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习题精选.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379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两章习题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孟子》两章习题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孟子》两章习题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习题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两章习题精选.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孟子两章习题精选文笔精华美文中漫步,品咂心灵的鸡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米粟( ) 山溪( ) 畎( )亩 拂( )乱 管夷( )吾 寡( )助 筋( )骨 拂( )士2解释加黑的词语。(1)七里之郭郭:(2)环而攻之环:(3)多助之至至:(4)人恒过恒:(5)天下顺之顺: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2、作。(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孟子两章选自_,作者是_,名_。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藉(一)课内精读(2004年贵阳省实验区初中升学考试试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5解释语段中加黑的词。(1)故: (2)是:6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7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

3、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8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惟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4、。(二)课外拓展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9解释多义词。自南海还( )望桓侯而还走( )蜀之鄙有二僧( )肉食者鄙( )西蜀之去南海( )去国怀乡( )10下列句子加黑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之南海子墨子距之B

5、其一贫,其一富其真无马邪C以告富者必以分人11翻泽下列句子。(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2)人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2本义引用_的故事,意在阐述_的道理。13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膊()阅读链接(2005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试题)(甲)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掠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锄钩,盗贼于是悉平,民安

6、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选自龚遂治渤海郡)(乙)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日:“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选自鹤林玉露)14解释下列加黑的词。(1)移书敕属县( )(2)开仓廪假贫民( )(3)诘之,乃库中钱也( )(4)钱何足道,乃杖我耶( )15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1)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尤得问。(2)自仗剑下阶斩其首。16(甲)文中,龚遂为了稳定渤海郡的社会秩序,在赴任途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7、收到了怎样的效果?17你如何看待(乙)文中张乖崖这一人物?(二)新题链接(2005年湖北省襄樊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试题)18在学习和生活中,你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谚语等,请按要求填写。(1)成语:_,谦受益。(2)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_(3)人们常用谚语“_,_”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创新写作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19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这两篇文章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请你学习这种方法,针对独生子女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参考答案1s x qun f y u jn b2(1)外

8、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2)围。(3)极点。(4)常常。(5)归顺,服从。3(1)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3)因此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交给这个人。(4)困扰他的内心,让他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5)因此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没有的才干。(6)这样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4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轲5(1)所以。(2)这、此。6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7(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8(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

9、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9回来 掉转(回转) 边境 目光短浅 距离 离开10C11(1)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12蜀鄙二僧(去南海)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意思对即可)13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14(1)命令(2)借(3)盘问,责问(4)竟,竟然15(1)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等种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查问(或追究)。(2)(于是)亲自提剑走下台阶,斩了那个小吏。16遣还迎接的军队;下令撤销捕吏;明确良民与盗贼的标准。效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17既可以说张乖崖防微杜渐,严惩污吏,也可以说他执法过严。18(1)满招损(2)吾将上下而求索(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19(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