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2401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余庄小学 李锦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会问。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重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问。然而,问是更重要的,它意味着思考、发现和探索。它能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得新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正是我们现代教学所追求的一个新理念。因此,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激发勇气,使学生敢问、好问。据调查发现,学生之所以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和问题,是因为没有把老师和同学当成与他共同学习知识的朋友和伙伴。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充当指

2、挥者、交通警察的角色。学生只能跟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路走。老师指名回答,不允许自由回答,更不允许插话。不按老师的思路思考,可能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取笑。久而久之,连会回答,敢于提问题的学生都怯于举手了,更不要谈那些基础差胆子小的学生了。因此,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兴趣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那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教学,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要充分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学生在课堂上

3、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很重视,采取鼓励式的评价,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起提问的信心。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教学内容无关,要肯定他敢提问题;当学生提的问题比较肤浅,要肯定他能提问题;当学生提的问题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相吻合,要肯定他提问题的质量。使他们不断感受提问的乐趣,树立起提问的信心。二、引导学生学会问,提高提问的质量。1、培养学生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想问、敢问、好问,

4、更应该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实际对如何提问题作示范,并启发学生体会老师是如何提问题的,并在平时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如: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感性;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从两种事物的异同点的比较中提出问题;在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发现问题;在自己认为值得怀疑的事物上发现问题等等。如教学生学习“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让学生联系“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引导学生发问:是不是被3整除的数与这个数的个位有关系

5、呢? 当学生在发现13、16、19 均不能被3整除时,又引导学生发问:能被3整除的数与个位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就是这样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比较中发现问题,进而深入地探究问题,又在不断探究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提问时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待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问能力教高时再提出较复杂的问题。2、联系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提问。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生活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墙角、折扇、钟表、张开的圆规等

6、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角的边?角有几种等,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3、强化问题的环境,提升问题的质量。学习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中处处是问题,学习时就要多提问题,由多提问题提高到会提、善提问题,由量变升到质变。因此,教师要强化问题的环境,在引导学生多问的基础上提升问题的质量。(1)课堂上,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当老师,帮老师提问题。如果提的好,老师可以大加赞赏,同时指出提得好的地方;如果提得不好,老师让同学们听听老师是如何提的,从比较中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在平时自学时,及时记下自己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3)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提问题。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互相合作讨论中,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思想和观点的交锋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从而达到善于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的目的。同时,通过好、中、差学生搭配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差的学生在好的学生帮助、影响下,很快地掌握提问方法,树立信心,学会不懂就问。教学生学会“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总结,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成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有所发现的学习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