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97946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黄应杰 副主任中医师,概述,定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以及颈椎间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证候群。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概述,中医病名:“痹症”、“项强”、“颈肩痛”、“眩晕”“头痛”、“痿证”、“痉证”等。,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颈椎骨 颈椎间盘 颈椎韧带 颈椎椎管 颈段脊柱结构 颈脊髓 颈部神经 颈部血管 颈部肌肉,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正常人有7个颈椎,5个椎间盘,有枕寰关节、环枢关节、钩椎关节和后关节等关节。其上以枕寰关节与头颅

2、相接。,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1、颈椎骨的解剖特点: 钩突及钩椎关节(图) 颈椎横突 颈椎上下关节突 颈椎椎根短 颈椎棘突 第一颈椎(寰椎) 第二颈椎(枢椎),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2、颈椎间盘: 椎间盘,又称椎间纤维骨盘,是椎体间的主要连结结构,协助韧带保持椎体互相连结。自第二颈椎起,两个相邻的椎体之间都有椎间盘。椎间盘富有弹性,因此相邻椎间有一定限度的活动,能使其下部椎体所承受的压力均等,起到缓冲外力的作用,并减轻由足部传来的外力,使头颅免受震荡。,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2、颈椎间盘: 髓核 纤维环 软骨板,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3、颈椎韧带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黄韧带 棘上韧带

3、棘间韧带,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4、颈椎椎管(椎孔) 5、颈脊髓,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 6、颈部脊神经,脊神经 共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和骶神经各5对;尾神经1对。 前根运动神经 脊神经 后根感觉神经 前支 前根 脊神经 后根 混合神经 后支 交感神经纤维,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6、颈部脊神经 后支 枕小神经 颈神经 耳大神经 颈丛 颈皮神经 前支 锁骨上神经 膈神经 臂丛,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 6、颈部脊神经,颈丛 肩胛背神经 胸长神经 颈神经前支 锁骨下神经 锁骨上部 肩胛上神经 肩胛下神经 臂丛 胸前神经 胸背神经 锁骨下部,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 6、颈部

4、脊神经,颈神经前支 锁骨上部 腋神经 桡神经 臂丛神经 上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锁骨下部 尺神经 正中神经内侧根神经 正中神经外侧根神经 肌皮神经,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 6、颈部脊神经,颈神经后支 除颈1外,每个颈神经后支都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两支分布于颈、项和枕部的皮肤,并支配头颈部的半棘肌、最长肌以及颈项深部的诸短肌。 颈1后支枕下神经 颈2颈3后支内侧支-枕大神经,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7椎动脉:一般来自锁骨下动脉 第一段(颈部) 第二段(椎骨部) 分为四段 第三段(枕部) 第四段(颅内部),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8、颈部交感神经 颈部交感神经的末梢分支到咽部、头、颈、上肢

5、的动脉和心脏,随动脉进入颅内。颈内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分支到眼部,支配扩瞳肌和上眼睑的平滑肌。围绕椎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最后分支到达内耳。,一、颈段脊柱的解剖生理,9、颈部肌肉:根据其不同功能,可分为三组 第一组:控制头颈运动并保持其稳定性的肌群 第二组:为悬吊上肢并与其运动有关的肌群。 第三组:为悬吊胸壁并与其运动有关的肌群。,二 、颈椎病的 病因及病理,1、脊柱失稳: 当脊柱发生退行性改变后,椎间盘最早发生变性,变性后椎间盘弹性减低,椎间隙变窄,原来在椎骨间绷得很紧的韧带变得松弛,脊柱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脊柱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椎体滑脱,因而压迫、刺激神经根,椎间血管,交感神经或脊髓而致病。

6、,二、颈椎病的 病因及病理 另外,一些致病因素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长期固定在某一姿势做重体力劳动;长期睡高枕;姿势性驼背;歪头写字;无准备的激烈运动,以及反复扭挫伤等原因,也会造成连接脊柱的软组织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椎间盘等的慢性劳损而导致脊柱失稳。,二 、颈椎病的病因及病理,2、骨质改变: 退行性改变是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 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骨质的退行性改变表现为骨松变和骨质增生,在骨质表现为松变,在骨膜受重力与摩擦处表现为增生。,二 、颈椎病的 病因及病理 3、韧带变性: 由于韧带的变性肥厚或钙化,可使脊柱软组织功能失调而导致临床症状。肥厚或钙化的韧带压迫神经根等,也可导致

7、发病。,二、颈椎病的 病因及病理,4、先天畸形: 先天性椎体融合、颈肋、椎管狭窄等由于其解剖关系改变等易致脊柱软组织劳损,神经或脊髓受刺激引起临床症状。,三、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因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筋肉;或感受外邪、客于经脉,或扭挫损伤、气血淤滞,经脉痹阻不通所致。,三、颈椎病的病因病机,1 风寒痹阻 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而致颈强脊痛,肩臂酸楚,颈部活动受限,甚则手臂麻木发冷,遇寒加重。或伴形寒怕冷,全身酸楚。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三、颈椎病的病因病机,2 劳伤血瘀 有外伤史或久坐低头职业者,颈项、肩臂疼痛,甚则发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项部

8、僵直或肿胀,活动不利,肩胛冈上下窝及肩峰有压痛,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三、颈椎病的病因病机,3 肝肾亏虚 颈项、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乏力。伴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弱。,四 、诱发因素: 1、湿、冷刺激:当脊椎退变及失稳后,因局部受凉,肌肉收缩不协调易诱发本病。 2 、心理因素与身体状况不佳。,四、诱发因素,3、外伤、扭挫伤:脊柱的轻微外伤或扭挫伤,可发生椎间关节错位等而诱发本病。 4、过度疲劳:可使脊柱的稳定性受到损害而诱发本病。,四、诱发因素:,5、姿势不良:工作中长期固定在某种不良姿势,高枕睡眠等。 6、其它:如感冒,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易诱发本病,五、颈

9、椎病的诊断与分型 颈椎病症状: 颈椎病症状复杂多样,特别是当该病影响到人体其它器官、功能时,很容易与其他病种相混淆,造成误诊或漏诊。如因为颈椎压迫神经导致头痛被误认为神经性偏头痛,有的颈椎病人被误诊为心脏病,颈性高血压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等。,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1、颈型颈椎病: 诊断依据:颈项疼痛,酸楚、胀麻,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或有肩背部疼痛,板滞发僵感,少数病人有放射性肩臂手麻疼痛,向上肢的放射痛感一般不会超过肩部。颈椎X线摄片见椎间关节失稳,椎骨骨质增生,有时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1、颈型颈椎病: 辨证分型: 风寒痹阻类:以颈项部疼痛、板滞,肌肉痉挛,甚

10、则僵硬,转颈困难为特征。 痰瘀化火类:以咽喉肿痛,颈项部板滞为特征。,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2、神经根型: 诊断依据:颈、肩、臂、手可有放射痛,麻木或感觉异常,肌肉无力、萎缩,伴随颈部活动受限。颈椎X线摄片见椎间隙变窄,椎骨骨质增生,有时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项韧带钙化等。,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 2、神经根型: 辨证分型: 气血痹阻类:颈肩臂疼痛麻木,以痛为重,多有受风寒史。,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 2、神经根型: 辨证分型: 气虚血瘀类:颈肩臂以麻为主。伴有气虚症状。 脾肾亏虚类:患肢乏力,肌肉萎缩。也有颈肩臂疼痛麻木。,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3、椎动脉缺血型: 诊断依据:有持续性头痛

11、、头昏、耳鸣等症状。颈部旋转时,出现一过性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颈椎X线摄片,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孔缩小,有时可见椎骨移位,颈曲异常。脑血流图检查,椎动脉供血不足。,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3、椎动脉缺血型: 辨证分型: 湿浊中阻类:眩晕恶心,泛泛欲吐,胸脘痞闷,头重如裹,四肢乏力,胃纳不佳。严重者者有昏厥猝倒史。苔白腻,脉濡滑。,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3、椎动脉缺血型: 辨证分型: 痰瘀互结类:眩晕,头痛,颈项肩臂四肢重着麻木,甚则挛缩刺痛。伴恶心,呕吐,纳差,或心悸,肢体乏力。舌质偏暗或有紫斑,苔腻,脉细弦。,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3、椎动脉缺血型: 辨证分型: 湿热内

12、扰类:虚烦不眠,眩晕、心悸、痰多、泛恶、呃逆,颈项酸楚不适,苔薄黄腻,脉细滑。,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3、椎动脉缺血型: 辨证分型: 气血亏虚类:颈项疼痛酸楚缠绵,头晕目眩,面色晄白或不华,肢体麻木,伴脾虚症状。舌质淡红,脉沉细。,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4、交感神经型: 诊断依据:常有手臂麻木放射痛等颈椎病神经根型的症状。伴有反射性交感神经的刺激症状,例如: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同侧面部充血、出汗、顽固性头痛;咽部有异物感,血压升高等。,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4、交感神经型: 辨证分型 肝阳偏亢类:颈项疼痛,头痛眩晕,血压升高,耳鸣目涩,多梦失寐,听力下降。舌红,脉弦细。 血虚精亏类:颈项

13、疼痛,头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皮温下降,畏寒,自汗。舌淡,脉细。,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4、交感神经型: 辨证分型 痰湿内阻类:颈项板滞疼痛,头晕头重如裹,胃脘不适,胸腹、胃脘均有痞胀满闷之感觉,泛恶欲吐,四肢乏力,苔厚腻,甚则有垢,脉滑濡。,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4、交感神经型: 辨证分型 心阳痹阻类:颈项板滞疼痛引及牵掣至胸背疼痛,其胸痛常常表现为心前区的疼痛,并有胸闷气短,肢体沉重,四肢作冷,心率变慢或律不齐,苔白或白腻,质紫,脉沉弦或紧。,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5、脊髓型: 诊断依据: 四肢麻木无力,渐出现行走困难,二便失禁,有肢体感觉减退、肌肉萎缩、肌力差等体征。颈椎X线摄片椎

14、骨有明显骨刺或关节移位。CT扫描可进一步确定椎间关节移位及骨刺入椎管内程度。,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5、脊髓型: 辨证分型 脾肾两亏类(痉证):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早期的类别,表现为下肢筋脉拘急,行动不利,乏力,容易跌跤,持物落下,肢体活动不灵活,上肢麻木,颈项僵硬,转侧不利,苔薄质淡,舌体胖,有齿印,脉细或细滑。,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5、脊髓型: 辨证分型 腑浊内阻类(痉证):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早期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发作时,筋脉强直,小便涩短或排出困难,大便秘结,肢体水肿,腹胀腹满,其颈项疼痛表现为强直,肢体僵硬,肌张力明显增高,舌质紫,脉弦滑。,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5、脊髓型: 辨

15、证分型: 肾虚痰滞类(痿证):该型后期中的一类,颈项腰膝酸软,四肢不举,筋脉迟缓,肌肉萎缩,下肢萎废,肌力下降,肌张力也下降。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5、脊髓型: 辨证分型: 脾胃虚弱类(痿证):该型后期中的一类,肌肉萎缩,抬头困难。神疲纳呆,大便溏薄,关节僵硬,肌力下降,肌张力也下降。,6、混合型: 以上述其中一型为主,同时掺杂一部分其他型的症状。,五、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 中西药物内服外用 针灸 按摩 必要时进行颈部牵引 大多数病人保守治疗有效,以综合治疗效果最好。个别病人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六、适

16、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颈椎病的针灸治疗 以局部取穴为主,随症循经远近配穴,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普通针刺: 主穴:相应病变部位夹脊穴、天柱、大椎、后溪、阿是穴 配穴:风寒痹阻加风府、曲池、外关;劳伤瘀阻加膈俞、列缺、后溪;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血海、足三里等。,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1、颈型颈椎病: 风寒痹阻类:加风池、列缺、合谷、外关、悬钟等穴; 痰瘀化火类:加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后溪;俯仰受限配昆仑、列缺;旋转受限配支正。,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2、神经根型: 气血痹阻类:加风池、合谷、足三里、悬钟、后溪;有肩痛配肩髎、肩髃、肩外俞;肘臂痛配曲池、外关、天井、

17、尺泽;腕部疼痛配阳池、阳溪、腕骨、大陵等穴;,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2、神经根型: 气虚血瘀类:配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肾俞、悬钟等穴; 脾肾亏虚类:加曲池、手三里、脾俞、肾俞、足三里、八邪等。,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3、椎动脉型: 湿浊中阻类:加针中脘、内关、丰隆、解溪、悬钟、阴陵泉等穴; 痰瘀互结类:加针太阳、风池、合谷、足三里、太冲、阳陵泉、支沟、足临泣、后溪等穴;,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3、椎动脉: 湿热内扰类:加针大椎、合谷、曲池、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太冲等穴; 气血亏虚类:加针百会、气海、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悬钟、劳宫等穴;,六、适宜疗法在颈

18、椎病中的应用,4、交感神经型: 肝阳偏亢类:加风池、太阳、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太冲、行间等穴;前头痛配合谷;枕痛配后溪;颞痛配中渚; 血虚精亏类:加针神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肾俞等穴;,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4、交感神经型: 心阳痹阻类:加针支沟、阳陵泉、郄门、内关、神门; 痰湿内阻类:加针内关、中脘、足三里等。,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5、脊髓型: 脾肾两亏类(痉证):加针中脘、足三里、悬钟、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气海、关元、命门等穴;,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5、脊髓型: 腑浊内阻类(痉证):加针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昆仑、脾俞、大椎、后溪;

19、便秘加天枢、支沟、上巨虚;小便不利针三阴交、阴陵泉、中极;,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5、脊髓型: 肾虚痰滞类(痿证):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太溪等穴; 脾胃虚弱类(痿证):脾俞、 足三里等。,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电针:在针刺穴位得到针感后,接电针机通以微量电流,以加强对穴位的刺激。取穴同普通针刺。,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温针:毫针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或艾柱施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方法。适用于寒证、虚证、寒湿证,可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选用部分穴位。,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灸法:用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艾条),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

20、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目的。临床上多用间接灸,用艾条悬灸或灸盒,如灸百会治疗眩晕。适应症同温针。,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的一定部位。常用闪火法。各型颈椎病适用。选用阿是穴、大杼、风门、天宗、肩井、肩贞等穴。一般留罐5-8分钟,使局部皮肤潮红,甚至皮下瘀血成紫黑色后将罐具拔取。,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闪罐:对于颈椎病有颈项肩背部僵硬、疼痛者,可配合该法治疗。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患部,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动作要迅速而

21、准确。必要时也可以在闪罐后留罐。,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走罐:适应症同闪罐法。先于患处皮肤涂上润滑剂(常用医用甘油、万花油等),用拔罐吸拔后,一手握住罐体,略用力将罐沿着颈侧到肩背部反复推拉,至走罐部位皮肤紫红为度,推罐时应用力均匀,以防止火罐漏气脱落。必要时也可以在走罐后留罐。,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皮肤针:又名七星针或梅花针。由多支不锈钢短针集成一束,或均匀镶嵌在如莲蓬形的针盘上,固定在针柄的一端而成的针具。视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决定叩刺力度。颈椎病疼痛较甚者可选用。一般取痛点 。皮肤针治疗后,可配合拔罐疗法。,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耳针:用一定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类方法。 耳穴毫针法-使用毫针刺入耳穴; 耳穴压丸法-使用一定丸状物(常用如王不留行籽)贴压耳; 耳穴埋针法-使用揿针埋入耳穴; 耳穴刺血法-使用一定针具点刺耳穴出血; 颈椎病:选取压痛点、神门、枕、皮质下、肝、肾等穴。现多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六、适宜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穴位注射:选取颈夹脊、大椎穴、阿是穴等穴位。 常用药:根据病情选用 营养神经:维生素B150-100毫克、维生素B12250-500微克。 活血通络:丹参注射液2ml。 缓解疼痛:野木瓜注射液2-4ml,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