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红中学李荣红《交往的心里话》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22968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墨红中学李荣红《交往的心里话》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墨红中学李荣红《交往的心里话》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墨红中学李荣红《交往的心里话》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墨红中学李荣红《交往的心里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红中学李荣红《交往的心里话》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交往”的心里话教学设计 富源县墨红镇中学 李荣红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交往”的心里话 是人民版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回忆那一刻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第四课第一次握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上一节“各自献招”内容,所以学好这节内容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内容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分析现代的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家长的过分包办导致他们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特

2、点比较突出。有的中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不愿意与人交往;有些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七年级学生来到一个新的集体中,面对陌生的同学和集体,学习主动与别人交往,掌握的一些基本的交往原则与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交往的基本方法,感受微笑、礼貌待人与注重礼仪在人与人相处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组织发动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如何增强交往的能力,师生共同总结交往的基本方法。(3)情感目标

3、:新集体的交往,会让学生产生种种内心体验,需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冲击,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三、教学的重、难点本着七年级的新课程标准,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交往的基本方法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交往的基本方法,就能在生活中轻松与他人交往,省心又省力。 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自由的运用这些方法,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难点的依据:因为个性的不同和知识结构的差异,需要掌握礼貌、礼仪的要求,学会真心待人,建议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

4、法我们都知道道德与法制是一门培养人的道德礼仪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将这些道理运用于生活。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考虑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教学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五、学法高效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

5、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六、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新课:找朋友歌曲导入。导入设计的依据:简单儿歌导入,引发学生对合作重要性,激起学生对学习合作方法的兴趣。2、探究新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课堂小结,可

6、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明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内容.4、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 围绕本课时主题选择有代表性中考题选择题进行训练,力争突出体现本框的重点、难点,目的是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使学生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5.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运用直观式,这样看起来条理清晰,思路明确,重难点突出。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高效课堂模式,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立足点,借鉴其他有效的高效模式,摸索适合不同学情的学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七、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