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导学案佘芙蓉.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2899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导学案佘芙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导学案佘芙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导学案佘芙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导学案佘芙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导学案佘芙蓉.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雅园导学案生物必修第6章预习案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预习目标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说明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解释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预习重点举例说明自然选择作用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预习难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基因频率的概念,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隔离的概念和,以及物种形成的方式;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教材导读一、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和物种的比较种群物种概念指生活在地点的生物的个体。种群是、的单位。同一种群内的个体(可或否)进行基因交流是指分布在,具有一定的和,而且在自

2、然状态下能够生活地域相互关系一个物种包括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长期下去可能发展为不同的,进而可能形成多个。二、种群、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概念种群的概念:_种群的特点种群的个体之间具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别,并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种群基因库_基因频率_三、解释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_变异 突变 _ _ _ _只有_。_。因为只有_才能出现新基因,才能丰富基因库,改变基因频率。_可以增加基因型的种类。例如:每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

3、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请同学们计算出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多少? 基因突变数是_这说明种群中每代产生的基因突变的数量是很大的,并通过繁殖得到积累,成为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而且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_。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 _自然选择_我的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预习检测下列哪项属于种群()A、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B、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C、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D、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3000

4、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3600人,褐眼人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为( )A、0.64和0.36 B、0.36和0.64C、0.50和0.50 D、0.82和0.18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_,其原因是A.自然选择 B.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C.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 D.自然选择、遗传漂变、迁移、突变等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的出现频率增加,这很可能( )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

5、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A.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的区别C.发生突变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探究案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堂互动思考与探究什么是种群,如何分析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呢?解释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种群的特点是什么?引起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哪些?所有的变异都能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吗?突变和基因重组对于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一样吗?为什么?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多数有害,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吗?突变和基因重组

6、产生的变异有方向吗?例题精析:例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的人,其中397人是M型(LMLM),861人是MN型(LMLN),530人是N型(LNLN),请分别计算LM和LN的基因频率。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据题意可知,M型者含有两个LM基因,MN型者含有一个LM和一个LN基因,N型者含有两个LN基因。故本题应如此计算LM%=(2397+861)/21788100%=46.3% LN%=(861+2530)/21788100%=53.7%例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B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

7、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D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因此研究的着眼点是种群,而不是个体。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而非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本题考查了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答案:C例3.学生计算这样一个例子:从某种生物的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其基因型分别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20、60和20个,问其中A基因频率为多少?a基因频率为多少?A基因频率=_a基因频率=_例4.根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计算:亲代基因型的频率AA(20%

8、)Aa(60%)aa(20%)配子的比率 A( )a( )子一代基因型频率AA( )Aa( )aa( )子一代基因频率A( )a( )子二代基因型频率AA( )Aa( )aa( )子二代基因频率A( )a( )随堂演练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 36%、64% B. 57%、43% C. 24%、22% D.60%、40%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 :XbXb:XBY:XbY = 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 13.2% B

9、. 5% C. 14% D. 9.3%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p+q)2 = p2+2pq+q2 = 1,A在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有AA个体400只,Aa个体500只,aa个体100只,则三年后,该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和aa基因型个体各占A. 40%和10% B. 65%和35% C. 42.25%和12.25% D. 40%和6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重组、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的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基因突变 B、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进化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 )A、地理隔离的结果 B、生殖隔离的结果C、

10、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构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双选)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个体都是抗药能力强的D、病菌中原来就的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训练案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单项选择题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围( )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

11、果蝇中出现了白眼C.猫叫综合症 D.无籽西瓜虫煤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种内互助的结果;C、种内斗争的结果; D、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G,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G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G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杂合子CG纯合子的出生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基因库中G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已产生 如果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将会出现()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能传递给子代B.该种群的全部个体为纯合体C.该种群的繁殖速度加快D.该性

12、状对环境条件有很大的适应性 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占24%,Aa占72%,aa占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力为AA=Aaaa,则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A和a基因频率变化的是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据科学考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B、海洋环境相对稳定C、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D、海洋生物的变异个

13、体生存机会少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曲线。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图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A猫叫综合症 B.高茎高茎 高茎、矮茎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二倍体四倍体 三倍体 六倍体二、非选择题19世纪

14、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项目地区白色蛾黑化蛾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污染区641625015482532非污染区393541374061947请回答下列问题:自然选择是 的过程。表中两组数据 大于 、 大于 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 尽管在细

15、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 。 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 。参考答案预习自测C A 不断变化的 D A D D随堂演练DDCC A CD训练案一、选择题ADDDD BBBDB二、非选择题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32% 250% 137% 47%(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调换)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浓度逐年降低由于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增多。原因是地衣对SO2敏感,因此SO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的生长。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基因突变 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定向选择 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4)隐性基因可通过杂合子保存下来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