,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没说上几句话,爹问:“你棋下得咋样了?” “不咋样。”六

30、顺说。 见六顺爹一脸不高兴,六顺娘便忙陪了笑问:“他爹,你给咱孩子指点指点?” 六顺爹抬眼看了看六顺娘,“嗯”了声。于是,六顺娘把棋盘摆在了父子俩面前。 “学着点。”六顺爹说着,身子并不动,只是示意六顺摆好棋子。 拱卒,跳马,飞象,出车仅是两袋烟的工夫,六顺赢了。 六顺愣了一阵子,恍然明白了什么,不由忿然,冲爹说:“你为啥让我?” 爹脸一阵红,一阵白,说:“好,我不让你了,咱再下一盘!” 仍是六顺赢了。 六顺看着爹,爹看着六顺。 六顺出去方便时,娘随后跟了出来,轻轻拍了他一下,说:“憨娃,你就不能让让你爹么?”“ 我让他?”六顺不解地说一句,转身返回屋里。,爹已重新摆好了棋局,两军再度对垒。紧

31、要处,六顺无意中一抬眼,见娘站在爹背后不住地冲他呶嘴,手也就不由得软了。 在六顺的记忆里,娘没少吃苦。娘很小的时候,爹妈就去世了,娘是在她叔叔家长大的。娘年轻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姑娘,想追她的后生可不止一两个,现在常上门下棋的老头中,有几个就是娘当年的粉丝,娘却偏偏嫁给了各方面都很普通、爱下棋的爹。娘后来对六顺说:“你爹对我是真好,跟了他心里踏实。” 就是现在,娘已经五十出头的人了,可不像村里同龄女人那样显老。打他记事起,就常听村里有些婆娘在背后嚼舌头编派娘。娘的为人六顺清楚,娘从不跟男人们随便开玩笑。长大了,六顺知道那些人是在嫉妒娘。 “让你两盘,就不知道你是老几了?”六顺爹赢了,高兴,俯

32、过身来,拍拍六顺,说。,“毕竟你是棋王嘛!”六顺讪讪地说。 改天,六顺找了山里常和爹下棋的几个老头下了,输得一败涂地。六顺便问:“你们真的赢不了我爹?” “他是棋王嘛,谁能赢得了他呢?”老头们相视一笑,岔开了话题。忽地,六顺感到了从没有有过的羞愧。 六顺一夜未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 次日,娘问他:“昨晚听到你折腾了一晚上。咋一直睡不着?是不习惯了咱乡下的硬板床还是咋了?”六顺带着怒气盯视着娘,说:“我爹的棋其实下得不咋样。”娘一愣,脸不由一红,支吾着说句“以后你让着你爹点就是了。”便避开了六顺的目光。 六顺走时,娘送他。路上,六顺忍了几忍,还是说了:“娘,以后俺爹下棋你可别再往俺爹身后站了。

33、” “人活一世,有个荣誉也不容易,再说,你爹也是半截子入土的人了,就让他这么当个棋王吧。”六顺娘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平静如水。 (本文有删改),16.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 A.本文以小见大,通过描写几位村民下棋的生活片断,集中反映了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以及致富之后的农民思想上的落后和不觉悟。 B.小说刻画人物非常出色,不仅刘顺和刘顺爹娘有着鲜明的个性,就连着墨不多的几个前来下棋的村民,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刘顺娘是一个爱慕虚荣、极端自私的农村妇女,她直接要求刘顺让棋,即便刘顺表达不满之后仍然无动于衷,“脸上的

34、表情平静如水”。 D.刘顺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他对爹的感情经历了由“自豪”到“羞愧”的变化过程,这种感情变化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E.本文篇幅不长,但情节较为曲折,叙事有波澜,构思颇具匠心;语言平实而又富有意蕴,字里行间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解析: AC(A项,“致富之后”属无中生有,“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落后和不觉悟”分析不当;C项,“爱慕虚荣、极端自私”、“无动于衷”分析不当),17.小说刻画刘顺爹这个人物时,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列举两例加以赏析。(6分) 答案示例: “学着点。六顺爹说着,身子并不动,只是示意六顺摆好棋子。”此处抓住六顺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凸显了六

35、顺爹架子大、爱显摆、自我感觉良好的性格。 “让你两盘,就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六顺爹赢了,高兴,俯过身来,拍拍六顺,说。”儿子让了棋,爹不仅看不出来,还洋洋自得地教训人;“俯过身来,拍拍六顺, 说”三个短句,一句一个动作,胜利者的得意溢于言表。这些细节充分展示了六顺爹好胜心强、缺乏自知之明、喜怒形于色的性格。 (每例3分。举例正确给1分,赏析得当给2分),18.小说在叙事过程中,设有多处伏笔。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文中,六顺娘“一直站在他身后观棋”、“仅是两袋烟的工夫,六顺赢了”、“老头们相视一笑”等伏笔为“棋王”名不副实作了充分铺垫。 这些伏笔既增添了小说情节的波澜,

36、又使故事的结局合乎情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9.有人认为,文中画线的段落显得多余,应该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示例一: 不同意。两段插叙对小说主要情节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使情节发展更具合理性。比如,六顺娘为什么执着地维护丈夫“棋王”的荣誉?六顺娘的人品是否有问题?常来下棋的老头们为什么那么给六顺娘的面子而心甘情愿“让棋”?这些都可以在插叙中找到答案。 两段插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完整。比如,通过介绍,读者对六顺爹的性格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他虽然棋艺不精,好胜心强,有时缺乏自知之明,但在生活中不失为一个有责任心、踏实过日子的

37、好丈夫。,两段插叙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小说真实再现了农村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讴歌了深沉真挚的“父母爱情”。六顺的爹娘也有过美好的青春年华,现在携手走到人生的暮年。六顺娘对丈夫的缺点心知肚明,但仍然维护他“棋王”的荣誉,这不是出于狭隘的一己之私和单纯的爱慕虚荣,而是源于对老伴的宽容理解和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爱。两段插叙让行文富于变化,避免了平铺直述。(以上4点,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二: 同意。两段插叙与主要情节关联不大,删去后行文更简洁。删去这两段,小说结构也能保持完整。删去这两段,不影响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考生答“同意”,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8、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参考示例,从下列四篇课文中任选两篇,拟写一副对联。要求:上联和下联各联系一篇课文内容。必须原创。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示例:寒夜随想念包弟(小狗包弟),会稽雅集有兰亭(兰亭集序) 课文:苏武传蜀道难荷塘月色边城 答案示例一:荷塘漫步赏月色,边城竞渡赛龙舟 答案示例二:北海牧羊独处异域不辱使命 蜀山开道孤悬绝壁可架天梯 (内容符合要求且为原创给2分;句式为宽对,平仄不作要求,给2分;篇目可任意搭配;超过字数,每3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21.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请用四个短语概括昙华林的特色。(4分) 昙华林街区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街长12

39、00多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街区内拥有50多处历史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林立的教堂,早期的医院,异域风情的西洋小楼,独具特色的江城民居,阅尽沧桑的武昌老城墙这些建筑记录和承载着武汉乃至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文化、教育、艺术机构先后进驻,昙华林成为艺术门类齐全、文化气息浓厚的人文荟萃之地。如今,昙华林地区的保护工程已基本完成,未来的昙华林将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区。 答案示例: 历史悠久 中西合璧(融合) 人文荟萃 城市之根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2.下面是某中学高二年级拟定的研究性学习流程图,请根据这个流程图拟写一则

40、说明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45字。(4分),学生,定题、分组,调研,合作评价,教师,参考答案: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计划完成定题、分组、调研工作,最后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合作评价。 (内容完整给2分,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给2分),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一个峡谷的险峻处,挺立着两块天然形成的石头。这两块石头一上一下,上面的是一块大石头,与上面的大石头相比,作为底座的石头就显得小得多。然而,多少年过去了,这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始终保持着平衡,风吹雨打都立得住。人们来到这里,在驻足欣赏的同时还若有所思。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和想象?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