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7260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育红小学 王晓芳教材依据:三月桃花水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潮”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读书、写字、练笔活动融进课堂,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做到还语文教学以本色,这是我这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2、设计理念: 本文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的万般柔情、清澈明净。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表达的方法。 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并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再抓住段后的省略号,引导孩子展开想象,让学生在层层推进的想象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3、教材分析课文是

2、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这篇散文由9个或长或短的段落错落成章,却又“形散而神不散”。开篇由两个疑问句引领全文,接下来,用“是春天的竖琴”、“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也就不露痕迹的回应了开篇的问题。4、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课文语言优美,易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能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认真阅读,边读边思、边思边画,综合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教学目标:(一) 情感、态

3、度、价值观: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二) 知识与能力:1生字:认识认字表中5个生字,会写写字表中11个生字。2词句:能结合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3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写作:了解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学习在习作中运用。5口语交际: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三) 过程与方法:1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

4、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难点:感受文章“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片段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我们刚刚享受完春潮的震撼,看,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已经悄悄向我们走来。(放第二、三张幻灯片及流水声。 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1、现在让我们一起边听边看课文朗诵。(放课文朗诵视频)2、听完了,也看完了,你觉得三月桃花水美吗?你想读吗?(

5、想)好,现在让我们一起齐读一遍课文。要求:用最美的心情, 读最美的文章。3谁愿意告诉大家,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生:(我觉得三月桃花水很美。课文中写道“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这是一幅多美的景色啊!)师:(1)你体会得真好,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还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体会,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能把这段话美美地读一读吗?(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2)全班同学学着他的样子一齐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5多美的三月桃花水啊!它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能弹奏出

6、各种动听的声音。)(板书:春天的竖琴)(2)是啊,这潺潺流淌的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一把竖琴,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大家见过竖琴吗?(没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竖琴的图片和声音。(课件演示竖琴的图片和声音)(3)快,侧耳倾听,春天的竖琴都都给我们演奏了那些乐曲?赶快读一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划出描写声音的词语。(生自由读课文第四段并进行勾划)(鼓点声、水波声、鸣响、低语声、丁冬声、铃声、水浪声)(4)谁来说说,你的耳朵听到了些什么声音?(生汇报读课文,师引导学生读出味道来:有节奏的鼓点声、忽大忽小的水波声、纤细的低语、清脆的丁冬声、急促的水浪声)(5)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这些奇妙的声音都是三月桃

7、花水发出的,好听吗?快去把你喜欢的声音读给你同桌的小伙伴听听。(同桌练习读第四自然段)(6)多么美妙的声音哪!高低不同、长短不一、忽快忽慢,这么多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定是一支非常动听的音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在朗读声中去聆听这些悦耳的音符。(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7)听了孩子们的朗读,我仿佛来到了小溪边,满眼是清澈的春水,耳畔是动听的水声在回荡,让人久久不愿离开。6三月桃花水是一首动听的歌,它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能映照出春天的美景。)(板书:春天的明镜)(2)在这面镜子里,你都看到些什么?请孩子们用我们刚才学习三、四自然段的方

8、法小组合作学习五、六自然段。(课件演示)小组合作学习建议:小声地自由读课文;勾画出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小组交流;展开想象,体会课文中所描写的画面,讲给小组的同学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参与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并发表意见的好习惯。)(4)全班交流。小组为单位读课文五、六自然段;在春天的明镜里,我们看到了燕子、垂柳、姑娘、袅袅炊烟我们好像听到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快来呀!快来呀!春天多美啊!”我们仿佛看见河边的垂柳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我们想把我们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小组有感情朗读课文五、六自然段。(5)组间交流。其他小组对汇报小组的意见进行补

9、充或发表不同意见。(6)这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谁愿意把这种美的感受带给大伙?(生纷纷举起小手)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赶快去读读课文吧!(生练读课文)(7)水清如明镜,透过它,我们看到了蓝天白云、飞燕垂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一幅多美的风景画啊!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水中的美景吧!(齐读课文五、六自然段)4听孩子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忍不住想到水边走走,去领略三月桃花水的无穷的魅力,请每一个孩子敞开你们的心灵,闭上你们的眼睛细细聆听,想象在这幅美景中你还能看到些什么?(师范读,生想象)预设:(1)(我好像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鱼儿在水中追逐嬉戏,河面上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快乐地游来

10、游去)果然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2)(我看到了天空中飘落的蒙蒙细雨,细细的,轻轻的,斜斜地直入水中。)真是春雨贵如油啊!(3)(我仿佛看到了在树叶上滚动的小露珠。)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4)(我仿佛看到了在草坪上奔跑嬉戏的小朋友们,天空中是各式各样的翩翩起舞的风筝)三、入境读文,体会写法1三月的桃花水唱着欢快动听的歌儿,就这样走过了山谷,走过了乡村和田野,一路匆匆向我们奔来。它所到之处,不仅有动听的曲调,还有一派浓浓的春景,它为春天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它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自己的朗读去感受它的美!不过这次的读有点难度了,愿意挑战吗?注意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在课文

11、中找到相应的段落用读书来回答。2师引读课文。(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2)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自然段)3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问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回答,这就是课文的前后照应。孩子们快把这个好方法牢牢记住,在作文中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会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表达的内容更完整。(指导学生做好批注)三、总结全文1感谢这涓涓流淌的三月桃花水,是它带给我们春的讯息,春的喜悦,就连作者也不住赞叹道(出示句子,生有感情读) 比金子还贵呀!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呀!三月桃花水2我想此时这珍贵无比的桃花水一定

12、已经流进了每一个爱上它的孩子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掬一捧,品一口,带上对它的沉醉走进美丽的春天!现在让我们一边欣赏春天的美景,一边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练习背诵课文。(放幻灯片及音乐)3布置作业:(1)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2)用你的笔画下你心中的春天吧!(3)用你的笔写下你心中的春天吧!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春天的竖琴 比金子还贵 春天的明镜 比银子还亮 让人沉醉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和抓住重点词句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起初,我并没有设计引读环节,但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读不出那种韵味,读不出文中的意境。我灵机一动,采用引读,我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这样一来,有了 教师的激情示范,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里,读得非常有感情。我也深受启发。总之,这节课上的较为满意。不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续探索,继续努力,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