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231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执教者 杨盛云 课题10、两小儿辩日 科目 语文 课型 教 学目 的1学生能利用课后注释和查字典的方式疏通文意,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文言文的能力和比较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特点。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一、引题、释题。1两个辛字中间加上什么分别可构成一个怎样的字?2区分“分辩”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课题,二、初读感知。1课前预习课文

2、。2想听老师读读吗?师范读,提出倾听要求(课件出示原文)3听懂些什么吗?(从读法上)4教师领读,(课件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 师随机点拨全班大声齐读课文。6读通顺后,解决刚才学生读古文时困难中难读这一点,学生提出解决办法老师并相机板书三、质疑,指导学法。1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会怎样?”而通过刚才咱们那么几遍的读,你知道他们在辩论太阳的什么呢?你是怎么读懂的?2让学生区分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师板书3让学生总结出完成学习目标所要采用的方法,更进一步指明如何学习文言文。四、精读课文,解疑全文。1学习第一段,由学生说出整句话的含义,重点让学生理解“游”字。2让学生区分

3、两小儿,由此引出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学习第二小节。从“也”字入手,指导学生朗读。学生释意,老师随机板书。3小结,让学生明白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就是太阳的远和近。4合作学习三、四小节。(3)重点学习“探汤”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古今两义,课件出示“孟”和“盖”的图片,并指导“孟”的书写,理解句意后指导朗读。(4)课件出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句话。让学生找出两句类同之处,(从句式上,内容上)指导学生读出反问,自信的语气,并小结出两小儿各自的理由(远小近大,近热远凉)师板书让学生达成背诵的效果。5学习最后一小节。这时候两小孩子问孔子,孔先生,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呀?孔子能判

4、断吗?能决断吗?古文怎么说解释“熟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为是什么?汝是什么?多知又是什么?连起来就是?学生试背这两句话,并提出两小儿说这句话时态度怎么样?五、研读课文,读后明理。1让学生重点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态度。(1)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明白太阳离我们远近的有关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堂概括。(3)师生互动后课件出示孔子说过的话,让学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实就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4)让学生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并指导朗读。2拓展延伸,让学生书写感想,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六、交流学法,诵读全文。1同学们我们初读古文收获

5、就如此之大,从这篇古文中,让我们认识到学古文其实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过论交流明道理”(课件出示)2生读课件内容。3师小结后,全班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全文,结束课文。思考问题生读课题,释课题。能说一说读古文的感觉吗?学生自由练读,选择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提出解决办法区分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自由读第一段解答课课文的意思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两小儿辩论太阳远近各自的理由。小组间练习朗读,采用你读他译,他读你译的方式(师生进行评价)读出反问,自信的语气解释“熟为汝多知乎试背这两句话,并提出两小儿说这句话时态度怎么样?提供孔子的资料,

6、老师对孔子进行评价。朗读两小儿对孔子的笑书写感想,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诵读全文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一儿 近(大) 远(小)一儿 远(凉) 近(热)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解释画线的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及其日中如探汤。教学反思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摒弃了传统文言教学“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先读、再议、后讲”这样的模式,而是至力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赋予文言教学以生命的活力。首先,在教学一开始就从文章的内容切入,抓住课题中的“辩”字,

7、从“辩”字入手,将学生直接带入到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又通过一读一译的形式进行检查验收,将理解与诵读有机结合在一起,课堂上抢答问题,争相诵读,形成了此起彼伏,其乐融融的学习场面;文章读通了读懂了,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就将理解内容与读通、读懂融为一体,化难为易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得到多方面的启示,这样,原本很难理解、又很枯燥的古文,对学生而言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其次,是以多种形式的诵读贯穿始终,强调感悟。由于教学中不把重点放在死抠词句上,不嚼得过细,这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对于文章的重点两小儿辩论的语句则加强指导,反复体会、品味,并指导评点,这就突出了文章最精彩的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物的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第三、我在认真钻研教材文本的同时,还注重拓展文本,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文本的整合。比如,由文中“孔子不能决也”联系到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