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488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教学目的:1、结合议论文写作,学习作者如何使用材料证明自己观点。2、了解司马迁的生平经历,理解其“发愤著书”的创作心理。理解资中筠写这篇文章的写作心理:同样是因为“意有所郁结,以舒其愤”。学习写作时切入点的寻找。教学重点:如何使用材料证明观点。 课前预习:查找关于司马迁的生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到司马迁,那是一颗需要我们仰望的文学星辰,我们期待能了解他更多的故事。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自己讲讲回去搜集到的关于司马迁的故事。1、 二十漫游。世代史官的家庭,父亲司马谈有志于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并积极为此准备。但后来觉得自己年事已高,精力学识皆不济,于是寄厚

2、望于司马迁,并着力培养他。让其饱览诗书之后,行万里路。他要求儿子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全国漫游。他在汨罗江畔高声朗诵屈原的诗,痛哭流涕;他在曲阜学行古礼,表达对孔子的纪念;他在孟尝君的故乡考察当地民风与好客养士的关系。这是为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2、 李陵之祸22岁漫游归来,位任郎中。38岁继父职:太史令。开始写史记。47岁时,匈奴犯汉,李陵气傲领五千(少)兵抗击,上得战场,捷报连连,朝廷内夸饰之词满溢的同时,匈奴集所有兵力应付李陵,于是寡不敌众战败被俘。武帝问,史官直言。获罪为阶下囚,一年后,判死刑。3、 痛下蚕室汉朝刑法: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为缴纳五十万钱,二十宫刑。清贫史官,

3、下蚕室,坚强的苟活于羞辱中。50岁出狱,为中书令(传达文件的宦官),恍惚只为史记延残喘。直到孙子为候,汉宣帝时,史记才得以见天日。二、 理解文章(一)、了解这篇书评的切入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本文为什么以“无韵之离骚”为题?1、作者是评价史记的笔法,就是从文学角度来评,“史家之绝唱”是评价史记在历史学上的价值。2、资中筠如何评价太史公的笔法?明确:有“奇气”3、作者找到的太史公笔法的“奇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不仅在于;也不仅在于;尤其在于;独特的省略表达他对汉武帝的怨怼;把当朝开国皇帝写成悲壮的英雄。4、五个方面的“奇气”和离骚有怎样的关系?第三点奇气是和离骚笔

4、法最接近的。即“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 “尤其是”这是作者重点要谈的。补充屈原写离骚的背景及离骚的写法。(二)、学习作者如何使用材料证明观点1、李将军列传是资中筠用来证明她的发现的典型例子。为什么选择这篇来证明第三点奇气?明确:(1)、司马迁与李广的关系。“由于为李陵说了几句话只好把种种复杂的情感通过为李陵的祖父一带名将李广立传抒发出来。” 司马迁对李广的遭遇,感同身受。但是在汉天子之下,只好如同屈原一样,含蓄表达。2、资中筠是如何在李将军列传中看出司马迁用“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他“深沉的感情”“强烈的爱憎”?(1)请具体说说用了哪些例子?怎么分析出这个“奇气“

5、的?学生找到了,读,并且分析。例子: “第一次”“再一次”“还有一次”“写李广最后结局的一段”这几个例子和分析有共同点,就是通过司马迁“精心选择的事例,刻画出李广的鲜明性格,而且处处使他的英雄事迹和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自然形成对比,在人物形象一步步完整和深化的同时,李广一生的悲剧也一步步推向高潮。” 对比能表达出强烈的情感。(2)、在这些例子中,请分析一下作者所引用的原文,有什么特点?“还,赏不行。”“当斩,赎为庶人。”“引刀自刭”分析:都写了英雄在壮举之后的冷清的“结果”。世代勇武,世代有功不赏,无罪严惩。然而司马迁用这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几个文字,记述这不平之事。可见这几个简单文字所承载的

6、内容有多丰富。可见“含蓄、克制”和“深沉的感情”“强烈的爱憎”。学生读第八小节,第十小节。(3)除此之外,作者还用了哪些材料证明她说发现的“奇气”?对李陵的叙述;写李家的“门第的败落”;最后的“太史公曰”学生读11、12、13小节 。这些材料和前面使用的材料有点不一样,是从侧面来写的。“强烈的爱憎”可再次体现。作者使用材料时也作了分类,先用司马迁对李广的正面描写的例子,再用侧面描写的例子。条例清楚。3、请总结一下书评中材料的使用要点。(1)最典型的材料(2)引用恰当合适(3)分析围绕观点(三)了解写作动机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司马迁与李广,人生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借给李广立传,写自

7、己心中愤懑,资中筠怎么能发现司马迁的“奇气”而且主要是对第三种“奇气”有特别的发现?她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读第一节。 “在那段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怀着压抑无告,欲哭无泪的心情,通读了史记”,于是恍然悟得,于是强烈的共鸣。作者在这里共鸣的是司马迁那些简单文字背后的汹涌情怀,这也是作者所要写所最想“小议”的部分。无关史家,而只言文字。这是资中筠最明智的选择,也是她最独特的发现。原来,要写好一篇文章,总也是作者自己情感所动,才能真正有所发现。请同学们读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结尾:“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看出它全部的美和美丽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一次次读,读出自己感情最深切的

8、。以下部分是我们备课组的看法,供各位老师探讨。(四)、我们应有的读书方法是“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读进去,还要读出来,这和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中贾平凹说的“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要在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脚下来读。这不是狂妄,这正是知其长,晓其短。”我们刚才已经学习了作者这篇书评的长处,能发现一些短处?1、关于孝武本纪的材料。今所见的孝武本纪实为自封禅书剪辑补入,非司马迁原本所做之今上本纪,真正的今上本纪已亡佚,无从考。既裁自封禅书,其内容自然关于“求神、炼丹、封禅、怪异之事”。既明此事,就无所可怪。这是资中筠先生引用经典时未能察之事。2、关于项羽,即作者用来证明第五奇气的例子,作者最终的落实点是“可惜后世修官史的再无此襟怀。”“他不加回避地写了大量本朝历史,始终坚持对刘家天下的独立见解”,以及结尾段。这点其实是写“史家之绝唱”了,表明是是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官的史学见解。关乎历史,无关乎文字。和题目“史家之绝唱”有点不符。三、 课后作业就自己看的一本书,写一篇书评。(进才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