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319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一、单元教学内容概括第二单元教材以“月是故乡明”为专题进行编排的。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古诗三首中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

2、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二、单元训练点落实第二单元的训练点是体会人物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怎样表达这种情感。古诗三首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梅花魂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外祖父思恋祖国的感情”这个问题,深入读书,交流讨论,领悟作者怎样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桂花雨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

3、体会摇花带给作者的快乐,无穷的回味,领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小桥流水人家是略读课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结合学习要求,边读书边思考。在交流中,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家乡景色的美好,人们生活的惬意。5古诗词三首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东路小学 张陆合【教学目标】1. 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1. 教

4、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配乐2. 学生准备:了解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的生平;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学习泊船瓜洲,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一、导入学习 1. 媒体播放歌曲故乡的云。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从今天起让我们走进第二组课文,看看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怀着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吧!首先,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词。2. 板书课题,齐读。说明:悠美的旋律伴随着富有感染力的导语,揭示出本组课文的主题,营造出浓浓的思乡氛围,为学生学习古诗奠定感情基础。二、初读古诗1. 这节课先让

5、我们跟随泊船瓜洲,与王安石共奏一首思乡曲吧! (媒体出示): 泊船瓜洲,师范读。2. 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先让学生交流,然后媒体出示)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3.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要求:(媒体出示)(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3)想一想: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3. 检查交流:(媒体出示全诗)(1)指名朗读诗歌,注意“间”、“数”、“重”、“还”四个多音字的读音。(2

6、)对照课后的注释,交流: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说明:这一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情况的反馈,重点放在古诗的朗读检查上,至于诗句的意思只要求大致了解即可。三、研读诗句1.媒体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反复朗读这两句诗,想象一下:你的脑海里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同学们描绘的画面非常美丽,可是作者只用了一个字就全部包含了,是哪个字?(“绿”)(3)你能用不同的“绿”来描绘一下当时的情景吗?(媒体出示)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的高山。(4)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读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7、。指名朗读。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了出来。 同时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一首诗,一篇文章都需要作者倾注大量心血,需要对字、词、句进行精心地锤炼方可成。)(5)再次朗读,读出你的感受来。2.那么作者的家乡在哪里呢?此刻他自己又身在何方?读读课题和诗歌的前两句来思考。媒体出示整首诗:(1)这两行诗中出现了三个地名,仔细读读注释,知道它们分别在哪里吗?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长江,指出这就是诗中所提到的“水”,标出南北方位和“瓜洲”的位置后,指名学生上黑板画画其它两个地方的位置。板书:瓜洲 京口 钟山(2)结合图和注释理解诗意

8、。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间”是指“间隔”的意思,所以读“jin”。(3) 简介钟山: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他是在那儿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故乡。3. 日夜思念的家乡就在江对岸,诗人能够回去吗?为什么?(不能,从“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看出诗人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乡。)说明: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诗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并不逐字逐句地花时间进行解释,而是在关键的词句上进行点拨,进一步提高学生品析诗句的能力。四、小结复习1. 媒体出示古诗: 配乐朗读,注意读出语气、节奏、重音。同学之间互相评议。2. 媒体出示:同桌合作,背诵这首古诗。3. 小结: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二次

9、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万思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流传百世,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4. 认真抄写泊船瓜洲,准备默写。说明:小结部分教师适当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诗人的当时的思乡之情。第二课时【课时要点】学习诗词秋思、长相思,感知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一、复习导入1. 媒体出示:泊船瓜洲插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泊船瓜洲,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就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你记住这首古诗了吗?指名学生背、齐背。2. 到了

10、张继和纳兰性德的的笔下,乡愁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秋思和长相思。板书:秋思 长相思说明:复习背诵所学古诗,以简洁的语言导入学习,直奔主题。二、初读诗词1、媒体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两首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2)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3)对比阅读,说说这两首诗词的异同。2.媒体出示秋思和长相思。指名读,正音,学习四个生字。3.对比阅读,初步了解诗词异同。(两首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因此,诗句与诗句不同,根据词牌填写,字数有多有少。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说明:通过对比阅读,初步了解词的特点,感知两

11、首诗词的大概意思,为深入品析诗词作铺垫。三、品读诗词(一)学习秋思1.媒体出示:张籍(约公元767-830),唐朝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2.媒体出示古诗和注释,学生交流诗歌大意。(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重点指导:秋风是没有形状的,诗人怎么会看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板书:见秋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秋天萧瑟冷清的氛围。“意万重”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会

12、“意万重”?(板书“意万重)(张籍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他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对家人有说不完的思念。) 想象说话:假如你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重点指导:“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板书:说不尽)(联系“意万重”和“匆匆”上可以看出诗人唯恐在信中忘写重要内容的心理。)点击出示插图,展开想象:家书“开封”后,诗人会怎么做?(板书:又开封)(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如果你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心里怎么想?你

13、想对诗人说些什么话?同桌交流,想象画面。3.感情诵读全诗。说说在诗人张籍眼中,乡愁是什么?(一封意万重、说不尽、临发又开封的家书)。(二)学习长相思1. 朗读全词,读通,读出节奏感。2. 欣赏课文插图,对照文中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词中所描绘的情景。(1)感受边塞军旅生活之苦:你觉得边塞军旅生活怎么样?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体会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板书:边塞苦旅朗读体会。(2)想象故园和谐宁静之美:“故园”是什么地方?“此声”是指什么声音?诗人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

14、园,有的是宁静祥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板书:思念故园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碎在征途上,碎在风雪中,碎在心坎上,谁再来读长相思?(3)质疑:既然身系家园,感觉那么的心碎,那为什么还要参加边塞军旅生涯?(引导学生明白好男儿虽心系故园,但更热爱国家。)板书:热爱祖国3. 媒体出示画面:配乐朗读全词。过渡:仔细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首词的作者署名是纳兰容若,这是怎么回事呢?4.媒体出示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出生于显赫的贵族家庭,是清初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他的“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

15、目的一席之地。说明: 这两首诗词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看注释、查资料、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来交流自学中的收获。教师只需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适当点拨即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意思。四、小结复习1. 小结: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那一股股思乡情!2. 同桌互相背诵这两首诗词。3. 作业布置:(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交流。(2)指导书写,抄写生字。(3)认真抄写秋思,准备默写。说明:背诵和默写是古诗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注意认真落实到位。五、拓展作业根据所给的乐谱,

16、自己尝试着唱唱长相思。说明:该作业的媒体制作已设置超链接,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选择使用。第三课时【课时要点】复习三首古诗词,比较不同的表达方式,积累诵读有关思乡的其他诗词。 一、诵读比较1.媒体出示:(三首诗词名)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词,你会背了吗?2. 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点击出示: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3. 三首诗词虽然都是表达思乡之情,但是在表达方式上却有所不同。媒体出示表格:题目作者思乡缘由表达特点泊船瓜洲王安石泊船瓜洲春意浓借景抒情秋思张籍客居他乡见秋风叙事抒情长相思纳兰性德征战途中遇风雪写景叙事根据表格小组内讨论。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完成表格。说明:教师可先指导完

17、成第一首古诗的思乡缘由和表达特点,剩下的让学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对三首诗词进行总结、比较。二、复习巩固媒体出示: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一水间( ) 意万重( ) 照我还( ) 风一更 ( )中间 ( ) 数重山( ) 还是( ) 更加 ( )2.给下列字加部首,再组词。各 ( ) 俞 ( ) 半 ( )长 ( ) ( ) ( ) ( )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间: 数重山: 意万重: 开封: 复恐: 那畔: 聒: 故园: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18、。5.读句子,填空。(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 ,从 , , 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与远。(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 ;“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 。6.默写泊船瓜洲、秋思。说明:结合教学目标和课后练习设计以上练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所有诗词后集中复习,也可以在每一课时后或上课前分散、复习。这些练习在媒体制作上都设有超级链接,可供教师灵活选用。三、指导改写1.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你能把它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吗?媒体出示秋思的画面。(1)

19、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可以通过想象,将诗词中简明扼要的描写写具体、细致些,如:秋风吹来时萧条的景色、诗人“意万重”的表情、心理活动等描写,“临发又开封”是的情景、语言。(2)指名交流后当场改写。(3)同桌评议、教师适当指导修改。说明: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细致描写。教师不仅要注重练笔前的指导,还要注重练笔后的评议。四、课外拓展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思乡的古诗词?能和同学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王维的杂诗、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2. 媒体出示:读一读下面两首古诗,有兴趣的可以积累。11杂诗 回乡偶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唐 贺知章 唐 王维君自故乡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 独在异乡为异客,应知故乡事。 乡音无改鬓毛衰。 每逢佳节倍思亲。来日绮窗前, 儿童相见不相识, 遥知兄弟登高处,寒梅着花未? 笑问客从何处来。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说明: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思乡诗词,然后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适当安排拓展,重在引导学生课外积累古诗词的兴趣,切忌随意拔高要求。【板书设计】 5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瓜洲 京口 钟山秋思 长相思见秋风,意万重 边塞苦旅思念家乡 热爱祖国说不尽,又开封 思念故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